九零知青子女回城 第125节
庞巧庞为跟在她后头,喊了一声大舅舅大舅妈, 强舅舅强舅妈, 然后也追在徐荷叶身后, 钻进了她的房间。
庞为进了屋,两只脚左右蹬了蹬,脱了鞋就想往床上扑。庞巧见状,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庞为, 不准往床上扑。”
庞为:“为什么?”
“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庞巧冷哼一声,“你看看你这衣服, 脏成什么样了。早上吃饺子流下的油汤还在上头呢!”
“这么脏, 就往表姐床上扑,你以为这是你那个狗窝啊, 不管脏成什么样都睡得下去。你把床铺弄脏了晚上我和荷叶姐怎么睡?”
庞为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棉袄前襟, “好像是有点脏。”
床上不能扑, 他眼珠子转了转,爬上了飘窗。这里垫着厚厚的羊毛垫子, 很暄软,坐在上头吃着零食晒晒太阳,很惬意。
庞巧见状,也爬上了飘窗。
“往外头去一点, 给我让点位置。”
庞为挪了挪,然后不肯让了:“你一个人要坐多大位置啊, 还挤,再挤我掉楼下去了。”
“放心,掉不下去。有防护窗和玻璃拦着呢!”
“那我害怕, 太靠近外头了,我看得心里发慌。”
“那我们俩换个位置,我坐外头,视野又好,光线也好。”
姐弟俩一通闹腾,才算是安顿好自己。
徐荷叶笑着等两人安静下来,然后才爬上另一侧,闭上眼睛,晒着太阳享受这难得的悠闲。
她和庞巧都是高三,年前放假就比其他学生晚,放完假也到了年底服装销售旺季,店里忙不过来,临时招人不划算,两人都去店里帮忙,一直忙到小年夜那天闭店。
盘完账,各回各家,昨天除夕,又在家忙碌一点,今天早上去亲戚家拜年,到现在才是真正放松的时候。
庞巧和庞为闹了会儿,也安静下来,静静享受屋外灿烂的冬阳。
没多久,屋外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徐荷叶睁开眼:“进来。”
董桃花推开门走了进来,徐荷叶问道:“都走了?”
董桃花点了点头:“走了。”
徐荷叶往外头挪了挪,给董桃花让出一个位置,董桃花侧坐上来,然后才道:“荷叶,我想帮帮你大舅。”
担心徐荷叶生气,董桃花连忙解释:“你大舅,这两年日子实在过得艰难。我看得也不落忍,就想给他们介绍一份工作。”
“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他们进你的工厂和商铺。妈知道分寸,不会给你们添乱。我想着你们厂现在也做面料,也有一些合作的服装厂,能不能在这些厂里给他们找个工作。私人小厂也行,让他们凭自己双手吃饭。”
徐荷叶看着董桃花小心翼翼解释的模样,心里有些发酸。
“妈,你不用和我解释这么多。”徐荷叶拉住董桃花的手,粗糙的,温暖的,她认真道,“妈,我不会原谅大舅。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要和他老死不相往来。”
“你是我妈妈,不是我的附属物。你有权力决定要不要和大舅他们和解。”
徐荷叶有点心酸,董桃花是个有些雷厉风行的人,她做决定很爽快,只要是她下定决心做的事情,不论结果是对是错,她从不后悔。
但是徐荷叶突然间发现,曾经那么果断的母亲不知不觉间开始看她的眼色来做决定。
而这种现象,仿佛是从董桃花办理停薪留职,回到扈城做一名专门照顾她的家庭妇女后才慢慢开始的。
想了想,徐荷叶道:“妈,你要不要去商场上班,管账?”
“我管账?账不是你小姨管的吗?”
“是,但是小姨早就和我说过想再找个会计,想把商铺的账分开。她现在要忙工厂的事,要管工厂的账,又要管九个商铺的账,虽然手底下有几个会计助理,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只是把商铺的账全权交出去,还得找个放心的人才行,所以才迟迟没能拆分开。”
“现在想想,我们都是‘灯下黑’,妈你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徐荷叶道,“妈你来管账,还有谁会不放心?”
董桃花眼睛一亮,又有些犹豫,“可我不会管账啊,让我管我能行吗?”
“能。”徐荷叶很肯定,“当然可以了,妈,小姨管账前不也没做过会计?她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着上手的。”
“你也一样啊,完全可以找个夜校进修一下。扈城现在的教育行业发展很快,要是觉得去夜校不方便,咱们还可以花钱找个老师,专门一对一给你辅导。”
董桃花还年轻,才四十出头,完全是奋斗的年纪,现在让她窝在家里,围着家务打转,照料她的一日三餐,徐荷叶觉得可惜。
第181章 保姆和会计证
随后进屋的徐辉也听到了母女二人的对话, 跟着劝说董桃花:“桃花,我觉得荷叶说得对,你还年轻, 完全可以再开启一份事业。”
如果董桃花是那种很享受家庭生活, 不喜欢外出工作的人, 那她待在家里也很好,反正他有工作,闺女现在也不得了,能支撑得起他们的家。
但董桃花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人, 让一个热爱工作的人每天在家围着灶台打转,很明显是在抹杀她的快乐和积极性。
见丈夫和女儿都支持她, 董桃花更加心动, 不过她还有一个疑虑,徐荷叶马上就要高考了。女儿前途重要, 所以她决定, “我还是想等荷叶高考结束再出去工作。”
“反正就半年, 也不久。刚好我对会计这行业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刚好可以利用这几个月,报个夜校, 一边上课学知识,一边照顾荷叶的三餐。”
“可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太累?”徐荷叶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会计可不好学,一边学会计, 一边照顾家里,可不轻松。
“不然咱们请个保姆吧。”请个保姆, 就能让董桃花从家务活的漩涡中脱离出来。
董桃花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还是不了,咱们普通人家请什么保姆。”
“妈, 你不能这么想。”徐荷叶劝道,“普通人家怎么了?普通人家就不能用保姆了?找了保姆,家里这一摊子事儿都有人做,而你就负责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不是很好?”
庞巧闻言,马上道:“这样说来,我们家也应该请个保姆。”
这两年,她爸公司经常加班,顾不到家。她妈呢,事业焕发第二春,每天忙着挣钱,也顾不上家里。
她和庞为两人上学吃学校食堂,放假在家要不吃清水煮面条,要不去外面小店吃饭,要不就来大姨家蹭饭,总之就没吃过几餐正儿八经的家常菜。
她都十八岁了,吃几顿食堂无所谓,庞为还小,还是应该有个人在家给他做饭,吃点健康营养的饭菜。
徐荷叶又想到小舅舅董福运:“那小舅舅家是不是也要找个保姆?”
“他那么忙,一忙起来就不着家,家里全靠小舅妈一个人张罗,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有个人分担肯定能轻松一些。”
董桃花道:“你小舅舅家估计不用找人。你小舅妈的爸妈在给他们帮忙呢。”对于王嘉把亲家长辈叫去帮忙带孩子,董桃花和董杏花都没什么意见。她妈早逝,王嘉没有婆婆帮忙,叫自己亲妈帮忙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还是问问他们吧,如果他们也需要保姆,咱们三家一起找。”免得王嘉心里有想法。觉得两个姑姐同进同出,就把他们家排除在外。
董桃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完决定当即去书房给董杏花和董福运打电话。
九一年翻过年,董桃花就联系移动公司,给家里书房装了个座机。董杏花和董福运买了新房,装修好后,不约而同地往家里装了电话,所以现在几家联系都挺方便的。
不出所料,董杏花同意了找保姆的决定,董福运那边王嘉拒绝了。有亲生父母帮忙,又没有公婆掺和,她不愿意请一个外人回去掺和她的生活。
董桃花也不勉强,本来也只是顺带问一句,王嘉想请,她就顺带一起找人,王嘉不想请,她也省了桩事。
说完请保姆的事情,董桃花又说起了董宏富夫妻今天来求的事:“对了,杏花,你认识的人多,知道最近什么工厂招工吗?方便的话,帮忙说说话,给你大哥大嫂找个工作。”
董杏花有些惊讶,但并不觉得意外。她大姐看着脸冷,其实心比谁都软。更何况董宏富和戴盈这两年的日子是真艰难,他们求到董桃花面前,董桃花会心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董杏花想了想:“有倒是有,不过是私人开的服装厂。没什么保障不说,工作还很辛苦。计件算钱,时常要加班,也没有加班补贴。”
和国营工厂的待遇没法比,就连他们南方服装厂的待遇也没法比。
他们的厂虽然也是计件拿钱,但是赶货忙的时候,会给员工发加班补贴。加上全勤奖,优秀员工奖,夏季提供降暑凉茶,冬季提供暖身姜茶,待遇好,该给的钱也给得到位,员工粘性不输国营工厂。
“私人工厂也行。”董桃花道,“这件事我就不出面了。你找到了工作了直接联系他们就行。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去之前一定要和他们说好,那只是一份糊口工作,要很辛苦才能挣到钱。要是还抱着以前那种混吃等死也能发工资的想法,干脆就不要去了。去了也做不长久。”
“行。”董杏花点了点头,“我会和他们俩说清楚的。”
“对了,工厂那边你也隐晦地提醒一下,不要让他们做类似库管这样需要担责任的工作,以免他们担不起来造成损失。”
只是找人家帮个忙,不是奔着害他们去的。为了董宏富那一家子,得罪了人家可不划算。
“我懂。”董杏花也不是以前那个只顾着闷头干活的纺织厂女工了。这两三年来,她又要管工厂生产,又要出门采购,见到的人和事比她过往几十年遇到的都多。
他们厂里其实也有这样的人。
有些老板不想把亲戚放自己公司当大爷,怕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就想法子塞进朋友公司里当个吉祥物。
不指望他们能做什么事,只要安安分分待着,按时上下班,就给他们发工资。
他们工厂这个,是厂里一个原料供货商老板的小姨子,做事嘛,还算认真,就是懒,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所以还没开除,纯粹是因为发给她的工资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姐夫打过来的。
不然就靠她自己干的那点活儿,养活自己都艰难。
不过她和大哥一家关系可不咋地,想让她像他们合作的那位供货商那样出钱养着他们可不行。进了厂,就是普通员工,老老实实挣钱养家,要是做不到,那她也没法子。
“那找保姆的事就交给我。”董桃花说道。
董杏花忙,估计没空精挑细选。保姆找得不好,以后照样糟心,比家里没保姆时还糟心。
董桃花原来在妇联工作,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有偷穿女主人衣服鞋袜的,还有和男主人搅和上的,还有偷家里财产的……,总之,各种各样奇葩的人都能遇见。不过也不乏好保姆,只是这样的人,雇主一遇到就舍不得放走,恨不得她留在家里,一人伺候三代。
她有时间,也会看人,正好可以慢慢挑选。
“姐,那这事儿就麻烦你了。”董杏花早就想找个保姆照顾家里,只是她没空去找人。家里两个小孩,一个高三生,一个还是小学生,要是找的人不好,她反而更操心。这一拖,就让两个孩子吃了两年食堂。
1993年,年假只有三天,初三国企还有事业单位就上班了。
不过私人工厂开工晚,很多商铺店门也没有开门,陆陆续续到了初七初八,才有店铺开业,返城务工人员也慢慢多了起来。
夫妻俩连着跑了好几天扈城就业市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
也找了几个人回来试工,却是各有各的毛病。
有的不会做饭,炒菜舍不得放油放盐。董桃花说,人家还不高兴,说谁家不是这样做菜的?
放那么多油和盐,败家娘儿们才会做的事。
还有的走了另一个极端,重油重盐,一盘菜半盘油,吃不了两口就腻了。董桃花说了,人家点头应得好好的,回过头又端出一盘黑乎乎的菜。
还有的会做饭,但是卫生不过关。试菜的时候喜欢用勺子舀汤喝,试完的菜汤又直接倒回锅里,看得人反胃。
董桃花自己都难以接受,更别说徐荷叶了。他们是花钱找保姆来照顾自家起居的,不是花钱来吃人家口水的。
连着几天无功而返,董桃花不由得有些气馁,这找个合心意的保姆怎么就这么难?
最后是何知君知道他们家想找保姆,推荐了两个人过来。
两人原来也是做保姆的,做饭手艺不错,也了解一些做保姆的避讳。
当然,她们是扈城本地人,原来服务的也一直是扈城本地的雇主,做的饭菜都是甜口的,很适合董杏花家的口味,和董桃花家倒是有点水土不服。
好在保姆的学习能力强,在董桃花和她强调了家里人的口味后,她便做了调整。除了扈城本帮菜外,还买了本菜谱学着做赣省那边的特色菜。
庞为进了屋,两只脚左右蹬了蹬,脱了鞋就想往床上扑。庞巧见状,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庞为, 不准往床上扑。”
庞为:“为什么?”
“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庞巧冷哼一声,“你看看你这衣服, 脏成什么样了。早上吃饺子流下的油汤还在上头呢!”
“这么脏, 就往表姐床上扑,你以为这是你那个狗窝啊, 不管脏成什么样都睡得下去。你把床铺弄脏了晚上我和荷叶姐怎么睡?”
庞为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棉袄前襟, “好像是有点脏。”
床上不能扑, 他眼珠子转了转,爬上了飘窗。这里垫着厚厚的羊毛垫子, 很暄软,坐在上头吃着零食晒晒太阳,很惬意。
庞巧见状,也爬上了飘窗。
“往外头去一点, 给我让点位置。”
庞为挪了挪,然后不肯让了:“你一个人要坐多大位置啊, 还挤,再挤我掉楼下去了。”
“放心,掉不下去。有防护窗和玻璃拦着呢!”
“那我害怕, 太靠近外头了,我看得心里发慌。”
“那我们俩换个位置,我坐外头,视野又好,光线也好。”
姐弟俩一通闹腾,才算是安顿好自己。
徐荷叶笑着等两人安静下来,然后才爬上另一侧,闭上眼睛,晒着太阳享受这难得的悠闲。
她和庞巧都是高三,年前放假就比其他学生晚,放完假也到了年底服装销售旺季,店里忙不过来,临时招人不划算,两人都去店里帮忙,一直忙到小年夜那天闭店。
盘完账,各回各家,昨天除夕,又在家忙碌一点,今天早上去亲戚家拜年,到现在才是真正放松的时候。
庞巧和庞为闹了会儿,也安静下来,静静享受屋外灿烂的冬阳。
没多久,屋外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徐荷叶睁开眼:“进来。”
董桃花推开门走了进来,徐荷叶问道:“都走了?”
董桃花点了点头:“走了。”
徐荷叶往外头挪了挪,给董桃花让出一个位置,董桃花侧坐上来,然后才道:“荷叶,我想帮帮你大舅。”
担心徐荷叶生气,董桃花连忙解释:“你大舅,这两年日子实在过得艰难。我看得也不落忍,就想给他们介绍一份工作。”
“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他们进你的工厂和商铺。妈知道分寸,不会给你们添乱。我想着你们厂现在也做面料,也有一些合作的服装厂,能不能在这些厂里给他们找个工作。私人小厂也行,让他们凭自己双手吃饭。”
徐荷叶看着董桃花小心翼翼解释的模样,心里有些发酸。
“妈,你不用和我解释这么多。”徐荷叶拉住董桃花的手,粗糙的,温暖的,她认真道,“妈,我不会原谅大舅。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要和他老死不相往来。”
“你是我妈妈,不是我的附属物。你有权力决定要不要和大舅他们和解。”
徐荷叶有点心酸,董桃花是个有些雷厉风行的人,她做决定很爽快,只要是她下定决心做的事情,不论结果是对是错,她从不后悔。
但是徐荷叶突然间发现,曾经那么果断的母亲不知不觉间开始看她的眼色来做决定。
而这种现象,仿佛是从董桃花办理停薪留职,回到扈城做一名专门照顾她的家庭妇女后才慢慢开始的。
想了想,徐荷叶道:“妈,你要不要去商场上班,管账?”
“我管账?账不是你小姨管的吗?”
“是,但是小姨早就和我说过想再找个会计,想把商铺的账分开。她现在要忙工厂的事,要管工厂的账,又要管九个商铺的账,虽然手底下有几个会计助理,但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只是把商铺的账全权交出去,还得找个放心的人才行,所以才迟迟没能拆分开。”
“现在想想,我们都是‘灯下黑’,妈你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徐荷叶道,“妈你来管账,还有谁会不放心?”
董桃花眼睛一亮,又有些犹豫,“可我不会管账啊,让我管我能行吗?”
“能。”徐荷叶很肯定,“当然可以了,妈,小姨管账前不也没做过会计?她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着上手的。”
“你也一样啊,完全可以找个夜校进修一下。扈城现在的教育行业发展很快,要是觉得去夜校不方便,咱们还可以花钱找个老师,专门一对一给你辅导。”
董桃花还年轻,才四十出头,完全是奋斗的年纪,现在让她窝在家里,围着家务打转,照料她的一日三餐,徐荷叶觉得可惜。
第181章 保姆和会计证
随后进屋的徐辉也听到了母女二人的对话, 跟着劝说董桃花:“桃花,我觉得荷叶说得对,你还年轻, 完全可以再开启一份事业。”
如果董桃花是那种很享受家庭生活, 不喜欢外出工作的人, 那她待在家里也很好,反正他有工作,闺女现在也不得了,能支撑得起他们的家。
但董桃花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人, 让一个热爱工作的人每天在家围着灶台打转,很明显是在抹杀她的快乐和积极性。
见丈夫和女儿都支持她, 董桃花更加心动, 不过她还有一个疑虑,徐荷叶马上就要高考了。女儿前途重要, 所以她决定, “我还是想等荷叶高考结束再出去工作。”
“反正就半年, 也不久。刚好我对会计这行业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刚好可以利用这几个月,报个夜校, 一边上课学知识,一边照顾荷叶的三餐。”
“可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太累?”徐荷叶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会计可不好学,一边学会计, 一边照顾家里,可不轻松。
“不然咱们请个保姆吧。”请个保姆, 就能让董桃花从家务活的漩涡中脱离出来。
董桃花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还是不了,咱们普通人家请什么保姆。”
“妈, 你不能这么想。”徐荷叶劝道,“普通人家怎么了?普通人家就不能用保姆了?找了保姆,家里这一摊子事儿都有人做,而你就负责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不是很好?”
庞巧闻言,马上道:“这样说来,我们家也应该请个保姆。”
这两年,她爸公司经常加班,顾不到家。她妈呢,事业焕发第二春,每天忙着挣钱,也顾不上家里。
她和庞为两人上学吃学校食堂,放假在家要不吃清水煮面条,要不去外面小店吃饭,要不就来大姨家蹭饭,总之就没吃过几餐正儿八经的家常菜。
她都十八岁了,吃几顿食堂无所谓,庞为还小,还是应该有个人在家给他做饭,吃点健康营养的饭菜。
徐荷叶又想到小舅舅董福运:“那小舅舅家是不是也要找个保姆?”
“他那么忙,一忙起来就不着家,家里全靠小舅妈一个人张罗,又要带孩子又要上班,有个人分担肯定能轻松一些。”
董桃花道:“你小舅舅家估计不用找人。你小舅妈的爸妈在给他们帮忙呢。”对于王嘉把亲家长辈叫去帮忙带孩子,董桃花和董杏花都没什么意见。她妈早逝,王嘉没有婆婆帮忙,叫自己亲妈帮忙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还是问问他们吧,如果他们也需要保姆,咱们三家一起找。”免得王嘉心里有想法。觉得两个姑姐同进同出,就把他们家排除在外。
董桃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做完决定当即去书房给董杏花和董福运打电话。
九一年翻过年,董桃花就联系移动公司,给家里书房装了个座机。董杏花和董福运买了新房,装修好后,不约而同地往家里装了电话,所以现在几家联系都挺方便的。
不出所料,董杏花同意了找保姆的决定,董福运那边王嘉拒绝了。有亲生父母帮忙,又没有公婆掺和,她不愿意请一个外人回去掺和她的生活。
董桃花也不勉强,本来也只是顺带问一句,王嘉想请,她就顺带一起找人,王嘉不想请,她也省了桩事。
说完请保姆的事情,董桃花又说起了董宏富夫妻今天来求的事:“对了,杏花,你认识的人多,知道最近什么工厂招工吗?方便的话,帮忙说说话,给你大哥大嫂找个工作。”
董杏花有些惊讶,但并不觉得意外。她大姐看着脸冷,其实心比谁都软。更何况董宏富和戴盈这两年的日子是真艰难,他们求到董桃花面前,董桃花会心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董杏花想了想:“有倒是有,不过是私人开的服装厂。没什么保障不说,工作还很辛苦。计件算钱,时常要加班,也没有加班补贴。”
和国营工厂的待遇没法比,就连他们南方服装厂的待遇也没法比。
他们的厂虽然也是计件拿钱,但是赶货忙的时候,会给员工发加班补贴。加上全勤奖,优秀员工奖,夏季提供降暑凉茶,冬季提供暖身姜茶,待遇好,该给的钱也给得到位,员工粘性不输国营工厂。
“私人工厂也行。”董桃花道,“这件事我就不出面了。你找到了工作了直接联系他们就行。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去之前一定要和他们说好,那只是一份糊口工作,要很辛苦才能挣到钱。要是还抱着以前那种混吃等死也能发工资的想法,干脆就不要去了。去了也做不长久。”
“行。”董杏花点了点头,“我会和他们俩说清楚的。”
“对了,工厂那边你也隐晦地提醒一下,不要让他们做类似库管这样需要担责任的工作,以免他们担不起来造成损失。”
只是找人家帮个忙,不是奔着害他们去的。为了董宏富那一家子,得罪了人家可不划算。
“我懂。”董杏花也不是以前那个只顾着闷头干活的纺织厂女工了。这两三年来,她又要管工厂生产,又要出门采购,见到的人和事比她过往几十年遇到的都多。
他们厂里其实也有这样的人。
有些老板不想把亲戚放自己公司当大爷,怕影响了公司的发展,就想法子塞进朋友公司里当个吉祥物。
不指望他们能做什么事,只要安安分分待着,按时上下班,就给他们发工资。
他们工厂这个,是厂里一个原料供货商老板的小姨子,做事嘛,还算认真,就是懒,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所以还没开除,纯粹是因为发给她的工资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姐夫打过来的。
不然就靠她自己干的那点活儿,养活自己都艰难。
不过她和大哥一家关系可不咋地,想让她像他们合作的那位供货商那样出钱养着他们可不行。进了厂,就是普通员工,老老实实挣钱养家,要是做不到,那她也没法子。
“那找保姆的事就交给我。”董桃花说道。
董杏花忙,估计没空精挑细选。保姆找得不好,以后照样糟心,比家里没保姆时还糟心。
董桃花原来在妇联工作,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有偷穿女主人衣服鞋袜的,还有和男主人搅和上的,还有偷家里财产的……,总之,各种各样奇葩的人都能遇见。不过也不乏好保姆,只是这样的人,雇主一遇到就舍不得放走,恨不得她留在家里,一人伺候三代。
她有时间,也会看人,正好可以慢慢挑选。
“姐,那这事儿就麻烦你了。”董杏花早就想找个保姆照顾家里,只是她没空去找人。家里两个小孩,一个高三生,一个还是小学生,要是找的人不好,她反而更操心。这一拖,就让两个孩子吃了两年食堂。
1993年,年假只有三天,初三国企还有事业单位就上班了。
不过私人工厂开工晚,很多商铺店门也没有开门,陆陆续续到了初七初八,才有店铺开业,返城务工人员也慢慢多了起来。
夫妻俩连着跑了好几天扈城就业市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
也找了几个人回来试工,却是各有各的毛病。
有的不会做饭,炒菜舍不得放油放盐。董桃花说,人家还不高兴,说谁家不是这样做菜的?
放那么多油和盐,败家娘儿们才会做的事。
还有的走了另一个极端,重油重盐,一盘菜半盘油,吃不了两口就腻了。董桃花说了,人家点头应得好好的,回过头又端出一盘黑乎乎的菜。
还有的会做饭,但是卫生不过关。试菜的时候喜欢用勺子舀汤喝,试完的菜汤又直接倒回锅里,看得人反胃。
董桃花自己都难以接受,更别说徐荷叶了。他们是花钱找保姆来照顾自家起居的,不是花钱来吃人家口水的。
连着几天无功而返,董桃花不由得有些气馁,这找个合心意的保姆怎么就这么难?
最后是何知君知道他们家想找保姆,推荐了两个人过来。
两人原来也是做保姆的,做饭手艺不错,也了解一些做保姆的避讳。
当然,她们是扈城本地人,原来服务的也一直是扈城本地的雇主,做的饭菜都是甜口的,很适合董杏花家的口味,和董桃花家倒是有点水土不服。
好在保姆的学习能力强,在董桃花和她强调了家里人的口味后,她便做了调整。除了扈城本帮菜外,还买了本菜谱学着做赣省那边的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