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殿下,臣怀疑您的府上还有铜鸟堂的眼线。”郑卿远道,“昨日只抓住了三个人,这是三个死士。臣盘查过后廷尉的人又审了一遍,得到了很多重要信息。”
殷玉慢悠悠地扒着核桃,“说重点,本王乏了。”
“是。”郑卿远瞧着殷玉也不像是个会管事的主,他三句话并做两句话,言简意赅道:“铜鸟堂是一个潜伏在大徵境内的杀手组织,但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获取情报。昨夜的刺客中,一部分是铜鸟堂的人,还有另一部分,臣怀疑,可能是……是……王妃的人。”
“噢?”殷玉抬头,“才到凌王府便已经下手了,她有点急不可耐了吧。”
“臣在死者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毒,这种毒跟去年冬至夜陆决等人中的是一种毒,名为‘断肠’。”郑卿远解释后,呈上了一个玉瓶,“臣在王妃坐过的文茵下发现了这个药瓶,里边就是‘断肠’。”
殷玉并不是吃惊,也不生气,他揉了揉眉头:“本王知道了,东西放这吧。”
“那……殿下,臣还有要事,先行告退。”郑卿远不敢多言,先找了个理由退下,免得言多必失,引火上身。
他出去寻照山白,找了一圈没见着人,问了手下才知道,照山白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
***
秋雨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灰色的雾气笼罩在泥泞的小路上,四周被雨水砸的乱七八糟。
一个人在雨里像疯了一般不停地奔跑,犹如蒸笼里横冲直撞的气泡,看不清前路,只是觉得又闷又胀。
桓秋宁早就跑到虚脱,他不知道万坟冢在哪儿,也不知道十三是不是在那儿。有一股劲支撑着他一直跑,一直找,因为他知道十三一定在等他。
在城北的荒山村,他找到了一个大坑。里头堆放着密密麻麻的尸体,堆成了一个又一个腥臭的小山丘。
万坟冢里没有坟,只有堆积成山的无名尸。
桓秋宁抿了一把脸上雨水,低头看了一眼,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他踩着烂肉在尸骸中翻找,他想叫一声“十三”,嗓子却哑到发不出声。
雨声太大了,吵的他耳鸣。桓秋宁在万坟冢里头疯了一般哭喊,眼睛上蒙了一层水汽,他根本看不清脚底下的人。
桓秋宁虚脱到站不起来的时候,听见不远处有虚弱的呻吟,他爬过去,摸到了一只冰冷的手。
那只手像尸海中长出的一棵小树苗,它看不见阳光,只能看见桓秋宁。
“十一哥,是你么?”那只手握紧了他的手指。
桓秋宁把十三从破布缠绕的尸体中扒了出来,他揽住那张血肉模糊的脸,伸手替他挡着雨,“十三,哥来了,哥带你走。”
十三已经抬不动眼皮了,雨水落在他的眼缝里,他就像能看见桓秋宁一般,抽动着嘴角笑了笑。
他握着桓秋宁的手指,虚弱地说:“十一哥,我等你好久了。我吃了一整瓶金疮药,你不要怪我。”
十三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攥着白玉瓶,里边只剩下了血,“哥,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的。”
“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哥不会怪你的,哥从来都不怪你。十三啊,你坚持住,哥带你走好不好,哥什么都不要了,求求你……求求你不要抛下我。”桓秋宁睁不开眼睛,他抱着十三,摸着他的脸,喃喃道。
“哥,我好疼。太疼了,真的太疼了。”十三张着嘴,声音断断续续,“哥,我累了,不想走了。你抱我一会好不好。”
桓秋宁抱着十三,他觉得十三太轻了,像一堆散了架的骨头,无论他怎么拢,也没法把十三完整地抱起来。
挣扎了许久之后,桓秋宁抱着十三艰难地站了起来。他抱着十三,转身想往万坟冢外头走。可是他的腿插进了泥浆中,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腿这么沉过,就好像坠着千金重的硬铁,怎么抬也抬不动。他绝望至极,痛到失声,从来没有这么无力过。
他抱着十三,崩溃地哭着:“十三,哥错了,你别跟哥开玩笑。走啊,这里太冷了,跟哥走,以后不会再疼了。”
十三伸手,去够桓秋宁的脸,他大口大口地吐着血,手上已经没有一块好地方。他抖得厉害:“哥,你听我说。逃吧,你快逃吧,不要再替人卖命了,哥!他们根本就没把咱们当人看,可是我们也是人啊——哥,你逃啊……逃吧……快逃啊……”
“好!逃!我们一起逃。坚持住,十三!别丢下哥!”桓秋宁抱着十三往外跑,可是雨太大了,他根本就找不到方向,跑了两步就跌倒在泥潭里。
他爬起来,继续跑。
大雨落在十三的脸上,冲刷掉血迹,掩盖住伤痕,那是一张十几岁少年的脸。十三平静地笑了笑,仿佛这张脸从来没有遭受过伤害,依旧是一张干净明媚的脸。
“如果……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要练一身好武艺。下辈子,我要做大徵的将军,堂堂正正的活一次。”十三抱着桓秋宁的胳膊,轻轻地地摸着他的手臂,“这辈子我也不后悔,老天待我不薄,我的爹娘不要我,但是我遇见十一哥……不后悔……我不后悔……”
“十三别说了,我求求你别说了。你攒着劲儿,哥带你走!”桓秋宁抱着他,无声的哭泣,“你是不是一直觉得在铜鸟堂的时候是我救了你,不是的,是你救了我啊!十三,如果没有你,我早就死在那儿了。所以,你就当是给我一个报答你的机会,活下去,活下去好不好!”
十三流着泪,却笑着看向桓秋宁,轻声道:“真好,原来我一直是十一哥心里的人。”
十三抬头看天,大雨无情地落着,他喃喃道:“十一哥,你没来的时候,我睁着眼,看到了婆婆。城北那位卖梨花酥的婆婆,是我的亲婆婆。哥,我找到了我的婆婆,但是我没告诉她。”
十三的手落了下去。桓秋宁握着他的手,心如刀绞,急切道:“十三,撑住,哥带你去找她。”
“来不及了。我这个讨厌鬼,以后再也不会给哥拖后腿了。十一哥,你不要因为我的死而难过。我们好好地道过别了,我不许你难过。”十三的嘴角不住地流血,他用尽力气挤出了一个笑,“我会永远留在这里,永远的……护着我的十一哥……”
“不要!我不要你留在这里!你说过要和我一起走的。十三,我还没有帮你找到名字,没有找到你的身世……你不在乎过去,没关系,以后的路哥陪你走!十三你还有婆婆,你的婆婆,她还在等你啊……”桓秋宁轻轻地摇着十三,紧紧地抱住了他的后背,“你说过,你要和我一起走遍山南海北,你说过你要去琅苏看花,去北疆看雪,去吃天底下最好吃的梨花酥,哥会一直陪着你。十三,你别睡好不好!!!十三,哥求求你,求求你了啊!别留下我一个人……”
无声的哭喊。
到最后,桓秋宁甚至不能哭着叫出他的名字。
落雨渐渐变小,雨水温柔地亲吻着少年的脸,带走了他仅存的一丝呼吸,淹没了他最后的心跳。
桓秋宁一次又一次的捶地,一次又一次地叫他,没有回应,不会再有回应了。
“十三……”
“十三——”
“十三!!!!!”
不会再有回应了。
永远,永远不会再有回音了。
……
一只万念俱灰的鬼在雨夜里飘荡,面无表情,不哭不语,只是流泪。地上的水洼中映着灯光,他看不见,一脚踩进去,踩碎了上京城的繁华。
崩溃过后是心如死灰的平静。
桓秋宁晃晃荡荡地走在长安路上,有时哭有时笑,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城北的陋室——属于他的那一座空荡荡的宅院。
站在门前开门之时,桓秋宁才察觉到他身后站了一个人。
一袭白衣,撑一油纸伞。那人像是跟着他走了一路,全身都湿透了。
桓秋宁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一句话想对他说,转身走进了院子。
照山白放轻脚步,拎着食盒走进了漆黑的宅院。他见屋里亮了灯,没有前去敲门,只是安静地站在院子里,静静地注视着那盏灯。
屋里人扔出了几句有气无力的话:“你来干什么?带我回去审讯,还是……来可怜我。”
照山白低声道:“路过,想来看看。”
屋内传来一声冷笑。
转眼间,桓秋宁抢过照山白手中的伞,扔在一边,两个人淋在雨里,他紧紧地攥着照山白的手腕,寒声逼问道:“这种话你自己信么?照山白,收起你这副假惺惺的做派吧,自欺欺人有意思么?别装的时间长了,连你自己都骗过去了。你很鄙夷我,讨厌我,恶心我,不是吗?!”
桓秋宁的语气一分分加重,已然失态:“从我第一夜出现在与君阁开始你就对我怀恨在心了吧?我以色示人,靠着这张皮上位,我对你出言不逊,行事轻浮,让你这位清清白白的好公子遭人诟病!我利用你,伤害你,踩着你的名声谋权谋位,你恨透我了吧!你之所以让我留在与君阁,是因为我是陛下安插在照氏的眼线。仔细想来,你也算不上是可怜我,你不过是为了让稷安帝放下对照氏的警惕之心,才对我一忍再忍。这样看来,我对你也不是全无用处,难怪你会用这种表情看我。照山白,我不需要你假惺惺的怜悯,恨啊,把你心里的恨发泄出来啊!”
殷玉慢悠悠地扒着核桃,“说重点,本王乏了。”
“是。”郑卿远瞧着殷玉也不像是个会管事的主,他三句话并做两句话,言简意赅道:“铜鸟堂是一个潜伏在大徵境内的杀手组织,但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获取情报。昨夜的刺客中,一部分是铜鸟堂的人,还有另一部分,臣怀疑,可能是……是……王妃的人。”
“噢?”殷玉抬头,“才到凌王府便已经下手了,她有点急不可耐了吧。”
“臣在死者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毒,这种毒跟去年冬至夜陆决等人中的是一种毒,名为‘断肠’。”郑卿远解释后,呈上了一个玉瓶,“臣在王妃坐过的文茵下发现了这个药瓶,里边就是‘断肠’。”
殷玉并不是吃惊,也不生气,他揉了揉眉头:“本王知道了,东西放这吧。”
“那……殿下,臣还有要事,先行告退。”郑卿远不敢多言,先找了个理由退下,免得言多必失,引火上身。
他出去寻照山白,找了一圈没见着人,问了手下才知道,照山白已经走了有一会儿了。
***
秋雨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的,灰色的雾气笼罩在泥泞的小路上,四周被雨水砸的乱七八糟。
一个人在雨里像疯了一般不停地奔跑,犹如蒸笼里横冲直撞的气泡,看不清前路,只是觉得又闷又胀。
桓秋宁早就跑到虚脱,他不知道万坟冢在哪儿,也不知道十三是不是在那儿。有一股劲支撑着他一直跑,一直找,因为他知道十三一定在等他。
在城北的荒山村,他找到了一个大坑。里头堆放着密密麻麻的尸体,堆成了一个又一个腥臭的小山丘。
万坟冢里没有坟,只有堆积成山的无名尸。
桓秋宁抿了一把脸上雨水,低头看了一眼,毫不犹豫地跳了进去,他踩着烂肉在尸骸中翻找,他想叫一声“十三”,嗓子却哑到发不出声。
雨声太大了,吵的他耳鸣。桓秋宁在万坟冢里头疯了一般哭喊,眼睛上蒙了一层水汽,他根本看不清脚底下的人。
桓秋宁虚脱到站不起来的时候,听见不远处有虚弱的呻吟,他爬过去,摸到了一只冰冷的手。
那只手像尸海中长出的一棵小树苗,它看不见阳光,只能看见桓秋宁。
“十一哥,是你么?”那只手握紧了他的手指。
桓秋宁把十三从破布缠绕的尸体中扒了出来,他揽住那张血肉模糊的脸,伸手替他挡着雨,“十三,哥来了,哥带你走。”
十三已经抬不动眼皮了,雨水落在他的眼缝里,他就像能看见桓秋宁一般,抽动着嘴角笑了笑。
他握着桓秋宁的手指,虚弱地说:“十一哥,我等你好久了。我吃了一整瓶金疮药,你不要怪我。”
十三的另一只手紧紧地攥着白玉瓶,里边只剩下了血,“哥,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的。”
“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哥不会怪你的,哥从来都不怪你。十三啊,你坚持住,哥带你走好不好,哥什么都不要了,求求你……求求你不要抛下我。”桓秋宁睁不开眼睛,他抱着十三,摸着他的脸,喃喃道。
“哥,我好疼。太疼了,真的太疼了。”十三张着嘴,声音断断续续,“哥,我累了,不想走了。你抱我一会好不好。”
桓秋宁抱着十三,他觉得十三太轻了,像一堆散了架的骨头,无论他怎么拢,也没法把十三完整地抱起来。
挣扎了许久之后,桓秋宁抱着十三艰难地站了起来。他抱着十三,转身想往万坟冢外头走。可是他的腿插进了泥浆中,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腿这么沉过,就好像坠着千金重的硬铁,怎么抬也抬不动。他绝望至极,痛到失声,从来没有这么无力过。
他抱着十三,崩溃地哭着:“十三,哥错了,你别跟哥开玩笑。走啊,这里太冷了,跟哥走,以后不会再疼了。”
十三伸手,去够桓秋宁的脸,他大口大口地吐着血,手上已经没有一块好地方。他抖得厉害:“哥,你听我说。逃吧,你快逃吧,不要再替人卖命了,哥!他们根本就没把咱们当人看,可是我们也是人啊——哥,你逃啊……逃吧……快逃啊……”
“好!逃!我们一起逃。坚持住,十三!别丢下哥!”桓秋宁抱着十三往外跑,可是雨太大了,他根本就找不到方向,跑了两步就跌倒在泥潭里。
他爬起来,继续跑。
大雨落在十三的脸上,冲刷掉血迹,掩盖住伤痕,那是一张十几岁少年的脸。十三平静地笑了笑,仿佛这张脸从来没有遭受过伤害,依旧是一张干净明媚的脸。
“如果……如果有来世的话……我还要练一身好武艺。下辈子,我要做大徵的将军,堂堂正正的活一次。”十三抱着桓秋宁的胳膊,轻轻地地摸着他的手臂,“这辈子我也不后悔,老天待我不薄,我的爹娘不要我,但是我遇见十一哥……不后悔……我不后悔……”
“十三别说了,我求求你别说了。你攒着劲儿,哥带你走!”桓秋宁抱着他,无声的哭泣,“你是不是一直觉得在铜鸟堂的时候是我救了你,不是的,是你救了我啊!十三,如果没有你,我早就死在那儿了。所以,你就当是给我一个报答你的机会,活下去,活下去好不好!”
十三流着泪,却笑着看向桓秋宁,轻声道:“真好,原来我一直是十一哥心里的人。”
十三抬头看天,大雨无情地落着,他喃喃道:“十一哥,你没来的时候,我睁着眼,看到了婆婆。城北那位卖梨花酥的婆婆,是我的亲婆婆。哥,我找到了我的婆婆,但是我没告诉她。”
十三的手落了下去。桓秋宁握着他的手,心如刀绞,急切道:“十三,撑住,哥带你去找她。”
“来不及了。我这个讨厌鬼,以后再也不会给哥拖后腿了。十一哥,你不要因为我的死而难过。我们好好地道过别了,我不许你难过。”十三的嘴角不住地流血,他用尽力气挤出了一个笑,“我会永远留在这里,永远的……护着我的十一哥……”
“不要!我不要你留在这里!你说过要和我一起走的。十三,我还没有帮你找到名字,没有找到你的身世……你不在乎过去,没关系,以后的路哥陪你走!十三你还有婆婆,你的婆婆,她还在等你啊……”桓秋宁轻轻地摇着十三,紧紧地抱住了他的后背,“你说过,你要和我一起走遍山南海北,你说过你要去琅苏看花,去北疆看雪,去吃天底下最好吃的梨花酥,哥会一直陪着你。十三,你别睡好不好!!!十三,哥求求你,求求你了啊!别留下我一个人……”
无声的哭喊。
到最后,桓秋宁甚至不能哭着叫出他的名字。
落雨渐渐变小,雨水温柔地亲吻着少年的脸,带走了他仅存的一丝呼吸,淹没了他最后的心跳。
桓秋宁一次又一次的捶地,一次又一次地叫他,没有回应,不会再有回应了。
“十三……”
“十三——”
“十三!!!!!”
不会再有回应了。
永远,永远不会再有回音了。
……
一只万念俱灰的鬼在雨夜里飘荡,面无表情,不哭不语,只是流泪。地上的水洼中映着灯光,他看不见,一脚踩进去,踩碎了上京城的繁华。
崩溃过后是心如死灰的平静。
桓秋宁晃晃荡荡地走在长安路上,有时哭有时笑,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城北的陋室——属于他的那一座空荡荡的宅院。
站在门前开门之时,桓秋宁才察觉到他身后站了一个人。
一袭白衣,撑一油纸伞。那人像是跟着他走了一路,全身都湿透了。
桓秋宁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一句话想对他说,转身走进了院子。
照山白放轻脚步,拎着食盒走进了漆黑的宅院。他见屋里亮了灯,没有前去敲门,只是安静地站在院子里,静静地注视着那盏灯。
屋里人扔出了几句有气无力的话:“你来干什么?带我回去审讯,还是……来可怜我。”
照山白低声道:“路过,想来看看。”
屋内传来一声冷笑。
转眼间,桓秋宁抢过照山白手中的伞,扔在一边,两个人淋在雨里,他紧紧地攥着照山白的手腕,寒声逼问道:“这种话你自己信么?照山白,收起你这副假惺惺的做派吧,自欺欺人有意思么?别装的时间长了,连你自己都骗过去了。你很鄙夷我,讨厌我,恶心我,不是吗?!”
桓秋宁的语气一分分加重,已然失态:“从我第一夜出现在与君阁开始你就对我怀恨在心了吧?我以色示人,靠着这张皮上位,我对你出言不逊,行事轻浮,让你这位清清白白的好公子遭人诟病!我利用你,伤害你,踩着你的名声谋权谋位,你恨透我了吧!你之所以让我留在与君阁,是因为我是陛下安插在照氏的眼线。仔细想来,你也算不上是可怜我,你不过是为了让稷安帝放下对照氏的警惕之心,才对我一忍再忍。这样看来,我对你也不是全无用处,难怪你会用这种表情看我。照山白,我不需要你假惺惺的怜悯,恨啊,把你心里的恨发泄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