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此事要从长计议。”
“王爷,我知晓申国公有才干,郑氏手握重兵,于家国功劳显著。”骆宁艰涩开口,“骆家可蛰伏。”
若需要牺牲骆宥去保全郑家,骆宁能接受。
郑家封了三座国公府,郑霄是勋国公府的,郑皇后的胞弟;而真正大权在握的是郑皇后的三叔申国公。
骆宁一直记得,前世第一个拥护雍王登基的,就是申国公。
此人哪怕现在还不是雍王心腹,也是他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一荣俱荣,郑家不想闹出丑闻,关乎郑皇后的体面、申国公的威望,可能会由骆宥背锅。
骆宁在来的路上,想了很多。
骆宥哪怕才高八斗,熬过这段日子,等雍王登基后开科考,他考上了,也需要萧怀沣肯用他,他才有资格做官。
若今日牺牲,换取一个感激,未尝不是长久大计。
只不过,此事憋屈。
丫鬟春芝死得冤枉。
骆宥年幼气盛,他如何忍得了?而骆宁,时常在长远筹划与一时快意之间,做出选择。
她嘴上说她能接受,心里却酸涩。
她体会到了无奈,以及前世那种无能为力。
“……骆氏阿宁,你以为本王会叫你们家背锅?”萧怀沣看向她,“本王会用妻弟的清白,去做交易?”
骆宁抬眸:“王爷英明,自然不会。只是,骆家肯为王爷尽忠。”
“不必。”萧怀沣语气转冷,“上次你说你有眼光。如今这么看我,是一时又瞎了眼?”
骆宁:“……”
他不再开口,周身似散发阵阵冷意。
镇南侯回来了。
在房门上就听说,雍王在外书房等着他,他几乎一路小跑着进来。
“王爷……”
萧怀沣神色冰冷,手握拳,瞧见骆崇邺,他便站起身。
“镇南侯,从今日起到骆宥回家之前,你不可踏出侯府半步,不可见任何外客。”萧怀沣冷冷道。
骆崇邺愕然看着他:“王爷,这……”
“你可做得到?”萧怀沣声音提高几分。
他年轻又高大,气势上稳压同为武将的骆崇邺一头,令人畏惧。
“是,做得到。”
“重复一遍给本王听!”
“骆宥回府之前,不出门、不见客。”骆崇邺急急说。
他一生的聪明才智,加起来都没这一刻多。
萧怀沣:“那就记牢。”
说罢,他转身出去。
他脚步很快,杀气腾腾而去。
骆崇邺愣了下,再想要送的时候,萧怀沣不见了人影。他追到门口,也没瞧见马车。
“……王爷生好大的气。此事严重了。阿宥这个逆子。”骆崇邺回到外书房,见骆宁还坐在那里,忍不住抱怨。
他的鞋袜与裤腿、长袍下摆也湿透了,顾不上换。
骆宁苦笑了下。
萧怀沣并不是因骆宥惹事而生气,是因为骆宁的话。
骆宁叫他放弃骆家,保全皇后和申国公面子,他大怒。
其实,骆宁的初衷并不是激将,但好像达到了这个效果。
——意外,也算是一种收获。
“爹爹,您还是听王爷的吧。”骆宁说。
萧怀沣来镇南侯府,应该只是亲口约束镇南侯,怕他从中作梗,把此事搅浑。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牵扯进去的,是雍王准妃和雍王府,跟骆崇邺没关系。
要是骆崇邺胡乱蹦跶,会把萧怀沣的棋局打乱。
他打听过骆崇邺的性格,也听骆宁提过,这才亲自登门。
他的话,还是有些用的。
“爹爹,祖母也叫您去趟西正院。”骆宁说。
骆崇邺:“走吧。”
丫鬟打着明角灯照路,骆崇邺一路上都在不停抱怨,骆宁沉默。
老夫人跟前,骆崇邺又骂了骆宥一顿。
“……他的丫鬟遭受凌辱而自裁,保全他的体面,这是忠烈;他为丫鬟出头,是他果敢。怎么还骂他?”老夫人说。
骆崇邺:“他得罪了郑家,还得罪了皇后。那个郑三公子,是皇后胞弟啊。”
“皇后胞弟打到跟前,也要忍气吞声吗?”老夫人问。
骆崇邺:“怎么忍不得?他有什么资格跟郑三公子生气?”
在权贵跟前,除了低下头、弯下腰,还有什么路可走?
年轻人这样大脾气,给家里招惹的是灭顶之灾。
如今的郑皇后、他日的郑太后,她想要报复,骆家全族危矣。
死了个丫鬟而已,几十两银子打发她爹娘,人家老两口感恩戴德,犯得着为了她去得罪郑三公子吗?
“你怎这样没骨气?”老夫人怒道,“你如今也是侯爷,还是雍王的岳丈。”
“王爷都气死了,差点还连累阿宁。他给我禁足。”镇南侯说。
骆宁:“王爷不是这个意思,爹爹。此事关乎重大,他怕骆家再遭算计。”
又道,“阿宥做得不错,任何人都要赞一句他英勇。他才十三岁,知道维护身边的人,不畏强权,您应该夸奖他。”
骆崇邺:“……”
这个家,老的囿于内宅、小的年轻气盛,一个个都天真,不知门阀的恐怖。
骆崇邺很疲倦,无话可说。
第174章 骆宁退不了半步
骆宁回到文绮院,睡不着。
孔妈妈前日替她换上了冬帐,厚重不透风、不透光,像件大的棉衣将她包裹住。
她待在帐内很安心,脑子飞速转着。
重生后,很多事在变——这是她的意愿,她想要改变。
自然不是每件事都朝她预设的方向改,也不可能都有利于她。
当出现不利于她的事,她应该如何应对?
特别是,雍王很明确叫骆家信任他、别插手的情况下。
翌日清早,天气放晴。
初雪后的第一个清晨,晨风有了些刺骨的凛冽。
骆宁梳洗更衣,换上了厚重风氅,去了雍王府。
王府总管事客气迎了她进去,雍王却没有见她。
“……王爷早早出去了。”总管事说。
骆宁本也不是来见雍王的,微微颔首:“周副将在哪里?我想去监牢看看我弟弟。”
总管事:“您稍等,我去问问。”
很快,出来一个年轻的副将,瞧着十分干练利索。
他向骆宁一拱手,先行了礼,才开口说话:“王妃,周副将有要务在身,不在府里。属下可以带路。您想去监牢的话,随属下出门。”
“有劳。”骆宁站起身。
又向总管事招呼一声,“我便先去了。”
“王妃慢些。”总管事道。
这位准妃,行事实在很爽利。她想要见周副将,目的是去监牢。既然有人领路,她毫不迟疑,丝毫不因换了人带路而不悦。
由此可见,她不会太矫情,也不会在小事上跟底下的人较劲。
“是个好服侍的主子。”总管事想。
这样的女主人,叫人安心。
他点点头,进内宅去向王爷回话了。
周副将的确不在府里,王爷连夜吩咐他出去办事了;不过,王爷在家。
王爷天不亮就起来耍枪,一练两个时辰,浑身汗透。他平时也晨练,不过半个时辰。
看得出来,他着实生气,睡了一晚上还是气闷,唯有起来耍枪,发泄脾气。
发泄完,王爷就好了。总管事一直觉得自家主子脾气不错的。
王妃来的时候,主子正好在沐浴。
不知想什么事,王妃都走了,他还在浴桶里泡着。
“……石副将带王妃去探监了。”总管事说。
“她还说了什么?”
“王妃没说几句话。”总管事说,“麻利得很,做事有几分王爷您的风骨。”
雍王瞥一眼他。
老管事不怕他,从小看着他长大的,笑道:“王爷跟她置气?”
“……出去吧。”雍王淡淡说。
骆宁随着雍王的副将到了监牢,很顺利见到了骆宥。
骆宥衣裳有点脏乱,头发也散了几缕,不过精神还好。
他上了镣铐。
“……怎样,吃饭了吗?”骆宁问他。
骆宥瞧着她,心里酸得厉害:“吃了。”
“牢里的饭不太好吃,你忍忍。”骆宁说。
一旁的狱卒立马接腔:“昨晚王府的人给他送了饭。”
骆宁感激看一眼他:“多谢。”
寒暄几句,才问骆宥昨天发生的事。
“春芝她……”
他才开了个腔,,嗓子就哽住了。
“……她只是去给我送衣裳、手炉,她没做错任何事,大姐姐。
她回头找我的时候,一身血迹。她说,她宁死不给骆家和我丢人,当着我的面用簪子刺了脖子。”
一行清泪,从骆宥眼角滑落,“她最好的一支金簪。”
“王爷,我知晓申国公有才干,郑氏手握重兵,于家国功劳显著。”骆宁艰涩开口,“骆家可蛰伏。”
若需要牺牲骆宥去保全郑家,骆宁能接受。
郑家封了三座国公府,郑霄是勋国公府的,郑皇后的胞弟;而真正大权在握的是郑皇后的三叔申国公。
骆宁一直记得,前世第一个拥护雍王登基的,就是申国公。
此人哪怕现在还不是雍王心腹,也是他极力想要拉拢的对象。
一荣俱荣,郑家不想闹出丑闻,关乎郑皇后的体面、申国公的威望,可能会由骆宥背锅。
骆宁在来的路上,想了很多。
骆宥哪怕才高八斗,熬过这段日子,等雍王登基后开科考,他考上了,也需要萧怀沣肯用他,他才有资格做官。
若今日牺牲,换取一个感激,未尝不是长久大计。
只不过,此事憋屈。
丫鬟春芝死得冤枉。
骆宥年幼气盛,他如何忍得了?而骆宁,时常在长远筹划与一时快意之间,做出选择。
她嘴上说她能接受,心里却酸涩。
她体会到了无奈,以及前世那种无能为力。
“……骆氏阿宁,你以为本王会叫你们家背锅?”萧怀沣看向她,“本王会用妻弟的清白,去做交易?”
骆宁抬眸:“王爷英明,自然不会。只是,骆家肯为王爷尽忠。”
“不必。”萧怀沣语气转冷,“上次你说你有眼光。如今这么看我,是一时又瞎了眼?”
骆宁:“……”
他不再开口,周身似散发阵阵冷意。
镇南侯回来了。
在房门上就听说,雍王在外书房等着他,他几乎一路小跑着进来。
“王爷……”
萧怀沣神色冰冷,手握拳,瞧见骆崇邺,他便站起身。
“镇南侯,从今日起到骆宥回家之前,你不可踏出侯府半步,不可见任何外客。”萧怀沣冷冷道。
骆崇邺愕然看着他:“王爷,这……”
“你可做得到?”萧怀沣声音提高几分。
他年轻又高大,气势上稳压同为武将的骆崇邺一头,令人畏惧。
“是,做得到。”
“重复一遍给本王听!”
“骆宥回府之前,不出门、不见客。”骆崇邺急急说。
他一生的聪明才智,加起来都没这一刻多。
萧怀沣:“那就记牢。”
说罢,他转身出去。
他脚步很快,杀气腾腾而去。
骆崇邺愣了下,再想要送的时候,萧怀沣不见了人影。他追到门口,也没瞧见马车。
“……王爷生好大的气。此事严重了。阿宥这个逆子。”骆崇邺回到外书房,见骆宁还坐在那里,忍不住抱怨。
他的鞋袜与裤腿、长袍下摆也湿透了,顾不上换。
骆宁苦笑了下。
萧怀沣并不是因骆宥惹事而生气,是因为骆宁的话。
骆宁叫他放弃骆家,保全皇后和申国公面子,他大怒。
其实,骆宁的初衷并不是激将,但好像达到了这个效果。
——意外,也算是一种收获。
“爹爹,您还是听王爷的吧。”骆宁说。
萧怀沣来镇南侯府,应该只是亲口约束镇南侯,怕他从中作梗,把此事搅浑。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牵扯进去的,是雍王准妃和雍王府,跟骆崇邺没关系。
要是骆崇邺胡乱蹦跶,会把萧怀沣的棋局打乱。
他打听过骆崇邺的性格,也听骆宁提过,这才亲自登门。
他的话,还是有些用的。
“爹爹,祖母也叫您去趟西正院。”骆宁说。
骆崇邺:“走吧。”
丫鬟打着明角灯照路,骆崇邺一路上都在不停抱怨,骆宁沉默。
老夫人跟前,骆崇邺又骂了骆宥一顿。
“……他的丫鬟遭受凌辱而自裁,保全他的体面,这是忠烈;他为丫鬟出头,是他果敢。怎么还骂他?”老夫人说。
骆崇邺:“他得罪了郑家,还得罪了皇后。那个郑三公子,是皇后胞弟啊。”
“皇后胞弟打到跟前,也要忍气吞声吗?”老夫人问。
骆崇邺:“怎么忍不得?他有什么资格跟郑三公子生气?”
在权贵跟前,除了低下头、弯下腰,还有什么路可走?
年轻人这样大脾气,给家里招惹的是灭顶之灾。
如今的郑皇后、他日的郑太后,她想要报复,骆家全族危矣。
死了个丫鬟而已,几十两银子打发她爹娘,人家老两口感恩戴德,犯得着为了她去得罪郑三公子吗?
“你怎这样没骨气?”老夫人怒道,“你如今也是侯爷,还是雍王的岳丈。”
“王爷都气死了,差点还连累阿宁。他给我禁足。”镇南侯说。
骆宁:“王爷不是这个意思,爹爹。此事关乎重大,他怕骆家再遭算计。”
又道,“阿宥做得不错,任何人都要赞一句他英勇。他才十三岁,知道维护身边的人,不畏强权,您应该夸奖他。”
骆崇邺:“……”
这个家,老的囿于内宅、小的年轻气盛,一个个都天真,不知门阀的恐怖。
骆崇邺很疲倦,无话可说。
第174章 骆宁退不了半步
骆宁回到文绮院,睡不着。
孔妈妈前日替她换上了冬帐,厚重不透风、不透光,像件大的棉衣将她包裹住。
她待在帐内很安心,脑子飞速转着。
重生后,很多事在变——这是她的意愿,她想要改变。
自然不是每件事都朝她预设的方向改,也不可能都有利于她。
当出现不利于她的事,她应该如何应对?
特别是,雍王很明确叫骆家信任他、别插手的情况下。
翌日清早,天气放晴。
初雪后的第一个清晨,晨风有了些刺骨的凛冽。
骆宁梳洗更衣,换上了厚重风氅,去了雍王府。
王府总管事客气迎了她进去,雍王却没有见她。
“……王爷早早出去了。”总管事说。
骆宁本也不是来见雍王的,微微颔首:“周副将在哪里?我想去监牢看看我弟弟。”
总管事:“您稍等,我去问问。”
很快,出来一个年轻的副将,瞧着十分干练利索。
他向骆宁一拱手,先行了礼,才开口说话:“王妃,周副将有要务在身,不在府里。属下可以带路。您想去监牢的话,随属下出门。”
“有劳。”骆宁站起身。
又向总管事招呼一声,“我便先去了。”
“王妃慢些。”总管事道。
这位准妃,行事实在很爽利。她想要见周副将,目的是去监牢。既然有人领路,她毫不迟疑,丝毫不因换了人带路而不悦。
由此可见,她不会太矫情,也不会在小事上跟底下的人较劲。
“是个好服侍的主子。”总管事想。
这样的女主人,叫人安心。
他点点头,进内宅去向王爷回话了。
周副将的确不在府里,王爷连夜吩咐他出去办事了;不过,王爷在家。
王爷天不亮就起来耍枪,一练两个时辰,浑身汗透。他平时也晨练,不过半个时辰。
看得出来,他着实生气,睡了一晚上还是气闷,唯有起来耍枪,发泄脾气。
发泄完,王爷就好了。总管事一直觉得自家主子脾气不错的。
王妃来的时候,主子正好在沐浴。
不知想什么事,王妃都走了,他还在浴桶里泡着。
“……石副将带王妃去探监了。”总管事说。
“她还说了什么?”
“王妃没说几句话。”总管事说,“麻利得很,做事有几分王爷您的风骨。”
雍王瞥一眼他。
老管事不怕他,从小看着他长大的,笑道:“王爷跟她置气?”
“……出去吧。”雍王淡淡说。
骆宁随着雍王的副将到了监牢,很顺利见到了骆宥。
骆宥衣裳有点脏乱,头发也散了几缕,不过精神还好。
他上了镣铐。
“……怎样,吃饭了吗?”骆宁问他。
骆宥瞧着她,心里酸得厉害:“吃了。”
“牢里的饭不太好吃,你忍忍。”骆宁说。
一旁的狱卒立马接腔:“昨晚王府的人给他送了饭。”
骆宁感激看一眼他:“多谢。”
寒暄几句,才问骆宥昨天发生的事。
“春芝她……”
他才开了个腔,,嗓子就哽住了。
“……她只是去给我送衣裳、手炉,她没做错任何事,大姐姐。
她回头找我的时候,一身血迹。她说,她宁死不给骆家和我丢人,当着我的面用簪子刺了脖子。”
一行清泪,从骆宥眼角滑落,“她最好的一支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