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赵廷文脑子里那根名为“理智”的弦,“啪”一声彻底崩断!
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眸子里是前所未有的震惊和严厉!
几乎是用抢的速度,“啪”一声重重将油箱盖关上!
那声响在安静的停车场里显得格外突兀。
随即不由分说,长臂一揽,半抱半扶,将还在琢磨“汽油可饮用性”的好奇宝宝,径直带进了电梯。
电梯门合上,狭小的空间里,赵廷文胸膛微微起伏,显然被那句“能喝吗”吓得不轻。
他侧头看着一脸“我是不是说错话了”的方允,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后怕,有无奈,还有一丝……对孕激素这神秘力量的深深敬畏。
看来,光“闻”这一项,就得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了!天知道哪天没看住,她会不会真尝一口!
电梯门“叮”一声轻启,赵廷文几乎是半揽半抱地将方允护进家门。
踏入玄关,一股馥郁而熟悉的芬芳扑面而来,瞬间冲淡了刚才在楼下那点关于“汽油饮品”的惊悚插曲。
“黄玫瑰!”方允惊喜低唤,眼眸瞬间被点亮。
看着她全然被惊喜占据的神情,赵廷文眼底残余的无奈和紧绷终于彻底融化,沉淀为一片深邃的温柔。
他没急着让她看花,而是牵起她的手,径直走向阳台。
“看那边。”
方允循着他的目光望去。
楼下精心打理的庭院中,几株青松苍劲挺立。松影旁,一抹极其夺目的、跳跃的金黄正沐浴着夕阳余晖,在微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曳。
那是一丛扎根于泥土、开得热烈而蓬勃的黄玫瑰!
“天!你种的?”方允难以置信。
“嗯。”赵廷文唇角微扬,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她被暖阳勾勒的侧颜。
“太美了!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发现?”
她紧紧抓住他的手臂,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恨不得立刻飞身下楼去细看。
赵廷文稳稳扶住她,垂眸凝视她欢喜的侧颜,瞳仁里映着楼下花丛的微光与她眼底的星辉。
他抬眉,声音低沉,带着时光沉淀后的温柔:
“种子,是在知道你将嫁给我的那个秋天埋下的。”
他顿了顿,回忆漫上心头:
“想着待花开时,你应该已经在这里,成为女主人。如今...花开了,你也在。”
轻语如诉,承载着最深沉的期许与守候。
他埋下的何止是花种,更是对她、对两人未来的笃定期许。
如今,这份期许终于在他亲手构筑的港湾里,热烈地绽放。
方允心头滚烫,鼻尖微酸。
她猛地转身,踮起脚尖,双臂紧紧搂住赵廷文的脖子,将自己埋进他怀抱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赵廷文……你怎么这么好。”
赵廷文稳稳地接住她,手臂牢牢环住她的腰身,小心避开孕肚,下颌温柔地蹭了蹭她馨香的发顶。
片刻温存后,他松开一只手,如同变戏法般,从身后托出一个古朴典雅的紫檀木盒。
“生日礼物。”
方允站直,好奇地看他打开檀木盒。
柔光下,木盒内静卧着一枚造型古朴、温润内敛的翡翠玉蝉。玉质细腻如脂,通体凝翠欲滴,羽翼纹路纤毫毕现,流转着含蓄而莹润的光泽。
蝉,自古喻高洁,饮清露而不染尘埃,蜕旧壳而获新生,象征着澄澈的品格与通达的前程。
赵廷文将玉蝉轻轻放入方允掌心。微凉的玉质瞬间被她的体温熨帖。
他垂眸凝视她,声音低沉而郑重:
“此蝉饮露而洁,振翅而鸣。愿它伴你,永守初见时澄澈心性,亦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步步扎实,终露锋芒,声清而远。”
字字珠玑,道尽期许。
这礼物,超越了物质本身,直抵她灵魂深处。
方允抬头望进他深沉眼眸,那里映着她,也映着星光。心中情愫翻涌,她再也按捺不住,主动踮脚,吻上了他含笑的唇。
这个吻,温柔缱绻,绵长动人。
此时,孙阿姨端着盛有精致蛋糕的托盘从厨房走出,一眼瞥见阳台上相拥的身影,脚步一顿,脸上立刻绽开慈祥而了然的笑容,极其自然地转身,佯装整理果盘,仿佛从未出现。
赵廷文敏锐捕捉到身后动静,结束了这个甜蜜的吻,唇角愉悦勾起。
他低头,额头轻抵她的,柔声提醒:
“该吹蜡烛了,小寿星。”
方允这才后知后觉,脸颊飞红,略带羞赧地从他怀中退开半步。
孙阿姨适时回身,笑容满面地将蛋糕置于餐桌中央:“夫人,生日快乐!蛋糕是先生亲手做的。”
方允侧目看他,眼底盛满惊喜:
“你那么忙,怎么会有时间研究这些?”
赵廷文牵着她走过去,拿出打火机,点燃蜡烛,跳跃的烛光映亮他专注的侧脸:
“为你,总有时间。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言罢,他拉开椅子,扶着方允坐下,温声开口:
“好了,快许愿。”
方允唇角含笑,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长睫在烛光下投下温柔阴影。
在她闭目许愿的这一刻,赵廷文的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她身上。
烛光跳跃在她柔美的侧颜,勾勒出宁静的轮廓。世界仿佛安静下来,唯有眼前人是全部焦点。
他心中一片温软与满足。
无声地,他在心底,以最虔诚的祝祷默念:
愿我的允儿,所愿皆成真,所行化坦途,岁岁常欢愉,万事皆安澜。
……
第124章 种子发芽
时光在忙碌与日益沉重的孕体负荷中悄然流逝。
方允的孕肚已隆起得十分明显,行动间多了几分孕晚期的迟缓,但那双明眸中的神采和对工作的热忱却丝毫未减。
她依旧准时出现在律所,专注地处理着新丝路项目的复杂法律问题,拒绝任何关于提前休假或减轻工作的提议。
赵廷文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却深知她骨子里的执拗,只能将那份担忧化作更细致的暗中守护。
就在方允专注于案牍劳形之际,一粒曾在临昌项目风波中埋下的种子,在高层决策的春风化雨下,悄然破土而出。
组织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发*委、司*部等多个核心部委,正式启动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周期管理规范》的立法工作。
这项法规旨在填补法律空白,为投资规模巨大、关乎民生的重大基建项目,立规立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牵涉利益格局更是盘根错节。
一次高规格的立法协调会上,讨论陷入胶着。
各方代表就如何平衡监管力度与市场效率、如何构建科学的风险共担机制唇枪舌剑,难以达成共识。
主持会议的,正是曾带领巡查组亲历临昌风波、力挽狂澜,如今已擢升为某专门委员会主任的程组长。
眼见僵局难破,他放下手中材料,沉稳目光扫过全场:
“同志们,制定这样一部法规,光有理论框架和美好愿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能落地的、能解决实际痛点的条文。”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什么,语气带着深沉感慨:
“就像当初临昌那盘困局,最终能拨云见日,靠的是什么?是抽丝剥茧的法律分析,是铁板钉钉的证据链条!我们现在最缺的,正是这种能将错综复杂的现实难题,精准转化为法律语言的能力。”
他拿起另一份材料,是关于新丝路项目法律架构的简报:
“再比如,像新丝路这种体量庞大、涉及多国法律体系的超级项目,光靠书本上的理论是玩不转的。”
程主任的声音带着叩问的力量:
“它需要的是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处理过复杂利益博弈和突发状况的法律专家,他们的实战经验,对我们制定这部《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法规的‘牙齿’和‘韧性’,往往来自于这些实践者的真知灼见。”
程主任的话语点到即止,未提具体人名。但,对于在座皆是深谙庙堂之道的部委要员而言,已是心照不宣。
会后,法工委李主任特意缓步,与程主任同行。
“老领导,您刚才提到的临昌和新丝路的实践经验,真是切中要害。”
李主任状似闲聊:
“不知您心目中,是否有具备这样实务经验的专家人选,可以为我们提供些宝贵意见?”
程主任微微一笑,神态平和自然:
“人选嘛,自然是你们法工委的职责。不过…”
他话锋轻转,如同不经意提及:
“我倒是听闻,金成律所的方允律师,在新丝路项目上担任首席法律顾问,表现相当亮眼。专业功底深厚,处理复杂涉外协调和风险管控的能力尤为突出。这类深谙实务、又能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的年轻才俊,值得关注。他们的视角,或许能为我们的草案注入新的活力。”
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眸子里是前所未有的震惊和严厉!
几乎是用抢的速度,“啪”一声重重将油箱盖关上!
那声响在安静的停车场里显得格外突兀。
随即不由分说,长臂一揽,半抱半扶,将还在琢磨“汽油可饮用性”的好奇宝宝,径直带进了电梯。
电梯门合上,狭小的空间里,赵廷文胸膛微微起伏,显然被那句“能喝吗”吓得不轻。
他侧头看着一脸“我是不是说错话了”的方允,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有后怕,有无奈,还有一丝……对孕激素这神秘力量的深深敬畏。
看来,光“闻”这一项,就得纳入重点监控范围了!天知道哪天没看住,她会不会真尝一口!
电梯门“叮”一声轻启,赵廷文几乎是半揽半抱地将方允护进家门。
踏入玄关,一股馥郁而熟悉的芬芳扑面而来,瞬间冲淡了刚才在楼下那点关于“汽油饮品”的惊悚插曲。
“黄玫瑰!”方允惊喜低唤,眼眸瞬间被点亮。
看着她全然被惊喜占据的神情,赵廷文眼底残余的无奈和紧绷终于彻底融化,沉淀为一片深邃的温柔。
他没急着让她看花,而是牵起她的手,径直走向阳台。
“看那边。”
方允循着他的目光望去。
楼下精心打理的庭院中,几株青松苍劲挺立。松影旁,一抹极其夺目的、跳跃的金黄正沐浴着夕阳余晖,在微凉的秋风里轻轻摇曳。
那是一丛扎根于泥土、开得热烈而蓬勃的黄玫瑰!
“天!你种的?”方允难以置信。
“嗯。”赵廷文唇角微扬,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她被暖阳勾勒的侧颜。
“太美了!我以前怎么从来没发现?”
她紧紧抓住他的手臂,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恨不得立刻飞身下楼去细看。
赵廷文稳稳扶住她,垂眸凝视她欢喜的侧颜,瞳仁里映着楼下花丛的微光与她眼底的星辉。
他抬眉,声音低沉,带着时光沉淀后的温柔:
“种子,是在知道你将嫁给我的那个秋天埋下的。”
他顿了顿,回忆漫上心头:
“想着待花开时,你应该已经在这里,成为女主人。如今...花开了,你也在。”
轻语如诉,承载着最深沉的期许与守候。
他埋下的何止是花种,更是对她、对两人未来的笃定期许。
如今,这份期许终于在他亲手构筑的港湾里,热烈地绽放。
方允心头滚烫,鼻尖微酸。
她猛地转身,踮起脚尖,双臂紧紧搂住赵廷文的脖子,将自己埋进他怀抱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赵廷文……你怎么这么好。”
赵廷文稳稳地接住她,手臂牢牢环住她的腰身,小心避开孕肚,下颌温柔地蹭了蹭她馨香的发顶。
片刻温存后,他松开一只手,如同变戏法般,从身后托出一个古朴典雅的紫檀木盒。
“生日礼物。”
方允站直,好奇地看他打开檀木盒。
柔光下,木盒内静卧着一枚造型古朴、温润内敛的翡翠玉蝉。玉质细腻如脂,通体凝翠欲滴,羽翼纹路纤毫毕现,流转着含蓄而莹润的光泽。
蝉,自古喻高洁,饮清露而不染尘埃,蜕旧壳而获新生,象征着澄澈的品格与通达的前程。
赵廷文将玉蝉轻轻放入方允掌心。微凉的玉质瞬间被她的体温熨帖。
他垂眸凝视她,声音低沉而郑重:
“此蝉饮露而洁,振翅而鸣。愿它伴你,永守初见时澄澈心性,亦助你在未来的道路上,步步扎实,终露锋芒,声清而远。”
字字珠玑,道尽期许。
这礼物,超越了物质本身,直抵她灵魂深处。
方允抬头望进他深沉眼眸,那里映着她,也映着星光。心中情愫翻涌,她再也按捺不住,主动踮脚,吻上了他含笑的唇。
这个吻,温柔缱绻,绵长动人。
此时,孙阿姨端着盛有精致蛋糕的托盘从厨房走出,一眼瞥见阳台上相拥的身影,脚步一顿,脸上立刻绽开慈祥而了然的笑容,极其自然地转身,佯装整理果盘,仿佛从未出现。
赵廷文敏锐捕捉到身后动静,结束了这个甜蜜的吻,唇角愉悦勾起。
他低头,额头轻抵她的,柔声提醒:
“该吹蜡烛了,小寿星。”
方允这才后知后觉,脸颊飞红,略带羞赧地从他怀中退开半步。
孙阿姨适时回身,笑容满面地将蛋糕置于餐桌中央:“夫人,生日快乐!蛋糕是先生亲手做的。”
方允侧目看他,眼底盛满惊喜:
“你那么忙,怎么会有时间研究这些?”
赵廷文牵着她走过去,拿出打火机,点燃蜡烛,跳跃的烛光映亮他专注的侧脸:
“为你,总有时间。这本就是我该做的。”
言罢,他拉开椅子,扶着方允坐下,温声开口:
“好了,快许愿。”
方允唇角含笑,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长睫在烛光下投下温柔阴影。
在她闭目许愿的这一刻,赵廷文的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她身上。
烛光跳跃在她柔美的侧颜,勾勒出宁静的轮廓。世界仿佛安静下来,唯有眼前人是全部焦点。
他心中一片温软与满足。
无声地,他在心底,以最虔诚的祝祷默念:
愿我的允儿,所愿皆成真,所行化坦途,岁岁常欢愉,万事皆安澜。
……
第124章 种子发芽
时光在忙碌与日益沉重的孕体负荷中悄然流逝。
方允的孕肚已隆起得十分明显,行动间多了几分孕晚期的迟缓,但那双明眸中的神采和对工作的热忱却丝毫未减。
她依旧准时出现在律所,专注地处理着新丝路项目的复杂法律问题,拒绝任何关于提前休假或减轻工作的提议。
赵廷文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却深知她骨子里的执拗,只能将那份担忧化作更细致的暗中守护。
就在方允专注于案牍劳形之际,一粒曾在临昌项目风波中埋下的种子,在高层决策的春风化雨下,悄然破土而出。
组织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发*委、司*部等多个核心部委,正式启动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周期管理规范》的立法工作。
这项法规旨在填补法律空白,为投资规模巨大、关乎民生的重大基建项目,立规立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牵涉利益格局更是盘根错节。
一次高规格的立法协调会上,讨论陷入胶着。
各方代表就如何平衡监管力度与市场效率、如何构建科学的风险共担机制唇枪舌剑,难以达成共识。
主持会议的,正是曾带领巡查组亲历临昌风波、力挽狂澜,如今已擢升为某专门委员会主任的程组长。
眼见僵局难破,他放下手中材料,沉稳目光扫过全场:
“同志们,制定这样一部法规,光有理论框架和美好愿景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能落地的、能解决实际痛点的条文。”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什么,语气带着深沉感慨:
“就像当初临昌那盘困局,最终能拨云见日,靠的是什么?是抽丝剥茧的法律分析,是铁板钉钉的证据链条!我们现在最缺的,正是这种能将错综复杂的现实难题,精准转化为法律语言的能力。”
他拿起另一份材料,是关于新丝路项目法律架构的简报:
“再比如,像新丝路这种体量庞大、涉及多国法律体系的超级项目,光靠书本上的理论是玩不转的。”
程主任的声音带着叩问的力量:
“它需要的是真正在一线摸爬滚打、处理过复杂利益博弈和突发状况的法律专家,他们的实战经验,对我们制定这部《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法规的‘牙齿’和‘韧性’,往往来自于这些实践者的真知灼见。”
程主任的话语点到即止,未提具体人名。但,对于在座皆是深谙庙堂之道的部委要员而言,已是心照不宣。
会后,法工委李主任特意缓步,与程主任同行。
“老领导,您刚才提到的临昌和新丝路的实践经验,真是切中要害。”
李主任状似闲聊:
“不知您心目中,是否有具备这样实务经验的专家人选,可以为我们提供些宝贵意见?”
程主任微微一笑,神态平和自然:
“人选嘛,自然是你们法工委的职责。不过…”
他话锋轻转,如同不经意提及:
“我倒是听闻,金成律所的方允律师,在新丝路项目上担任首席法律顾问,表现相当亮眼。专业功底深厚,处理复杂涉外协调和风险管控的能力尤为突出。这类深谙实务、又能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的年轻才俊,值得关注。他们的视角,或许能为我们的草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