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吃了只鸟儿,尝到甜头的小猫继续蹲守鸟雀。
只可惜有了先鸟的教训,后来的鸟雀都很警惕,刚开始捕猎的猫猫耐心又不足,努力半天没吃到鸟,倒是帮忙守住了麦子。
王春华过来,见宁归竹看得兴起,笑着摇了摇头也没管猫。
第75章
熊錦州回来的时候, 王春華还在院子里摘麦粒。他看了看手里拎着的東西,鸟悄儿挪着步伐,走过堂屋后面的小门, 从厨房后面的窗口, 把买回来的下水和内脏放了进去,然后拎着肉穿过堂屋小门。
“回来了。”寧归竹走过来, 看见熊錦州手里的東西, 疑惑地挑了挑眉。
不等他开口询问,熊錦州就压低声音道:“先放厨房里, 别让大嫂看见,会挨骂。”
给猫狗买下水内脏吃,挨骂百分百。
寧归竹:“……”
他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夫夫俩凑在一起说小话, 王春華抬眸看了一眼,就把视线收了回来。
寧归竹让熊錦州把東西放到厨房里,“井里吊的有绿豆湯,你提出来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道。”
熊锦州闻言,脚步瞬间轻快,“你弄的肯定好喝。”
“先喝了再说吧。”
寧归竹看人进了厨房,继续收拾竹床。
竹床框架先前就固定好了, 关键的地方都钉入了竹钉。熊锦州回来之前, 宁归竹刚把要用的竹條处理好,准备弄竹床床面。
他取出短的粗竹條,比对着, 在竹床两條长边的竹子上凿出对应的凹槽,然后将竹條卡进去,用刀背敲紧。
“竹哥儿,嫂子。”熊锦州端着两碗绿豆湯过来, “你们快尝尝,我喝了口,比买的好喝多了。”
“有这么夸张嘛。”宁归竹好笑地放下刀。
才起身走过来的王春華闻言,接过另一碗绿豆湯,说道:“哪儿夸张了,竹哥儿你弄的東西,就没有不好吃的。”
宁归竹失笑,端起碗喝了一口绿豆湯。
绿豆汤早在中午之前就用木桶吊着放到了水井里,这会儿捞出来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口感沙糯的绿豆汤带着丝丝甜意,在这个夏天带来透彻持久的凉爽。
熊锦州回到厨房,端起自己那碗边喝边往外走,在宁归竹身边坐下来,期待道:“我明天可以带一筒去衙里嗎?”
他今儿买了好几个竹筒回来,一会儿洗幹净晒幹,在井里放一晚上,明天喝起来肯定也是这个口感。
宁归竹道:“可以是可以,不过等你带过去,估计就不凉了。”
闻言,熊锦州遗憾了一秒,但很快就道:“没事,我就是喜欢喝你弄的。”
宁归竹就道:“那你带吧。”
家里那个竹筒本来是准备给熊锦州带汤的,容量并不怎么大,三人分了之后也就半碗多一点,很快就喝完了。
熊锦州接过碗筷,往厨房去。宁归竹叮嘱道:“剩下的绿豆汤都在瓦罐里,还没有放糖,你记得多放一些。”
“知道了。”
熊锦州摆摆手,兀自进了厨房。
宁归竹就起身,准备把竹床剩下的部分弄完。王春華刚喝了凉爽的,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往太阳底下去,就在旁边给他搭把手递东西,或者按住竹床避免移动。
横排的粗竹条全部砸入凹槽中固定好,宁归竹拿起剩下的竹块,将其分成一条条手指粗的长条,将其在竹床床面上排放好,比对着凿出凹槽,往里卡入短竹条,将这些长竹条固定在一起。
同样的操作需要进行四五次,才能将所有竹条固定成床面。
熊锦州提了半桶井水,将装满绿豆汤的竹筒放进去后,又塞了块幹净的布塞住缝隙避免倒翻后,将桶重新吊回井里。
安置好绿豆汤,順手把瓦罐和勺子洗了,放到旁边等着晾幹。
熊锦州来到堂屋,见宁归竹费力地折腾竹条,挽着袖子道:“要怎么弄,我来吧。”
宁归竹往旁边侧了侧身,等熊锦州稳稳接过东西后,开始口头指挥。
床面这一步骤不算难,再加上所剩的部分不多,熊锦州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就将其弄完了。宁归竹削了两根竹条站在旁边,等熊锦州把床面卡在竹床上后,递出竹条。
“两端都有槽口,把竹条卡进去就行。”宁归竹道。
熊锦州找了找,两端的长边上,找到了凹槽口,宁归竹准备的竹条卡进去之后,明显有些凸起。他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宁归竹,“砸下去?”
宁归竹点头。
熊锦州拿起旁边的刀,用刀背将竹条砸下,随着熊锦州的动作,竹床床面彻底固定在竹床上。
宁归竹伸手拍了拍,感觉凹槽连接处不是很结实,从熊锦州手里拿过刀,用刀背往里敲了敲,稍稍修整了一遍之后道:“差不多了。”
熊锦州:“能坐上去吗?”
“可以啊。”
得到肯定的答案,熊锦州跃跃欲试地坐了坐,能听见些微的竹子嘎吱声,不过确实很结实。
竹床做好,新鲜了一会儿,夫夫俩跟着王春华一起,开始收拾家里的麦子。
麦粒被一粒不落地摘了下来,麦秆放在旁边的地面上。
太阳开始西斜的时候,熊石山带着三个孩子过来了,拉了凳子放到旁边,语气很凶:“过来,什么时候把麦粒摘干净了,什么时候你们可以去玩。”
本来在说笑忙活的三人闻言,下意识看了眼跟在很后面的孩子们,见他们精神状态很蔫,不由问熊锦平:“这是怎么了?”
熊锦平说到就气,“我送豆腐回来,看见他们几个打着架往村外去。”
打架是小事,但往村外去……
王春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起身开始找棍子,“你们仨不想回来了是不是?!”
本来就被亲爹骂了一路,这会儿听见王春华又这么说,几个小孩子顿时就忍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宁归竹看得心疼,但又不好拦着王春华管孩子,只好换了个突破点问道:“为什么忽然跟人打架啊?”
“小孩子打架哪有什么原因。”
熊锦平和王春华都没将打架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们生气的点是三人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往村子外面跑,要是遇到拐子了,家里人这辈子都别想找到孩子。
眼见着王春华抽了竹枝过来,宁归竹连忙招手,把最小的熊茵茵护在了怀里,说道:“跟师父说说,为什么打架,为什么往村子外面去,不知道外面很危险嗎?”
熊茵茵吸着鼻子,努力组织语言:“是那几个哥哥坏,他们打小哥哥,还抢小哥哥的麦子。往外面去不是故意的,他们一直在打架,我害怕呜呜呜……”
小哥哥?
宁归竹和熊锦州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这个小哥哥指的是谁。
再看熊金帛和熊川水,正被亲娘拿竹枝抽得嗷嗷叫。别管是不是故意的,往村外去确实很严重,王春华显然要让两个大的长个记性,下手的力道不轻。
抽完了大孩子,王春华叉着腰一指凳子,“摘麦粒去!”
然后扭头看向在宁归竹怀里的熊茵茵。她的神情很有震慑力,宁归竹下意识抱着孩子,往熊锦州身边挪了挪。
王春华:“……”
熊锦平趁着人沉默,順理成章地伸手,从王春华手里抽走竹枝,说道:“好了好了,茵茵还是乖的,就是笨了点不知道先回来。”
听到这话,熊茵茵下意识想反驳。
宁归竹快速捂住她的嘴,低声道:“别惹你爹娘生气。”
熊茵茵咽下到了嘴边的话,眼巴巴地看着爹娘。小女孩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肉嘟嘟的脸蛋沾了灰尘,看着可怜极了。
王春华顿了顿,没舍得朝小女儿下手,问两个大的:“那什么小哥哥是谁?”
才挨了揍,熊川水超大声地“哼”了一声,不搭理亲娘。
王春华眉头一皱,就要给熊川水脑袋上来一下,在她动手之前熊金帛开口道:“是在我们家地里捡麦子的小哥哥,奶奶让他去捡的。”
这事家里人倒是都知道。
熊锦平开口道:“好像是寡奶奶家的孩子。”
寡并非姓名中的字,而是守了四十多年的寡后,老人家的名姓被人遗忘,称呼也就成了寡奶奶。至于孩子,是她在路上捡回来的,生来跛脚被家里人丢了。
听完来龙去脉,王春华心里的气暂时没了,抬手揉了揉他们的脑袋,说道:“这事你们做得对,不过下次要留意一些,别往村外去了,外面有拐子知道吗?”
“知道的——”三人乖乖点头。
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该罚的还是不能少。
让三人坐在太阳底下摘麦子,王春华和熊锦平说了一声,干脆回了前头院子弄豆腐。
宁归竹看看小孩,看看熊锦州:“我们真的不帮忙?”
熊锦州:“又不累,最多就是晒一点,没事。”
“行吧。”
只可惜有了先鸟的教训,后来的鸟雀都很警惕,刚开始捕猎的猫猫耐心又不足,努力半天没吃到鸟,倒是帮忙守住了麦子。
王春华过来,见宁归竹看得兴起,笑着摇了摇头也没管猫。
第75章
熊錦州回来的时候, 王春華还在院子里摘麦粒。他看了看手里拎着的東西,鸟悄儿挪着步伐,走过堂屋后面的小门, 从厨房后面的窗口, 把买回来的下水和内脏放了进去,然后拎着肉穿过堂屋小门。
“回来了。”寧归竹走过来, 看见熊錦州手里的東西, 疑惑地挑了挑眉。
不等他开口询问,熊錦州就压低声音道:“先放厨房里, 别让大嫂看见,会挨骂。”
给猫狗买下水内脏吃,挨骂百分百。
寧归竹:“……”
他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夫夫俩凑在一起说小话, 王春華抬眸看了一眼,就把视线收了回来。
寧归竹让熊錦州把東西放到厨房里,“井里吊的有绿豆湯,你提出来尝尝看是不是那个味道。”
熊锦州闻言,脚步瞬间轻快,“你弄的肯定好喝。”
“先喝了再说吧。”
寧归竹看人进了厨房,继续收拾竹床。
竹床框架先前就固定好了, 关键的地方都钉入了竹钉。熊锦州回来之前, 宁归竹刚把要用的竹條处理好,准备弄竹床床面。
他取出短的粗竹條,比对着, 在竹床两條长边的竹子上凿出对应的凹槽,然后将竹條卡进去,用刀背敲紧。
“竹哥儿,嫂子。”熊锦州端着两碗绿豆湯过来, “你们快尝尝,我喝了口,比买的好喝多了。”
“有这么夸张嘛。”宁归竹好笑地放下刀。
才起身走过来的王春華闻言,接过另一碗绿豆湯,说道:“哪儿夸张了,竹哥儿你弄的東西,就没有不好吃的。”
宁归竹失笑,端起碗喝了一口绿豆湯。
绿豆汤早在中午之前就用木桶吊着放到了水井里,这会儿捞出来喝起来冰冰凉凉的,口感沙糯的绿豆汤带着丝丝甜意,在这个夏天带来透彻持久的凉爽。
熊锦州回到厨房,端起自己那碗边喝边往外走,在宁归竹身边坐下来,期待道:“我明天可以带一筒去衙里嗎?”
他今儿买了好几个竹筒回来,一会儿洗幹净晒幹,在井里放一晚上,明天喝起来肯定也是这个口感。
宁归竹道:“可以是可以,不过等你带过去,估计就不凉了。”
闻言,熊锦州遗憾了一秒,但很快就道:“没事,我就是喜欢喝你弄的。”
宁归竹就道:“那你带吧。”
家里那个竹筒本来是准备给熊锦州带汤的,容量并不怎么大,三人分了之后也就半碗多一点,很快就喝完了。
熊锦州接过碗筷,往厨房去。宁归竹叮嘱道:“剩下的绿豆汤都在瓦罐里,还没有放糖,你记得多放一些。”
“知道了。”
熊锦州摆摆手,兀自进了厨房。
宁归竹就起身,准备把竹床剩下的部分弄完。王春華刚喝了凉爽的,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往太阳底下去,就在旁边给他搭把手递东西,或者按住竹床避免移动。
横排的粗竹条全部砸入凹槽中固定好,宁归竹拿起剩下的竹块,将其分成一条条手指粗的长条,将其在竹床床面上排放好,比对着凿出凹槽,往里卡入短竹条,将这些长竹条固定在一起。
同样的操作需要进行四五次,才能将所有竹条固定成床面。
熊锦州提了半桶井水,将装满绿豆汤的竹筒放进去后,又塞了块幹净的布塞住缝隙避免倒翻后,将桶重新吊回井里。
安置好绿豆汤,順手把瓦罐和勺子洗了,放到旁边等着晾幹。
熊锦州来到堂屋,见宁归竹费力地折腾竹条,挽着袖子道:“要怎么弄,我来吧。”
宁归竹往旁边侧了侧身,等熊锦州稳稳接过东西后,开始口头指挥。
床面这一步骤不算难,再加上所剩的部分不多,熊锦州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就将其弄完了。宁归竹削了两根竹条站在旁边,等熊锦州把床面卡在竹床上后,递出竹条。
“两端都有槽口,把竹条卡进去就行。”宁归竹道。
熊锦州找了找,两端的长边上,找到了凹槽口,宁归竹准备的竹条卡进去之后,明显有些凸起。他下意识抬起头,看向宁归竹,“砸下去?”
宁归竹点头。
熊锦州拿起旁边的刀,用刀背将竹条砸下,随着熊锦州的动作,竹床床面彻底固定在竹床上。
宁归竹伸手拍了拍,感觉凹槽连接处不是很结实,从熊锦州手里拿过刀,用刀背往里敲了敲,稍稍修整了一遍之后道:“差不多了。”
熊锦州:“能坐上去吗?”
“可以啊。”
得到肯定的答案,熊锦州跃跃欲试地坐了坐,能听见些微的竹子嘎吱声,不过确实很结实。
竹床做好,新鲜了一会儿,夫夫俩跟着王春华一起,开始收拾家里的麦子。
麦粒被一粒不落地摘了下来,麦秆放在旁边的地面上。
太阳开始西斜的时候,熊石山带着三个孩子过来了,拉了凳子放到旁边,语气很凶:“过来,什么时候把麦粒摘干净了,什么时候你们可以去玩。”
本来在说笑忙活的三人闻言,下意识看了眼跟在很后面的孩子们,见他们精神状态很蔫,不由问熊锦平:“这是怎么了?”
熊锦平说到就气,“我送豆腐回来,看见他们几个打着架往村外去。”
打架是小事,但往村外去……
王春华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起身开始找棍子,“你们仨不想回来了是不是?!”
本来就被亲爹骂了一路,这会儿听见王春华又这么说,几个小孩子顿时就忍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宁归竹看得心疼,但又不好拦着王春华管孩子,只好换了个突破点问道:“为什么忽然跟人打架啊?”
“小孩子打架哪有什么原因。”
熊锦平和王春华都没将打架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们生气的点是三人在没有大人的情况下往村子外面跑,要是遇到拐子了,家里人这辈子都别想找到孩子。
眼见着王春华抽了竹枝过来,宁归竹连忙招手,把最小的熊茵茵护在了怀里,说道:“跟师父说说,为什么打架,为什么往村子外面去,不知道外面很危险嗎?”
熊茵茵吸着鼻子,努力组织语言:“是那几个哥哥坏,他们打小哥哥,还抢小哥哥的麦子。往外面去不是故意的,他们一直在打架,我害怕呜呜呜……”
小哥哥?
宁归竹和熊锦州对视一眼,都不知道这个小哥哥指的是谁。
再看熊金帛和熊川水,正被亲娘拿竹枝抽得嗷嗷叫。别管是不是故意的,往村外去确实很严重,王春华显然要让两个大的长个记性,下手的力道不轻。
抽完了大孩子,王春华叉着腰一指凳子,“摘麦粒去!”
然后扭头看向在宁归竹怀里的熊茵茵。她的神情很有震慑力,宁归竹下意识抱着孩子,往熊锦州身边挪了挪。
王春华:“……”
熊锦平趁着人沉默,順理成章地伸手,从王春华手里抽走竹枝,说道:“好了好了,茵茵还是乖的,就是笨了点不知道先回来。”
听到这话,熊茵茵下意识想反驳。
宁归竹快速捂住她的嘴,低声道:“别惹你爹娘生气。”
熊茵茵咽下到了嘴边的话,眼巴巴地看着爹娘。小女孩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肉嘟嘟的脸蛋沾了灰尘,看着可怜极了。
王春华顿了顿,没舍得朝小女儿下手,问两个大的:“那什么小哥哥是谁?”
才挨了揍,熊川水超大声地“哼”了一声,不搭理亲娘。
王春华眉头一皱,就要给熊川水脑袋上来一下,在她动手之前熊金帛开口道:“是在我们家地里捡麦子的小哥哥,奶奶让他去捡的。”
这事家里人倒是都知道。
熊锦平开口道:“好像是寡奶奶家的孩子。”
寡并非姓名中的字,而是守了四十多年的寡后,老人家的名姓被人遗忘,称呼也就成了寡奶奶。至于孩子,是她在路上捡回来的,生来跛脚被家里人丢了。
听完来龙去脉,王春华心里的气暂时没了,抬手揉了揉他们的脑袋,说道:“这事你们做得对,不过下次要留意一些,别往村外去了,外面有拐子知道吗?”
“知道的——”三人乖乖点头。
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该罚的还是不能少。
让三人坐在太阳底下摘麦子,王春华和熊锦平说了一声,干脆回了前头院子弄豆腐。
宁归竹看看小孩,看看熊锦州:“我们真的不帮忙?”
熊锦州:“又不累,最多就是晒一点,没事。”
“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