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陛下,臣以为这时出兵攻打荆城,实在是不妥。”常桀一甩袖袍,单膝跪地,劝道:“弘吉克部的黑鹰军已经破了纵锦关,烧毁了北部粮仓,如今再要打荆城,一来腹背受敌,二来没有后方的补给,很容易陷入两难之地。”
杜忠凛附和道:“晋州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杜忠凛自多年前干越一战重伤后便再也没有挂过帅,打过仗,在京中养了好些年,终于接上了腿骨,可前些日子从马上摔下来,又把腿骨给摔断了。
殷玉瞧不惯他那副要死要活的窝囊样,便把以前用下来的轮椅赏给了他,自那之后,朝中便有人日日拿此事做文章,说永鄭帝殷玉宅心仁厚,体恤官员,又有治国理政之谋略,骁勇善战,实乃千古一帝,民间也开始流传殷玉是一位重官爱民的好皇帝。
那位好的没边的皇帝此时坐在宣政殿的中央,叼着一个蛮异进贡来的香草杆子,吹着嘴边吐出来的烟,漫不经心地盘着掌中的佛珠。
常桀与杜忠凛说了半天,口干舌燥,张公公带人给他们奉上了茶,他们喝口茶,喘口气的功夫,殷玉便坐在龙椅上睡着了。
二人相视一愣。杜忠凛转头问张公公,道:“陛下这是累了?”
张公公不敢擅自答话,于是猫着腰走上前,低声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奴婢这就去问问陛下的意思。”
说完,他转身走到殷玉身边,挤着嗓子,拖着长腔道了句:“陛下——”
毫无反应。
张公公擦了擦汗,悻悻一笑,又问了句:“陛下?”
殷玉没睁眼,但是眼皮子地下的眼珠子转了转,丝毫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
常桀愤愤地叹了口气,小声揶揄道:“陛下日理万机,怎么连觉也睡不好?九华宫里的觉都让谁给睡了!”
“杜大人您息怒哪。”张公公连忙跪在地上,啪啪掌脸,“是奴婢伺候不周,是奴婢的错,奴婢罪该万死。”
“你先起来罢。”杜忠凛看了眼殷玉,“陛下在上面歇着,常将军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替陛下给奴才们定罪啊。”他抬指挡住嘴,“嘘,别给陛下吵醒了。伺候好陛下,劳烦转告给陛下,余下的事情,明日早朝我们再给他报。”
“奴婢定会好好传达。”张公公爬起来,低着头,恭恭敬敬道:“几位大人慢走。”
出了宣政殿,杜忠凛捧着绣着金猊的暖手炉,回首对常桀道:“陛下白日里没有精神,许是昨夜宫里的娘娘们太折腾人了。这些日子诸位大人们催得紧,说皇上要想御驾亲征,就必须得先立下太子,可是,如今陛下膝下只有一位皇子,况且皇子年幼,未必有将来能继承大统之能。”
常桀抖了抖肩膀上的落雪,严肃道:“自古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盛王殿下乃狄春香所出,后宫里头就她一个有名分的女人,陛下不立皇后,她生的皇子便是大皇子。况且,盛王殿下一出生便封了王,足以可见陛下对盛王殿下的重视。”
杜忠凛笑道:“常将军,你看的比我明白啊。我记得你是草莽出身,早些年是窝在山头当悍匪的,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的本事的?”
“是啊,我以前可是山中猛虎,天不怕地不怕,敢跟阎王爷斗一斗。”常桀推着轮椅往前走,感慨道,“如今却是谨言慎行,连个宫里边的奴才都不敢得罪。”
杜忠凛摇摇头,苦涩道:“哎,人生无常啊。我十七岁挂帅出征,我以为我能当一辈子的将军,如今却成了个断腿残废。我弟弟死了,弟妹叛国了,我的父亲受困于晋州,我谁也救不了。命运啊,命运终究是给我上了一课。我身上的刺啊,全被命运给拔干净了。如今,我唯一所求,便是百姓们能少受点苦。所有报应,我杜忠凛愿意承担。”
常桀停下脚步,走到轮椅前,蹲了下来。他给杜忠凛披上毯子,双手搭在轮椅把手上,抬头道:“杜将军,别信命。”
杜忠凛笑道:“我知道你是万里挑一,从流民中杀出来的将军。你确实做到了逆天改命,我佩服你。”
常桀坦诚道:“杜将军有所不知,我不仅是流氓出身,当过草寇,还上过断头台,替人背过命债,差点死了。有一个人救了我,给我指了一条明路。”
杜忠凛问道:“什么路?”
常桀道:“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他没有骗我,这条路,我走下来了。”
“常将军,你竟然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走了他给你只得路?”杜忠凛哈哈一笑,再问道,“如果当初他指错了呢?”
“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我愿意赌。”常桀想起曾经的事,有些感慨,“仔细想来,这条路是否能让我飞黄腾达已经不重要了。当初如果不是他救了我一命,我早就成了断头台上的冤死鬼了。”
“这话说的不错。”杜忠凛问道,“我很好奇,是谁这么有眼光,又很有本事,让我大徵多了一位常胜将军。”
常桀叹气,道:“我不知道。”
杜忠凛拍拍常桀的肩膀,安慰道:“无妨,但愿他吉人自有天相,若是有缘,你会知道的。”
“但愿罢。”常桀蹲的腿有点麻,他扶着腿站了一会,走到杜忠凛身后,推着轮椅往前走。
杜忠凛靠在椅背上,抬头望天,挑眉道:“咱们快些走罢,不然宣政殿里头那位听着咱们的说话声,要睡不安宁咯。”
***
宣政殿内,炭火烧的通红,飘进殿里的雪顷刻间便化成了水。
殷玉根本没睡,单手撑着额头,问张公公:“今儿点的什么香?”
张公公跪在地上,回话道:“回陛下的话,今个儿点的是苏和香,有醒神通窍之效。”
殷玉困倦地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道:“嗷。你的意思是,朕已经不清醒了,需要靠熏香来醒神?”
张公公登时大汗淋漓,连忙叩首,求饶道:“陛下,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呸,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奴婢罪该万死,奴婢无话可说......”
殷玉摆摆手,道:“撤完了,再去死。”
“是,是。奴婢这就去撤,谢陛下隆恩。”张公公连忙待人去撤香,额头上的汗珠子砸进眼睛里,他都没工夫管。
张公公带人出去后,殷玉顶着额头眯了一会。听见脚步声后,他微微睁眼,道了句:“这么快就死回来了?”
“臣妾拜见陛下。”来人是狄春香。她抱着小皇子,站在殷玉面前,“陛下,阿盛想见见您。您看,他长了一颗牙,马上就能叫‘父皇’了。”
说来也奇怪,这小皇子竟然是裂舌,已经十个月大了,竟然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这件事情在宫里只有三个人知道,除了殷玉和狄春香,便是小皇子地乳娘。除此之外,凡是不小心见到小皇子裂舌的人,全都被活活割了舌头,最后折磨致死。
殷玉睁开眼,扫了一眼襁褓中的孩子,眼神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怜爱,只有冷漠。他看向狄春香,冷笑着道:“朕从来没有碰过你,朕也不想知道这是你跟谁生出来的杂种。如果你还想带着这个孩子在宫里多活两条,就立马滚出去,别碍着朕的眼。”
“陛下,您怎能如此冷漠,他可是您的亲生骨肉!”狄春香跪在地上,哭诉道:“您忘了吗,那一夜,在九华宫......”
殷玉还剩点耐心,逐字逐句道:“你应该很清楚,朕一碰到女人就恶心。朕宁可去跟一只羊交|媾,也不愿意碰女人一根手指头。你觉得,朕看你,就不恶心么?”
狄春香啜泣道:“可是臣妾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一夜在九华宫,您一件一件地脱了臣妾的衣裳,与臣妾做了哪些事。”
“那夜你醉了。”殷玉笑着走下台阶,站在狄春香的身旁,蹲下去,看着她怀里的孩子,“朕知道你想要一个孩子,大徵要想一个太子,而朕想要御驾亲征,离开这座宫殿。仅仅需要一个孩子,就能皆大欢喜,满足所有人,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朕给了你一个孩子。”
狄春香见殷玉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心中大骇,哆哆嗦嗦地往后退,“陛下你这话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你想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么?”殷玉蹲在一旁,冲襁褓中的孩子笑了一下,“朕可得好好想想,他是谁呢?”
殷玉扼住孩子的下巴,阴森一笑:“朕想起来了,他是诏狱里的罪奴。将死之人,没有身份,没有亲人,罪孽深重,肮脏不堪,可他对朕来说却是干干净净,因为他跟世家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孩子只能由朕控制,旁人谁也干涉不了。”
狄春香万念俱灰般摔在地上,怀中的婴儿骤然大哭,却没有一点哭声。
她抓住殷玉的衣摆,抬起头,眼角流着泪,绝望地问道:“阿盛的嗓子,是不是你做的。”
“当然。”殷玉抱起孩子,轻轻地捏了捏孩子的脸,“他不需要说话,朕会替他说。”
狄春香的双手撑在地上,眼泪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颤抖道:“陛下,这是一条人命!这些年,臣妾一直在宫里守着您,从未有过异心,臣妾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臣妾付出全部的真心,陛下的眼里就能容得下臣妾。可是您做了什么,您亲眼看着臣妾与别的男子行夫妻之事,还要臣妾替别人诞下一子。您不如直接杀了臣妾!”
杜忠凛附和道:“晋州已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了。”
杜忠凛自多年前干越一战重伤后便再也没有挂过帅,打过仗,在京中养了好些年,终于接上了腿骨,可前些日子从马上摔下来,又把腿骨给摔断了。
殷玉瞧不惯他那副要死要活的窝囊样,便把以前用下来的轮椅赏给了他,自那之后,朝中便有人日日拿此事做文章,说永鄭帝殷玉宅心仁厚,体恤官员,又有治国理政之谋略,骁勇善战,实乃千古一帝,民间也开始流传殷玉是一位重官爱民的好皇帝。
那位好的没边的皇帝此时坐在宣政殿的中央,叼着一个蛮异进贡来的香草杆子,吹着嘴边吐出来的烟,漫不经心地盘着掌中的佛珠。
常桀与杜忠凛说了半天,口干舌燥,张公公带人给他们奉上了茶,他们喝口茶,喘口气的功夫,殷玉便坐在龙椅上睡着了。
二人相视一愣。杜忠凛转头问张公公,道:“陛下这是累了?”
张公公不敢擅自答话,于是猫着腰走上前,低声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奴婢这就去问问陛下的意思。”
说完,他转身走到殷玉身边,挤着嗓子,拖着长腔道了句:“陛下——”
毫无反应。
张公公擦了擦汗,悻悻一笑,又问了句:“陛下?”
殷玉没睁眼,但是眼皮子地下的眼珠子转了转,丝毫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
常桀愤愤地叹了口气,小声揶揄道:“陛下日理万机,怎么连觉也睡不好?九华宫里的觉都让谁给睡了!”
“杜大人您息怒哪。”张公公连忙跪在地上,啪啪掌脸,“是奴婢伺候不周,是奴婢的错,奴婢罪该万死。”
“你先起来罢。”杜忠凛看了眼殷玉,“陛下在上面歇着,常将军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替陛下给奴才们定罪啊。”他抬指挡住嘴,“嘘,别给陛下吵醒了。伺候好陛下,劳烦转告给陛下,余下的事情,明日早朝我们再给他报。”
“奴婢定会好好传达。”张公公爬起来,低着头,恭恭敬敬道:“几位大人慢走。”
出了宣政殿,杜忠凛捧着绣着金猊的暖手炉,回首对常桀道:“陛下白日里没有精神,许是昨夜宫里的娘娘们太折腾人了。这些日子诸位大人们催得紧,说皇上要想御驾亲征,就必须得先立下太子,可是,如今陛下膝下只有一位皇子,况且皇子年幼,未必有将来能继承大统之能。”
常桀抖了抖肩膀上的落雪,严肃道:“自古便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盛王殿下乃狄春香所出,后宫里头就她一个有名分的女人,陛下不立皇后,她生的皇子便是大皇子。况且,盛王殿下一出生便封了王,足以可见陛下对盛王殿下的重视。”
杜忠凛笑道:“常将军,你看的比我明白啊。我记得你是草莽出身,早些年是窝在山头当悍匪的,你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察言观色、洞察人心的本事的?”
“是啊,我以前可是山中猛虎,天不怕地不怕,敢跟阎王爷斗一斗。”常桀推着轮椅往前走,感慨道,“如今却是谨言慎行,连个宫里边的奴才都不敢得罪。”
杜忠凛摇摇头,苦涩道:“哎,人生无常啊。我十七岁挂帅出征,我以为我能当一辈子的将军,如今却成了个断腿残废。我弟弟死了,弟妹叛国了,我的父亲受困于晋州,我谁也救不了。命运啊,命运终究是给我上了一课。我身上的刺啊,全被命运给拔干净了。如今,我唯一所求,便是百姓们能少受点苦。所有报应,我杜忠凛愿意承担。”
常桀停下脚步,走到轮椅前,蹲了下来。他给杜忠凛披上毯子,双手搭在轮椅把手上,抬头道:“杜将军,别信命。”
杜忠凛笑道:“我知道你是万里挑一,从流民中杀出来的将军。你确实做到了逆天改命,我佩服你。”
常桀坦诚道:“杜将军有所不知,我不仅是流氓出身,当过草寇,还上过断头台,替人背过命债,差点死了。有一个人救了我,给我指了一条明路。”
杜忠凛问道:“什么路?”
常桀道:“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他没有骗我,这条路,我走下来了。”
“常将军,你竟然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走了他给你只得路?”杜忠凛哈哈一笑,再问道,“如果当初他指错了呢?”
“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我愿意赌。”常桀想起曾经的事,有些感慨,“仔细想来,这条路是否能让我飞黄腾达已经不重要了。当初如果不是他救了我一命,我早就成了断头台上的冤死鬼了。”
“这话说的不错。”杜忠凛问道,“我很好奇,是谁这么有眼光,又很有本事,让我大徵多了一位常胜将军。”
常桀叹气,道:“我不知道。”
杜忠凛拍拍常桀的肩膀,安慰道:“无妨,但愿他吉人自有天相,若是有缘,你会知道的。”
“但愿罢。”常桀蹲的腿有点麻,他扶着腿站了一会,走到杜忠凛身后,推着轮椅往前走。
杜忠凛靠在椅背上,抬头望天,挑眉道:“咱们快些走罢,不然宣政殿里头那位听着咱们的说话声,要睡不安宁咯。”
***
宣政殿内,炭火烧的通红,飘进殿里的雪顷刻间便化成了水。
殷玉根本没睡,单手撑着额头,问张公公:“今儿点的什么香?”
张公公跪在地上,回话道:“回陛下的话,今个儿点的是苏和香,有醒神通窍之效。”
殷玉困倦地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道:“嗷。你的意思是,朕已经不清醒了,需要靠熏香来醒神?”
张公公登时大汗淋漓,连忙叩首,求饶道:“陛下,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呸,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奴婢罪该万死,奴婢无话可说......”
殷玉摆摆手,道:“撤完了,再去死。”
“是,是。奴婢这就去撤,谢陛下隆恩。”张公公连忙待人去撤香,额头上的汗珠子砸进眼睛里,他都没工夫管。
张公公带人出去后,殷玉顶着额头眯了一会。听见脚步声后,他微微睁眼,道了句:“这么快就死回来了?”
“臣妾拜见陛下。”来人是狄春香。她抱着小皇子,站在殷玉面前,“陛下,阿盛想见见您。您看,他长了一颗牙,马上就能叫‘父皇’了。”
说来也奇怪,这小皇子竟然是裂舌,已经十个月大了,竟然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这件事情在宫里只有三个人知道,除了殷玉和狄春香,便是小皇子地乳娘。除此之外,凡是不小心见到小皇子裂舌的人,全都被活活割了舌头,最后折磨致死。
殷玉睁开眼,扫了一眼襁褓中的孩子,眼神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怜爱,只有冷漠。他看向狄春香,冷笑着道:“朕从来没有碰过你,朕也不想知道这是你跟谁生出来的杂种。如果你还想带着这个孩子在宫里多活两条,就立马滚出去,别碍着朕的眼。”
“陛下,您怎能如此冷漠,他可是您的亲生骨肉!”狄春香跪在地上,哭诉道:“您忘了吗,那一夜,在九华宫......”
殷玉还剩点耐心,逐字逐句道:“你应该很清楚,朕一碰到女人就恶心。朕宁可去跟一只羊交|媾,也不愿意碰女人一根手指头。你觉得,朕看你,就不恶心么?”
狄春香啜泣道:“可是臣妾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一夜在九华宫,您一件一件地脱了臣妾的衣裳,与臣妾做了哪些事。”
“那夜你醉了。”殷玉笑着走下台阶,站在狄春香的身旁,蹲下去,看着她怀里的孩子,“朕知道你想要一个孩子,大徵要想一个太子,而朕想要御驾亲征,离开这座宫殿。仅仅需要一个孩子,就能皆大欢喜,满足所有人,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朕给了你一个孩子。”
狄春香见殷玉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心中大骇,哆哆嗦嗦地往后退,“陛下你这话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你想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么?”殷玉蹲在一旁,冲襁褓中的孩子笑了一下,“朕可得好好想想,他是谁呢?”
殷玉扼住孩子的下巴,阴森一笑:“朕想起来了,他是诏狱里的罪奴。将死之人,没有身份,没有亲人,罪孽深重,肮脏不堪,可他对朕来说却是干干净净,因为他跟世家的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个孩子只能由朕控制,旁人谁也干涉不了。”
狄春香万念俱灰般摔在地上,怀中的婴儿骤然大哭,却没有一点哭声。
她抓住殷玉的衣摆,抬起头,眼角流着泪,绝望地问道:“阿盛的嗓子,是不是你做的。”
“当然。”殷玉抱起孩子,轻轻地捏了捏孩子的脸,“他不需要说话,朕会替他说。”
狄春香的双手撑在地上,眼泪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颤抖道:“陛下,这是一条人命!这些年,臣妾一直在宫里守着您,从未有过异心,臣妾甚至天真的以为,只要臣妾付出全部的真心,陛下的眼里就能容得下臣妾。可是您做了什么,您亲眼看着臣妾与别的男子行夫妻之事,还要臣妾替别人诞下一子。您不如直接杀了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