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华岁看着一如既往的黎源,心中感动,丁香是个机灵的二等丫头,平时鲜少在外面露面,见老太君茶不思饭不想地担忧公子和先生,便斗胆献计让丁香去打听。
  结果遇到喜茶招聘,那丫头反应也快,先斩后奏把工作拿下来,喜得老太君立马把她升作一等丫头。
  黎源打开匣子,里面放着厚厚一沓一百两面额的纸币,整整五千两。
  “这是?”老太君只拿走一千四百两,戚旻说过帮黎源存着赚利息,但也太多了。
  华岁解释,老太君也有投资做生意,海市重开后她就自己掏腰包买了几艘船,黎源的钱也投进去,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是利润大呀!
  “我们老夫人可是名副其实的阔太太,比大人和公子都有钱得多,现在海运扩大,老夫人又去订了几艘船。”
  黎源:……
  这年代的远洋船虽然以木料为主,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吧,价格跟后世的大型游轮差不多吧!
  谁家好太太手一挥就买几艘游轮的!
  海运真的赚钱,难怪眼红喜茶的还是以小本经营为主,商行的人至今无人向他打听生意经。
  突然到手五千两,有种不真实感。
  黎源不好带女子回家,让华岁在茶楼等他片刻,小半个时辰后黎源返回,先将老太君留给他的绿扳指慎重地交给华岁。
  当时只觉得这扳指漂亮,京城许多玉器铺子,黎源也慢慢看得出好坏,老太君给他的这枚绿扳指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不说,周身还有种莹润感,绝对是非常好的玉料。
  华岁见黎源将绿扳指还回来吓一跳,见黎源没有别的意思赶紧说道,“老夫人给您的,您可不要还回来,不然老夫人会伤心的。”
  “我又用不着,放在家里也不安全,现在的屋子可比梨花村小得多,也没有保险柜!”黎源着实烦恼。
  华岁看着一本正经的黎源,失笑不已,“这东西寻常小偷不敢偷的。”
  寻常小偷只偷点银钱,这种一看便价值连城,小偷哪里敢拿,只要拿出去就露馅儿,绝对会被追查,若是主人家自己卖的还好说,若是偷盗的,下辈子都不用出来了。
  黎源见华岁执意不收只好收起来,又打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三枚戒指一个手镯,全是金的,“当时答应给祖母的,今年赚钱后才买,劳烦华岁姑娘帮我交给祖母。”
  华岁没有半分嫌弃,高兴地接过去。
  没想到黎先生果然有心,答应老太君的事情一直记得。
  .
  太师夫人林音是吏部尚书爱女,出身勋贵,举止高雅,自嫁给戚熙棠,一家人都是一起用饭,后来戚熙棠越来越忙,林音却一直都陪着老太君,从未缺席。
  今日也不知怎的,老太君让人将饭菜布到花厅。
  春日阳光和煦,虽然有些逼仄,但用饭的只有婆媳两人,倒也不觉得。
  阳光一路铺进花厅,老太君自从梨花村回来就不再要人帮她布菜。
  想吃什么都自己伸手夹,婆婆如此,做媳妇的自然不会再叫人帮忙。
  林音微微皱起眉头,刚刚……她被闪了一下。
  又一下。
  再一下!
  林音抬眼望去,只见老太君拿着筷子的手戴了三个大金戒。
  做工倒不粗糙,但是每个又大又重,分量十足。
  金光闪闪,被阳光一照,哔呲哔呲的。
  林音微顿,“娘手上是新打的首饰?”
  没法违心夸好看。
  老太君从未有过如此朴实的首饰,哪样拿出去不惹人羡慕。
  老太君矜贵地点点头,夹菜的手突然伸长,保养得宜的手腕上好大一个金镯子,林音好担心她累不累,连忙将远处的碟子端起来。
  平时里使筷子使得风生水起的老太君,突然手肌无力了,一道菜夹了许久才收回去,这样林音连金镯子上花纹都看清楚。
  再不夸她就是傻子,“娘新打的首饰……不错!”
  老太君终于露出笑容,依旧矜贵地点点头。
  把饭吃得差不多才说,“源哥儿那孩子给打的,真是浪费钱,都说了不要不要,硬要让岁华带给我。”
  林音:……
  等婆媳俩都吃完饭,两人坐在花厅喝茶。
  林音踌躇片刻张口,眼睛里有些期待,“娘,跟我说说源哥儿那孩子。”
  站在后面的华岁和桃良相视一笑。
  第107章 新品
  食品加工厂建起来很快,毕竟这年头没什么大型机器需要搬运组建。
  选了个相对独立的仓库便动工,依旧是黎源设计的图纸。
  黎源读的农业大学,参观工厂是常有的事情,他们学校自己就建了个加工厂,还有流水线,不过以观摩学习为主,只有一些小型的机械。
  黎源只打算在这里做面包坯,再运到店铺二次加工跟烘焙,这跟后世的面包连锁店已经极为相似。
  这边建立工厂,那边就要招收会面点的师傅。
  中西式糕点有相通之处,招收有基础的上手更快,况且面包本来就不是什么复杂手艺。
  由花三当老师,开课传授知识,不过这些师傅都签订过合同,三年契约,如果中途离职将赔付高额合约金。
  手艺这个东西,想要开连锁店就不容易保密。
  当然黎源也不是全部教授出去,操作手法和烘焙技术就不是一下能学会,哪怕聪明如花三也只学到皮毛。
  所以初期依旧以欧包为主。
  再就是喜茶的黄油和酵母菌只有核心成员才知道做法。
  特别酵母菌,又只有黎源培育得最好。
  培训课堂就在加工厂,这边培训完,那边就开始制作。
  十分高效。
  另一头,黎源选好分店地址,就在学院附近的食肆那条街道。
  这里的铺面就比海市贵许多,一个月租金要五十两左右。
  黎源没有选择太大的铺面,因为主要顾客是学生,学生哪有时间像番邦人一坐一整天,都是买了东西就走。
  但他还是预留十来张小桌子,再装修出轻松的氛围感。
  果然,这里成为小年轻谈恋爱的好地方。
  店铺装修完工时,宋文彩疑惑地问黎源,“黎兄不打算卖喜茶?”
  不是说没有那些东西,但感觉无论是煮制喜茶的灶台还是手冲的器皿都不如海市多。
  “学生喝喜茶主要为了提神,其他东西小孩儿们也喝不出来。”
  “那我们主营什么?”宋文彩已经有了主营意识。
  这还不好说,面包甜品饮料呗!
  反正黎源已经在海市发现可可果,不过这次他没有买来做出成品售卖,而是与对方预定了一批可可树,差不多年底就能运过来。
  兴许过几年又能上个王炸。
  开了学府店,面包品类和饮品进入大力开发阶段。
  黎源缺豆子的事情在京城不是秘密,许多人都等着看学府店的笑话,学子们属于喜茶店比较稳定的销售群体,他们会购买自然是为了提神,黎源家的豆子连一家店都维持不了,再开一家,就等着歇业吧!
  没了喜茶,学子们又不是非要吃你们那种干巴巴的面包。
  没了喜茶,喜茶就名不副实啦!
  可是红眼病们左等右等,都没等来喜茶倒闭的消息,等他们跑去一看,天啦,学府路被挤得水泄不通。
  外面排着长长的队伍,每次只放二十个人进去。
  红眼病们只好跟着排队。
  每个出来的人都拎着印着‘喜茶’字样的纸袋,看起来买了不少面包,买这么多吃得完吗?
  几乎每个人手里都端着一种陶瓷杯,那杯子没有上釉,看起来很廉价,但款式有些奇怪,像竹子做的圆筒,却比那个好看,而且每个杯子里都插着一根麦管。
  好不容易轮到他们。
  这铺子的风格也太奇怪了吧!
  一排排带点倾斜度的宽大柜台上摆满各式各样的面包,粗略扫一下有十多个品种,除去在海市看见过的欧包和红豆面包,大多都不认识。
  一个挨着一个摆放,莫名觉得可口。
  有些面包上糊着一层白白的东西,不清楚是什么。
  有的点缀着漂亮的鲜果或果干。
  有的淋着晶莹剔透的蜂蜜和花瓣。
  而且每种面包的款式差别大。
  除去面包还有三明治,三明治的种类从原先的三样增加到六样。
  每一类面包前立着一个小木牌,好像是面包的名称:可颂、贝果、肉桂卷、奶酪球……
  收银台附近放着一个大筐,里面插着像棍子一样的东西,正好看见好几个官员模样的人正在疯狂卷棍子。
  进门的地方摆放着一摞盘子和夹子。
  红眼病们发现没有人争抢,每个人先拿了盘子和夹子,去柜台选择想要的各式面包,再去收银台结账,非常的有序。
  柜台后面的墙壁上挂着几十个牌子,全是眼熟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