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9节
  你不能指望所有专家都能跟着中国人民一起啃窝头吃咸菜吧。
  当然有这样的专家,但那始终是极少数。
  人家在苏联至少是黄油、面包、香肠、牛奶都没有缺过的。
  这些在苏联专家眼中非常普通且平凡的物资,对现如今的中国来说全都属于奢侈品。
  不过中国还是想办法,尽可能的去满足这些苏联专家。
  现在北平市里就有开一个专门的面包房,里面的面包是不对外售卖的。
  基本上用来满足对苏联援建专家的需求。
  但凡稍微有点心的苏联专家都能看出中国的贫困和中国对他们特殊待遇。
  所以绝大多数平凡的苏联专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点想法的。
  只要他们支援的工厂里的工程师们不是太傻,他们还是很愿意用心教的。
  不过这世上总有一些人的心是不会满足的。
  这一点和他是苏联人、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没有一毛钱关系。
  这就是人性中的弱点。比如说那位波兹尤涅尔专家,李锐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就提出过要不要搞电子管厂的提议。
  不过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考虑到,北平的电子管厂已经有苏联专家援建了,还是全套的苏联技术。
  这个时候让李锐去插一脚不太好,所以也就没让李锐去管。
  李锐自己也觉得去一个建了一半的厂子搞技术支援不太对劲。
  人家已经按苏联标准来了,那就搞下去吧。
  苏联人虽然在十多年后的集成电路上走了很大的弯路。
  但是现在的电子管技术,苏联人还是可以的。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李锐对这个电子管厂还是有些上心的。
  因为电子管厂是所有电器中必不可缺的部件。
  不过在李锐了解了北平电子管厂后,他对那位波兹尤涅尔专家就没有太好的印象了。
  因为这位专家就属于援建专家中态度极差极其恶劣的那种。
  办公室冬天没有集中供暖,只能烧煤球炉,他就不高兴。夏天没有电风扇,太热了,他又不高兴。
  每次都是非常恶劣的发脾气。没办法,厂里只能专门给他配了一个人。
  冬天专门给他看煤球炉子。
  然后夏天还专门买了台进口的电风扇给这位专家配上。
  吃的喝的那就不用说了。
  每天一公升的鲜奶、黄油、面包、香肠,三不五时还得给他弄点牛肉等。
  可以说是按照最高规格去接待的。心平气和的说,李锐不反对以最高规格去接待这些技术专家。
  因为他们带来的技术很重要,如果自己没有穿越时空的话。
  那么他们手上的技术不是说用多少钱就可以买到的。
  但是给你这么好的招待,你给我们搞出这样的幺蛾子,这就不是李锐能接受的了。
  所以他直接让陆光达带着人去给单宗肃的悬浮液去做分析查阅资料了。
  钱三强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等李锐把一切都处理完毕后。
  钱三强才开口道:“李主任。你对苏联专家的事情怎么看?”
  李锐知道钱三强问的是什么。
  之前李锐给毛主席等人看过全盘无保留的学习苏联而带来的问题。
  所以毛主席写了两篇文章,都是要求科学界实事求是,不要搞学术崇拜这一套。
  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家都知道毛主席说的就是不要对苏联进行学术崇拜。
  钱三强问的自然是李锐对这件事的看法。
  李锐也不藏着掖着,他说出自己的看法:“我对苏联专家没有恶感。相反我很尊敬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会多走很多弯路。”
  “主要的关键是,中国丧失文化话语权太久了。以及我们的人民总期望有一个救世主。”
  钱三强:“怎么说?”
  李锐问:“钱所长,您听戏听评书吗?”
  钱三强点点头:“听的。”
  李锐继续道:“我们中国人听戏,听评书,总喜欢听些青天戏对吧。某地有酷吏压榨百姓,百姓们想的往往不是如何反抗酷吏。
  而是想着来一个青天大老爷。或者是八府巡按,或者是包大人、海大人,亦或者是微服出巡的皇帝。”
  “这些人在这些故事中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他们拯救万民与水火之中。而那些被压榨的万民在干什么呢?他们在默默的忍受,等待着一个救世主的出现。”
  李锐摇摇头:“这就是我就是升斗小民期待拯救与逆来顺受等性格。将希望寄托于他人。但是这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相违背的。你看《国际歌》里怎么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这种弱势放在升斗小民身上,那就是不懂反抗,任由压榨。只是期望有一个幻想中的青天老爷为他们主持公道。
  而放在我们的官员身上,则是希望有一个全能的领导。放在我们科技人员的身上,那就是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
  “这不好,非常不好。中国几千年来的帝王封建,尤其是在清王朝达到顶峰。传统儒家文化中但凡有点反抗精神的地方都被改成服从帝王的腐儒文化了。这文化影响我们国民几百上千年了。”
  “文化发展要讲的是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而改变。其精髓讲的就是不墨守成规,讲的就是创新。”
  “而不是待在原地渴望救世主,与渴望找到一个强者依靠和跟随。”李锐说道这里停了一下,因为想一想七十年另一个时空中的中国,依旧是想着依附于他人者占据上峰,其中的论调包括依附于美国等等。
  将依靠和跟随的人永远多于讲不因循守旧的人。
  “没有话语权和发声的平台,我们只能跟着别人走。久而久之会让我们丧失自我。甚至会形成一种自我否定又渴望他人认定的性格。
  在后世的中国,有一些伏拉夫(某外国人)就是靠着肯定中国来赚大钱。他们不一定真的多认同中国,但是他们可以靠我们性格中的这个弱点赚到钱。”
  “在我们中苏两个文明的交往中,我知道我们会有很多技术人员。甚至是政府高官都处于一种自卑的情绪中。甚至基因中那种依靠和跟随的渴望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
  “这些人很可怕,现在依附苏联,以后依附美国。但唯独没有考虑过中国会怎样。所以我对这件事上心,不仅仅是因为波兹尤涅尔这样一个苏联专家的问题。而是透过这个问题要看见我们这个国家的本质啊。”李锐有些无奈的叹息。
  钱三强沉默了一会儿后笑道:“你们后世法学院学生上的哲学课看起来比我们这个时代的强啊。文化属性的概念不错,有点道理。”
  “但是李主任,我觉得你也不要那么悲观。你现在不还兼着文化宣传的工作嘛。我相信你把文宣工作搞起来,花个十几二十年,总能扭转我们国家在文化上的劣势。”
  “当年陈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说给他十年时间办报纸,他能让全中国青年的思想为之一变。
  他报纸没有办十年就做到了大半不是吗?
  不管是我,还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谁没看过《新青年》。谁又不是从《新青年》开始发奋的呢?”
  钱三强年纪毕竟是比李锐大不少,做事也稳重不少。
  他笑着说:“李主任你也不用着急。我个人的建议啊,你也办个报纸。”
  “嗯?”李锐侧目。
  “我的建议是办一个综合性的报纸。你说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弱势文化,我觉得除了千年以来为帝王服务而把儒学改造成犬儒的文化之外。还有近百年来我国所面临的外敌屈辱。”
  钱三强有感而发:“我就不说我们近百年打了多少败仗。就光是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东西姓“洋”。洋火、洋灰、洋布、洋车、洋灯……等等,多到我数不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如何能文化强势的起来?”钱三强指了指李锐:“你应该办个报纸,或者是杂志,或者是连广播一起结合起来。”
  “你带来的网吧有这么多先进的资料。其实完全可以将那些我们还没有但是外国已经熟练运用的技术公开刊登起来。
  就说是我们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你也别管在另一个时空里是不是我们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反正就这么写。”
  钱三强呵呵的笑着:“你要先把国民自信心提起来。”
  李锐摸了摸脸庞:“这……我也不是没想过。但是这些文章总要有个署名吧。”
  钱三强摆摆手:“你别署名个人啊。你直接署名曙光厂啊!像我还有老陆、陆光达、钱学森、郭永怀等等这么多人都进了这个厂了。苏联人不是瞎子也知道这里是中国保密级别最高的研究中心吧。”
  “你直接把这些文章署名成曙光厂,不要具体到个人就好了。我们这里这么多科学家,群策群力难道还真的就研究不出这些东西?”
  钱三强说道这里的时候还是很自信的。
  他当然有资格自信,他可是全世界在物理学方面最顶尖的那批人。
  是金字塔塔尖的一小撮。“等有了影响力,你在搞个中文学术期刊。我现在能查到这么多后世的资料。难道我还不能写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新论文了?钱学森他们。”
  “到时候把学术期刊搞起来。我们发表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最好倒逼着欧美和苏联的同行来学中文看我们的期刊。那个时候你说谁又是强势文化属性呢?”
  钱三强呵呵的笑着,李锐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对啊,破晓基地里这么多科学家别浪费啊!
  他们不光是中国研究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
  同时也能帮助中国提升文化自信啊!“钱所长,你不搞物理也很牛啊!”
  李锐对钱三强竖着大拇指。
  北平电子管厂内,波兹尤涅尔还在愤愤不平的发脾气。
  “你们是在怀疑我捣乱吗?!”波兹尤涅尔喘着粗气,脖子和脸涨的通红:“我从莫斯科,坐了几千上万公里的火车来到这里,是帮助你们建设的,不是来接受你们的污蔑和指责的!”
  “既然你们不相信我,那我现在就走!”波兹尤涅尔气哼哼的收拾着自己的包裹。
  而在现场除了单宗肃等中国专家以外,还有好几名外事人员。其中一人在安抚波兹尤涅尔。
  另一人则对单宗肃说道:“单同志,你干嘛和苏联专家顶嘴呢?!”
  单宗肃不可思议的看着这名外事人员:“同志,什么叫做顶嘴?!科学只有科学的辩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以为是泼妇骂街吗?!”
  外事人员一拍大腿:“你说这些我都不懂。但是人家现在这样,你要不认个错吧。”单宗肃差点气笑了。
  而电子管厂里支持波兹尤涅尔的那批专家以蒋东华为首,也对单宗肃说道:
  “单同志,苏联专家怎么会错呢?应该就是钼丝不合格,不行我们就重做吧。别把小事搞成外交大事啊。”
  这群人的嘴脸正好印证了李锐和钱三强的谈话,他们的依靠和跟随的弱势文化属性暴露的一览无遗。
  单宗肃怒目圆瞪:“什么叫做小事成为外交事件的大事?!排除一切的不可能,唯一剩下的就是可能!”
  “我们全厂都检查过了,你们扪心自问,王厂长的厂在其他环节有问题吗?!”
  这话说得蒋东华等人不敢看他。
  “既然都没有问题,那就是悬浮液有问题。悬浮液的配方一定有问题!我不是针对谁,但是问题一定要查清楚。”
  悬浮液的配方是波兹尤涅尔手写交给工厂的,加上加工工艺有长长的好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