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18节
现在这片空地又要见证另一个历史事件了。
王耀武看着韩浚呵呵笑道:“韩浚,没想到我们这里出去最早的倒是你了。”
韩浚知道王耀武和他打趣,他也是哈哈一笑:“佐公,不要笑话我了。我这那算是出去啊。最多算是外出劳动。应用自己的所长罢了。”
杜垏明则问道:“外面的市面上怎么样?景气吗?”
韩浚想了想:“我是坐车直接去的电子管厂。没在街上逛。但倒是经过了几条还热闹的街道。”
“你还真别说,挺热闹的。感觉北平的经济已经复苏了一样。街面上各种做小生意的都开门了。”
“之前我知道的几家北平的烟管和妓院,这次路过的时候全部都已经没了。市面上景气许多,我看见很多北平市民在排队买鸡。”
“就是我们现在常吃的白羽鸡。说是新中国的农学家研究出来的新品种。高产肉多,价格也便宜。现在感觉已经是北平市民主流的肉食了。”
“我经过几个胡同,都能闻见里面飘来的鸡肉香味。”韩浚不得不感慨道:“升斗小民都能吃得起肉了。不论我是不是共产党,我都要说这是天大的恩德。”
杜垏明点了点头,没有在说话。
王耀武继续道:“那你去电子管厂,帮上忙了吗?”
韩浚摇摇头:“太多年没有碰书本知识,必须要重新学起了。我委托所长帮我弄来些学习资料。想着尽快捡起来,以后也派的上用场。”
这个时候范汉杰插话道:“现在新中国不是全盘苏联技术吗?你就是把你从德国学来的技术捡起来,也用不上吧。”
说道这里,韩浚一拍巴掌:“说道这个我就不困了。你们猜今天电子管厂发生什么事情了?”
韩浚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来兴趣了。
毕竟功德林里听新鲜事的机会太少了。
男人也是非常爱好八卦的。
所以一群人都凑了过来问:“什么事情?”
韩浚微微一笑:“你们绝对想不到。有个中国电子管的专家,把苏联人的技术给否了!”
这话一说还真是把这群人都给惊到了。
王耀武更是哑然道:“不能吧。苏联人的技术那是和美国人一个水准的。他们的技术还能有问题?”
杜聿明也疑惑道:“是啊,苏联人的技术没的说。他们也是生产电子管的大国,技术还能有什么问题?”
韩浚摇摇头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呢。我去的那个电子管厂,因为生产出来的第一波产品都是废件。厂长找了一批中国的专家去论证。”
“那个厂里援助的苏联技术专家说是钼丝有问题。可是中国这边的这个专家说是悬浮液配方有问题。”
“两方直接呛了起来。”王耀武摸了摸脑门:“乖乖,直接质疑苏联专啊。他们不怕惹恼了苏联专家,人家一不高兴就走了。到时候没人教技术怎么办?”
韩浚却道:“话不能这么说,佐公。这科学技术的事情就是一码归一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他是苏联专家还是美国专家就认为他完全是对的。”
“不过你们说的也对。他质疑苏联专家的技术有问题。现在正在吵架呢。所以我今天提早回来了。”
“那边苏联那个叫做波兹尤涅尔的专家更是放话,他要直接回苏联。不在中国待了。”
“不过那个中国学者单宗肃也是寸步不让,认定了是苏联专家提供的悬浮液参数有问题。”
“现在连外事人员都惊动了呢。”一众国府将军面面相觑。
更有人说道:“这外交无小事啊。这个叫单宗肃的专家怕是刚不过苏联人,怕还是要道歉吧。”
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技术怎么和苏联人比?在这方面质疑,到时候错了不是更丢脸吗?”
对于这些质疑,韩浚不置可否。
他甚至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事怕不是会和你们想的那样。”
一直听着,但是没有开口的黄维这时候说话了:“怎么?新中国不是认苏联当老大哥吗?现在他们不认了?”
韩浚看着黄维:“一码归一码。技术错了和你是不是老大哥没关系。这一次我觉得单宗肃说的很有道理。”
“我是支持他的。”杜聿明却感慨道:“那也要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才行啊。而且就算是他说的是对的。新中国会支持他吗?最怕最后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说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杜聿明叹息一声,不在说话了。
民国时期类似的烂事不在少数。外国专家是祖宗,这已经是这些将军们的共识了。
王耀武道:“韩浚,你之后还去电子管厂吗?”“去啊!”“那你帮我们观察观察,这到底是单宗肃说得对,还是那个波兹尤涅尔说的对。”
“没问题,佐公!”正如韩浚所说,当单宗肃质疑悬浮液配方有问题后,波兹尤涅尔就显得怒不可遏。
甚至公开放言:“你们这是对苏联专家的不尊重。既然你们这么行,那么这个工厂就交给你们吧。我回苏联了!”
说罢还真的怒气冲冲的走了。
王厂长想要挽留,但是却被单宗肃给按住了。
单宗肃对王厂长说:“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安抚一个外国专家。”
“而且王厂长,如果这个外国专家带来的技术对我们国家毫无帮助,甚至让我们走弯路。他还算是专家,算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吗?”
“如果是我错了,我亲自登门负荆请罪。我就是跪在他的面前,也把波兹尤涅尔同志请回来。但如果是他错了……”
单宗肃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厂长一时语塞。单宗肃收起悬浮液的配方和工艺表,然后拿了一份悬浮液的样品,找了一辆车离开。
就像他所说的,他需要找外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破晓基地内。“对ctrl+a就是全选。ctrl+v是黏贴。”
李锐正在非常非常有耐心的教导一对新人如何使用电脑。
关于如何上网,如何用电脑,如何使用常用软件等等。而之所以李锐亲自来教导,是因为这人不一般。
他叫钱三强,他的妻子叫何泽慧。中国核事业的奠基人。
其实钱三强夫妇是最早一批有资格进入破晓基地的专家。
但是因为当时钱三强还在牵头组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以就把这件事往后推迟了。
等到钱三强将物理研究所的框架都搭建起来,研究所可以正常运转后,他才被送来破晓基地。
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爱不释手的摸着这些崭新的电脑。
“没有想到啊,我居然油田能使用到这种超时空科技。”钱三强目光炯炯的看着李锐,仿佛想要解刨他一样。
别忘了,他可是研究物理的,时空穿越这种事情在物理上可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项目,重要性甚至远超核物理。
李锐被钱三强的目光盯得败下阵来。“钱所长,你能别这样看我吗?你看我的眼神就像是看小白鼠一样。”
钱三强一愣,然后拍了拍脑袋:“哎呀,不好意思,职业病犯了。”
他转移话题道:“不过这个电脑真的很强大啊。运算速度这么快,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理论上如果能搭建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实地进行核试验就能在电脑里模拟各种核试验的结果啊!”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那就是因为他们有超强的洞察力与举一反三的能力。
仅仅是对电脑的基础应用了解后,钱三强就已经开始畅想电脑可以发挥的巨大用途了。
李锐点点头:“没错,这就是以后的大趋势。人类在自己生活的家园上进行核试验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
“所以在进行一定量的核试验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以后的核试验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这也将是几十年后的大趋势。不过我们国家可以提前。”
李锐这话刚说完,就看见陆光达拿了一份资料走了进来。
他进来后和钱三强夫妇打了个招呼,然后直入主题的说道:“北平电子管厂生产出来的工件都是废品。”
“苏联专家说是钼丝有问题。而我们这边的专家认定钼丝没问题,是悬浮液出了问题。现在吵得不可开交。已经惊动了苏联大使馆。”
“我们的专家单宗肃通过工业部技术局把苏联人的悬浮液配比送了进来。还送了一份样品进来。”
陆光达看着李锐:“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锐想了想后直接说道:“还能怎么看。查呗。把苏联人的悬浮液配比标准查一遍,把样品里面的成分用仪器分析一遍。”
李锐说道这里他看向陆光达:“是不是苏联人那边很不爽?”
陆光达点点头:“是的。那个苏联专家跑去大使馆闹了。外事人员前去安抚了。”
“艹。”李锐骂了句粗话。
这样的操作一点都不像科学家,到挺像打着科学家名义的学阀操作。通过权力势力来压人。
“老陆,让人赶紧把这悬浮液搞定。要是我们这边错了,那该认错认错。要是苏联那边错了。”李锐低着头。
陆光达问:“怎么?”
李锐回应:“也不要给他们面子,直接把结果摔在他们脸上!要让那些磨洋工的专家知道,我们也不是没有鉴别他们能力的地方!”陆光达点点头:“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第一百二十四章 办期刊和西伯利亚挖土豆
不是李锐不给苏联专家面子。而是在后世的宣传中,对于中苏这段时期援建的内容有太多模糊。
有很多人单纯的认为,苏联专家是不计代价不计条件的倾囊相授。
但世界上哪里来的这么多好人啊。
那种愿意带着中国人一起进入工业化的苏联专家有吗?
有,但不会很多。至于一些地摊文学里,那些故意给中国工业化下绊子的苏联专家有吗?
也有,但也不会很多。说到底,那种甘于奉献的苏联专家很少。
那种故意给你找事的苏联专家也很少。
对更多的苏联专家而言,来中国援建更多的就是一个单纯的工作罢了。
上级把他们调派到这里来,他们也不过是换个地方上下班罢了。
他们不会天生对中国人抱有多少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如果在工厂里,那些工程师们聪明些,懂得做人情。
和那些苏联专家搞好关系,那这些苏联专家也不介意多交你点东西。
如果一厂子都是傻蛋,就指着人家教。
那也别怪人家每天就是单纯的准点上下班。
这些专家说不上好,也说不上怀。
不过是芸芸众生里平凡的大多数罢了。
但是中国对这些专家都是很上心的。苏联专家援助中国也并不是无偿的。
中国这边是需要负责他们的一切开销,以及工资等等。
因为苏联人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实在是相去太大了。
王耀武看着韩浚呵呵笑道:“韩浚,没想到我们这里出去最早的倒是你了。”
韩浚知道王耀武和他打趣,他也是哈哈一笑:“佐公,不要笑话我了。我这那算是出去啊。最多算是外出劳动。应用自己的所长罢了。”
杜垏明则问道:“外面的市面上怎么样?景气吗?”
韩浚想了想:“我是坐车直接去的电子管厂。没在街上逛。但倒是经过了几条还热闹的街道。”
“你还真别说,挺热闹的。感觉北平的经济已经复苏了一样。街面上各种做小生意的都开门了。”
“之前我知道的几家北平的烟管和妓院,这次路过的时候全部都已经没了。市面上景气许多,我看见很多北平市民在排队买鸡。”
“就是我们现在常吃的白羽鸡。说是新中国的农学家研究出来的新品种。高产肉多,价格也便宜。现在感觉已经是北平市民主流的肉食了。”
“我经过几个胡同,都能闻见里面飘来的鸡肉香味。”韩浚不得不感慨道:“升斗小民都能吃得起肉了。不论我是不是共产党,我都要说这是天大的恩德。”
杜垏明点了点头,没有在说话。
王耀武继续道:“那你去电子管厂,帮上忙了吗?”
韩浚摇摇头:“太多年没有碰书本知识,必须要重新学起了。我委托所长帮我弄来些学习资料。想着尽快捡起来,以后也派的上用场。”
这个时候范汉杰插话道:“现在新中国不是全盘苏联技术吗?你就是把你从德国学来的技术捡起来,也用不上吧。”
说道这里,韩浚一拍巴掌:“说道这个我就不困了。你们猜今天电子管厂发生什么事情了?”
韩浚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来兴趣了。
毕竟功德林里听新鲜事的机会太少了。
男人也是非常爱好八卦的。
所以一群人都凑了过来问:“什么事情?”
韩浚微微一笑:“你们绝对想不到。有个中国电子管的专家,把苏联人的技术给否了!”
这话一说还真是把这群人都给惊到了。
王耀武更是哑然道:“不能吧。苏联人的技术那是和美国人一个水准的。他们的技术还能有问题?”
杜聿明也疑惑道:“是啊,苏联人的技术没的说。他们也是生产电子管的大国,技术还能有什么问题?”
韩浚摇摇头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呢。我去的那个电子管厂,因为生产出来的第一波产品都是废件。厂长找了一批中国的专家去论证。”
“那个厂里援助的苏联技术专家说是钼丝有问题。可是中国这边的这个专家说是悬浮液配方有问题。”
“两方直接呛了起来。”王耀武摸了摸脑门:“乖乖,直接质疑苏联专啊。他们不怕惹恼了苏联专家,人家一不高兴就走了。到时候没人教技术怎么办?”
韩浚却道:“话不能这么说,佐公。这科学技术的事情就是一码归一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他是苏联专家还是美国专家就认为他完全是对的。”
“不过你们说的也对。他质疑苏联专家的技术有问题。现在正在吵架呢。所以我今天提早回来了。”
“那边苏联那个叫做波兹尤涅尔的专家更是放话,他要直接回苏联。不在中国待了。”
“不过那个中国学者单宗肃也是寸步不让,认定了是苏联专家提供的悬浮液参数有问题。”
“现在连外事人员都惊动了呢。”一众国府将军面面相觑。
更有人说道:“这外交无小事啊。这个叫单宗肃的专家怕是刚不过苏联人,怕还是要道歉吧。”
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技术怎么和苏联人比?在这方面质疑,到时候错了不是更丢脸吗?”
对于这些质疑,韩浚不置可否。
他甚至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事怕不是会和你们想的那样。”
一直听着,但是没有开口的黄维这时候说话了:“怎么?新中国不是认苏联当老大哥吗?现在他们不认了?”
韩浚看着黄维:“一码归一码。技术错了和你是不是老大哥没关系。这一次我觉得单宗肃说的很有道理。”
“我是支持他的。”杜聿明却感慨道:“那也要能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才行啊。而且就算是他说的是对的。新中国会支持他吗?最怕最后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说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杜聿明叹息一声,不在说话了。
民国时期类似的烂事不在少数。外国专家是祖宗,这已经是这些将军们的共识了。
王耀武道:“韩浚,你之后还去电子管厂吗?”“去啊!”“那你帮我们观察观察,这到底是单宗肃说得对,还是那个波兹尤涅尔说的对。”
“没问题,佐公!”正如韩浚所说,当单宗肃质疑悬浮液配方有问题后,波兹尤涅尔就显得怒不可遏。
甚至公开放言:“你们这是对苏联专家的不尊重。既然你们这么行,那么这个工厂就交给你们吧。我回苏联了!”
说罢还真的怒气冲冲的走了。
王厂长想要挽留,但是却被单宗肃给按住了。
单宗肃对王厂长说:“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安抚一个外国专家。”
“而且王厂长,如果这个外国专家带来的技术对我们国家毫无帮助,甚至让我们走弯路。他还算是专家,算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吗?”
“如果是我错了,我亲自登门负荆请罪。我就是跪在他的面前,也把波兹尤涅尔同志请回来。但如果是他错了……”
单宗肃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厂长一时语塞。单宗肃收起悬浮液的配方和工艺表,然后拿了一份悬浮液的样品,找了一辆车离开。
就像他所说的,他需要找外援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破晓基地内。“对ctrl+a就是全选。ctrl+v是黏贴。”
李锐正在非常非常有耐心的教导一对新人如何使用电脑。
关于如何上网,如何用电脑,如何使用常用软件等等。而之所以李锐亲自来教导,是因为这人不一般。
他叫钱三强,他的妻子叫何泽慧。中国核事业的奠基人。
其实钱三强夫妇是最早一批有资格进入破晓基地的专家。
但是因为当时钱三强还在牵头组建近代物理研究所,所以就把这件事往后推迟了。
等到钱三强将物理研究所的框架都搭建起来,研究所可以正常运转后,他才被送来破晓基地。
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爱不释手的摸着这些崭新的电脑。
“没有想到啊,我居然油田能使用到这种超时空科技。”钱三强目光炯炯的看着李锐,仿佛想要解刨他一样。
别忘了,他可是研究物理的,时空穿越这种事情在物理上可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项目,重要性甚至远超核物理。
李锐被钱三强的目光盯得败下阵来。“钱所长,你能别这样看我吗?你看我的眼神就像是看小白鼠一样。”
钱三强一愣,然后拍了拍脑袋:“哎呀,不好意思,职业病犯了。”
他转移话题道:“不过这个电脑真的很强大啊。运算速度这么快,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啊。理论上如果能搭建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实地进行核试验就能在电脑里模拟各种核试验的结果啊!”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那就是因为他们有超强的洞察力与举一反三的能力。
仅仅是对电脑的基础应用了解后,钱三强就已经开始畅想电脑可以发挥的巨大用途了。
李锐点点头:“没错,这就是以后的大趋势。人类在自己生活的家园上进行核试验无疑是很愚蠢的行为。”
“所以在进行一定量的核试验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以后的核试验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这也将是几十年后的大趋势。不过我们国家可以提前。”
李锐这话刚说完,就看见陆光达拿了一份资料走了进来。
他进来后和钱三强夫妇打了个招呼,然后直入主题的说道:“北平电子管厂生产出来的工件都是废品。”
“苏联专家说是钼丝有问题。而我们这边的专家认定钼丝没问题,是悬浮液出了问题。现在吵得不可开交。已经惊动了苏联大使馆。”
“我们的专家单宗肃通过工业部技术局把苏联人的悬浮液配比送了进来。还送了一份样品进来。”
陆光达看着李锐:“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锐想了想后直接说道:“还能怎么看。查呗。把苏联人的悬浮液配比标准查一遍,把样品里面的成分用仪器分析一遍。”
李锐说道这里他看向陆光达:“是不是苏联人那边很不爽?”
陆光达点点头:“是的。那个苏联专家跑去大使馆闹了。外事人员前去安抚了。”
“艹。”李锐骂了句粗话。
这样的操作一点都不像科学家,到挺像打着科学家名义的学阀操作。通过权力势力来压人。
“老陆,让人赶紧把这悬浮液搞定。要是我们这边错了,那该认错认错。要是苏联那边错了。”李锐低着头。
陆光达问:“怎么?”
李锐回应:“也不要给他们面子,直接把结果摔在他们脸上!要让那些磨洋工的专家知道,我们也不是没有鉴别他们能力的地方!”陆光达点点头:“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第一百二十四章 办期刊和西伯利亚挖土豆
不是李锐不给苏联专家面子。而是在后世的宣传中,对于中苏这段时期援建的内容有太多模糊。
有很多人单纯的认为,苏联专家是不计代价不计条件的倾囊相授。
但世界上哪里来的这么多好人啊。
那种愿意带着中国人一起进入工业化的苏联专家有吗?
有,但不会很多。至于一些地摊文学里,那些故意给中国工业化下绊子的苏联专家有吗?
也有,但也不会很多。说到底,那种甘于奉献的苏联专家很少。
那种故意给你找事的苏联专家也很少。
对更多的苏联专家而言,来中国援建更多的就是一个单纯的工作罢了。
上级把他们调派到这里来,他们也不过是换个地方上下班罢了。
他们不会天生对中国人抱有多少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如果在工厂里,那些工程师们聪明些,懂得做人情。
和那些苏联专家搞好关系,那这些苏联专家也不介意多交你点东西。
如果一厂子都是傻蛋,就指着人家教。
那也别怪人家每天就是单纯的准点上下班。
这些专家说不上好,也说不上怀。
不过是芸芸众生里平凡的大多数罢了。
但是中国对这些专家都是很上心的。苏联专家援助中国也并不是无偿的。
中国这边是需要负责他们的一切开销,以及工资等等。
因为苏联人和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实在是相去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