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糜仪被难住了,西厢那间给过石子濯沐浴,但景俟亲口说过石子濯不住那间,要他同自己住一间。
石子濯再次推门,这一次,糜仪没有阻拦。
屋内,景俟还在睡梦之中,石子濯俯身看着他的睡颜,不由笑了。
原来自己睡着会把半张脸埋进被子中。
像一只没有安全感的狸奴。
石子濯没有叫醒自己的美梦,从书架上取了本书来,坐在桌边,随意翻了一页读起来。
这是本杂记,这一页记的是一位名唤柳少游的卦师的故事。这一天,柳少游有客来见,客问柳少游“我能活多少岁?”。柳少游卜了一卦,悲叹道“今晚命绝”。那客人也悲叹不已,想要口水吃。
石子濯顺手翻到后面一页,眼扫两行,蓦然心如擂鼓!只见书上写着——
【家人持水至,见两少游,不知谁者是客。】[1]
石子濯忽生毛骨悚然之感,他抬首去望床上的景俟,霎时间,阴间砭骨的风在耳边号啸,书卷脱手落地,石子濯猛然晃了晃脑袋,那些前尘之思一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石子濯狠命按了按太阳穴,逼自己清醒起来。他弯腰去捡那书,书仍大开在方才那一页,柳少游的结局便不受控制地闯入石子濯眼中:那来卜卦的客人原来是柳少游的魂魄,客人告辞而去,柳少游叹曰“神舍我去,吾其死矣”,日暮果卒。
石子濯觉得不吉利极了。他分明不信鬼神——阴间使钱就能买一次重来,鬼有何怖?
“怎么了?”景俟迷迷蒙蒙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将石子濯拉回人间。
石子濯捡起书:“吵醒你了?”
景俟撑着身子半坐起来,眯了眯眼看他手中的书:“你在看什么?广异记?”
“随便看看。”石子濯将书合上,不欲再碰。
景俟打了个呵欠,闭上眼说道:“这书里有个故事十分有趣。”
石子濯霍然起身:“既然殿下醒了,我去催膳。”
“慌什么,”景俟又躺回去,“听本王讲完。说有一个叫王乙的人……”
不是柳少游便好。石子濯坐了下来。
“王乙遇见了一个女子,二人情投意合。女子翻墙来寻王乙的时候,受了伤,自觉命不久矣,希望王乙在她死后还能来看她。王乙得官后,又回到此地,得知女子已然去世,他前往女子的殡宫祭奠,女子的魂魄显现,王乙也身死,二人一同在殡宫之中结为夫妻。”景俟将这个故事说完了。
石子濯却道:“如何有趣?”
景俟笑得轻缓:“若我死了,你会来寻我么?”
“胡说!”石子濯心脏猛地一跳,“腊月里头,张口死闭口亡的,忒晦气。”
景俟拥着被子,仍然在笑:“我以为你百无禁忌。”
石子濯眉头蹙起来,捏着茶杯的手指收紧。
景俟不依不饶:“讲正经的,若我……”
他的“死”字不曾出口,见石子濯目光锋利逼人,从善如流地改口道:“若当真有这么一日,你当如何?”
石子濯冷冷道:“我将挖了殿下的棺,鞭尸数百。”
“这般绝情。”景俟故作伤心,“本王待你不薄吧?”
石子濯狠狠道:“殿下若是不想死后失了体面,就好好活着!”
“好。”景俟哈哈笑道,“我不会给你鞭尸的机会的!你也莫要轻易死了!”
笃笃——
正说着话,糜仪来敲门道:“殿下,宗人令巍王爷到了。”
景俟一愣:“巍王来我这里作甚?”
他心思玲珑,立时看向石子濯:“难道你还瞒了我些什么不成?皇帝同你都说了些什么?”
石子濯此时心情平复,好整以暇地道:“陛下不干涉你我的婚事,恐怕巍王是代表宗人府来的吧。这成婚一事,还要待宗人府议定,三书六聘,婚仪定礼,都要宗人府批定,巍王想必正是要同殿下商议此事。”
景俟眼睛微微睁大,动了动嘴唇,却没有说话。
石子濯一见他这个神情,一颗心缓缓沉了下去:“你不打算同我成亲?”
景俟似在思索,石子濯冷笑道:“殿下好手段,原来不过是权宜之计,可笑我当了真。”
第12章 兵不血刃
景俟看着石子濯,只是在笑,那是一种心照不宣般的笑容,他什么也没说。
石子濯的脸上远远没有他语气中的那般气愤,像是说出“可笑我当了真”的人压根儿不是他。
石子濯没有当真,也不曾心寒。他只是想:原来是这般感觉,他张口我就知道要放什么屁……看来他同我所想不差,成婚这事,既是情势使然,又是我二人故意为之。但愿此举有效,能够揪出想杀我之人。
这般想着,两息之后,石子濯拂袖出门,门外糜仪被他甩上门的声响震得一跳。
“殿下?”糜仪也不敢高声,苦着脸催促了一句。
少顷,景俟才出门来,面色不虞:“好大的脾气。”
也不晓得在说谁。
石子濯抱臂候在正堂廊下,即使戴着面具,也能瞧出脸色臭得很。
景俟径直跨过门槛进了堂中,看也没看石子濯一眼:“什么风把皇叔吹来了?”
巍王景康时正坐在正堂之上,他算得上心宽体胖,大风浪里闯过来,历经三朝风雨,依旧能保住自己王爷的位置,并不简单。景康时笑呵呵说道:“皇侄这是不欢迎我这把老骨头啊。”
“怎会,”景俟在主位坐了,吩咐道,“还不把皇叔最爱的明前龙井沏上?”
景康时笑道:“难为皇侄还记得,这茶啊,也将就天时地利人和,若是雨水不对、土壤不对、种茶的人不对,这茶便苦涩得很呐。”
景俟装出一副直肠子:“皇叔这是话里有话?不妨直说。”
“老夫倚老卖老,跟皇侄说几句心里话。”景康时捋了捋髯,“这阴阳相和乃是正道,男子与男子么,总归是不合天地人伦的。”
景俟笑了:“原来是为了这事,实话对皇叔言讲,我没打算娶男人。”
“哦?”景康时有些惊讶,“怎么?陛下可是说……”
“陛下那儿么,是小侄一时赌气,这才闹出这次事端来。”景俟有些懊恼,“皇叔可要保住小侄啊,若是当真促成了这桩婚事,皇兄和小侄都骑虎难下了。”
景康时似乎没有尽信,仍旧笑呵呵道:“原来是这样,此事确实不妥,老叔再去劝劝陛下。”
“这般便好,多赖皇叔。”景俟话锋一转,“只是还有一事需得劳动皇叔。”
景康时问道:“何事?”
景俟笑道:“自然是我那男宠,恐怕一心想要做王妃,若是叫他知晓了这事不成,闹得府上鸡犬不宁,小侄可就头疼得很呐。”
景康时道:“啊呦,这是皇侄府内家世,老夫怎好干涉?”
“皇叔岂是外人?”景俟道,“您拿出长辈架势训他一训,料他便不敢了——石子濯!”
说着,没有给景康时拒绝的机会,景俟立时把人叫了进来。
石子濯走进正堂来,身量高拔,步伐利落,一袭玄色侍卫服和面上狰狞面具,衬得人通身更加肃杀,像是幽冥厉鬼、血域阎罗。
景康时活得久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却仍旧从心头涌起丝丝缕缕的寒气来。他知此人绝非善类,是一点儿也不想卷入贤王家事,又走不脱,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这位……石护卫,你同皇侄的婚事么,恐怕有些个不妥。”
石子濯也不坐,就立在堂中,声音低沉:“有何不妥?”
景康时打了个太极:“这个么,待老夫回禀圣上,再做定夺。皇侄啊,老夫就不叨扰了。”
景康时要走,景俟当然不会真扣住不放,笑眯眯将人送出府去,回到正堂中,却不见了石子濯的身影。
石子濯正在同杜介会面。
杜介难以置信:“你找我就为了这事?”
石子濯冷淡颔首。
杜介冷笑道:“你对贤王百般讨好有何用?他还不是不愿娶你?”
石子濯道:“难道指挥使大人又乐意叫我同贤王成亲么?用你的脑子仔细想想,我若是成了王妃,他恐怕认为这是一步废棋。”
若是石子濯同景俟成亲,固然能掌握更大的权力,在王府中做事也更得心应手。但同样,霍参宁愿用一个被贤王欺压的侍卫,都不敢全然信任一位王妃。
“你有自知之明便好,”杜介略带着鄙夷地道,“有些人,就是没有富贵命。”
石子濯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说道:“杜千户,你也很有自知自明。”
杜介愣了一下,接着反应过来石子濯是在说他没有富贵命,气得杜介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又要暴跳如雷,便见石子濯转身就走:“我的事莫要忘了,否则我在指挥使大人面前告你渎职。”
杜介:“王八羔子!”
石子濯回到正堂时,景俟已然不知等了他多久。听得他进来,景俟眼皮都没抬,只在美人榻上假寐。
石子濯再次推门,这一次,糜仪没有阻拦。
屋内,景俟还在睡梦之中,石子濯俯身看着他的睡颜,不由笑了。
原来自己睡着会把半张脸埋进被子中。
像一只没有安全感的狸奴。
石子濯没有叫醒自己的美梦,从书架上取了本书来,坐在桌边,随意翻了一页读起来。
这是本杂记,这一页记的是一位名唤柳少游的卦师的故事。这一天,柳少游有客来见,客问柳少游“我能活多少岁?”。柳少游卜了一卦,悲叹道“今晚命绝”。那客人也悲叹不已,想要口水吃。
石子濯顺手翻到后面一页,眼扫两行,蓦然心如擂鼓!只见书上写着——
【家人持水至,见两少游,不知谁者是客。】[1]
石子濯忽生毛骨悚然之感,他抬首去望床上的景俟,霎时间,阴间砭骨的风在耳边号啸,书卷脱手落地,石子濯猛然晃了晃脑袋,那些前尘之思一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石子濯狠命按了按太阳穴,逼自己清醒起来。他弯腰去捡那书,书仍大开在方才那一页,柳少游的结局便不受控制地闯入石子濯眼中:那来卜卦的客人原来是柳少游的魂魄,客人告辞而去,柳少游叹曰“神舍我去,吾其死矣”,日暮果卒。
石子濯觉得不吉利极了。他分明不信鬼神——阴间使钱就能买一次重来,鬼有何怖?
“怎么了?”景俟迷迷蒙蒙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将石子濯拉回人间。
石子濯捡起书:“吵醒你了?”
景俟撑着身子半坐起来,眯了眯眼看他手中的书:“你在看什么?广异记?”
“随便看看。”石子濯将书合上,不欲再碰。
景俟打了个呵欠,闭上眼说道:“这书里有个故事十分有趣。”
石子濯霍然起身:“既然殿下醒了,我去催膳。”
“慌什么,”景俟又躺回去,“听本王讲完。说有一个叫王乙的人……”
不是柳少游便好。石子濯坐了下来。
“王乙遇见了一个女子,二人情投意合。女子翻墙来寻王乙的时候,受了伤,自觉命不久矣,希望王乙在她死后还能来看她。王乙得官后,又回到此地,得知女子已然去世,他前往女子的殡宫祭奠,女子的魂魄显现,王乙也身死,二人一同在殡宫之中结为夫妻。”景俟将这个故事说完了。
石子濯却道:“如何有趣?”
景俟笑得轻缓:“若我死了,你会来寻我么?”
“胡说!”石子濯心脏猛地一跳,“腊月里头,张口死闭口亡的,忒晦气。”
景俟拥着被子,仍然在笑:“我以为你百无禁忌。”
石子濯眉头蹙起来,捏着茶杯的手指收紧。
景俟不依不饶:“讲正经的,若我……”
他的“死”字不曾出口,见石子濯目光锋利逼人,从善如流地改口道:“若当真有这么一日,你当如何?”
石子濯冷冷道:“我将挖了殿下的棺,鞭尸数百。”
“这般绝情。”景俟故作伤心,“本王待你不薄吧?”
石子濯狠狠道:“殿下若是不想死后失了体面,就好好活着!”
“好。”景俟哈哈笑道,“我不会给你鞭尸的机会的!你也莫要轻易死了!”
笃笃——
正说着话,糜仪来敲门道:“殿下,宗人令巍王爷到了。”
景俟一愣:“巍王来我这里作甚?”
他心思玲珑,立时看向石子濯:“难道你还瞒了我些什么不成?皇帝同你都说了些什么?”
石子濯此时心情平复,好整以暇地道:“陛下不干涉你我的婚事,恐怕巍王是代表宗人府来的吧。这成婚一事,还要待宗人府议定,三书六聘,婚仪定礼,都要宗人府批定,巍王想必正是要同殿下商议此事。”
景俟眼睛微微睁大,动了动嘴唇,却没有说话。
石子濯一见他这个神情,一颗心缓缓沉了下去:“你不打算同我成亲?”
景俟似在思索,石子濯冷笑道:“殿下好手段,原来不过是权宜之计,可笑我当了真。”
第12章 兵不血刃
景俟看着石子濯,只是在笑,那是一种心照不宣般的笑容,他什么也没说。
石子濯的脸上远远没有他语气中的那般气愤,像是说出“可笑我当了真”的人压根儿不是他。
石子濯没有当真,也不曾心寒。他只是想:原来是这般感觉,他张口我就知道要放什么屁……看来他同我所想不差,成婚这事,既是情势使然,又是我二人故意为之。但愿此举有效,能够揪出想杀我之人。
这般想着,两息之后,石子濯拂袖出门,门外糜仪被他甩上门的声响震得一跳。
“殿下?”糜仪也不敢高声,苦着脸催促了一句。
少顷,景俟才出门来,面色不虞:“好大的脾气。”
也不晓得在说谁。
石子濯抱臂候在正堂廊下,即使戴着面具,也能瞧出脸色臭得很。
景俟径直跨过门槛进了堂中,看也没看石子濯一眼:“什么风把皇叔吹来了?”
巍王景康时正坐在正堂之上,他算得上心宽体胖,大风浪里闯过来,历经三朝风雨,依旧能保住自己王爷的位置,并不简单。景康时笑呵呵说道:“皇侄这是不欢迎我这把老骨头啊。”
“怎会,”景俟在主位坐了,吩咐道,“还不把皇叔最爱的明前龙井沏上?”
景康时笑道:“难为皇侄还记得,这茶啊,也将就天时地利人和,若是雨水不对、土壤不对、种茶的人不对,这茶便苦涩得很呐。”
景俟装出一副直肠子:“皇叔这是话里有话?不妨直说。”
“老夫倚老卖老,跟皇侄说几句心里话。”景康时捋了捋髯,“这阴阳相和乃是正道,男子与男子么,总归是不合天地人伦的。”
景俟笑了:“原来是为了这事,实话对皇叔言讲,我没打算娶男人。”
“哦?”景康时有些惊讶,“怎么?陛下可是说……”
“陛下那儿么,是小侄一时赌气,这才闹出这次事端来。”景俟有些懊恼,“皇叔可要保住小侄啊,若是当真促成了这桩婚事,皇兄和小侄都骑虎难下了。”
景康时似乎没有尽信,仍旧笑呵呵道:“原来是这样,此事确实不妥,老叔再去劝劝陛下。”
“这般便好,多赖皇叔。”景俟话锋一转,“只是还有一事需得劳动皇叔。”
景康时问道:“何事?”
景俟笑道:“自然是我那男宠,恐怕一心想要做王妃,若是叫他知晓了这事不成,闹得府上鸡犬不宁,小侄可就头疼得很呐。”
景康时道:“啊呦,这是皇侄府内家世,老夫怎好干涉?”
“皇叔岂是外人?”景俟道,“您拿出长辈架势训他一训,料他便不敢了——石子濯!”
说着,没有给景康时拒绝的机会,景俟立时把人叫了进来。
石子濯走进正堂来,身量高拔,步伐利落,一袭玄色侍卫服和面上狰狞面具,衬得人通身更加肃杀,像是幽冥厉鬼、血域阎罗。
景康时活得久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却仍旧从心头涌起丝丝缕缕的寒气来。他知此人绝非善类,是一点儿也不想卷入贤王家事,又走不脱,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这位……石护卫,你同皇侄的婚事么,恐怕有些个不妥。”
石子濯也不坐,就立在堂中,声音低沉:“有何不妥?”
景康时打了个太极:“这个么,待老夫回禀圣上,再做定夺。皇侄啊,老夫就不叨扰了。”
景康时要走,景俟当然不会真扣住不放,笑眯眯将人送出府去,回到正堂中,却不见了石子濯的身影。
石子濯正在同杜介会面。
杜介难以置信:“你找我就为了这事?”
石子濯冷淡颔首。
杜介冷笑道:“你对贤王百般讨好有何用?他还不是不愿娶你?”
石子濯道:“难道指挥使大人又乐意叫我同贤王成亲么?用你的脑子仔细想想,我若是成了王妃,他恐怕认为这是一步废棋。”
若是石子濯同景俟成亲,固然能掌握更大的权力,在王府中做事也更得心应手。但同样,霍参宁愿用一个被贤王欺压的侍卫,都不敢全然信任一位王妃。
“你有自知之明便好,”杜介略带着鄙夷地道,“有些人,就是没有富贵命。”
石子濯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说道:“杜千户,你也很有自知自明。”
杜介愣了一下,接着反应过来石子濯是在说他没有富贵命,气得杜介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又要暴跳如雷,便见石子濯转身就走:“我的事莫要忘了,否则我在指挥使大人面前告你渎职。”
杜介:“王八羔子!”
石子濯回到正堂时,景俟已然不知等了他多久。听得他进来,景俟眼皮都没抬,只在美人榻上假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