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此外,也不知老板是有心还是无意,提了两遍叫他夜间关上门闩,敲门也最好别应。
阮玉山一面想着,一面把目光瞥向旁边亦步亦趋跟着他的九十四,发现对方正望着远处被地符划起来的河面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阮玉山翘起嘴角问,“想把我丢进去?”
九十四瞅了他一眼,暗暗震惊于自己的想法竟然被他如此轻松地一语道破,表面却八风不动,回头摸摸自己的马,简洁地用中土话回答道:“脏手。”
阮玉山早料到他不会好好说话,当即笑道:“什么脏得过你的手?”
九十四说:“放你嘴里搅一圈。”
他到底没把中土话学到运用自如,成句的话脱口只算得上清楚,不够流利,语调也一马平川,听起来反倒很有些异域风味,因此羞辱人时暂时还做不到和阮玉山旗鼓相当。但胜在思维敏捷,阮玉山上半句说出口,他闷头沉默,其实下半句如何骂人的话早就打好了腹稿。
阮玉山难得能找到一个跟他呛嘴呛得有来有回的,恰巧对方又长了副好皮囊,骂他那些话听在耳朵里简直不痛不痒,甚至比不上九十四弄巧成拙的中土腔调来得有意思。
听九十四无伤大雅地呛他,阮玉山好似心里有块犯欠的皮正痒着就被人挠了两下,顿时心情大为愉悦,于是看九十四更顺眼了不少,连方才在衣棚的针锋相对也抛诸脑后。
凭衣棚老板指的位置,二人拌着嘴不知不觉到了村子。
方才若干河边小店并不属于村落范围,要进村还须得走一刻钟的路。
沙佘关已是大祈东部地界,幽北的村庄分布与红州是大相径庭。红州疆域辽阔平坦,村落的房屋大多散布杂乱,没有具体的边界,而幽北由于气候严寒,崇山峻岭中多有野兽出没,一个区域的村民大都是团居生活,村庄边界十分明显。
现下站在村子外围,阮玉山瞧着遍布周边的那几棵柳树,总觉得不对。
民间种树不说讲究珍稀宝贵,但总还是追求美观,高低看个景致。在村子外边种树,即便退一步连景致也不甚追求,但好歹也是有固定排列,规律分布,按照同等间隔栽种。
这几棵柳树,分布规律不论,位置间隔全无,硬说是野生野长的,也不像。
倒更排布得像某种阵法。
阮玉山自幼虽性情顽劣,但读书练功是一样不落,不说神机妙算,但也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玄术功法凡是他见过便都修过。若有奇形怪状连他都没见过的,这不该生在这飞不出金凤凰的荒郊野林。
这柳树再怎么诡谲,左不过是些邪魔歪道的手段,他既见了,留个心眼随机应变也足够解决。
想到这里,阮玉山也不犹豫,拉着九十四就进了村。
村子里每户人家的位置坐落有序,屋子并不难找,不多时二人便到了。
赁僦的屋子果然如对方所言,瓦屋前头有一方小院,院里水缸柴房连同储菜的地窖皆是满满当当,可见那老板平日定是个勤劳人家。
屋子里陈设简便,只有一张矮榻用于休憩,矮榻对面设一方小桌,想来就是那老板的孩子读书的地方。
这地方一切都简单干净,只是久无人居,难免落灰。
阮玉山到了这地儿也不矫情,院子外砌的矮墙边靠着笤帚,他一面进去,一面就拿着笤帚将灰尘落叶一并扫了。
同时还不忘提防九十四逃跑,把人和马一块拴在了院里的牛棚边上。
按理他是个金尊玉贵的主,上手做这些洒扫活计是万万不能的。奈何家里话事人是顶天立地的佘老太太。
阮玉山年幼出生时原也像其他公子哥儿们那样锦衣玉食地养着,被自小养成了个混世魔王的性子,还在家中得了个“鬼见愁”的外号,那时比他小两岁的无镛城世子谢九楼已因出口成章挥笔成赋而名扬东南,远在西北的阮玉山还拿着杆红缨枪整天追在小厮后头往人裤裆里放老鼠。
老太太早就看他不惯,外头成天说东边那个谢家的小世子为人品行如何百年不遇,再一扭头瞧见自家曾孙这个不成器的样,老人家更是心烦。奈何阮玉山亲父生母拢共就那么一个宝贝儿子,溺爱得无度,没人敢管。
终于等到阮玉山七岁,他短命的爹娘通通战死沙场,半大孩子落到佘老太太手上,用一年时间教他上手城中政务后,头一件事就是将他踹去驻军军营当了整整两年的劳役兵。
那时他年纪小,虽能提枪却无法上阵,老太太不准任何人宣告他的身份,营里只当他是路边捡的一只狼崽子,像对付所有新兵蛋子一样整日使唤他端茶送水刷马桶。
阮玉山在军营风吹日晒,不服气就跟人打架,被打得头破血流以后再不服气地继续给人端茶送水刷马桶。
两年下来,营里的人只有他打不过的,没有他没打过的。这倒是磨去了他身上不少公子哥儿的脾性,也磨出了他的烈性。
那时候阮玉山每天活着的期望就是一日三餐伙夫给的三顿口粮,以至于后来回了阮府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跟闹饥荒似的成天吃不饱。
府里过点不食,老太太不允许任何人给他开小灶。阮玉山要吃饭,只能自己跑去厨房开灶火。
他这样的人,要站就站最高,要吃就要吃最好,就连挑选蝣人都要买蝣人堆里最强硬最难啃的那一个。
初回阮府那几年,老太太不将就他,不让别人给他做饭,他就自己研究,日子长了,竟也练就一身好厨艺。
因此现在到了乡间瓦舍,做饭打扫他全然不觉有任何为难。
阮玉山钻进屋子一通捯饬,出来时已近黄昏,他卸下了身上的披风和一应挂饰,外衫下摆也因为碍事被掖进腰封。
一转头,他发现九十四已经靠在牛棚的柱子边坐着闭眼睡着了。
他认认真真盯着九十四看了片刻,确认对方是在睡觉无疑后,几乎在心里气得发笑:即便是在阮府,也没人胆子大到敢在他忙活的时候杵外头睡大觉!
阮玉山把笤帚一扔,发出不小的动静。
靠在牛棚边的九十四没反应。
接着阮玉山走下檐坎,一步一步迈至九十四跟前,脚尖抵着九十四的脚尖。
九十四还是闭眼睡觉。
阮玉山咬着牙根一声冷笑,负手弯腰,俯身凑到九十四面前。
他到要看看,这个蝣人能装睡到什么程度。
北方的深秋干燥阴寒,冷风安静,一片落叶卷到地上能发出粗粝的摩擦声。
阮玉山看着九十四乌黑英气的长眉,额头快碰到对方的眉骨。
两个人的呼吸咫尺交错。
正当他认为自己需要使些手段来逼一逼这个不知好歹的蝣人时,九十四慢慢睁开了眼,双目一片漠然。
从那样坦然的神色里阮玉山看出来了,刚才这人是真的在熟睡,现在才醒。连眼神里的冷漠都带着点刚醒的茫然。
蝣人十数年间日复一日被鞭打压榨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抓紧一切机会休养生息,而他们休息的唯一方式就是闭眼睡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此九十四睡觉时雷打不动雨惊不醒,也不必担心睡得太熟会错过什么大事——笼子外想要他醒来的人有千百种方式逼迫他睁眼,不需要蝣人自己太过勤勉。
对危险的感知是他们的本能,只有方寸间的入侵能让他们从本能中觉醒。
即便是察觉到阮玉山入侵式的靠近,九十四眼中也不见惊醒神态。
他的眼睛像一抹深不见底的蓝色湖泊,平静幽邃,看阮玉山就像看笼子外成百上千次把自己鞭醒的驯监,平淡之中隐藏着一丝不起眼的疲惫,还有一股与生俱来的蔑视——仿佛已经预见无数次携带着死亡的刀尖刺向他的情景。纵使下一刻铡刀就从他头顶落下,那片蓝色湖泊也不会生出任何波澜。
阮玉山看向九十四的眼神里带了点有意思的笑。
很奇怪,这个蝣人时刻挣扎着活,却一点都不怕死。
第13章 石子
九十四静默地和他对视片刻,睡意完全消退后,忽低下头,鼻尖蹭过阮玉山的鼻尖,从里侧衣兜掏出一卷东西。
阮玉山眸光微动,抬手摸了摸自己被九十四蹭过的鼻尖,莫名意犹未尽地挑了挑眉,这才去看九十四掏出来的东西。
竟然是一捆皱皱巴巴的书卷残页。
每一片残页边缘都卷曲泛黄得不像话,可见是时常被人拿出来翻阅;但页面上密密麻麻,除了本就印上去的字,还有许多被人歪歪扭扭用手指或石头棱角蘸了墨水极力模仿中原汉字写上去的注释,这些地方又极干净,可见阅读的人十分爱护。
九十四攥着这一把厚厚的残页,解开系得很潦草的捆绳,好像心里很有章程,枯瘦修长的手指翻到中间某一张,将其前后两页都折了一个小角,便抽出那张残卷埋头看起来,全然不管自己头顶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阮玉山。
阮玉山一面想着,一面把目光瞥向旁边亦步亦趋跟着他的九十四,发现对方正望着远处被地符划起来的河面若有所思。
“在想什么?”阮玉山翘起嘴角问,“想把我丢进去?”
九十四瞅了他一眼,暗暗震惊于自己的想法竟然被他如此轻松地一语道破,表面却八风不动,回头摸摸自己的马,简洁地用中土话回答道:“脏手。”
阮玉山早料到他不会好好说话,当即笑道:“什么脏得过你的手?”
九十四说:“放你嘴里搅一圈。”
他到底没把中土话学到运用自如,成句的话脱口只算得上清楚,不够流利,语调也一马平川,听起来反倒很有些异域风味,因此羞辱人时暂时还做不到和阮玉山旗鼓相当。但胜在思维敏捷,阮玉山上半句说出口,他闷头沉默,其实下半句如何骂人的话早就打好了腹稿。
阮玉山难得能找到一个跟他呛嘴呛得有来有回的,恰巧对方又长了副好皮囊,骂他那些话听在耳朵里简直不痛不痒,甚至比不上九十四弄巧成拙的中土腔调来得有意思。
听九十四无伤大雅地呛他,阮玉山好似心里有块犯欠的皮正痒着就被人挠了两下,顿时心情大为愉悦,于是看九十四更顺眼了不少,连方才在衣棚的针锋相对也抛诸脑后。
凭衣棚老板指的位置,二人拌着嘴不知不觉到了村子。
方才若干河边小店并不属于村落范围,要进村还须得走一刻钟的路。
沙佘关已是大祈东部地界,幽北的村庄分布与红州是大相径庭。红州疆域辽阔平坦,村落的房屋大多散布杂乱,没有具体的边界,而幽北由于气候严寒,崇山峻岭中多有野兽出没,一个区域的村民大都是团居生活,村庄边界十分明显。
现下站在村子外围,阮玉山瞧着遍布周边的那几棵柳树,总觉得不对。
民间种树不说讲究珍稀宝贵,但总还是追求美观,高低看个景致。在村子外边种树,即便退一步连景致也不甚追求,但好歹也是有固定排列,规律分布,按照同等间隔栽种。
这几棵柳树,分布规律不论,位置间隔全无,硬说是野生野长的,也不像。
倒更排布得像某种阵法。
阮玉山自幼虽性情顽劣,但读书练功是一样不落,不说神机妙算,但也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间玄术功法凡是他见过便都修过。若有奇形怪状连他都没见过的,这不该生在这飞不出金凤凰的荒郊野林。
这柳树再怎么诡谲,左不过是些邪魔歪道的手段,他既见了,留个心眼随机应变也足够解决。
想到这里,阮玉山也不犹豫,拉着九十四就进了村。
村子里每户人家的位置坐落有序,屋子并不难找,不多时二人便到了。
赁僦的屋子果然如对方所言,瓦屋前头有一方小院,院里水缸柴房连同储菜的地窖皆是满满当当,可见那老板平日定是个勤劳人家。
屋子里陈设简便,只有一张矮榻用于休憩,矮榻对面设一方小桌,想来就是那老板的孩子读书的地方。
这地方一切都简单干净,只是久无人居,难免落灰。
阮玉山到了这地儿也不矫情,院子外砌的矮墙边靠着笤帚,他一面进去,一面就拿着笤帚将灰尘落叶一并扫了。
同时还不忘提防九十四逃跑,把人和马一块拴在了院里的牛棚边上。
按理他是个金尊玉贵的主,上手做这些洒扫活计是万万不能的。奈何家里话事人是顶天立地的佘老太太。
阮玉山年幼出生时原也像其他公子哥儿们那样锦衣玉食地养着,被自小养成了个混世魔王的性子,还在家中得了个“鬼见愁”的外号,那时比他小两岁的无镛城世子谢九楼已因出口成章挥笔成赋而名扬东南,远在西北的阮玉山还拿着杆红缨枪整天追在小厮后头往人裤裆里放老鼠。
老太太早就看他不惯,外头成天说东边那个谢家的小世子为人品行如何百年不遇,再一扭头瞧见自家曾孙这个不成器的样,老人家更是心烦。奈何阮玉山亲父生母拢共就那么一个宝贝儿子,溺爱得无度,没人敢管。
终于等到阮玉山七岁,他短命的爹娘通通战死沙场,半大孩子落到佘老太太手上,用一年时间教他上手城中政务后,头一件事就是将他踹去驻军军营当了整整两年的劳役兵。
那时他年纪小,虽能提枪却无法上阵,老太太不准任何人宣告他的身份,营里只当他是路边捡的一只狼崽子,像对付所有新兵蛋子一样整日使唤他端茶送水刷马桶。
阮玉山在军营风吹日晒,不服气就跟人打架,被打得头破血流以后再不服气地继续给人端茶送水刷马桶。
两年下来,营里的人只有他打不过的,没有他没打过的。这倒是磨去了他身上不少公子哥儿的脾性,也磨出了他的烈性。
那时候阮玉山每天活着的期望就是一日三餐伙夫给的三顿口粮,以至于后来回了阮府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跟闹饥荒似的成天吃不饱。
府里过点不食,老太太不允许任何人给他开小灶。阮玉山要吃饭,只能自己跑去厨房开灶火。
他这样的人,要站就站最高,要吃就要吃最好,就连挑选蝣人都要买蝣人堆里最强硬最难啃的那一个。
初回阮府那几年,老太太不将就他,不让别人给他做饭,他就自己研究,日子长了,竟也练就一身好厨艺。
因此现在到了乡间瓦舍,做饭打扫他全然不觉有任何为难。
阮玉山钻进屋子一通捯饬,出来时已近黄昏,他卸下了身上的披风和一应挂饰,外衫下摆也因为碍事被掖进腰封。
一转头,他发现九十四已经靠在牛棚的柱子边坐着闭眼睡着了。
他认认真真盯着九十四看了片刻,确认对方是在睡觉无疑后,几乎在心里气得发笑:即便是在阮府,也没人胆子大到敢在他忙活的时候杵外头睡大觉!
阮玉山把笤帚一扔,发出不小的动静。
靠在牛棚边的九十四没反应。
接着阮玉山走下檐坎,一步一步迈至九十四跟前,脚尖抵着九十四的脚尖。
九十四还是闭眼睡觉。
阮玉山咬着牙根一声冷笑,负手弯腰,俯身凑到九十四面前。
他到要看看,这个蝣人能装睡到什么程度。
北方的深秋干燥阴寒,冷风安静,一片落叶卷到地上能发出粗粝的摩擦声。
阮玉山看着九十四乌黑英气的长眉,额头快碰到对方的眉骨。
两个人的呼吸咫尺交错。
正当他认为自己需要使些手段来逼一逼这个不知好歹的蝣人时,九十四慢慢睁开了眼,双目一片漠然。
从那样坦然的神色里阮玉山看出来了,刚才这人是真的在熟睡,现在才醒。连眼神里的冷漠都带着点刚醒的茫然。
蝣人十数年间日复一日被鞭打压榨的生活让他们学会了抓紧一切机会休养生息,而他们休息的唯一方式就是闭眼睡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此九十四睡觉时雷打不动雨惊不醒,也不必担心睡得太熟会错过什么大事——笼子外想要他醒来的人有千百种方式逼迫他睁眼,不需要蝣人自己太过勤勉。
对危险的感知是他们的本能,只有方寸间的入侵能让他们从本能中觉醒。
即便是察觉到阮玉山入侵式的靠近,九十四眼中也不见惊醒神态。
他的眼睛像一抹深不见底的蓝色湖泊,平静幽邃,看阮玉山就像看笼子外成百上千次把自己鞭醒的驯监,平淡之中隐藏着一丝不起眼的疲惫,还有一股与生俱来的蔑视——仿佛已经预见无数次携带着死亡的刀尖刺向他的情景。纵使下一刻铡刀就从他头顶落下,那片蓝色湖泊也不会生出任何波澜。
阮玉山看向九十四的眼神里带了点有意思的笑。
很奇怪,这个蝣人时刻挣扎着活,却一点都不怕死。
第13章 石子
九十四静默地和他对视片刻,睡意完全消退后,忽低下头,鼻尖蹭过阮玉山的鼻尖,从里侧衣兜掏出一卷东西。
阮玉山眸光微动,抬手摸了摸自己被九十四蹭过的鼻尖,莫名意犹未尽地挑了挑眉,这才去看九十四掏出来的东西。
竟然是一捆皱皱巴巴的书卷残页。
每一片残页边缘都卷曲泛黄得不像话,可见是时常被人拿出来翻阅;但页面上密密麻麻,除了本就印上去的字,还有许多被人歪歪扭扭用手指或石头棱角蘸了墨水极力模仿中原汉字写上去的注释,这些地方又极干净,可见阅读的人十分爱护。
九十四攥着这一把厚厚的残页,解开系得很潦草的捆绳,好像心里很有章程,枯瘦修长的手指翻到中间某一张,将其前后两页都折了一个小角,便抽出那张残卷埋头看起来,全然不管自己头顶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阮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