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这个可以。”
“我看行。”
“所以没有打屁股看了吗?”宣太后十分惋惜,“我等了很久呢。”
“政儿还有事呢,他不是专门过来打孩子的。”子楚凝视着水镜,有些愧疚地叹息,“邯郸终于打下来了,政儿也终于能高兴点了吧?当年之事,我亏欠他许多……”
第128章 嬴政:越长大越讨厌!
“这就是你说的没有受伤?”嬴政责怪,还把太子信里的话拿出来怼他,“‘一点伤都没受’?”
李世民懵了一下,委屈巴巴地嗫嚅:“这也能叫受伤吗?”
不是他玩文字游戏,更不是他在有意欺骗,他是真心觉得,这算受伤吗?
这怎么能算受伤呢?既没什么疼痛感,也不影响他行动,就是当时淤青了而已,跟小孩子出门摔个跤的程度差不多。
这种小事,难道还值得在信里说一句,惹嬴政担忧吗?
本来小时候雍城受伤的事,嬴政就一直耿耿于怀,他去年发个烧嬴政都要彻夜守着,生怕他这么大人,还能因为风寒出什么不得了的事。如此这般,李世民哪敢多嘴?
“你不听话。”嬴政冷漠指控。
“是。”
“未经我同意,居然敢奔袭云中,扰乱大秦对赵的部署。”
“呃……谈不上‘扰乱’吧……”很小声地咕哝。
“听说你冲锋在前,以一当十,每战必先驱,退必断后?在云中城外免胄,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个……有什么问题吗?”真心疑问。
“鲁莽至极。明知我忧心,还不快点回家。”
“我要是走了,云中可能会生乱的……”忍不住辩解一句。
“还敢狡辩?”嬴政不高兴,“这是认错的态度吗?”
“……”
事实证明,甭管什么样的父母,骂起孩子来总是不免落入俗套,气急了最后都会变成碎碎念的唠叨和指控态度问题。
嬴政把整件事复盘了一遍,从他不顾王翦阻拦偷偷离开撩阳,到奔袭千里夜行军赶到云中,大喇喇地把自己送到李牧面前,被射了一箭,居然还敢把武器送给李牧……
等念叨到弩箭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快听睡着了。
他依然乖乖巧巧地跪在那里,穿了杏黄的中衣,还披了玄金色的外袍,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放在膝盖上,安安静静地听训,实则已经走神到了邯郸的地形图,以及哺食吃什么。
他什么时候穿的衣服?
当然是夏无且治完伤之后,某生气气的秦王怕他冻着,扔了两件衣服给他,正正好好是他的尺寸,带着一点兰草和苏合香的味道,淡淡的,很好闻,还是特意从咸阳带过来的呢。
被爱的孩子就是有恃无恐啊。不然呢?
“阿父……”李世民听了半天,软乎乎地小小声唤道。
“有事?”嬴政没好气。
“有吃的吗?”
“你还知道要吃东西?饿死你算了!”
秦王遂令侍从传饭,冷着脸斥道:“还跪在那里干什么?要我喂你吗?”
李世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整理好衣服,缀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得像急着开饭的小猫咪,就差喵喵叫了。
“还有什么事瞒着我吗?”嬴政坐下来,盯着他问。
“王翦、蒙武、蒙恬……几位将军的奏报里什么都写了吧?应该没有漏的了。”
连发誓的那句话都写了诶,还不够全面吗?
告状的人真的太多了!
“你这次本是去劳军的,却擅自离开,这算有违诏令,御史大夫已经上了十几次奏了。”
“哦。”
“?”嬴政瞪着他,“这是何意?”
“为防御史攻讦,父王未下诏令,而是以信传音。拳拳护佑之心,孩儿铭心刻骨,一日也不敢忘。”
“好好说话!别在这敷衍我。”
“多谢阿父替我挡掉御史大夫,要不然我就要背上抗诏不遵的大罪啦。”李世民腆着脸笑嘻嘻,眉眼弯弯,灿然生辉。
“你这次的军功,最多给你记一半。”
“还能记一半?”太子惊讶,“我还以为会功过相抵。”
“你还好意思说?”这句话嬴政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若不严惩,日后人人皆效仿你这般自作主张,岂不是乱套了?”
“严惩,必须严惩。”李世民连忙收起笑容,一脸严肃,“任凭阿父处置,我绝无二话。”
“我还没动手呢,就一堆为你求情的了,你这收揽人心的本事也是见长。”嬴政埋怨。
“……”李世民偷偷瞅他,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越长大越讨厌,看你就烦。”嬴政恼道。
那你还跟我一块吃饭?赵王宫就这么几步大吗?李世民悄咪咪在心底嘀咕,这种话立即从耳边溜走,完全不值得进耳朵。
“他们若是不求情,阿父才会不悦吧。”
秦王要打太子,谁还能在一边看热闹不成?咋地,你是华阳太后还是芈夫人?
“就你话多。”嬴政又斥他一句。
不说话也要被骂,说话还要被骂,惹毛了就是这个后果了,连呼吸都是错,做啥都要被挑剔。
李世民老老实实地闭嘴用饭,吃了一半,抽空问:“阿父你不吃吗?”
“被你气饱了。”嬴政面无表情。
为什么每句话都那——么耳熟?这是什么刻进长辈dna的话术吗?只要带孩子带久了就自动解锁?
“多少还是吃一点吧,不然我会担心的。”见嬴政一直没有动,李世民还是不放心。
嬴政盯他也盯够了,越看越想打他,索性不看了,食不知味地用了几口鲜笋鸡汤。
“荒干水里的鱼好吃么?”狡黠的太子咬着脆脆的芝麻饼,好整以暇地问,“源头发自阴山的雪水与山泉,冷水里的鱼,好像肉更细嫩些。那种红眼的是鳟鱼吧?做成鱼脍,配上梅子酱或芍药酱,如雪上花开,晶莹剔透,一定很好看。”
“那也太甜了,只有你喜欢这么吃。脍,春用葱,秋用芥,亦可拌醋浆。”
“所以好吃吗?”李世民微笑。
“尚可。”
“那就是很好吃的意思了。不过鱼脍虽然鲜美,但不能多吃,还是煎完炖汤,烤熟了,或者打成鱼丸,吃起来更安全。”
李世民记得三国时的陈登就是太喜欢吃生鱼脍,后来得病,华佗给他开汤药,喝完药后吐出三升的虫子。
那一堆虫子甚至还在动。
他当年看《三国志》看到那里,差点没把书给扔了,恶心得好几年都不吃鱼脍。
还不能想,越想越恶心。
“这还用你多话?夏无且都提醒过。”
“那就行。”李世民刚停了几秒,又道,“刺也有点多,吃的时候得小心,别被扎了喉咙。”
嬴政刚想怼他,忽然顿了顿,问:“你被扎过?”
“那倒没有,李信被扎过,卡在喉里疼了一天,喝醋吞饭都不管用,咽口水都疼。”他解释完毕,就听嬴政冷嘲:“活该。”
这要是换了蒙恬,嬴政才不会是这种解气的语气呢。看来是撒欢的中李,没有保护好小李,导致他伤在大李手里,上了秦王的小本本了,为李信点个蜡。
“我离开云中前,咸阳派来的郡守已经到了,云中郡之后,由章邯暂理是吗?”李世民饶有兴趣地打听。
当今天下,分封与郡县并行,赵国也在过渡当中,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匈奴,在赵国北方设立了三大郡,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其中,云中郡的治所就是云中城,因为边境的特殊性,军民大多都在城内外生存,屯田驻防。
“嗯,暂且这么定了,你可有异议?”嬴政认真问。
“我没什么异议。章邯……”
“章邯怎么了?”嬴政奇道,“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
“那倒没有,能文能武,驻守云中郡,应当没什么问题。庞煖和李牧也不会突然起兵杀了他的。”李世民评估了很久,得出结论。
嬴政很自然地相信这个结论。
“你竟能收服李牧,实数不易。”
着急生气怒骂打孩子,和信任太子的能力放手让他指挥,直到现在才算总账,看似很割裂,其实是一样的。
爱他,担心他,在乎他,同时相信他,尊重他,为他处理朝中攻讦的声音,为他调兵遣将助阵,为他输送粮草解围,为他派出郡守接替,不干扰他一切军事行动,甚至不忍心再打第二下鞭子。
这样深厚难言的爱子之心,李世民要是体会不到,他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所以他吃完饭,很快乐地绕着嬴政打转,叽叽喳喳。
“章邯本来是在少府干的吧?”
“嗯,颇为出色,调过去试试。”
“阿母和曾祖母都还好吗?”
“无病无灾。”
“可惜最近太忙,也没法带什么礼物给她们。”
“我看行。”
“所以没有打屁股看了吗?”宣太后十分惋惜,“我等了很久呢。”
“政儿还有事呢,他不是专门过来打孩子的。”子楚凝视着水镜,有些愧疚地叹息,“邯郸终于打下来了,政儿也终于能高兴点了吧?当年之事,我亏欠他许多……”
第128章 嬴政:越长大越讨厌!
“这就是你说的没有受伤?”嬴政责怪,还把太子信里的话拿出来怼他,“‘一点伤都没受’?”
李世民懵了一下,委屈巴巴地嗫嚅:“这也能叫受伤吗?”
不是他玩文字游戏,更不是他在有意欺骗,他是真心觉得,这算受伤吗?
这怎么能算受伤呢?既没什么疼痛感,也不影响他行动,就是当时淤青了而已,跟小孩子出门摔个跤的程度差不多。
这种小事,难道还值得在信里说一句,惹嬴政担忧吗?
本来小时候雍城受伤的事,嬴政就一直耿耿于怀,他去年发个烧嬴政都要彻夜守着,生怕他这么大人,还能因为风寒出什么不得了的事。如此这般,李世民哪敢多嘴?
“你不听话。”嬴政冷漠指控。
“是。”
“未经我同意,居然敢奔袭云中,扰乱大秦对赵的部署。”
“呃……谈不上‘扰乱’吧……”很小声地咕哝。
“听说你冲锋在前,以一当十,每战必先驱,退必断后?在云中城外免胄,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个……有什么问题吗?”真心疑问。
“鲁莽至极。明知我忧心,还不快点回家。”
“我要是走了,云中可能会生乱的……”忍不住辩解一句。
“还敢狡辩?”嬴政不高兴,“这是认错的态度吗?”
“……”
事实证明,甭管什么样的父母,骂起孩子来总是不免落入俗套,气急了最后都会变成碎碎念的唠叨和指控态度问题。
嬴政把整件事复盘了一遍,从他不顾王翦阻拦偷偷离开撩阳,到奔袭千里夜行军赶到云中,大喇喇地把自己送到李牧面前,被射了一箭,居然还敢把武器送给李牧……
等念叨到弩箭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快听睡着了。
他依然乖乖巧巧地跪在那里,穿了杏黄的中衣,还披了玄金色的外袍,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放在膝盖上,安安静静地听训,实则已经走神到了邯郸的地形图,以及哺食吃什么。
他什么时候穿的衣服?
当然是夏无且治完伤之后,某生气气的秦王怕他冻着,扔了两件衣服给他,正正好好是他的尺寸,带着一点兰草和苏合香的味道,淡淡的,很好闻,还是特意从咸阳带过来的呢。
被爱的孩子就是有恃无恐啊。不然呢?
“阿父……”李世民听了半天,软乎乎地小小声唤道。
“有事?”嬴政没好气。
“有吃的吗?”
“你还知道要吃东西?饿死你算了!”
秦王遂令侍从传饭,冷着脸斥道:“还跪在那里干什么?要我喂你吗?”
李世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整理好衣服,缀在他身后,亦步亦趋得像急着开饭的小猫咪,就差喵喵叫了。
“还有什么事瞒着我吗?”嬴政坐下来,盯着他问。
“王翦、蒙武、蒙恬……几位将军的奏报里什么都写了吧?应该没有漏的了。”
连发誓的那句话都写了诶,还不够全面吗?
告状的人真的太多了!
“你这次本是去劳军的,却擅自离开,这算有违诏令,御史大夫已经上了十几次奏了。”
“哦。”
“?”嬴政瞪着他,“这是何意?”
“为防御史攻讦,父王未下诏令,而是以信传音。拳拳护佑之心,孩儿铭心刻骨,一日也不敢忘。”
“好好说话!别在这敷衍我。”
“多谢阿父替我挡掉御史大夫,要不然我就要背上抗诏不遵的大罪啦。”李世民腆着脸笑嘻嘻,眉眼弯弯,灿然生辉。
“你这次的军功,最多给你记一半。”
“还能记一半?”太子惊讶,“我还以为会功过相抵。”
“你还好意思说?”这句话嬴政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若不严惩,日后人人皆效仿你这般自作主张,岂不是乱套了?”
“严惩,必须严惩。”李世民连忙收起笑容,一脸严肃,“任凭阿父处置,我绝无二话。”
“我还没动手呢,就一堆为你求情的了,你这收揽人心的本事也是见长。”嬴政埋怨。
“……”李世民偷偷瞅他,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越长大越讨厌,看你就烦。”嬴政恼道。
那你还跟我一块吃饭?赵王宫就这么几步大吗?李世民悄咪咪在心底嘀咕,这种话立即从耳边溜走,完全不值得进耳朵。
“他们若是不求情,阿父才会不悦吧。”
秦王要打太子,谁还能在一边看热闹不成?咋地,你是华阳太后还是芈夫人?
“就你话多。”嬴政又斥他一句。
不说话也要被骂,说话还要被骂,惹毛了就是这个后果了,连呼吸都是错,做啥都要被挑剔。
李世民老老实实地闭嘴用饭,吃了一半,抽空问:“阿父你不吃吗?”
“被你气饱了。”嬴政面无表情。
为什么每句话都那——么耳熟?这是什么刻进长辈dna的话术吗?只要带孩子带久了就自动解锁?
“多少还是吃一点吧,不然我会担心的。”见嬴政一直没有动,李世民还是不放心。
嬴政盯他也盯够了,越看越想打他,索性不看了,食不知味地用了几口鲜笋鸡汤。
“荒干水里的鱼好吃么?”狡黠的太子咬着脆脆的芝麻饼,好整以暇地问,“源头发自阴山的雪水与山泉,冷水里的鱼,好像肉更细嫩些。那种红眼的是鳟鱼吧?做成鱼脍,配上梅子酱或芍药酱,如雪上花开,晶莹剔透,一定很好看。”
“那也太甜了,只有你喜欢这么吃。脍,春用葱,秋用芥,亦可拌醋浆。”
“所以好吃吗?”李世民微笑。
“尚可。”
“那就是很好吃的意思了。不过鱼脍虽然鲜美,但不能多吃,还是煎完炖汤,烤熟了,或者打成鱼丸,吃起来更安全。”
李世民记得三国时的陈登就是太喜欢吃生鱼脍,后来得病,华佗给他开汤药,喝完药后吐出三升的虫子。
那一堆虫子甚至还在动。
他当年看《三国志》看到那里,差点没把书给扔了,恶心得好几年都不吃鱼脍。
还不能想,越想越恶心。
“这还用你多话?夏无且都提醒过。”
“那就行。”李世民刚停了几秒,又道,“刺也有点多,吃的时候得小心,别被扎了喉咙。”
嬴政刚想怼他,忽然顿了顿,问:“你被扎过?”
“那倒没有,李信被扎过,卡在喉里疼了一天,喝醋吞饭都不管用,咽口水都疼。”他解释完毕,就听嬴政冷嘲:“活该。”
这要是换了蒙恬,嬴政才不会是这种解气的语气呢。看来是撒欢的中李,没有保护好小李,导致他伤在大李手里,上了秦王的小本本了,为李信点个蜡。
“我离开云中前,咸阳派来的郡守已经到了,云中郡之后,由章邯暂理是吗?”李世民饶有兴趣地打听。
当今天下,分封与郡县并行,赵国也在过渡当中,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匈奴,在赵国北方设立了三大郡,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其中,云中郡的治所就是云中城,因为边境的特殊性,军民大多都在城内外生存,屯田驻防。
“嗯,暂且这么定了,你可有异议?”嬴政认真问。
“我没什么异议。章邯……”
“章邯怎么了?”嬴政奇道,“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妥?”
“那倒没有,能文能武,驻守云中郡,应当没什么问题。庞煖和李牧也不会突然起兵杀了他的。”李世民评估了很久,得出结论。
嬴政很自然地相信这个结论。
“你竟能收服李牧,实数不易。”
着急生气怒骂打孩子,和信任太子的能力放手让他指挥,直到现在才算总账,看似很割裂,其实是一样的。
爱他,担心他,在乎他,同时相信他,尊重他,为他处理朝中攻讦的声音,为他调兵遣将助阵,为他输送粮草解围,为他派出郡守接替,不干扰他一切军事行动,甚至不忍心再打第二下鞭子。
这样深厚难言的爱子之心,李世民要是体会不到,他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所以他吃完饭,很快乐地绕着嬴政打转,叽叽喳喳。
“章邯本来是在少府干的吧?”
“嗯,颇为出色,调过去试试。”
“阿母和曾祖母都还好吗?”
“无病无灾。”
“可惜最近太忙,也没法带什么礼物给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