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谢云韶一笑,说道:女儿已经大好了。
嗯,写完就早些回去睡吧。
谢文涛点点头,他膝下三个孩子,也就大女儿是个让人省心的。
没过几日,太子加冠的日子就到了。
这天,谢云昭起了个大早,由李嬷嬷带着一群小丫头给她梳妆换衣。
阿念捧了一件新裁的织金挑绣的海棠红襦裙过来,李嬷嬷一看就拉下脸来:拿那件新做的云锦裙,这件是给小姐及笄时穿的。都多大了还做不明白事!
阿念嗫嚅着说道:这不是进宫里嘛,我想着这件显眼
李嬷嬷一听更生气了:小姐决定的事情,你去做就行了,替主子瞎出什么主意!
阿念低下头,怏怏地拿去换了。
在李嬷嬷和丫鬟们的服侍下,谢云韶很快便梳妆完毕,换好了衣裳。
阿念在一旁看着,小声嘟囔道:还是那件红的比较好看。
你懂什么,这是太子殿下的冠礼,就要这样穿。殿下不喜欢太艳丽的衣饰。另一个丫鬟阿满开口说。
一听这话,谢云韶和李嬷嬷立刻对视了一眼。
谢云韶冷下脸不说话,看着李嬷嬷。平日里,她这里的小丫头都是交给李嬷嬷管带的。
迎着谢云韶的目光,李嬷嬷倍感压力。
李嬷嬷问阿满:你怎么知道太子喜欢什么?
阿满一看两人的反应,立马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低着头小声地回答说:我听二小姐院里的春芽说的。
春芽又是怎么知道的?
她昨日跟二小姐去了郡主府,听郡主府的人说的。
景逸郡主是太子的堂姐,时常出入宫廷,府上的下人知道这些倒也不奇怪。但是谢家的下人要是跟着去打听乱传这些,就是太没规矩了。
李嬷嬷见阿满偷偷窥着谢云韶,便知她话还没说完,等着看主子脸色再往下讲呢。
那还有呢?李嬷嬷陡然提高了声调,冲阿满吼道。
李嬷嬷突然提高的声音,让阿满抖了一抖,但还是低着头不肯说。
没、没了。就说了这个。
谢云韶抬手抚了抚衣袖上的绣纹,目光转到了阿满身上。
一看谢云韶的动作,阿满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吓得咚地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忙不迭地把下人们私下传的那些话一五一十地都讲了。
说太子不喜欢打扮华丽的女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据说几年前,东宫有个宫女想飞高枝,花了大心思去吸引太子的注意,今日梳个飞燕髻,明日穿件牡丹裙,还天天在太子寝宫外唱小曲儿。惹的李皓棠烦不胜烦,把她给赶出了东宫,丢去了浣衣局。
华而不实,丽而不端,非久长之器。太子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一路到了宫里,谢云韶还在心里想着阿满学的太子的那句话。
太子居然说着这样的话,那他日日住在宫城里不难受么。
皇宫在京城中心,与谢府的距离并不算远。
进入朱红的宫门,下了马车,谢云韶被人引导着往东宫行去。
宫中自然与别处不同,一路行来,飞阁流丹,桂殿兰宫,皆是雕甍绣闼,华丽至极之所在。
这是谢云韶第一次进宫,她一路收敛着目光,目不斜视地跟在带路的小内监身往内苑走。
踏入东门,沿着花廊一路走,转进南苑,一侧的水榭边有一人独自临水而立。
小内监一见此人,连忙跪下了:太子殿下金安!
不知太子殿下在此,臣女失礼了。
谢云韶矮身一福,跟着行了礼。
无妨,免礼。面前人抬手虚扶了她一下。
谢云韶抬头,看到了一张不算陌生的脸。
前世她就是死在李皓棠统领的燕军刀下,刀刃刺穿心脏的痛意中,为首那人冰冷的面孔和绝望一起记在了心头。
可眼前的人表情温和淡然,举止一派谦谦君子的作风,与记忆里那个煞神般的印象大相径庭,与阿满口中那个任性的太子也迥异。
李皓棠随意地看了看她,问道:你是谁家的女儿?
臣女的父亲是户部尚书谢文涛。谢云韶微微低了头,答道。
闻言,李皓棠又重新打量了她一番,似乎是在确认什么。
眼前的姑娘,梳着时兴的挽云鬓,头发抿得紧紧的,一丝不乱。头上的簪饰,都是素简的样式,堪堪定住一头顺滑的乌丝,没有一支是多戴的。身上的裙子是云锦所裁,中规中矩的料子,不是昂贵的衣料,但也不丢身价;裙子的样式也就是宫里常见的宫装,只是在衣襟袖口处添了蔓草的纹饰。
是谢大人的千金啊。李皓棠顿了顿,又道你先随他进去休息吧,冠礼的时辰还未到。
谢云韶小声地应了,跟着小内监过去了。
见他们走远了,藏在树林里的人才走出来。李皓棠还望着谢云韶的背影若有所思。
殿下?那人轻轻唤了他一声。
李皓棠轻叹一声,说:那就是母后给我拟定的太子妃。
跟皇后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第四章 误芳华
皇后陈氏是个端庄得体的女人,一言一行都让人很难挑出差错。
她坐在谢云韶面前,笑得和蔼可亲:谢夫人不经常出门也就罢了,怎么你这孩子也是个不爱交际的。看看!这么标致俊秀的模样,就是见过你的人太少。不然要本宫说,那个第一美人的名号就该给你才是。
陈皇后身边的紫衣大内监也跟着附和点头。
可谢云韶是个面皮薄的,这么被人直截了当地夸赞,让她不禁有些面颊发烫:皇后娘娘谬赞了,云韶愧不敢当。
今日太子冠礼才是你第一次进宫,以后可要常来看看本宫和太子。
谢姑娘以后可要多往宫里走走,奴家侍候娘娘这么久了,还没见娘娘跟谁这么合拍过。 紫衣大内监也是个通透的,见陈皇后如此说,忙不迭地跟着说道。
这时,一个小内监端了几盘点心过来,放在她们面前的桌上。
他走起路来悄无声息的,谢云韶低眼一看,发现这个小内监穿着的是一双软底缎面鞋,与先前带路那人穿的是完全不同的样式。
能在皇后身边服侍的人,个个都是惯常会看脸色的,见谢云韶眼中的疑惑一闪而过,一旁的紫衣大内监主动开口解释道:这都是皇后娘娘怜恤,见奴们常常侍立久站,特赐软底鞋给奴们。
谢云韶看了看,发现陈皇后身边的近侍果然都穿着软底缎鞋,而不远处的东宫侍从和各宫随行的脚上都是惯常的硬底宫靴。
娘娘真是仁心厚德,云韶还要多像您学习才是。谢云韶向陈皇后道。
闻言陈皇后笑了,问道:听说你早就开始帮你母亲管家了?真是乖巧懂事。
娘娘谬赞了,不过是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罢了。
多体贴的孩子!可惜太子就没你这么贴心了,如今还事事都要本宫为他操心。陈皇后拉过她的手拍了拍,一脸的怜爱。
太子殿下为国事操劳,不似我这般闲散怠惰,娘娘应当高兴才是。
说起来,你还没见过太子吧。陈皇后问道。
谢云韶心中一紧。
本宫还有事要去安排,你先在此坐坐。我让太子过来陪你聊聊。
说着陈皇后便起身走了,谢云韶低头行礼,掩饰住了一脸的不安。
今日进宫,谢云韶一路低调行事。但刚落座没多久,陈皇后就带着人过来了。
这一番交谈下来,陈皇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随着几位老将军的故去和退隐,陈家这几年在朝中的势力已大不如前。而谢家依靠子弟才俊,入仕者辈出,倒是一直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
如今陈皇后不顾身份,毫不掩饰想联姻的意图,看来太子的处境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几分。
想起父亲前几日的叮嘱,谢云韶有些焦躁起来。
谢小姐!旁边突然有人叫了她一声,把低头思索的谢云韶吓了一跳。
瞥了一眼说话人脚上的软底鞋,谢云韶立即笑开:不知皇后娘娘可是又有什么吩咐?
哎呀,谢小姐真是聪明人,难怪娘娘一直夸你呢。这个紫衣内监笑得好不阿臾,娘娘说了,此处终归是有些不妥,让你移步去太子殿下的书阁一叙。
谢云韶看了看身处的凉亭,有些不解。
这座八角凉亭四面通透,离人群中心不远,但因为未至夏日,旁边水池空置,无甚景色,因而少有人来此,眼下也算是个人声僻静的地方。
嗯,写完就早些回去睡吧。
谢文涛点点头,他膝下三个孩子,也就大女儿是个让人省心的。
没过几日,太子加冠的日子就到了。
这天,谢云昭起了个大早,由李嬷嬷带着一群小丫头给她梳妆换衣。
阿念捧了一件新裁的织金挑绣的海棠红襦裙过来,李嬷嬷一看就拉下脸来:拿那件新做的云锦裙,这件是给小姐及笄时穿的。都多大了还做不明白事!
阿念嗫嚅着说道:这不是进宫里嘛,我想着这件显眼
李嬷嬷一听更生气了:小姐决定的事情,你去做就行了,替主子瞎出什么主意!
阿念低下头,怏怏地拿去换了。
在李嬷嬷和丫鬟们的服侍下,谢云韶很快便梳妆完毕,换好了衣裳。
阿念在一旁看着,小声嘟囔道:还是那件红的比较好看。
你懂什么,这是太子殿下的冠礼,就要这样穿。殿下不喜欢太艳丽的衣饰。另一个丫鬟阿满开口说。
一听这话,谢云韶和李嬷嬷立刻对视了一眼。
谢云韶冷下脸不说话,看着李嬷嬷。平日里,她这里的小丫头都是交给李嬷嬷管带的。
迎着谢云韶的目光,李嬷嬷倍感压力。
李嬷嬷问阿满:你怎么知道太子喜欢什么?
阿满一看两人的反应,立马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低着头小声地回答说:我听二小姐院里的春芽说的。
春芽又是怎么知道的?
她昨日跟二小姐去了郡主府,听郡主府的人说的。
景逸郡主是太子的堂姐,时常出入宫廷,府上的下人知道这些倒也不奇怪。但是谢家的下人要是跟着去打听乱传这些,就是太没规矩了。
李嬷嬷见阿满偷偷窥着谢云韶,便知她话还没说完,等着看主子脸色再往下讲呢。
那还有呢?李嬷嬷陡然提高了声调,冲阿满吼道。
李嬷嬷突然提高的声音,让阿满抖了一抖,但还是低着头不肯说。
没、没了。就说了这个。
谢云韶抬手抚了抚衣袖上的绣纹,目光转到了阿满身上。
一看谢云韶的动作,阿满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吓得咚地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忙不迭地把下人们私下传的那些话一五一十地都讲了。
说太子不喜欢打扮华丽的女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据说几年前,东宫有个宫女想飞高枝,花了大心思去吸引太子的注意,今日梳个飞燕髻,明日穿件牡丹裙,还天天在太子寝宫外唱小曲儿。惹的李皓棠烦不胜烦,把她给赶出了东宫,丢去了浣衣局。
华而不实,丽而不端,非久长之器。太子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一路到了宫里,谢云韶还在心里想着阿满学的太子的那句话。
太子居然说着这样的话,那他日日住在宫城里不难受么。
皇宫在京城中心,与谢府的距离并不算远。
进入朱红的宫门,下了马车,谢云韶被人引导着往东宫行去。
宫中自然与别处不同,一路行来,飞阁流丹,桂殿兰宫,皆是雕甍绣闼,华丽至极之所在。
这是谢云韶第一次进宫,她一路收敛着目光,目不斜视地跟在带路的小内监身往内苑走。
踏入东门,沿着花廊一路走,转进南苑,一侧的水榭边有一人独自临水而立。
小内监一见此人,连忙跪下了:太子殿下金安!
不知太子殿下在此,臣女失礼了。
谢云韶矮身一福,跟着行了礼。
无妨,免礼。面前人抬手虚扶了她一下。
谢云韶抬头,看到了一张不算陌生的脸。
前世她就是死在李皓棠统领的燕军刀下,刀刃刺穿心脏的痛意中,为首那人冰冷的面孔和绝望一起记在了心头。
可眼前的人表情温和淡然,举止一派谦谦君子的作风,与记忆里那个煞神般的印象大相径庭,与阿满口中那个任性的太子也迥异。
李皓棠随意地看了看她,问道:你是谁家的女儿?
臣女的父亲是户部尚书谢文涛。谢云韶微微低了头,答道。
闻言,李皓棠又重新打量了她一番,似乎是在确认什么。
眼前的姑娘,梳着时兴的挽云鬓,头发抿得紧紧的,一丝不乱。头上的簪饰,都是素简的样式,堪堪定住一头顺滑的乌丝,没有一支是多戴的。身上的裙子是云锦所裁,中规中矩的料子,不是昂贵的衣料,但也不丢身价;裙子的样式也就是宫里常见的宫装,只是在衣襟袖口处添了蔓草的纹饰。
是谢大人的千金啊。李皓棠顿了顿,又道你先随他进去休息吧,冠礼的时辰还未到。
谢云韶小声地应了,跟着小内监过去了。
见他们走远了,藏在树林里的人才走出来。李皓棠还望着谢云韶的背影若有所思。
殿下?那人轻轻唤了他一声。
李皓棠轻叹一声,说:那就是母后给我拟定的太子妃。
跟皇后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第四章 误芳华
皇后陈氏是个端庄得体的女人,一言一行都让人很难挑出差错。
她坐在谢云韶面前,笑得和蔼可亲:谢夫人不经常出门也就罢了,怎么你这孩子也是个不爱交际的。看看!这么标致俊秀的模样,就是见过你的人太少。不然要本宫说,那个第一美人的名号就该给你才是。
陈皇后身边的紫衣大内监也跟着附和点头。
可谢云韶是个面皮薄的,这么被人直截了当地夸赞,让她不禁有些面颊发烫:皇后娘娘谬赞了,云韶愧不敢当。
今日太子冠礼才是你第一次进宫,以后可要常来看看本宫和太子。
谢姑娘以后可要多往宫里走走,奴家侍候娘娘这么久了,还没见娘娘跟谁这么合拍过。 紫衣大内监也是个通透的,见陈皇后如此说,忙不迭地跟着说道。
这时,一个小内监端了几盘点心过来,放在她们面前的桌上。
他走起路来悄无声息的,谢云韶低眼一看,发现这个小内监穿着的是一双软底缎面鞋,与先前带路那人穿的是完全不同的样式。
能在皇后身边服侍的人,个个都是惯常会看脸色的,见谢云韶眼中的疑惑一闪而过,一旁的紫衣大内监主动开口解释道:这都是皇后娘娘怜恤,见奴们常常侍立久站,特赐软底鞋给奴们。
谢云韶看了看,发现陈皇后身边的近侍果然都穿着软底缎鞋,而不远处的东宫侍从和各宫随行的脚上都是惯常的硬底宫靴。
娘娘真是仁心厚德,云韶还要多像您学习才是。谢云韶向陈皇后道。
闻言陈皇后笑了,问道:听说你早就开始帮你母亲管家了?真是乖巧懂事。
娘娘谬赞了,不过是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罢了。
多体贴的孩子!可惜太子就没你这么贴心了,如今还事事都要本宫为他操心。陈皇后拉过她的手拍了拍,一脸的怜爱。
太子殿下为国事操劳,不似我这般闲散怠惰,娘娘应当高兴才是。
说起来,你还没见过太子吧。陈皇后问道。
谢云韶心中一紧。
本宫还有事要去安排,你先在此坐坐。我让太子过来陪你聊聊。
说着陈皇后便起身走了,谢云韶低头行礼,掩饰住了一脸的不安。
今日进宫,谢云韶一路低调行事。但刚落座没多久,陈皇后就带着人过来了。
这一番交谈下来,陈皇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随着几位老将军的故去和退隐,陈家这几年在朝中的势力已大不如前。而谢家依靠子弟才俊,入仕者辈出,倒是一直在朝堂上占得一席之地。
如今陈皇后不顾身份,毫不掩饰想联姻的意图,看来太子的处境比她想象的还要艰难几分。
想起父亲前几日的叮嘱,谢云韶有些焦躁起来。
谢小姐!旁边突然有人叫了她一声,把低头思索的谢云韶吓了一跳。
瞥了一眼说话人脚上的软底鞋,谢云韶立即笑开:不知皇后娘娘可是又有什么吩咐?
哎呀,谢小姐真是聪明人,难怪娘娘一直夸你呢。这个紫衣内监笑得好不阿臾,娘娘说了,此处终归是有些不妥,让你移步去太子殿下的书阁一叙。
谢云韶看了看身处的凉亭,有些不解。
这座八角凉亭四面通透,离人群中心不远,但因为未至夏日,旁边水池空置,无甚景色,因而少有人来此,眼下也算是个人声僻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