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却没有一滴,是为了自己而流,
“皇上曾与嫔妾说过,您在万人之上,就免不得要遭了身边亲近之人的谋求与算计,难得几分真心。
那时您牵着嫔妾的手说,唯有嫔妾与旁人不同。可嫔妾又有什么不同呢?”
她凄惶摇头,自嘲般笑着,
“或许唯一不同,便是嫔妾比她们更甚之。就连最初与皇上的相遇,都是因着嫔妾的满腹算计。
皇上方才问嫔妾,既要替父母报仇,为何又不想法子利用您去算计镇国公府。
嫔妾也想过......嫔妾真的这么想过!
父母之仇嫔妾此生都放不下,但若要为了报仇,而利用一个真心实意对我的男子。嫔妾做不到......
嫔妾不愿再欺骗皇上,也一早就想与皇上坦白。但嫔妾胆小怯懦,不敢亲口对皇上说出这些,也不愿看到皇上对嫔妾失望。所以只得将这些写成书信,藏于香囊中......”
沈晏辞眉宇间闪过一瞬的心疼,却仍旧郑重了语气问:
“既从前不敢,为何今日又要与朕说个明白?”
南瑾道:“嫔妾一直以为,贵妃待皇上真心。却没想到,她竟也在背地里这般算计着您......嫔妾明白,皇上下旨处死贵妃,您定也是伤心透了。”
她抬眼看着静静摆放在龙案上的朝服,
“今日内务府送来了朝服,陈公公说,这朝服已经超越了嫔位的仪制,更多添了许多皇上对嫔妾的心意。嫔妾越想越觉得自己愧对天颜......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拖延越久,只会让这把火烧得越旺。长痛不如短痛,嫔妾不愿成为下一个贵妃,再伤透了皇上的心。所以无论如何,嫔妾都不能再隐瞒皇上半分。”
该说的话皆已说完,南瑾只在提及她对不住沈晏辞之处时,会动情落泪。
却到了她该为自己求情时,反倒是不哭了。
只是笑中带泪看着沈晏辞,缓缓道:
“嫔妾亲手杀死了长姐,又屡次罪犯欺君。大懿律法严明,嫔妾是天子嫔御,更该罪加一等。”
说着叩首下去,语气决绝道:
“还请皇上将嫔妾打入冷宫,待来日嫔妾诞下与皇上的骨肉后,再定了嫔妾死罪,以正宫闱纲纪!”
沈晏辞蹙眉道:“你这是胡话。冷宫如何养胎安置?”
他拽着南瑾的肩膀,稍稍势力,态度强硬要扶她起身。
却不料南瑾情绪大悲大痛,已是承受不住,竟仰头歪在了他怀中,昏厥过去。
“瑾儿!”
沈晏辞紧紧拥着她,
明明是回暖的天气,可她的身子却那样凉。
凉得灼手。
第288章 冰释前嫌
侯院判来得很快。
在南瑾诊脉时,发现她脉象很乱,又有气滞之兆,很明显是因着忧思多虑,而导致了积郁成疾。
故而他在向沈晏辞回禀时,面色也稍显凝重起来,
“启禀皇上,瑾贵人的脉象是典型的沉弦脉。所谓气滞则弦,血亏则沉。上回微臣诊出瑾贵人喜脉时,便已察觉她有气滞之兆,只是那时不甚明显。
而今诊来,却是有积郁成疾的征兆了。加之瑾贵人这几日似乎并未怎么进食,一时情绪激动,导致气血逆涌,这才引发昏厥。”
侯院判所言,是说南瑾长久为一心事所困扰,
而柳扶山倒台不过是这两日的事,
这番诊断,倒是从侧面印证了南瑾方才所言非虚。
侯院判叮嘱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微臣可为瑾贵人开些疏肝解郁的方子,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贵人开解了心结才是。不然气血两滞,母体孱弱,对龙胎也是无益。”
“朕知道了。”
沈晏辞看着躺在榻上的南瑾,
她似是浅浅睡着,只不过眉心紧蹙,挤出清泪两行无声流淌,口中又弱弱嗫嚅着什么。
沈晏辞凑近她些,方听她喃喃梦呓道:
“是我负了皇上的心意......”
这样微弱的声音,却能极为轻易地钻进沈晏辞心底。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的思绪仿佛被拉回了数年前,将他困在了云蒙山上那个漆黑的山洞里。
那时的他身受重伤,穿着北狄衣物,戴着从死人脸上扒下来的面具。
他以为他撑不住了。
所以上苍给予了他一束救赎的光。
当日的南瑾并不知晓他的身份,便是将他当做了北狄余孽,也仍会善心施救。
她本就是如此良善的一个人,
是他寻得她太晚,
而今又怎能怪她风霜尽染后,没了当年的纯善?
这般想着,
他揩去南瑾脸颊泪痕,紧紧攥住了她的手。
算不得昏睡了多久,
南瑾是在闻见鱼片粥的鲜香味后,才缓缓掀起了眼皮。
她躺在龙榻上,有人为她细心掖好了被角。
转过眼,就看见沈晏辞立在不远处的小几旁,不断搅弄着一盅氤氲着热气的汤粥。
“皇上?”
她似不信眼前所见,声音颤抖迟疑。
沈晏辞闻声回眸,“可算醒了。”
他搀扶着南瑾靠在他怀中坐着,取来盛好的粥,缓和道:
“几日没好好吃东西了?”
南瑾磕绊道:“嫔妾日日都有好好用膳。”
“又要骗朕?”沈晏辞搅弄着粥底,试过温度合宜,才舀一勺递到南瑾嘴边,
“你便是不顾着为难自己朕会心疼,也得为咱们的孩子考虑。”
南瑾沉溺于沈晏辞的温柔中,浅浅进了半碗,忽而缓过神来,
“皇上,我......”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
沈晏辞放下碗盏,取来绢巾擦拭着南瑾的唇瓣,
“大懿律法有定,杀人是该偿命。但若所杀之人乃是不孝不悌之徒,倒算立了功劳。
朕问过镇国公府的下人,你母亲当日是被你长姐亲手活埋。这样毒辣了心肠的不孝子,实在死不足惜。
至于欺君之罪......朕在温泉山庄染及天花,命悬一线之际,你不顾己身来探望朕,哭得眼睛都肿了。这些朕都看在眼里,也明白你对朕的真心。
普天之下,想要攀附皇恩的人比比皆是。人性如此,朕一味苛责你当初的谋算,原也是朕被气昏了头。”
这本是南瑾的错处,却在她一梦之间,便被沈晏辞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倒像是他对不住南瑾。
这些话让南瑾听来,如何能不感动?
她侧过脸去,眼中泪盈于睫,将落不落。
沈晏辞扶着她的肩膀稍稍施力,迫她转过身来。
那样迷茫无措的眼神,看得沈晏辞心里发酸。
他有些慌了,一味抱住南瑾,轻抚着她的薄背,
“别哭,别哭。是朕不好。”
这样将眼泪蓄在眼眶中,红涩一抹尤显凄楚可人的模样,南瑾曾在私下里,不知对镜反复练习了多少次。
非得是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才更能激起男子与生俱来的保护欲,惹得怜爱。
南瑾本是倔强性子,不愿讨好迎合任何人,
便是因着这样的脾性,昔日在镇国公府时,她没少讨过打。
可如今,
她却不得不扮上从前最不屑一嗤的模样,以此来博得一个男人的同情、信任,又或是爱。
她问:“嫔妾做了这么多错事,皇上就这般原谅了嫔妾,会不会......”
话至一半,沈晏辞已是吻在了她腮边的泪痕上,
“你可知你最大的错处是什么?”
南瑾摇头。
沈晏辞便道:“是你不信任朕。只以为你与朕说了实话,朕会厌你、弃你。可若彼此真心,你便该知道,朕定会理解你、护着你。”
“皇上......”
“好了。”沈晏辞拥着南瑾,将剩下的半碗粥取来,
“往后再不提此事。朕与瑾儿之间从无芥蒂,彼此和爱也当更胜从前。”
他细心舀一勺汤粥,冲南瑾打趣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别饿着咱们的孩子了。”
雷霆之威与情意绵绵的转变只在一瞬,
君恩不似流水,倒更像是天边浮云,从不曾为人琢磨通透。
待食了饱腹,沈晏辞又道:
“镇国公府对你父母做出那样的事,而今也算有了报应。他的儿子柳执舟逃窜到了滇南,被官兵包围后仍抵死不从,已被就地正法。
至于他......柳执舟不曾投案自首,朕当依循先前旨意,将他近亲三族皆凌迟处死。你父母九泉之下闻得此讯,也可安息了。”
【还有一更】
第289章 好好赏赐
晚些时候,李德全入内与沈晏辞回话道:
“启禀皇上,您让奴才调查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他略有吞吐,说话间目光不经意瞟了南瑾好几眼。
沈晏辞不豫道:“你瞧什么呢?有话便说。”
“皇上曾与嫔妾说过,您在万人之上,就免不得要遭了身边亲近之人的谋求与算计,难得几分真心。
那时您牵着嫔妾的手说,唯有嫔妾与旁人不同。可嫔妾又有什么不同呢?”
她凄惶摇头,自嘲般笑着,
“或许唯一不同,便是嫔妾比她们更甚之。就连最初与皇上的相遇,都是因着嫔妾的满腹算计。
皇上方才问嫔妾,既要替父母报仇,为何又不想法子利用您去算计镇国公府。
嫔妾也想过......嫔妾真的这么想过!
父母之仇嫔妾此生都放不下,但若要为了报仇,而利用一个真心实意对我的男子。嫔妾做不到......
嫔妾不愿再欺骗皇上,也一早就想与皇上坦白。但嫔妾胆小怯懦,不敢亲口对皇上说出这些,也不愿看到皇上对嫔妾失望。所以只得将这些写成书信,藏于香囊中......”
沈晏辞眉宇间闪过一瞬的心疼,却仍旧郑重了语气问:
“既从前不敢,为何今日又要与朕说个明白?”
南瑾道:“嫔妾一直以为,贵妃待皇上真心。却没想到,她竟也在背地里这般算计着您......嫔妾明白,皇上下旨处死贵妃,您定也是伤心透了。”
她抬眼看着静静摆放在龙案上的朝服,
“今日内务府送来了朝服,陈公公说,这朝服已经超越了嫔位的仪制,更多添了许多皇上对嫔妾的心意。嫔妾越想越觉得自己愧对天颜......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拖延越久,只会让这把火烧得越旺。长痛不如短痛,嫔妾不愿成为下一个贵妃,再伤透了皇上的心。所以无论如何,嫔妾都不能再隐瞒皇上半分。”
该说的话皆已说完,南瑾只在提及她对不住沈晏辞之处时,会动情落泪。
却到了她该为自己求情时,反倒是不哭了。
只是笑中带泪看着沈晏辞,缓缓道:
“嫔妾亲手杀死了长姐,又屡次罪犯欺君。大懿律法严明,嫔妾是天子嫔御,更该罪加一等。”
说着叩首下去,语气决绝道:
“还请皇上将嫔妾打入冷宫,待来日嫔妾诞下与皇上的骨肉后,再定了嫔妾死罪,以正宫闱纲纪!”
沈晏辞蹙眉道:“你这是胡话。冷宫如何养胎安置?”
他拽着南瑾的肩膀,稍稍势力,态度强硬要扶她起身。
却不料南瑾情绪大悲大痛,已是承受不住,竟仰头歪在了他怀中,昏厥过去。
“瑾儿!”
沈晏辞紧紧拥着她,
明明是回暖的天气,可她的身子却那样凉。
凉得灼手。
第288章 冰释前嫌
侯院判来得很快。
在南瑾诊脉时,发现她脉象很乱,又有气滞之兆,很明显是因着忧思多虑,而导致了积郁成疾。
故而他在向沈晏辞回禀时,面色也稍显凝重起来,
“启禀皇上,瑾贵人的脉象是典型的沉弦脉。所谓气滞则弦,血亏则沉。上回微臣诊出瑾贵人喜脉时,便已察觉她有气滞之兆,只是那时不甚明显。
而今诊来,却是有积郁成疾的征兆了。加之瑾贵人这几日似乎并未怎么进食,一时情绪激动,导致气血逆涌,这才引发昏厥。”
侯院判所言,是说南瑾长久为一心事所困扰,
而柳扶山倒台不过是这两日的事,
这番诊断,倒是从侧面印证了南瑾方才所言非虚。
侯院判叮嘱道:“心病还须心药医,微臣可为瑾贵人开些疏肝解郁的方子,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贵人开解了心结才是。不然气血两滞,母体孱弱,对龙胎也是无益。”
“朕知道了。”
沈晏辞看着躺在榻上的南瑾,
她似是浅浅睡着,只不过眉心紧蹙,挤出清泪两行无声流淌,口中又弱弱嗫嚅着什么。
沈晏辞凑近她些,方听她喃喃梦呓道:
“是我负了皇上的心意......”
这样微弱的声音,却能极为轻易地钻进沈晏辞心底。
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的思绪仿佛被拉回了数年前,将他困在了云蒙山上那个漆黑的山洞里。
那时的他身受重伤,穿着北狄衣物,戴着从死人脸上扒下来的面具。
他以为他撑不住了。
所以上苍给予了他一束救赎的光。
当日的南瑾并不知晓他的身份,便是将他当做了北狄余孽,也仍会善心施救。
她本就是如此良善的一个人,
是他寻得她太晚,
而今又怎能怪她风霜尽染后,没了当年的纯善?
这般想着,
他揩去南瑾脸颊泪痕,紧紧攥住了她的手。
算不得昏睡了多久,
南瑾是在闻见鱼片粥的鲜香味后,才缓缓掀起了眼皮。
她躺在龙榻上,有人为她细心掖好了被角。
转过眼,就看见沈晏辞立在不远处的小几旁,不断搅弄着一盅氤氲着热气的汤粥。
“皇上?”
她似不信眼前所见,声音颤抖迟疑。
沈晏辞闻声回眸,“可算醒了。”
他搀扶着南瑾靠在他怀中坐着,取来盛好的粥,缓和道:
“几日没好好吃东西了?”
南瑾磕绊道:“嫔妾日日都有好好用膳。”
“又要骗朕?”沈晏辞搅弄着粥底,试过温度合宜,才舀一勺递到南瑾嘴边,
“你便是不顾着为难自己朕会心疼,也得为咱们的孩子考虑。”
南瑾沉溺于沈晏辞的温柔中,浅浅进了半碗,忽而缓过神来,
“皇上,我......”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
沈晏辞放下碗盏,取来绢巾擦拭着南瑾的唇瓣,
“大懿律法有定,杀人是该偿命。但若所杀之人乃是不孝不悌之徒,倒算立了功劳。
朕问过镇国公府的下人,你母亲当日是被你长姐亲手活埋。这样毒辣了心肠的不孝子,实在死不足惜。
至于欺君之罪......朕在温泉山庄染及天花,命悬一线之际,你不顾己身来探望朕,哭得眼睛都肿了。这些朕都看在眼里,也明白你对朕的真心。
普天之下,想要攀附皇恩的人比比皆是。人性如此,朕一味苛责你当初的谋算,原也是朕被气昏了头。”
这本是南瑾的错处,却在她一梦之间,便被沈晏辞全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倒像是他对不住南瑾。
这些话让南瑾听来,如何能不感动?
她侧过脸去,眼中泪盈于睫,将落不落。
沈晏辞扶着她的肩膀稍稍施力,迫她转过身来。
那样迷茫无措的眼神,看得沈晏辞心里发酸。
他有些慌了,一味抱住南瑾,轻抚着她的薄背,
“别哭,别哭。是朕不好。”
这样将眼泪蓄在眼眶中,红涩一抹尤显凄楚可人的模样,南瑾曾在私下里,不知对镜反复练习了多少次。
非得是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才更能激起男子与生俱来的保护欲,惹得怜爱。
南瑾本是倔强性子,不愿讨好迎合任何人,
便是因着这样的脾性,昔日在镇国公府时,她没少讨过打。
可如今,
她却不得不扮上从前最不屑一嗤的模样,以此来博得一个男人的同情、信任,又或是爱。
她问:“嫔妾做了这么多错事,皇上就这般原谅了嫔妾,会不会......”
话至一半,沈晏辞已是吻在了她腮边的泪痕上,
“你可知你最大的错处是什么?”
南瑾摇头。
沈晏辞便道:“是你不信任朕。只以为你与朕说了实话,朕会厌你、弃你。可若彼此真心,你便该知道,朕定会理解你、护着你。”
“皇上......”
“好了。”沈晏辞拥着南瑾,将剩下的半碗粥取来,
“往后再不提此事。朕与瑾儿之间从无芥蒂,彼此和爱也当更胜从前。”
他细心舀一勺汤粥,冲南瑾打趣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别饿着咱们的孩子了。”
雷霆之威与情意绵绵的转变只在一瞬,
君恩不似流水,倒更像是天边浮云,从不曾为人琢磨通透。
待食了饱腹,沈晏辞又道:
“镇国公府对你父母做出那样的事,而今也算有了报应。他的儿子柳执舟逃窜到了滇南,被官兵包围后仍抵死不从,已被就地正法。
至于他......柳执舟不曾投案自首,朕当依循先前旨意,将他近亲三族皆凌迟处死。你父母九泉之下闻得此讯,也可安息了。”
【还有一更】
第289章 好好赏赐
晚些时候,李德全入内与沈晏辞回话道:
“启禀皇上,您让奴才调查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他略有吞吐,说话间目光不经意瞟了南瑾好几眼。
沈晏辞不豫道:“你瞧什么呢?有话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