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是的,遁走了。
扶荔最开始听到这段往事时,还以为这个“遁走”就是个形容词。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个写实的动词。
因为她发现,这个世界不科学。
就在她五岁那年,华镜又一次给她讲古,提到了伊尹平定寒氏叛乱的最大功臣——太师闻仲。
“太师?闻仲?”
且不说商朝的官僚体系里有没有“太师”这个职位,扶荔只知道,太师闻仲绝对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对,太师闻仲。”华镜只当她是好奇,便仔细解释道,“闻太师本是开国功臣,先王成汤本要把距离亳邑最近的城池划给他做封邑,但闻太师高风亮节,又是世外高人,根本不屑人间富贵。
先王再三恳求,他才肯收了一块采邑,做置办兵甲之用。后来先王驾崩,他与相国伊尹同为托孤之臣。只不过他行事低调,一向深居简出,渐渐的世人就不大说起他了。
但邦国每有战事,他都一马当先,从来不畏劳苦,不但自己立下汗马功劳,还为邦国培养出了许多名噪一时的大将。”
扶荔有些呆滞地听着,心里已经确认了一件事:原来,这是《封神演义》的世界呀,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版本了。
以原著为蓝本的电视剧就有好几部,截取原著中一个人物或一段故事的电视剧和电影更是不知凡几,甚至连动画片都不止一部。
最坑的是,其中有好多扶荔都没看过。
万一这个世界是她没看过的某个版本的衍生,她看过的那些版本非但不是助力,反而会把她坑惨。
华镜笑着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笑道:“等你长大了,学好了武功,就能去亳邑游历,说不定就能见到闻太师呢。”
原本戴氏作为公室诸侯,和闻太师也是有些交情的。扶荔作为戴氏女公子的弟子,拿上华镜的名刺,闻太师肯定会接见的。
但如今的戴氏成了罪臣,华镜也没脸再和亳邑的旧识们攀关系了。
扶荔扬起脸对师傅笑了笑,眉如新月,眼似秋水。
提到眼睛,扶荔还闹出过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笑话。
刚穿越的时候她看不清楚,还只有黑白两色。那时候她不知道自己穿越的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只以为这辈子的父母之所以抛弃她,就是因为她有眼疾。
也是后来随着一天天长大,眼前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清晰,色彩也一天比一天丰富,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新生儿的视力就是那样的,她眼睛根本没问题。
那父母抛弃她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她左眼外眼角下的一块红斑。
其实在她看来,那块斑的存在并不影响颜值。
那不规则的五瓣花,那嫣红夺目的颜色,落在白皙细嫩的皮肤上,随着眼睛不自觉的眨动仿佛活了一般,有一种神秘的美感。
可古人并不这么觉得,从师傅华镜元君,再到照顾她的素容和素恒,乃至和她平辈的扶月、扶摇、扶光、扶霜,看着那块斑无一例外都是惋惜。
——哎,若是没有这块斑,扶荔绝对是个美人坯子。
好在扶荔的芯子是个成年人,还是个常年倒霉、在家人呵护下长大的成年人。以至于她的内心极为坚定,情绪极为稳定。
如果是个真小孩儿,常年包围在这样的言论里,不养成自卑的性子才怪呢。
只怕长大之后,稍微有个平头正脸的男人对她好点,她就对人死心塌地了。
扶荔对此毫不在意,每次有人惋惜的时候,她都会笑嘻嘻地说:“我觉得我现在也挺好看的呀,素容师叔的手最巧了,给我梳好看的辫子,还做漂亮的衣服,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好看的女公子。”
一次两次没什么效果,但次数多了之后,这些人至少知道不当着她的面把惋惜之词说出来了。
只要她们不当面说,扶荔就当不知道了。
反正又不会影响到她。
在她十岁这年,相国伊尹病逝。此时太甲已逝,在位的商王是太甲之子沃丁。
新君继位,必然要来点新政。而且伊尹这个相国做得太久,既开国之臣,又是六朝老臣。他人虽然已经死了,对朝中的影响力却还在。
沃丁对此颇为不满,便打着替相国祈福的名头,赦免了许多罪臣。他不敢赦免当年的罪魁祸首寒氏,但戴伯等一批因袖手旁观获罪的公室诸侯,都在赦免之列。
受了十年流放之苦,戴伯得以在有生之年,带领族人回到父亲跟随先王披荆斩棘挣来的封地,欢喜太过,回到戴邑没多久便一命呜呼。
商朝虽然还没有周礼,但周礼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再者这是封神世界,原著是明朝人写的小说,贵族们自然是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
继承戴国的,是华镜的长兄青臂。
扶荔发现,这时候的贵族们取名字,大多朴实无华。
青臂之所以叫青臂,是因为出生的时候,左手臂上就有一块占据了半条臂膀的青色胎记。
这让她想到周朝有个国君叫“黑臀”,就是因为出生时屁股上有块黑色胎记。
想到自己脸上的红色胎记,扶荔暗暗庆幸:好在她不是商邦公室,取名字不用遵循公室的取名传统。
戴伯归天,华镜元君作为归家女,理应回去守丧吊唁。可她又是出家人,不理俗事也没人能挑出她
的毛病来。
本就是在两可之间的事,戴国公室们刚从流放地回来,不说一穷二白,也没有多少积蓄了。
新君青臂惦记华镜和她长姐的嫁妆,连续三次派人请她回家祭拜亡父,都被华镜拒绝了。
后来青臂干脆不装了,再派人来时,直接就说家里钱财不足以葬父,希望她能从嫁妆里挪用一部分,用以给父亲置办陪葬品。
华镜给了钱,但没给多少,只告诉使者:“这些年为祖宗置办祭品,已经把长姐的嫁妆全部花掉了,就连我的嫁妆也搭进去大半。
你来了几次也看到了,如今山上人口自己种麻织布,养蚕缫丝。除却裁衣蔽体之外,就是拿到山下换粮食糊口。”
她的意思很直白:我这里是真没钱了,这是最后一次,往后都别再来找我要钱了。
非但如此,华镜还让使者转告青臂:明年税收上来之后,一定要把祭祀祖宗所需的香烛、牺牲按时送过来,免得惹怒祖宗,导致戴国无人庇佑。
使者诺诺而去,不敢再置一词。
第4章
扶荔就趴在门框上,担忧地看着师傅。每次戴伯派人来,华镜都会好几天不高兴。
那使者出来时,见一个十岁出头的女童扶着门往里张望,不免多看了两眼。扶荔对他点头致意,保持了礼貌,却也仅仅是保持了礼貌而已。
但使者明显是知道她的身份,特意停住了脚步,躬身对扶荔行了个礼,才再次抬步离去。
在这个参杂着神话的世界,师徒传承是仅次于血脉传承的。
就像扶荔本是被本族抛弃的孤女,可华镜收养了她,又正式把她收做了弟子,整个戴国公室就承认她的身份,只是不会记入宗谱而已。
当然了,若是日后扶荔展现出了特别的价值,能给戴国带来足够的利益,他们也会上赶着把她录入宗谱之中,还会请她入戴国朝堂做官。
如果她展现出来的价值足够大,戴伯还会给她划封地。
这一点倒是和扶荔前世了解过的商朝历史差不多,女子也可以领兵打仗、入朝为官,甚至接首册封变成有封地的国君。
等人走了之后,扶荔立刻就翻过高高的门槛,颠颠跑到华镜身前,仰头喊道:“师傅,他已经走了。”
华镜吐出一口浊气,笃定道:“我那兄长不会善罢甘休的。”又忍不住摇头感慨,“戴国的君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她的父亲就对大王不忠,在寒氏叛乱时,既没有为了商汤的基业支持伊尹,也没有为了被流放的太甲支持寒氏。
如今轮到她的兄长继位,更是眼皮子浅,竟然连她这里留作祭祀祖先用的钱财都惦记。
她的家事扶荔不好掺合,只能坚定地说:“师傅,徒儿会永远追随师傅的。还有素容、素恒、扶摇、扶月他们,都会坚定地追随您的脚步。”
扶摇、扶月、扶霜和扶光,是华镜后收的四个记名弟子。她们都比扶荔大七八岁,都是戴国公室的家臣之后。
戴国公室举族流放,这四人的父母受到了牵连惨死,华镜就做主收养了他们,让他们照顾扶荔,陪扶荔读书玩耍。
徒儿这么懂事,华镜顿感安慰,兄长的无能昏庸带给她的齿冷都消散了许多。
她挽着拂尘蹲下身来,温柔地摸了摸扶荔的双丫髻,语气温和又坚定:“扶荔,为师不求你有多大出息,只求你能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愧对天地人心。”
扶荔心里虽有些不以为意,却也知道,师傅教导自己的这些,正是这个时代所推崇的。
扶荔最开始听到这段往事时,还以为这个“遁走”就是个形容词。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个写实的动词。
因为她发现,这个世界不科学。
就在她五岁那年,华镜又一次给她讲古,提到了伊尹平定寒氏叛乱的最大功臣——太师闻仲。
“太师?闻仲?”
且不说商朝的官僚体系里有没有“太师”这个职位,扶荔只知道,太师闻仲绝对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对,太师闻仲。”华镜只当她是好奇,便仔细解释道,“闻太师本是开国功臣,先王成汤本要把距离亳邑最近的城池划给他做封邑,但闻太师高风亮节,又是世外高人,根本不屑人间富贵。
先王再三恳求,他才肯收了一块采邑,做置办兵甲之用。后来先王驾崩,他与相国伊尹同为托孤之臣。只不过他行事低调,一向深居简出,渐渐的世人就不大说起他了。
但邦国每有战事,他都一马当先,从来不畏劳苦,不但自己立下汗马功劳,还为邦国培养出了许多名噪一时的大将。”
扶荔有些呆滞地听着,心里已经确认了一件事:原来,这是《封神演义》的世界呀,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版本了。
以原著为蓝本的电视剧就有好几部,截取原著中一个人物或一段故事的电视剧和电影更是不知凡几,甚至连动画片都不止一部。
最坑的是,其中有好多扶荔都没看过。
万一这个世界是她没看过的某个版本的衍生,她看过的那些版本非但不是助力,反而会把她坑惨。
华镜笑着摸了摸她头上的小揪揪,笑道:“等你长大了,学好了武功,就能去亳邑游历,说不定就能见到闻太师呢。”
原本戴氏作为公室诸侯,和闻太师也是有些交情的。扶荔作为戴氏女公子的弟子,拿上华镜的名刺,闻太师肯定会接见的。
但如今的戴氏成了罪臣,华镜也没脸再和亳邑的旧识们攀关系了。
扶荔扬起脸对师傅笑了笑,眉如新月,眼似秋水。
提到眼睛,扶荔还闹出过只有她自己知道的笑话。
刚穿越的时候她看不清楚,还只有黑白两色。那时候她不知道自己穿越的是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只以为这辈子的父母之所以抛弃她,就是因为她有眼疾。
也是后来随着一天天长大,眼前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清晰,色彩也一天比一天丰富,她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新生儿的视力就是那样的,她眼睛根本没问题。
那父母抛弃她的原因,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她左眼外眼角下的一块红斑。
其实在她看来,那块斑的存在并不影响颜值。
那不规则的五瓣花,那嫣红夺目的颜色,落在白皙细嫩的皮肤上,随着眼睛不自觉的眨动仿佛活了一般,有一种神秘的美感。
可古人并不这么觉得,从师傅华镜元君,再到照顾她的素容和素恒,乃至和她平辈的扶月、扶摇、扶光、扶霜,看着那块斑无一例外都是惋惜。
——哎,若是没有这块斑,扶荔绝对是个美人坯子。
好在扶荔的芯子是个成年人,还是个常年倒霉、在家人呵护下长大的成年人。以至于她的内心极为坚定,情绪极为稳定。
如果是个真小孩儿,常年包围在这样的言论里,不养成自卑的性子才怪呢。
只怕长大之后,稍微有个平头正脸的男人对她好点,她就对人死心塌地了。
扶荔对此毫不在意,每次有人惋惜的时候,她都会笑嘻嘻地说:“我觉得我现在也挺好看的呀,素容师叔的手最巧了,给我梳好看的辫子,还做漂亮的衣服,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好看的女公子。”
一次两次没什么效果,但次数多了之后,这些人至少知道不当着她的面把惋惜之词说出来了。
只要她们不当面说,扶荔就当不知道了。
反正又不会影响到她。
在她十岁这年,相国伊尹病逝。此时太甲已逝,在位的商王是太甲之子沃丁。
新君继位,必然要来点新政。而且伊尹这个相国做得太久,既开国之臣,又是六朝老臣。他人虽然已经死了,对朝中的影响力却还在。
沃丁对此颇为不满,便打着替相国祈福的名头,赦免了许多罪臣。他不敢赦免当年的罪魁祸首寒氏,但戴伯等一批因袖手旁观获罪的公室诸侯,都在赦免之列。
受了十年流放之苦,戴伯得以在有生之年,带领族人回到父亲跟随先王披荆斩棘挣来的封地,欢喜太过,回到戴邑没多久便一命呜呼。
商朝虽然还没有周礼,但周礼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再者这是封神世界,原著是明朝人写的小说,贵族们自然是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
继承戴国的,是华镜的长兄青臂。
扶荔发现,这时候的贵族们取名字,大多朴实无华。
青臂之所以叫青臂,是因为出生的时候,左手臂上就有一块占据了半条臂膀的青色胎记。
这让她想到周朝有个国君叫“黑臀”,就是因为出生时屁股上有块黑色胎记。
想到自己脸上的红色胎记,扶荔暗暗庆幸:好在她不是商邦公室,取名字不用遵循公室的取名传统。
戴伯归天,华镜元君作为归家女,理应回去守丧吊唁。可她又是出家人,不理俗事也没人能挑出她
的毛病来。
本就是在两可之间的事,戴国公室们刚从流放地回来,不说一穷二白,也没有多少积蓄了。
新君青臂惦记华镜和她长姐的嫁妆,连续三次派人请她回家祭拜亡父,都被华镜拒绝了。
后来青臂干脆不装了,再派人来时,直接就说家里钱财不足以葬父,希望她能从嫁妆里挪用一部分,用以给父亲置办陪葬品。
华镜给了钱,但没给多少,只告诉使者:“这些年为祖宗置办祭品,已经把长姐的嫁妆全部花掉了,就连我的嫁妆也搭进去大半。
你来了几次也看到了,如今山上人口自己种麻织布,养蚕缫丝。除却裁衣蔽体之外,就是拿到山下换粮食糊口。”
她的意思很直白:我这里是真没钱了,这是最后一次,往后都别再来找我要钱了。
非但如此,华镜还让使者转告青臂:明年税收上来之后,一定要把祭祀祖宗所需的香烛、牺牲按时送过来,免得惹怒祖宗,导致戴国无人庇佑。
使者诺诺而去,不敢再置一词。
第4章
扶荔就趴在门框上,担忧地看着师傅。每次戴伯派人来,华镜都会好几天不高兴。
那使者出来时,见一个十岁出头的女童扶着门往里张望,不免多看了两眼。扶荔对他点头致意,保持了礼貌,却也仅仅是保持了礼貌而已。
但使者明显是知道她的身份,特意停住了脚步,躬身对扶荔行了个礼,才再次抬步离去。
在这个参杂着神话的世界,师徒传承是仅次于血脉传承的。
就像扶荔本是被本族抛弃的孤女,可华镜收养了她,又正式把她收做了弟子,整个戴国公室就承认她的身份,只是不会记入宗谱而已。
当然了,若是日后扶荔展现出了特别的价值,能给戴国带来足够的利益,他们也会上赶着把她录入宗谱之中,还会请她入戴国朝堂做官。
如果她展现出来的价值足够大,戴伯还会给她划封地。
这一点倒是和扶荔前世了解过的商朝历史差不多,女子也可以领兵打仗、入朝为官,甚至接首册封变成有封地的国君。
等人走了之后,扶荔立刻就翻过高高的门槛,颠颠跑到华镜身前,仰头喊道:“师傅,他已经走了。”
华镜吐出一口浊气,笃定道:“我那兄长不会善罢甘休的。”又忍不住摇头感慨,“戴国的君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她的父亲就对大王不忠,在寒氏叛乱时,既没有为了商汤的基业支持伊尹,也没有为了被流放的太甲支持寒氏。
如今轮到她的兄长继位,更是眼皮子浅,竟然连她这里留作祭祀祖先用的钱财都惦记。
她的家事扶荔不好掺合,只能坚定地说:“师傅,徒儿会永远追随师傅的。还有素容、素恒、扶摇、扶月他们,都会坚定地追随您的脚步。”
扶摇、扶月、扶霜和扶光,是华镜后收的四个记名弟子。她们都比扶荔大七八岁,都是戴国公室的家臣之后。
戴国公室举族流放,这四人的父母受到了牵连惨死,华镜就做主收养了他们,让他们照顾扶荔,陪扶荔读书玩耍。
徒儿这么懂事,华镜顿感安慰,兄长的无能昏庸带给她的齿冷都消散了许多。
她挽着拂尘蹲下身来,温柔地摸了摸扶荔的双丫髻,语气温和又坚定:“扶荔,为师不求你有多大出息,只求你能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愧对天地人心。”
扶荔心里虽有些不以为意,却也知道,师傅教导自己的这些,正是这个时代所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