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106节
如今不过是七尾而已,总有一天,她会戴上那至高无上的九尾凤钗!
……
到了喜宴这日,三皇子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只是比起想象中人人争相示好的场景,许多来赴宴的客人对庞雅只是矜持地恭喜,态度中带着几分客套。
这其中的缘故,庞雅再是清楚不过——上个月,皇后顺利诞下皇子,皇上大喜过望,不仅亲自赐名为“稷”,洗三、满月办得极其盛大,堪称普天同庆。
稷为百谷之长,江山又称社稷,所有人都看出了皇上对这个中年才得来的嫡子寄予厚望,只差没有直接立储大赦天下。
皇上的偏好如此明显,之前立储的热门人选三皇子就变得有些尴尬起来,这样的场合,为了避免误会,众人自然要保持距离。
面对这样的情况,三皇子私下里都不免露出几分消沉,庞雅却是不慌不忙,心里波澜不惊。
她唇边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划过一丝凉意。
皇后所出的嫡子后来确实被封为了太子,可惜皇上也不看看,那么小的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福气。
没过几年,太子就会意外去世,她只需静静候着便是。
突然,一道谄媚的妇人声音传来,“见过皇子妃殿下。”
庞雅回过神,转头看去,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人,三十多岁年纪,打扮堪称豪富。
不过庞雅的目光没有落在她身上,而是不自觉被跟在她身边的一位少女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世间竟有如此之绝色!
少女正值及笄之年,发若乌丹,肤如凝脂,明眸皓齿,浓桃艳李。不只是庞雅,妇人带着少女一路走来,场中已经有不少人投来目光,伴着低声议论和窃窃私语。
妇人还在谄笑阿谀,“……妾身从未见过这么贵气端庄的人,怪不得三皇子殿下将您放在心尖上呢!”
庞雅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妇人,“夫人是?”
妇人连忙道:“妾身夫家姓宁。”
说着她把旁边的少女拽到跟前,“这是小女洛姐儿。洛姐儿,快来见过皇子妃殿下。”
“见过殿下。”
少女依言恭敬行礼,动作间姿态万千,声音婉转若莺啼。
庞雅眼神一闪,随即笑道:“姑娘出落得这样好,夫人真是有福气。”
妇人听得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哎呀,哪里,哪里,殿下过誉了,她身份低微,怎么也比不得您。”
庞雅与妇人客气寒暄了一会儿,等妇人带着女儿离开,她对丫鬟示意,低声吩咐,“去打听打听,这宁家是怎么回事。”
……
“……是南方的商户出身,不过父亲砸下大笔银子,捐了个小官,一朝改了门庭,刚刚搬到京城……不知哪里得来的请帖混了进来,看这模样,似乎是想勾搭贵人,将女儿卖个好价钱……”
丫鬟将打听来的消息细细说了,庞雅听得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丫鬟觑着她的脸色,试探问道:“您觉得,宁家的目标是殿下吗?”
“那般绝色,若是钻营得当,嫁进高门做正妻也未必不成,没必要一个劲儿往咱们府钻。”
如今在众人眼里,皇后有了嫡子,三皇子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皇子,与其做皇子妾室,还不如做个勋贵的正室夫人。
庞雅扶着肚子小心坐下,丫鬟在一旁伸手搀着她,顺手拿起一个靠垫塞到她腰后。
直到靠到榻上,庞雅才放松下来。
她身怀六甲,胎儿已经不小,在宴席上交际一天,只觉得腰酸疲累。
丫鬟笑道:“您这肚子的形状愈发明显了,肚子尖尖的,肯定是个小皇孙。”
庞雅微笑着抚了抚肚子。
梦里她在宋家操劳受累,情绪不好,身子也不好,从未有过身孕。而现实里,她在皇子府吃好喝好,甚至顺利怀上了皇孙。
“你下去罢,我休息一会儿。”
丫鬟轻手轻脚地退下,庞雅闭上眼睛,打算眯上一会儿。
……
庞雅知道自己在做梦。
她跟在太监身后,走在皇城长长的红色宫墙之间。
庞雅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上面已经生了细纹,带着操劳的痕迹。
引路的太监热情搭话道:“……宋山长桃李满天下,太后娘娘为陛下寻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山长。听说宋夫人您也一同回了京城,太后娘娘立马就说想要见见您……”
庞雅探问:“公公,您可知道,为何太后娘娘要为皇上寻新师傅?原来为皇上讲学的师傅呢?”
太监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原先那位管不住自己的嘴,欺负皇上年幼,竟然跟皇上说什么要顾念骨肉亲情,劝皇上放了圈禁中的废太子……”
跟着太监,庞雅来到了一处华美的宫殿。她不敢乱看,低头等候宣召。
过了一会儿,太后传庞雅入内,庞雅小心地跟着宫女迈入殿门。
她恭敬行礼,“见过太后娘娘。”
“嗯,起来吧。你就是宋山长的夫人?”
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庞雅小心起身,朝上首望去。
……
庞雅蓦然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她直直坐起,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没有错!虽然年长了许多,添了妇人的成熟风韵,但梦中太后的脸,就是今日见到的那个绝色少女!
幼帝登基,太后垂帘听政,给幼帝寻找课业师父,寻到了先帝钦点的状元、这些年在山中书院教书的宋羲和头上。
所有零碎的信息穿成一串,昭示着一个事实——今天见到的宁姓少女,日后会进宫成为后妃,或是
诞下皇子、母凭子贵,或是魅惑皇上、子凭母贵,总之一路做到了太后!
庞雅眉头紧皱,焦虑地咬着嘴唇。
宁氏女膝下的皇子登基,那本该是太子的三皇子呢?
想到梦里太监说的“圈禁中的废太子”,庞雅的心直直下坠,纤指死死捏着薄被。
不,不会的!
三皇子怎么会在夺嫡中输给宁氏女和她的儿子?
不行,她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另一边,解家的马车队伍已经到了云香山的庄子门口。
庄子的管事得了消息,早早候在门口,等汤婵扶着太夫人下马车之后,立刻上来恭敬地行礼问安。
这庄子本属皇家,因地处山中,又毗邻水脉,夏日里十分凉爽,本来也是作避暑之用,后来被先帝赏给了谢阁老,故而修建得极为舒适,庄中服侍的人得知主家要来,更是将各处打理得干净整洁。
山里温度比外头低了不少,微风拂过,很是惬意,太夫人的精神头肉眼可见地好了不少。
等众人休整安顿之后,汤婵就忍不住想到周围转转。
除了什么都不懂的垚哥儿,剩下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桓哥儿早就兴奋地坐不住,喊着要出去玩,徽音佳音小姐俩对视一眼,也暗含期盼地看两个长辈。
太夫人上了年纪,又坐了两个多时辰的马车,有些疲累,见状就对汤婵道:“我领垚哥儿睡一会儿,你带着几个孩子去玩罢,晚上回来吃饭。”
第87章
小时候一放暑假,汤婵就会被父母带回到农村老家,穿着背心裤衩上山下河,抓鱼逗鸟,疯玩两个月,肤色被晒得黢黑之后,再狂补两天暑假作业回到学校。
此时迈出庄子,周围树木成荫,鸟语蝉鸣,汤婵不自觉回忆起儿时在林间疯跑的场景,眼中闪过一抹怀念。
跟在汤婵身后的小姐儿俩手拉着手,一眼不错地看着周围的秀美风景,时不时小声低语。桓哥儿被姜妈妈抱着,也睁着大眼睛,看新鲜看得目不转睛。
出了庄子,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溪。
除了她们一行人之外,四处没有人烟,汤婵一时兴起,脱了鞋袜,拎着裙摆踏进溪里踩水。
小溪清澈见底,水位很浅,只没过脚踝一点儿,河底的卵石细腻圆润。一踩进水里,清凉舒爽的感觉瞬间带走了暑气,汤婵惬意地眯了眯眼。
徽音和佳音见状,也有模有样地学着汤婵进了水。
溪水很浅,只有些小鱼小虾,并没什么危险,身后又跟着一大帮人,汤婵也不担心会出事,便没有阻止。
桓哥儿一看岸边就剩自个儿,那还得了,立刻急得直蹦跶,“我也要!”
姜妈妈为难地看着汤婵,汤婵知道桓哥儿在解府人眼里金贵,一丝差错都不能有,就不许桓哥儿下水。
桓哥儿拉着脸很不高兴,汤婵皱眉,“解桓!”
一叫大名,桓哥儿就不敢闹了,他气鼓鼓地看着汤婵,委屈得眼泪都憋出来了在眼眶里直打转。
汤婵看孩子怪可怜的,就让人在小溪边缘刨了个坑。很快,溪水从泥坑底下渗进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汤婵低头寻摸了一会儿,看中目标之后,她眼疾手快,捧起连带着两条小鱼的一抔水,走到溪边放进泥坑里。
小鱼浑然不觉自己被迫搬家,摆着尾巴在坑中游动。桓哥儿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哭也忘了。
汤婵如法炮制,又弄了几只小虾放进去,还翻开石头捉了一只溪蟹。
不过为了避免鱼虾成了溪蟹的饲料,汤婵把溪蟹放到旁边另挖出来的一个坑里,随后让姜妈妈把桓哥儿摆到水坑旁边。
桓哥儿有新鲜玩意儿看,也不记得要下水了,撅着屁股蹲在泥坑边看。
见他还要伸手去摸溪蟹,汤婵阻止道:“不能伸手进去。”
溪蟹个头小,对成人完全没有杀伤力,但对上桓哥儿的小手指头就不好说了。
她指着放小鱼小虾的坑对桓哥儿道:“只能伸手玩这个,记住没有?”
桓哥儿撅着个嘴应了。
汤婵看了他一会儿,看他玩得投入,就转身上岸穿鞋去了。
但她忘了,桓哥儿年纪还小,又是个淘气的性子,甚至有时候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就要干什么。等玩了一会儿,他就把汤婵的话忘在脑后,看顾他的姜妈妈去给他拿水的功夫,他便要伸手去捉溪蟹。
“哇——”
汤婵刚穿好鞋袜,桓哥儿那边就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啕。
……
到了喜宴这日,三皇子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只是比起想象中人人争相示好的场景,许多来赴宴的客人对庞雅只是矜持地恭喜,态度中带着几分客套。
这其中的缘故,庞雅再是清楚不过——上个月,皇后顺利诞下皇子,皇上大喜过望,不仅亲自赐名为“稷”,洗三、满月办得极其盛大,堪称普天同庆。
稷为百谷之长,江山又称社稷,所有人都看出了皇上对这个中年才得来的嫡子寄予厚望,只差没有直接立储大赦天下。
皇上的偏好如此明显,之前立储的热门人选三皇子就变得有些尴尬起来,这样的场合,为了避免误会,众人自然要保持距离。
面对这样的情况,三皇子私下里都不免露出几分消沉,庞雅却是不慌不忙,心里波澜不惊。
她唇边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划过一丝凉意。
皇后所出的嫡子后来确实被封为了太子,可惜皇上也不看看,那么小的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福气。
没过几年,太子就会意外去世,她只需静静候着便是。
突然,一道谄媚的妇人声音传来,“见过皇子妃殿下。”
庞雅回过神,转头看去,说话的是一位中年妇人,三十多岁年纪,打扮堪称豪富。
不过庞雅的目光没有落在她身上,而是不自觉被跟在她身边的一位少女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世间竟有如此之绝色!
少女正值及笄之年,发若乌丹,肤如凝脂,明眸皓齿,浓桃艳李。不只是庞雅,妇人带着少女一路走来,场中已经有不少人投来目光,伴着低声议论和窃窃私语。
妇人还在谄笑阿谀,“……妾身从未见过这么贵气端庄的人,怪不得三皇子殿下将您放在心尖上呢!”
庞雅这才收回目光,看向妇人,“夫人是?”
妇人连忙道:“妾身夫家姓宁。”
说着她把旁边的少女拽到跟前,“这是小女洛姐儿。洛姐儿,快来见过皇子妃殿下。”
“见过殿下。”
少女依言恭敬行礼,动作间姿态万千,声音婉转若莺啼。
庞雅眼神一闪,随即笑道:“姑娘出落得这样好,夫人真是有福气。”
妇人听得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哎呀,哪里,哪里,殿下过誉了,她身份低微,怎么也比不得您。”
庞雅与妇人客气寒暄了一会儿,等妇人带着女儿离开,她对丫鬟示意,低声吩咐,“去打听打听,这宁家是怎么回事。”
……
“……是南方的商户出身,不过父亲砸下大笔银子,捐了个小官,一朝改了门庭,刚刚搬到京城……不知哪里得来的请帖混了进来,看这模样,似乎是想勾搭贵人,将女儿卖个好价钱……”
丫鬟将打听来的消息细细说了,庞雅听得若有所思,“原来如此。”
丫鬟觑着她的脸色,试探问道:“您觉得,宁家的目标是殿下吗?”
“那般绝色,若是钻营得当,嫁进高门做正妻也未必不成,没必要一个劲儿往咱们府钻。”
如今在众人眼里,皇后有了嫡子,三皇子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皇子,与其做皇子妾室,还不如做个勋贵的正室夫人。
庞雅扶着肚子小心坐下,丫鬟在一旁伸手搀着她,顺手拿起一个靠垫塞到她腰后。
直到靠到榻上,庞雅才放松下来。
她身怀六甲,胎儿已经不小,在宴席上交际一天,只觉得腰酸疲累。
丫鬟笑道:“您这肚子的形状愈发明显了,肚子尖尖的,肯定是个小皇孙。”
庞雅微笑着抚了抚肚子。
梦里她在宋家操劳受累,情绪不好,身子也不好,从未有过身孕。而现实里,她在皇子府吃好喝好,甚至顺利怀上了皇孙。
“你下去罢,我休息一会儿。”
丫鬟轻手轻脚地退下,庞雅闭上眼睛,打算眯上一会儿。
……
庞雅知道自己在做梦。
她跟在太监身后,走在皇城长长的红色宫墙之间。
庞雅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上面已经生了细纹,带着操劳的痕迹。
引路的太监热情搭话道:“……宋山长桃李满天下,太后娘娘为陛下寻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宋山长。听说宋夫人您也一同回了京城,太后娘娘立马就说想要见见您……”
庞雅探问:“公公,您可知道,为何太后娘娘要为皇上寻新师傅?原来为皇上讲学的师傅呢?”
太监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原先那位管不住自己的嘴,欺负皇上年幼,竟然跟皇上说什么要顾念骨肉亲情,劝皇上放了圈禁中的废太子……”
跟着太监,庞雅来到了一处华美的宫殿。她不敢乱看,低头等候宣召。
过了一会儿,太后传庞雅入内,庞雅小心地跟着宫女迈入殿门。
她恭敬行礼,“见过太后娘娘。”
“嗯,起来吧。你就是宋山长的夫人?”
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庞雅小心起身,朝上首望去。
……
庞雅蓦然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她直直坐起,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没有错!虽然年长了许多,添了妇人的成熟风韵,但梦中太后的脸,就是今日见到的那个绝色少女!
幼帝登基,太后垂帘听政,给幼帝寻找课业师父,寻到了先帝钦点的状元、这些年在山中书院教书的宋羲和头上。
所有零碎的信息穿成一串,昭示着一个事实——今天见到的宁姓少女,日后会进宫成为后妃,或是
诞下皇子、母凭子贵,或是魅惑皇上、子凭母贵,总之一路做到了太后!
庞雅眉头紧皱,焦虑地咬着嘴唇。
宁氏女膝下的皇子登基,那本该是太子的三皇子呢?
想到梦里太监说的“圈禁中的废太子”,庞雅的心直直下坠,纤指死死捏着薄被。
不,不会的!
三皇子怎么会在夺嫡中输给宁氏女和她的儿子?
不行,她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另一边,解家的马车队伍已经到了云香山的庄子门口。
庄子的管事得了消息,早早候在门口,等汤婵扶着太夫人下马车之后,立刻上来恭敬地行礼问安。
这庄子本属皇家,因地处山中,又毗邻水脉,夏日里十分凉爽,本来也是作避暑之用,后来被先帝赏给了谢阁老,故而修建得极为舒适,庄中服侍的人得知主家要来,更是将各处打理得干净整洁。
山里温度比外头低了不少,微风拂过,很是惬意,太夫人的精神头肉眼可见地好了不少。
等众人休整安顿之后,汤婵就忍不住想到周围转转。
除了什么都不懂的垚哥儿,剩下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桓哥儿早就兴奋地坐不住,喊着要出去玩,徽音佳音小姐俩对视一眼,也暗含期盼地看两个长辈。
太夫人上了年纪,又坐了两个多时辰的马车,有些疲累,见状就对汤婵道:“我领垚哥儿睡一会儿,你带着几个孩子去玩罢,晚上回来吃饭。”
第87章
小时候一放暑假,汤婵就会被父母带回到农村老家,穿着背心裤衩上山下河,抓鱼逗鸟,疯玩两个月,肤色被晒得黢黑之后,再狂补两天暑假作业回到学校。
此时迈出庄子,周围树木成荫,鸟语蝉鸣,汤婵不自觉回忆起儿时在林间疯跑的场景,眼中闪过一抹怀念。
跟在汤婵身后的小姐儿俩手拉着手,一眼不错地看着周围的秀美风景,时不时小声低语。桓哥儿被姜妈妈抱着,也睁着大眼睛,看新鲜看得目不转睛。
出了庄子,不远处就有一条小溪。
除了她们一行人之外,四处没有人烟,汤婵一时兴起,脱了鞋袜,拎着裙摆踏进溪里踩水。
小溪清澈见底,水位很浅,只没过脚踝一点儿,河底的卵石细腻圆润。一踩进水里,清凉舒爽的感觉瞬间带走了暑气,汤婵惬意地眯了眯眼。
徽音和佳音见状,也有模有样地学着汤婵进了水。
溪水很浅,只有些小鱼小虾,并没什么危险,身后又跟着一大帮人,汤婵也不担心会出事,便没有阻止。
桓哥儿一看岸边就剩自个儿,那还得了,立刻急得直蹦跶,“我也要!”
姜妈妈为难地看着汤婵,汤婵知道桓哥儿在解府人眼里金贵,一丝差错都不能有,就不许桓哥儿下水。
桓哥儿拉着脸很不高兴,汤婵皱眉,“解桓!”
一叫大名,桓哥儿就不敢闹了,他气鼓鼓地看着汤婵,委屈得眼泪都憋出来了在眼眶里直打转。
汤婵看孩子怪可怜的,就让人在小溪边缘刨了个坑。很快,溪水从泥坑底下渗进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汤婵低头寻摸了一会儿,看中目标之后,她眼疾手快,捧起连带着两条小鱼的一抔水,走到溪边放进泥坑里。
小鱼浑然不觉自己被迫搬家,摆着尾巴在坑中游动。桓哥儿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哭也忘了。
汤婵如法炮制,又弄了几只小虾放进去,还翻开石头捉了一只溪蟹。
不过为了避免鱼虾成了溪蟹的饲料,汤婵把溪蟹放到旁边另挖出来的一个坑里,随后让姜妈妈把桓哥儿摆到水坑旁边。
桓哥儿有新鲜玩意儿看,也不记得要下水了,撅着屁股蹲在泥坑边看。
见他还要伸手去摸溪蟹,汤婵阻止道:“不能伸手进去。”
溪蟹个头小,对成人完全没有杀伤力,但对上桓哥儿的小手指头就不好说了。
她指着放小鱼小虾的坑对桓哥儿道:“只能伸手玩这个,记住没有?”
桓哥儿撅着个嘴应了。
汤婵看了他一会儿,看他玩得投入,就转身上岸穿鞋去了。
但她忘了,桓哥儿年纪还小,又是个淘气的性子,甚至有时候你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就要干什么。等玩了一会儿,他就把汤婵的话忘在脑后,看顾他的姜妈妈去给他拿水的功夫,他便要伸手去捉溪蟹。
“哇——”
汤婵刚穿好鞋袜,桓哥儿那边就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