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他本欲之后再与她说此事,她主动提了出来。
他没从她委屈又无奈的神色中看出了半点难为情,倒是看到了一丝得意,彷佛被人惦记是一桩值得她炫耀之事。
他与她成亲,本乃权衡之策,他无法左右,也无法去改变她的过去,但将来绝对不能容许自己的妻子心中惦记着别的男子,原由有二。
一,他的婚姻,需要彼此都忠诚。
二、个人感情会让整个局面不可控。
朴家大公子对她余情未了,那她呢,他问道:“你的余情何时了?”
她若是放不下,男未婚女未嫁,他成全她,至此他抛去与她成亲的念头,纵然麻烦了一些,但也能想到别的办法。
“什么余情?”少女面上露出惊愕与被误会后的焦灼,伸冤道:“世子明鉴,我与朴大公子真的都过去了。”
她眼神真切,说完后似是非得要解开这一场误会,推心置腹地问宋世子:“我与朴公子是如何相识,又是如何走到今日这一步,世子要听吗?”
他对她的过去,一点都不好奇,然而关乎着两人之后的信任问题,宋允执沉默半晌后,道:“想说便说。”
说起来过程有点冗长,于钱铜而言,再去回忆那一段过往实则也有些艰难,但她也知道昨夜世子的那一碗醒酒汤是何意。
是在警醒她,世子妃并非非她不可。
此时与他说了也好,免得改日他从旁人嘴里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又回头来质疑她,钱铜缓缓道:“崔家尚在之时,咱们四大家占据了扬州生意多年,家族彼此都有来往,儿时不知家族仇,钱家以我阿姐为首,崔家则是崔万锺,朴家是大公子,几人时常带着家里的弟弟妹妹出来玩耍,一群孩子吵吵闹闹,也算度过了整个童年,彼此相熟,后来慢慢长大,便有了懵懂的喜欢。”
她垂下头,海风里的光线便荡漾在她的额间,如同一圈浮动的流光水彩,她陷入了回忆里,轻声道:“他是孩子王,自小饱读诗书,人又长得俊郎,会很多旁人不会的东西,再难解决的事情到了他那里,都能轻松化解,所有孩童都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崇拜,那样众人瞩目的人物,很难不让人喜欢。”
宋允执瞥开眼,一面默然。
所以,这些就能让她喜欢上?
“两年前,我与他约好去求朴家长老,想让他成全我们,为我们主婚。”钱铜叹息,“我好不容易从钱家逃了出来,却没见到人。”
她抬头看着侧耳倾听的公子,毫不介意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后来,我去朴家找他,想问问他到底怎么想的,若是放弃了,也应该跟我说一声,免得我一个人徒劳,我没见到他人,等来了他的母亲,朴家大夫人。”
“她站在我面前,没有一句废话。”
“她问:你觉得你配吗?”她嗓音不觉变得很轻。
宋允执眸子微动,不由侧目。
少女仰起头,那张脸正好落在晃动的海水浮光中,她眸子不畏光,直勾勾地迎着太阳,光线照出里面琥铂色的瞳仁,她眸底有不甘,有被侮辱后的反抗和倔强,或许还有几分痛心。
唯独没有难过。
仿佛在她尊严面前,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一文不值。
宋允执便是在此时,将她的这一双眼睛刻在了脑海里,再也无法忘记,包括她今日所说的话,他也时刻铭记在心。
她说完了,眼里的所有情绪一瞬间泄去,恢复了平常的笑颜,她问正默默看着她的宋世子,“世子觉得,我还会与大公子有可能吗?”
宋允执没说话。
但他把坐下的位子移了移,以身体替她挡住了那道时不时晃到她眼睛的光线。
钱铜便知道他已经相信了自己。
她的故事也说完了,安安静静地等着他的宣判。
在到达扬州城之前,两人必须要做到相互信任,只有同了心,方能一致对外。她既然做出了选择,宋允执便相信她。
船只还得行驶一日才能回到扬州城,眼下还有很多事情尚未确定好,宋允执趁此机会与她商议,“回扬州后便定亲。”
他的语气不是问,而是告之。
感受到了他墨眸里的坚决,钱铜不敢表露出半点惊愕,彷佛她有半点犹豫,宋世子又要开始怀疑她的诚信。
钱铜求之不得,点头,“好,都由世子做主。”
她眸子里含着星辰一般的兴奋与期待,宋允执偏开头,继续道:“卢道忠,我会想办法送出扬州。”
这是要与她许好处了?钱铜趴过去,不由探出了自己的一截脖子。
宋允执看了她一眼倾过来的脑袋,这两日受条件限制,她一身清淡,没有过多的珠钗,满头发丝被一根发带绑在后腰,松散的青丝犹如一把流光锦缎所制的伞面,盖过了她半张侧脸,桃红色的眼角半遮半掩。
他一时没有收回目光,温声道:“照你所说,我可以为你登录造簿,让钱家入布行,但如今扬州的布匹生意都在卢家手里,即便没有了卢道忠,也有卢家族人在,你需要通过正当途径争取而来,不可肆意妄为,更不能违法犯忌,扰乱市场次序。布桩在所有大事上的决定权归朝廷,出口的地方,数量都会有规定,你需严格执行。”
钱铜抬眸,乖乖点头,“放心,我会徐徐图之,听陛下的话,听世子的话,绝不谋私。”
那双眼睛一旦看着他,许下某种保证,宋允执不知为何,便会觉得不会省心,他警告道:“不可借我的势,行打压之举。”
“那是自然。”钱铜自夸道:“我钱家世代良民,行商不奸,绝非仗势欺人之辈,世子也看见了,我对每个人都很好。”
确实,除了他之外。
大局面前他不在意自身得失,他面色肃然,“茶叶生意,你暂且不能碰,朝廷一日拿不到战马,对茶叶的管控便一日不会松懈,蜀州的茶库已被清光,届时对方必会打建茶的主意,事关家国战事,你最好不要沾染。”
钱铜赞成,“我本也没想贩茶,手头上两船茶叶,一船投入到了茶楼,一船给了朴家,就算将来谁要,也拿不出来了。”她老实交代道:“我千方百计从朴家手里拿到航线,还不是为了向世子投诚,想让朝廷看到我钱家的实力,别去选卢道忠那遭老头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老东西是不是先前对你说过我坏话?”
见识过她骂人,宋允执不觉又想起曾经在崔家茶楼,她骂崔万锺的那句,深吸一口气,提醒道:“注意言辞。”
钱铜粗鄙惯了,听他教训,及时想起自己将来的身份,苍白地挽救道:“我平时不骂人的。”
不知道世子有没有相信,他转过脸,继续适才的话,“你已有盐引在手,再接下卢家的布桩生意,已足够钱家上下应付。”
钱铜应道:“好,我不贪。”
该谈的谈完了,已过午时了,她还要歇息,宋允执起身离开,“有什么事可随时商议。”
“世子。”钱铜突然叫住他。
宋允执回头,便见她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海鹘船,咱还要吗?”
宋允执:......
钱铜见他一眼瞥过来,忙道:“我觉得应该要,不要白不要,一艘海鹘船价值数千贯,接下来咱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为何要与钱过不去?”
——
船只在第二日早上达到的扬州。
王兆那夜收到暗卫的消息,立马出海,等官船赶到海峡线,只剩下了一艘被炸毁的卢家货船。
听暗卫和卢道忠的证词,世子是被钱家七娘子推入了的海里。
王兆先前才对那位七娘子有所改观,不明白她为何会犯如此糊涂之事,一面派人在海上寻人,一面派铁骑把钱家围了起来。
世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钱家满门陪葬。
至于卢道忠,他已经知道了世子的身份,在不确定世子的下一步计划之前,王兆没敢放人,暗中关进了知州府。
昨夜终于收到了世子平安的消息,王兆马不停蹄地赶去港口,亲眼确认人已经安全地下了船,方才松下一口气。
钱家的铁骑他没有及时撤。
等世子一声令下,他即刻拿下钱家,是以,等钱铜和宋允执一行回到家时,便看到了被铁骑包围的钱府,连人进出都得受限。
钱夫人正在门口与铁骑较劲,“四日了,你们就这般堵在我钱家的门口,只许进不许出,倒是给个准信,我钱家到底怎么了?你们如此把人困在里头,也没个说话,究竟是何意?”
铁骑连个眼神都没给她。
钱夫人心头早已有了猜测,此时一定和铜姐儿有关,她头一天走,第二日钱家便被知州府围住了。
那死丫头,也不知道干了什么。
她早说过,她胆子太大,迟早会惹出祸事,派人出去打听,带回来的消息也只是知道她去了海上。
想起她最近搞的那些茶楼,钱夫人心里直打鼓,生怕她一个想不通,在这节骨眼上去接了崔家的生意,替朴家去走私。
他没从她委屈又无奈的神色中看出了半点难为情,倒是看到了一丝得意,彷佛被人惦记是一桩值得她炫耀之事。
他与她成亲,本乃权衡之策,他无法左右,也无法去改变她的过去,但将来绝对不能容许自己的妻子心中惦记着别的男子,原由有二。
一,他的婚姻,需要彼此都忠诚。
二、个人感情会让整个局面不可控。
朴家大公子对她余情未了,那她呢,他问道:“你的余情何时了?”
她若是放不下,男未婚女未嫁,他成全她,至此他抛去与她成亲的念头,纵然麻烦了一些,但也能想到别的办法。
“什么余情?”少女面上露出惊愕与被误会后的焦灼,伸冤道:“世子明鉴,我与朴大公子真的都过去了。”
她眼神真切,说完后似是非得要解开这一场误会,推心置腹地问宋世子:“我与朴公子是如何相识,又是如何走到今日这一步,世子要听吗?”
他对她的过去,一点都不好奇,然而关乎着两人之后的信任问题,宋允执沉默半晌后,道:“想说便说。”
说起来过程有点冗长,于钱铜而言,再去回忆那一段过往实则也有些艰难,但她也知道昨夜世子的那一碗醒酒汤是何意。
是在警醒她,世子妃并非非她不可。
此时与他说了也好,免得改日他从旁人嘴里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又回头来质疑她,钱铜缓缓道:“崔家尚在之时,咱们四大家占据了扬州生意多年,家族彼此都有来往,儿时不知家族仇,钱家以我阿姐为首,崔家则是崔万锺,朴家是大公子,几人时常带着家里的弟弟妹妹出来玩耍,一群孩子吵吵闹闹,也算度过了整个童年,彼此相熟,后来慢慢长大,便有了懵懂的喜欢。”
她垂下头,海风里的光线便荡漾在她的额间,如同一圈浮动的流光水彩,她陷入了回忆里,轻声道:“他是孩子王,自小饱读诗书,人又长得俊郎,会很多旁人不会的东西,再难解决的事情到了他那里,都能轻松化解,所有孩童都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崇拜,那样众人瞩目的人物,很难不让人喜欢。”
宋允执瞥开眼,一面默然。
所以,这些就能让她喜欢上?
“两年前,我与他约好去求朴家长老,想让他成全我们,为我们主婚。”钱铜叹息,“我好不容易从钱家逃了出来,却没见到人。”
她抬头看着侧耳倾听的公子,毫不介意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后来,我去朴家找他,想问问他到底怎么想的,若是放弃了,也应该跟我说一声,免得我一个人徒劳,我没见到他人,等来了他的母亲,朴家大夫人。”
“她站在我面前,没有一句废话。”
“她问:你觉得你配吗?”她嗓音不觉变得很轻。
宋允执眸子微动,不由侧目。
少女仰起头,那张脸正好落在晃动的海水浮光中,她眸子不畏光,直勾勾地迎着太阳,光线照出里面琥铂色的瞳仁,她眸底有不甘,有被侮辱后的反抗和倔强,或许还有几分痛心。
唯独没有难过。
仿佛在她尊严面前,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一文不值。
宋允执便是在此时,将她的这一双眼睛刻在了脑海里,再也无法忘记,包括她今日所说的话,他也时刻铭记在心。
她说完了,眼里的所有情绪一瞬间泄去,恢复了平常的笑颜,她问正默默看着她的宋世子,“世子觉得,我还会与大公子有可能吗?”
宋允执没说话。
但他把坐下的位子移了移,以身体替她挡住了那道时不时晃到她眼睛的光线。
钱铜便知道他已经相信了自己。
她的故事也说完了,安安静静地等着他的宣判。
在到达扬州城之前,两人必须要做到相互信任,只有同了心,方能一致对外。她既然做出了选择,宋允执便相信她。
船只还得行驶一日才能回到扬州城,眼下还有很多事情尚未确定好,宋允执趁此机会与她商议,“回扬州后便定亲。”
他的语气不是问,而是告之。
感受到了他墨眸里的坚决,钱铜不敢表露出半点惊愕,彷佛她有半点犹豫,宋世子又要开始怀疑她的诚信。
钱铜求之不得,点头,“好,都由世子做主。”
她眸子里含着星辰一般的兴奋与期待,宋允执偏开头,继续道:“卢道忠,我会想办法送出扬州。”
这是要与她许好处了?钱铜趴过去,不由探出了自己的一截脖子。
宋允执看了她一眼倾过来的脑袋,这两日受条件限制,她一身清淡,没有过多的珠钗,满头发丝被一根发带绑在后腰,松散的青丝犹如一把流光锦缎所制的伞面,盖过了她半张侧脸,桃红色的眼角半遮半掩。
他一时没有收回目光,温声道:“照你所说,我可以为你登录造簿,让钱家入布行,但如今扬州的布匹生意都在卢家手里,即便没有了卢道忠,也有卢家族人在,你需要通过正当途径争取而来,不可肆意妄为,更不能违法犯忌,扰乱市场次序。布桩在所有大事上的决定权归朝廷,出口的地方,数量都会有规定,你需严格执行。”
钱铜抬眸,乖乖点头,“放心,我会徐徐图之,听陛下的话,听世子的话,绝不谋私。”
那双眼睛一旦看着他,许下某种保证,宋允执不知为何,便会觉得不会省心,他警告道:“不可借我的势,行打压之举。”
“那是自然。”钱铜自夸道:“我钱家世代良民,行商不奸,绝非仗势欺人之辈,世子也看见了,我对每个人都很好。”
确实,除了他之外。
大局面前他不在意自身得失,他面色肃然,“茶叶生意,你暂且不能碰,朝廷一日拿不到战马,对茶叶的管控便一日不会松懈,蜀州的茶库已被清光,届时对方必会打建茶的主意,事关家国战事,你最好不要沾染。”
钱铜赞成,“我本也没想贩茶,手头上两船茶叶,一船投入到了茶楼,一船给了朴家,就算将来谁要,也拿不出来了。”她老实交代道:“我千方百计从朴家手里拿到航线,还不是为了向世子投诚,想让朝廷看到我钱家的实力,别去选卢道忠那遭老头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老东西是不是先前对你说过我坏话?”
见识过她骂人,宋允执不觉又想起曾经在崔家茶楼,她骂崔万锺的那句,深吸一口气,提醒道:“注意言辞。”
钱铜粗鄙惯了,听他教训,及时想起自己将来的身份,苍白地挽救道:“我平时不骂人的。”
不知道世子有没有相信,他转过脸,继续适才的话,“你已有盐引在手,再接下卢家的布桩生意,已足够钱家上下应付。”
钱铜应道:“好,我不贪。”
该谈的谈完了,已过午时了,她还要歇息,宋允执起身离开,“有什么事可随时商议。”
“世子。”钱铜突然叫住他。
宋允执回头,便见她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道:“那海鹘船,咱还要吗?”
宋允执:......
钱铜见他一眼瞥过来,忙道:“我觉得应该要,不要白不要,一艘海鹘船价值数千贯,接下来咱们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为何要与钱过不去?”
——
船只在第二日早上达到的扬州。
王兆那夜收到暗卫的消息,立马出海,等官船赶到海峡线,只剩下了一艘被炸毁的卢家货船。
听暗卫和卢道忠的证词,世子是被钱家七娘子推入了的海里。
王兆先前才对那位七娘子有所改观,不明白她为何会犯如此糊涂之事,一面派人在海上寻人,一面派铁骑把钱家围了起来。
世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钱家满门陪葬。
至于卢道忠,他已经知道了世子的身份,在不确定世子的下一步计划之前,王兆没敢放人,暗中关进了知州府。
昨夜终于收到了世子平安的消息,王兆马不停蹄地赶去港口,亲眼确认人已经安全地下了船,方才松下一口气。
钱家的铁骑他没有及时撤。
等世子一声令下,他即刻拿下钱家,是以,等钱铜和宋允执一行回到家时,便看到了被铁骑包围的钱府,连人进出都得受限。
钱夫人正在门口与铁骑较劲,“四日了,你们就这般堵在我钱家的门口,只许进不许出,倒是给个准信,我钱家到底怎么了?你们如此把人困在里头,也没个说话,究竟是何意?”
铁骑连个眼神都没给她。
钱夫人心头早已有了猜测,此时一定和铜姐儿有关,她头一天走,第二日钱家便被知州府围住了。
那死丫头,也不知道干了什么。
她早说过,她胆子太大,迟早会惹出祸事,派人出去打听,带回来的消息也只是知道她去了海上。
想起她最近搞的那些茶楼,钱夫人心里直打鼓,生怕她一个想不通,在这节骨眼上去接了崔家的生意,替朴家去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