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嵇楼主同样震惊长公子谦卑的语气,他可太清楚长公子的眼高于顶,竟然也会有这样恳求别人的时候。
太反常了。
难道真慈长老还有自己不知道的身份……
总不会是锦氏什么隐居山林的前辈吧,不然真是想不出来长公子如此谦卑的理由啊,说起来,真慈长老的本事,确实是高深莫测,自己不问,可不代表不好奇,只是担忧问出这种问题犯了对方什么忌讳,再不理睬自己,那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难道真是什么锦氏隐居的大能吗?
嵇楼主天马行空的想象时,公冶慈却是笑了一声,翻起茶杯将残茶倒出,问了一个问题。
“锦氏派去压阵的人是谁?”
锦玹纵眼前一亮,知晓自己挽回及时,于是连忙说:
“是二弟玹绅。”
公冶慈哦了一声,随口道:
“既然如此,那让玹绮替我前去,即是兄弟,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锦玹纵:……
路上不打起来都是好的。
二公子锦玹绅可是比他更加骄纵嚣张,对不屑恭敬对待长兄的锦玹绮一直看不上眼,锦玹绮呢,也对这个媚上欺下的二哥从无好感,当年在家中时就打过不知道多少次架了,如今若真叫他们两个同行,只怕和“仇人相见”没什么差别了。
眼前这人,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吧。
但都这样说了,总觉得如果提出异议的话,对方会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回吧。”这种拒绝的话。
锦玹纵抽了抽嘴角,也只能无奈应答下来。
即是已经说定此事,再谈些许具体的事宜,也已经暮色四合,到了要告辞的时候。
公冶慈送他们到了门口,目送几人沿着山道下行。
山道并不算宽敞,若不是关系很好,或者身形瘦弱,并排两人已经显得局促了。
至少今日前来拜访的三人,大概并没并排而行的习惯。
于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凤山主排在最前面,锦氏长公子锦玹纵走在第二位,嵇楼主缀在最后,然而没走几步,锦玹纵便停下了脚步,嵇楼主看了他一眼,又与回头的凤山主对视片刻,随后若无其事的继续前行。
反常的举止,代表着有秘密潜伏,既然不愿开诚布公的谈,强行插入进去也很是扫兴,还是无视的好。
最后便徒留锦玹纵一个人站在原地。
公冶慈却好像没看到一样,转身折返庭院内。
但还没等他踏上回去屋内的台阶,锦玹纵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
“日朝垂青丝,月暮染白霜——能够使万物飞速生长的青丝白霜之咒,我说的对么?公冶阁主。”
第58章 循环幻境早就给出了提示
天下第一邪修是世人给予公冶慈的称号,但到底也不算是什么正面的称号,除却和他对敌时,没几个人敢真的这样当面称呼他,更让世人所熟悉的,能够喊出口的称呼,是芥子阁阁主的身份。
但重生而来,这可还是第一次有人再次喊出这个称号,竟然还引出来公冶慈些许的怀念。
这位锦氏长公子,倒是也有些过人的警觉,只是见过一面,竟然猜中真正的身份——这样想来,前些时日入微山那些企图入山偷窥的小老鼠,大概就是这位锦氏长公子的人了。
只是修为一般,而且很识时务的没强行破阵,打扰主人的想法,呆上片刻就撤退了,所以公冶慈也全做无视了。
那么,这位长公子今天特地前来对峙,是真发现了什么不容置疑的证明,又或者只是一种言语技巧的诈术,还是单纯的误打误撞呢。
公冶慈轻轻一笑,漫不经心的说道:
“长公子近些日子,看来时常沉溺有关咒术的典籍之中,所以才会脱口而出有关咒术的联想,那么,也是因为太过投入,所以此刻神思昏聩,才认错人,说错话了么。”
“难道你不是他夺舍这具躯壳而复生的吗?”
锦玹纵握紧了手中的折扇,紧紧盯着眼前的身影,因为太过激动,眼前的身影好像一分为二了一样。
其中一个是属于真慈道人的身影,另外一个,是属于数十年前那个天下第一邪修的身影——这许多年,有关那个大邪修的生死之事一向争论不休,而自己却抓到了隐姓埋名的他,任谁能够不激动呢。
心脉分明飞速跳动,却还是语气平稳的反驳对方敷衍的借口:
“世上还有第二个人能够如此精通咒术与幻阵吗?你若否定,又该如何解释从何处学来的这些道法,据我所知,风雅门可从未有相关的道法传授,而真慈长老此前二十五年也从未展露过相关道法,直到……直到数月前死而复生,性情大变,并且对咒术无师自通,所以你压根不是真慈道人,也不是小九的师尊,而是夺舍的魂魄。”
这样一说,还真是无比的可疑,有着无法解释的漏洞啊。
可惜,虽然猜对身份,却猜错了过程与结果,而且怎么能质疑他师尊的身份呢。
还需重新思考回答啊长公子。
公冶慈转过身来,垂眸看向站在庭院中的锦玹纵,伸手一挥,白玉戒尺便落入手中,他敲了敲手心,一边漫步走下台阶,一边缓缓说道:
“长公子如此机敏过人,只凭借曾经见过一面,就能够思索深远,推出如此深远的结论,真是让在下敬佩,不过,长公子为何不再多想一步,再多问一个问题——我这几个徒弟也不是白痴蠢货,为何朝夕相处,也从未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呢。”
他一步步走向锦玹纵,眉眼弯弯,带着温和的笑意,手中戒尺一下下敲着手心,仿佛是敲着心脉一样。
锦玹纵盯着他越来越近的身影,光辉映照之中,身影仿佛越发模糊,手中的戒尺,也好像在一寸寸变长,变成一只长剑——
锦玹纵呼吸忽然变轻,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有什么想法如流光一样从脑中掠过,让他无法抓住——似乎因为太过激动,而忽略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他这样只见过一面的人,都对真慈道人的身份产生质疑,那么和真慈道人朝夕相处的徒弟,为什么好像全无异常发生一样,其他人暂且不提,他那位拜师此处的九弟,可是有着并不输他的才智,为什么也没任何特殊表现?
是没有发现,还是……不敢表现出来发现的痕迹呢。
是不是如果指出这件事情,就会遭遇不测?
夺舍之事,可是天下共诛之罪,更何况对方还是惯于玩弄人心的无情邪修,若指出来他的不妥之处,或许……会被灭口也说不一定啊。
就像是——锦玹纵脑中灵光大闪,手中一甩,立刻长剑在手,另外一只手中的折扇也被完全打开,灵公瞬间充盈,已经做好斗争的准备。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为什么风雅门的朱纳木会在与真慈长老同处的一个深夜内消失,为什么风雅门的大师兄会在一次和真慈长老的深夜同行之后被下了那种可怕的咒术。
因为他们指出了公冶慈的真实身份,所以摧毁了他们的神志。
现在轮到自己了。
同样的深夜,同样的场景,难道自己也要经历同样的灾祸吗?
自己可是锦氏长公子,若对自己动手,难道不怕锦氏的报复吗?
不——若是真正的公冶慈,当然不会怕,因为二十多年前,他已经杀过一个锦氏长公子了。
最后剩下三步的距离,对方手中的白玉戒尺已经完全化成长剑,然后朝着自己劈来——
果然是他!
锦玹纵飞扇挡起攻击,而后一剑劈下——
眼前却只有一阵烟雾散开。
而在烟雾之后,那个手持白玉戒尺的人影仍是站在正殿前的台阶上,缓缓回神,朝他露出温和的微笑,手指轻轻地敲着白玉戒尺。
他就这样漫步走下台阶,朝着自己走来,温和的说:
“长公子如此机敏过人,只凭借曾经见过一面,就能够思索深远,推出如此深远的结论,真是让在下敬佩,不过,长公子为何不再多想一步,再多问一个问题——我这几个徒弟也不是白痴蠢货,为何朝夕相处,也从未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呢。”
锦玹纵:……
锦玹纵晃了晃脑袋,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什么,听错了什么,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语,方才不是才经历过一边?
难道是某种预知——这种状况也不是没有过,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恍惚间有种从前经历过的错觉。
这一次,当对方走到自己面前,如想象中一样提剑挥砍过来时,锦玹纵便先手一步,提剑朝他砍去。
又是一阵烟雾飘荡,他没有砍到任何的人影。
而在烟雾散去之后,他抬眼朝前看去——真慈道人站在正殿前的台阶上,缓缓回身,朝他露出温和的微笑。
温和如三月春风的微笑,却看到锦玹纵心中发寒,仿佛是在和什么妖魔对视。
太反常了。
难道真慈长老还有自己不知道的身份……
总不会是锦氏什么隐居山林的前辈吧,不然真是想不出来长公子如此谦卑的理由啊,说起来,真慈长老的本事,确实是高深莫测,自己不问,可不代表不好奇,只是担忧问出这种问题犯了对方什么忌讳,再不理睬自己,那就因小失大了。
所以难道真是什么锦氏隐居的大能吗?
嵇楼主天马行空的想象时,公冶慈却是笑了一声,翻起茶杯将残茶倒出,问了一个问题。
“锦氏派去压阵的人是谁?”
锦玹纵眼前一亮,知晓自己挽回及时,于是连忙说:
“是二弟玹绅。”
公冶慈哦了一声,随口道:
“既然如此,那让玹绮替我前去,即是兄弟,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锦玹纵:……
路上不打起来都是好的。
二公子锦玹绅可是比他更加骄纵嚣张,对不屑恭敬对待长兄的锦玹绮一直看不上眼,锦玹绮呢,也对这个媚上欺下的二哥从无好感,当年在家中时就打过不知道多少次架了,如今若真叫他们两个同行,只怕和“仇人相见”没什么差别了。
眼前这人,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吧。
但都这样说了,总觉得如果提出异议的话,对方会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回吧。”这种拒绝的话。
锦玹纵抽了抽嘴角,也只能无奈应答下来。
即是已经说定此事,再谈些许具体的事宜,也已经暮色四合,到了要告辞的时候。
公冶慈送他们到了门口,目送几人沿着山道下行。
山道并不算宽敞,若不是关系很好,或者身形瘦弱,并排两人已经显得局促了。
至少今日前来拜访的三人,大概并没并排而行的习惯。
于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凤山主排在最前面,锦氏长公子锦玹纵走在第二位,嵇楼主缀在最后,然而没走几步,锦玹纵便停下了脚步,嵇楼主看了他一眼,又与回头的凤山主对视片刻,随后若无其事的继续前行。
反常的举止,代表着有秘密潜伏,既然不愿开诚布公的谈,强行插入进去也很是扫兴,还是无视的好。
最后便徒留锦玹纵一个人站在原地。
公冶慈却好像没看到一样,转身折返庭院内。
但还没等他踏上回去屋内的台阶,锦玹纵的声音就在身后响起。
“日朝垂青丝,月暮染白霜——能够使万物飞速生长的青丝白霜之咒,我说的对么?公冶阁主。”
第58章 循环幻境早就给出了提示
天下第一邪修是世人给予公冶慈的称号,但到底也不算是什么正面的称号,除却和他对敌时,没几个人敢真的这样当面称呼他,更让世人所熟悉的,能够喊出口的称呼,是芥子阁阁主的身份。
但重生而来,这可还是第一次有人再次喊出这个称号,竟然还引出来公冶慈些许的怀念。
这位锦氏长公子,倒是也有些过人的警觉,只是见过一面,竟然猜中真正的身份——这样想来,前些时日入微山那些企图入山偷窥的小老鼠,大概就是这位锦氏长公子的人了。
只是修为一般,而且很识时务的没强行破阵,打扰主人的想法,呆上片刻就撤退了,所以公冶慈也全做无视了。
那么,这位长公子今天特地前来对峙,是真发现了什么不容置疑的证明,又或者只是一种言语技巧的诈术,还是单纯的误打误撞呢。
公冶慈轻轻一笑,漫不经心的说道:
“长公子近些日子,看来时常沉溺有关咒术的典籍之中,所以才会脱口而出有关咒术的联想,那么,也是因为太过投入,所以此刻神思昏聩,才认错人,说错话了么。”
“难道你不是他夺舍这具躯壳而复生的吗?”
锦玹纵握紧了手中的折扇,紧紧盯着眼前的身影,因为太过激动,眼前的身影好像一分为二了一样。
其中一个是属于真慈道人的身影,另外一个,是属于数十年前那个天下第一邪修的身影——这许多年,有关那个大邪修的生死之事一向争论不休,而自己却抓到了隐姓埋名的他,任谁能够不激动呢。
心脉分明飞速跳动,却还是语气平稳的反驳对方敷衍的借口:
“世上还有第二个人能够如此精通咒术与幻阵吗?你若否定,又该如何解释从何处学来的这些道法,据我所知,风雅门可从未有相关的道法传授,而真慈长老此前二十五年也从未展露过相关道法,直到……直到数月前死而复生,性情大变,并且对咒术无师自通,所以你压根不是真慈道人,也不是小九的师尊,而是夺舍的魂魄。”
这样一说,还真是无比的可疑,有着无法解释的漏洞啊。
可惜,虽然猜对身份,却猜错了过程与结果,而且怎么能质疑他师尊的身份呢。
还需重新思考回答啊长公子。
公冶慈转过身来,垂眸看向站在庭院中的锦玹纵,伸手一挥,白玉戒尺便落入手中,他敲了敲手心,一边漫步走下台阶,一边缓缓说道:
“长公子如此机敏过人,只凭借曾经见过一面,就能够思索深远,推出如此深远的结论,真是让在下敬佩,不过,长公子为何不再多想一步,再多问一个问题——我这几个徒弟也不是白痴蠢货,为何朝夕相处,也从未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呢。”
他一步步走向锦玹纵,眉眼弯弯,带着温和的笑意,手中戒尺一下下敲着手心,仿佛是敲着心脉一样。
锦玹纵盯着他越来越近的身影,光辉映照之中,身影仿佛越发模糊,手中的戒尺,也好像在一寸寸变长,变成一只长剑——
锦玹纵呼吸忽然变轻,下意识后退了一步。
有什么想法如流光一样从脑中掠过,让他无法抓住——似乎因为太过激动,而忽略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他这样只见过一面的人,都对真慈道人的身份产生质疑,那么和真慈道人朝夕相处的徒弟,为什么好像全无异常发生一样,其他人暂且不提,他那位拜师此处的九弟,可是有着并不输他的才智,为什么也没任何特殊表现?
是没有发现,还是……不敢表现出来发现的痕迹呢。
是不是如果指出这件事情,就会遭遇不测?
夺舍之事,可是天下共诛之罪,更何况对方还是惯于玩弄人心的无情邪修,若指出来他的不妥之处,或许……会被灭口也说不一定啊。
就像是——锦玹纵脑中灵光大闪,手中一甩,立刻长剑在手,另外一只手中的折扇也被完全打开,灵公瞬间充盈,已经做好斗争的准备。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为什么风雅门的朱纳木会在与真慈长老同处的一个深夜内消失,为什么风雅门的大师兄会在一次和真慈长老的深夜同行之后被下了那种可怕的咒术。
因为他们指出了公冶慈的真实身份,所以摧毁了他们的神志。
现在轮到自己了。
同样的深夜,同样的场景,难道自己也要经历同样的灾祸吗?
自己可是锦氏长公子,若对自己动手,难道不怕锦氏的报复吗?
不——若是真正的公冶慈,当然不会怕,因为二十多年前,他已经杀过一个锦氏长公子了。
最后剩下三步的距离,对方手中的白玉戒尺已经完全化成长剑,然后朝着自己劈来——
果然是他!
锦玹纵飞扇挡起攻击,而后一剑劈下——
眼前却只有一阵烟雾散开。
而在烟雾之后,那个手持白玉戒尺的人影仍是站在正殿前的台阶上,缓缓回神,朝他露出温和的微笑,手指轻轻地敲着白玉戒尺。
他就这样漫步走下台阶,朝着自己走来,温和的说:
“长公子如此机敏过人,只凭借曾经见过一面,就能够思索深远,推出如此深远的结论,真是让在下敬佩,不过,长公子为何不再多想一步,再多问一个问题——我这几个徒弟也不是白痴蠢货,为何朝夕相处,也从未对我的身份提出质疑呢。”
锦玹纵:……
锦玹纵晃了晃脑袋,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什么,听错了什么,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语,方才不是才经历过一边?
难道是某种预知——这种状况也不是没有过,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恍惚间有种从前经历过的错觉。
这一次,当对方走到自己面前,如想象中一样提剑挥砍过来时,锦玹纵便先手一步,提剑朝他砍去。
又是一阵烟雾飘荡,他没有砍到任何的人影。
而在烟雾散去之后,他抬眼朝前看去——真慈道人站在正殿前的台阶上,缓缓回身,朝他露出温和的微笑。
温和如三月春风的微笑,却看到锦玹纵心中发寒,仿佛是在和什么妖魔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