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话说到这里,楚寒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跪在地上连磕几个响头:“徒儿愚钝,感恩师父教导,徒儿拜见师父!”
  楚寒霄就这么在无相宗住了下来。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这里的神奇之处。
  无相宗驻扎在绝壁峰上,绝壁峰高耸入云,积雪常年不化,这里的成员们在练功修行之外,还会照顾许许多多的灵宠,这些灵宠们玲珑可爱,数量多如牛毛,性格形态各异,个个颇通人性,经常来找楚寒霄玩闹,它们数量太多,楚寒霄分辨不清,便用颜色将它们区分开来。
  灵宠们颇为喜欢玩雪,每当落下新雪的时候,它们便在雪地里头撒欢儿,皮毛最蓬的小白蹦进雪堆,前爪上下扒拉,把脸埋进雪里,再抬头时鼻尖沾着雪团,它甩甩脑袋,将雪花扑簌簌甩进脖颈的细毛里。
  花斑蹲在旁边歪头看着,后爪一蹬往前窜起,扑到小白身上,两个小家伙滚成一团,将雪地压得不成样子,分开时小白耳朵上挂着雪团,花斑下巴上沾着冰碴,两个都没知觉似的,扭着身子追扯对方的尾巴。
  蓝眼睛的蹲在老树下面观战,拿前爪拍打雪地,雪粒被刨得簌簌飞起,落了身旁的灰毛一头一脸,灰毛抖抖身子抖出雪片,它转身飞扑过去,爪子搭在蓝眼睛肩上,把对方按进雪堆,自己跟着跳了进去,半截尾巴在外面乱晃。
  最边上那只赤色的个子太小,藏在雪堆后面看它们打闹,但它不甘就被排除在外,抓住机会蜷起身子沿着长坡往底下滚,滚到坡底时整个身子埋进雪里,湿漉漉的鼻子露在外面,它翻了个身,四仰八叉的躺在那里喘息,过了一会儿慢腾腾的拱了出来,比刚才精神多了,甩着脑袋往伙伴堆里钻,和伙伴们扭打在一起。
  风卷着雪花飘荡过来,它们玩得更欢,这个咬着这个的尾巴尖,那个扒拉那个的耳朵尖,雪地被踩得咯吱作响,附近的枯枝都碾碎了。
  楚寒霄每次都躲在树后偷偷看着,但每次都会被它们发现,灵宠们成群结队地飞扑过来,将他团团围住,将他扑倒在地,呼朋引伴的和他打成一团。
  每次和灵宠们一起玩都会误了练功的时辰,为此谢孤鸿打过多少次楚寒霄的手板,楚寒霄都记不清了。
  谢孤鸿是个尽职尽责的师父,教他练功时向来认真,一招一式都要让楚寒霄记在心里,他们时常下山采买东西,每次采买时候谢孤鸿便会带楚寒霄下山,来到森林里的木屋中修习功法。
  这木屋藏在森林深处,不知什么时候搭建好的,里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连笔墨纸砚和茶具都齐全的。这木屋里平时没人,他们下山过来之后要先打扫房间、置办物件,饮茶写字之后再去练剑。
  雪落得密,在谢孤鸿的白衣上积了一层寒霜,他立在楚寒霄身后,右手覆上对方握剑的手,那双手蕴藏着少年人才有的暖意,却因攥得太紧有些发僵。
  楚寒霄指尖轻颤,他能感觉到师父手上的薄茧蹭过自己的虎口,像块温温的粗粝的棉布,将他包裹起来,师父的另一只手抚上他的后颈,顺着脊骨慢慢下推:“行如松,坐如钟,行走坐卧不忘吐纳呼吸。”
  少年的脊背狠狠的绷直了,雪花从发顶融进后颈,凉得他缩了缩肩,谢孤鸿的长袖扫过他的手背,带着被草药浸泡过的清苦味,楚寒霄随着师父的指引,盯着自己的剑尖,让剑尖对准雪地里的枯枝,那枯枝是师父方才插下去的,风声大作也是纹丝不动。
  楚寒霄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接着一下,比落雨砸在青石板上还要清脆,他跟着师父的力道慢慢抬臂,剑尖挑落了枯枝上的积雪,碎雪簌簌落在两人脚边,枯枝仍是立在原处,分毫没有挪动。
  下一刻风声大作,滚卷的雪花扑面而来,将面颊打得泛红发肿,楚寒霄下意识闭上眼睛,睁眼时目光落在谢孤鸿的剑尖上,那细的看不清的枯枝竟被挑得离地半寸,在空中颤巍巍的摇晃着。
  谢孤鸿用剑可谓出神入化,楚寒霄看得忘了呼吸。
  他揉了揉眼,耳尖红得像要将雪块融化,他紧紧盯着那截枯枝,连落进脖颈的雪都顾不上擦。
  谢孤鸿挑起枯枝,将它握住手里,楚寒霄跟着抬起眼睛,直直撞上师父的目光,谢孤鸿的眼睛比雪更凉,凉中却裹着点暖,像树枝上未落的雪,将化不化的摇曳着。
  楚寒霄定了定神,手里的剑轻飘飘的,和他的心一样,不受控制地飞上天去。
  练剑之后回到木屋研磨写字,谢孤鸿写的一手好字,编了不少练功心法,在木屋里堆成小山,楚寒霄习字认真,但下笔分不清轻重,总是没法写出俊秀的字体。
  谢孤鸿让楚寒霄先练一会儿,自己出去温起灶台煮些粥吃,谢孤鸿自己可以辟谷,但楚寒霄还需要谷米填五脏庙,他拿着蒲扇扇着灶台,待火舌旺起来了,便起身去看楚寒霄的成果。
  楚寒霄蹲在炭盆边温墨,砚台里的墨汁凝结起来,他拿木片轻轻刮开,黑亮的汁液向外漫开。
  谢孤鸿走到案前坐下,楚寒霄小心翼翼凑上前来,挨着师父坐下,嗅着师父身上清苦的药味。毛笔在笔山上搁着,楚寒霄伸手去拿,指头却被师父截住,谢孤鸿的拇指按住他的食指,轻轻往上提,另一只手覆上楚寒霄的手腕,引导他调整姿势。
  楚寒霄吸了口气,笔尖悬在纸上,轻轻沉了下来,不自觉屏住呼吸,谢孤鸿带着他的手缓缓向右,墨线歪歪扭扭的在纸上洇开,楚寒霄不自觉地去看师父的手背,谢孤鸿的手背上透着几丝青筋,随着运笔的动作微微跳动。
  谢孤鸿带着他写了几个字,松开手退后半寸,楚寒霄骤然失了帮助,他定了定神重新握笔,笔尖不知怎的给戳偏了,把自己名字里的寒染成一团,他急慌慌要擦干净,手腕被师父给按住了,谢孤鸿轻轻笑笑,拿笔在那团墨上添了几笔,把晕开的墨迹画成一片云朵。
  楚寒霄呆呆地望着那片云朵,又抬头去看师父的眉眼,谢孤鸿点了点头,指尖在宣纸上划过,示意徒弟继续写字。
  门外的灶台上有粥水溢出的咕咚声,谢孤鸿站起身来,袖口扫过楚寒霄的手背,留下一缕药香,阳光随着他掀帘出去的动作漏了进来,在地上铺开一片,案上的宣纸被风掀起一角,楚寒霄抬手去按,指尖触到那片晕染开来的墨云,他被烫到似的收回手来,那墨汁火灼似的沿着他的手臂向上,烧得他坐立不安,什么神志都留不住了。
  他对师父绝不是普通的师徒之情,他要向师父表明心意。
  寒冷的冬季过去,转眼到了春末夏初,楚寒霄在竹院晾师父的旧衣裳,谢孤鸿抱着新采的兰草进来,他攥着师父褪色的外衫,喉结动了动刚要开口,檐下那对养了三年的灵鸟扑棱棱飞了起来。院外的灵兽丢了石子进来,将灵鸟给吓到了,灵鸟喜静害怕惊吓,谢孤鸿起身前去安抚灵鸟,楚寒霄的声音被灵鸟的扑翅声揉在风里,碎得什么都听不清了。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楚寒霄煮了姜茶给师父送去,推开门见到谢孤鸿对着窗棂抹剑,他捧着陶盏站在廊下,在雨帘里望着那个人的背影,舌尖抵着我字刚要张口,后山石壁传来轰隆隆的闷响。积雨冲松了碎石,谢孤鸿提剑往后山跑去,楚寒霄攥着茶盏风中凌乱,话哽在喉咙里吐不出来。
  重阳登高那日,楚寒霄跟着谢孤鸿往半山腰爬,他扶着师父的胳膊,山风掀起两人的衣摆,此刻山花烂漫,野蜂飞舞,正是告白的好时节。楚寒霄刚要开口,脚边窜出只灰毛野兔,那野兔一蹦三尺多高,撞翻了楚寒霄怀里的竹篮,竹篮里装着他连夜烤好的桂花糕,碎在地上落得一片狼藉。谢孤鸿蹲在地上一块一块捡了回来,楚寒霄看着师父的发顶,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上元节的夜里,楚寒霄和师父一同下山去逛灯市,他攥着给师父给买的兔耳朵灯,跟着谢孤鸿穿过人群,他望着师父被灯影映暖的侧脸,话到嘴边刚要开口,街角传来抓贼的喊叫声,那小贼从面前蹿过,谢孤鸿提气追了上去,楚寒霄傻傻站在原地,琉璃灯在手里乱晃,灯上写的“长相伴”三个字被夜风吹得忽明忽暗。
  清明时节雨纷纷,楚寒霄跟着谢孤鸿跪在碑前,为无相宗前任宗主扫墓,他看着师父叩首时垂落的发尾,喉间滚着的我字吐了出来,恰好一阵山风卷过,纸钱夹着飞灰迎面扑来,谢孤鸿抬手替他拂去脸上的纸灰,指尖触到他发烫的耳垂,楚寒霄猛地偏头,话就着纸灰呛进了嗓子,糊得张不开嘴。
  炎炎夏日的午后,楚寒霄帮师父磨墨抄经,他看着谢孤鸿执笔写下心若不动,他凑了过去,看这不动怎么都像要动,这个字站了起来,在宣纸上摇摇摆摆,耀武扬威的跳起舞来,楚寒霄心念一动刚要开口,窗外的蝉声炸了起来,谢孤鸿推开窗户,几只灵宠扭打起来,和树上的灵鸟战成一团,羽毛在空中簌簌乱飞。谢孤鸿放下笔墨前去劝和,楚寒霄望着他的衣摆,到嘴边的“我心悦你”落了下来,和心若不动砸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