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轻舟顿时就觉得自己腿也不抖了,腰杆也直了,浑身又充满力气了。
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果真不假。
你平时都很少说话,你来王府之前,是做什么的?
花汝摇摇头,有点黯然:跟我父亲逃荒来到都城的。谁知道父亲不幸染病。为了安葬父亲,我不得已卖身进了将军府。
我还以为你以前就一直跟着王妃娘娘呢,看你挺能干的。
自从那次王妃娘娘为了护着我,打了三郡主,我就认定了,以后要一辈子跟着王妃娘娘。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挺热乎。
花写意打远处瞧着,觉得自己不必着急去宫锦行跟前求情了,轻舟挺乐在其中的。
宫中来人传旨,让花写意速速进宫,太后召见。
花写意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扫兴地撇撇嘴:刚安生没几日,不知道又闹腾什么幺蛾子呢?
嗣音有点不放心:要不,奴婢陪您一块去吧?宫里虽说没有几个旧人了,但是我好歹路熟。
追风转身:那我去找王爷。
一个个的全都如临大敌。
花写意漫不经心:怕什么?她还能吃了我不成?不看僧面看佛面,太皇太后还在呢。换衣服,进宫!
利落起身,更衣出门入宫,一进朝凤居,她就懵了。
地上乌泱泱地跪了一地,全都是老熟人。尤其是将军府的,全都来齐了。
太皇太后端坐上首,谢灵羽坐在下首,两人全都面沉似水,一脸凝重。
谢小三站在一旁,满是幸灾乐祸。
大殿里的气氛几乎凝固,带着不详的预兆。
花写意刚迈进去一条腿,挺想收回来的,谢小三就盯着门口呢,立即幸灾乐祸地一晃脑袋。
吆,正主终于来了。
谢灵羽微微一笑:花写意,你还想往哪逃啊?
就花写意这三个字,就将她惊出一身冷汗,顿时明白过来,纸里包不住火,事发了。
难怪,将军府,赵家,全都集合在这儿了。
而且,他们这是扛不住,全都招认了。自己来,就是洗干净了脖子等着砍脑袋的。
一时间,心里纷乱如麻,想努力理出一点头绪来,却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见她杵在门口不动地儿,不悦地沉声道:李代桃僵,你们花家还真是胆大包天呢!
花写意硬着头皮走进去,乖乖地跪在太皇太后跟前:儿臣知罪,请母后息怒。
这声母后你还是先别叫了。谢灵羽冷哼:一个冒牌的王妃,你有什么资格叫母后?
花写意不吭声。
俗话说,言多必失,她现在还不知道形势如何,不方便冒失解释。
谢灵羽居高临下望着她,面上难掩的得意之色:花写意,你父母已经将代嫁一事如实供认不讳,你还有什么话说?
花写意诧异抬脸:什么代嫁?
还想抵赖不成?哀家当初给摄政王赐婚,可是点名要的是花家嫡女,你又算是什么身份?
我就是花家嫡女啊。花写意一脸茫然:我母亲生前乃是父亲明媒正娶的妻,死后墓碑之上,也是刻的爱妻之墓,那我自然就应当是花家嫡女。
强词夺理!哀家旨意之上分明写的是花如意!生辰八字也是递的花想容的生辰八字。
当初就在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宫殿,侯爷可是亲口所言,说想容与侯府四公子早就已经私定终身。太后您作为侯府的女儿,不会不知道此事吧?
她们以荷包为信物定情可是在您赐婚之前。您明察秋毫,最是英明,怎么可能下旨将自家准兄弟媳妇嫁给王爷做正妃呢?岂不贻笑大方?
所以我将军府自然就认为,您这旨意里的摄政王妃应当就是我了。
擅自揣摩哀家的意思,自作主张换人代嫁,你花写意竟然也能说得如此振振有词。
懿旨就是懿旨,不是让你阳奉阴违,当做儿戏的!你为了攀权附势,嫁入摄政王府,还真是殚精竭虑地钻空子啊。
啥?攀权附势?
花写意有点懵了,嫁进王府,什么时候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她望一眼身后跪着的花想容,以及连氏等人,一声冷笑:我有点不太明白太后您的意思。
不明白?谢灵羽唇角勾着一抹自得的笑意:你为了抢占自己妹妹的婚事,将她打晕,藏入柴房之中,然后换上凤冠霞帔,如愿嫁入摄政王府,难道不是吗?
卧槽!
花写意都已经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咔吧咔吧的。
当她第一步跨进朝凤居,心里就一直在纠结一件事情,是将自己被迫一事如实说出,将所有罪过全都推到将军府身上呢?还是奋力一搏,希望能皆大欢喜呢?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花将军即便再薄情寡义,好歹也算是自己半拉爹,她做不出这样无情无义的事情来。
所以面对谢灵羽的审问,她并未急着为自己开脱,而是先尽量为将军府辩解,减轻罪过。
谁知道,谁知道,自己竟然是最傻冒的那一个!
做人怎么能这样无耻而又绝情呢?
第228章 我有三问
花写意紧了紧牙根,扭脸问花将军:最后再叫你一声爹吧,你总应当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吧?
花将军面上赤红,低垂着头,满是为难。
连氏在一旁插嘴:你自己犯下的过错,还要我们帮你承担么?当初懿旨一下,你就眼红想容的这桩婚事,再三狡辩说你才是花家嫡女,要嫁,也应当是你。
我们拒绝之后,谁知道你竟然这样胆大包天,趁着想容不备,将她用药迷晕,锁进柴房之中,然后代替她上了花轿。
若非你以这欺君之罪要挟我们,我们早就在太后娘娘跟前揭穿你了,何至于等到今天?
花写意气极反笑,她并不在乎这些人颠倒是非,胡说八道,她只在乎花将军一人对待此事的态度。
因此再次追问:花将军,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花将军紧攥着拳头,从牙缝里一字一顿道:写意,原谅父亲,我总要顾及将军府一家人的性命,只能对不住你了。
花写意轻轻一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答案与抉择了,自己还心存着什么奢望呢?
她抬起脸来,望着太皇太后,认真道:我的确是花家的女儿花写意,花将军抛弃妻子,将我丢在玉屏山不闻不问十余年。
赐婚懿旨下达之后,他们舍不得花想容嫁进摄政王府,这才将我接回将军府,让我代花想容出嫁。
因为我幼时大病一场,有些痴傻,六识不清。只要王爷不治身亡,此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
嫁入摄政王府非我所愿,但是洞房那日,发生变故,王爷毒发,我头部受伤昏迷,并且因此而失去了以前的所有记忆,忘记自己的身份。这才有了后来之事。
所以并非是写意有意欺瞒,而是同不知情,还请太皇太后明察秋毫,还我公道。
太皇太后心里正犯难。
她是心知肚明,当初的宫锦行,又不是什么香饽饽,人人避之不及,花写意又怎么会上赶着嫁进来?若真是如此,她又何必眼巴巴地盼着自己被休?
将军府的人寡情而又无耻,是要将所有罪责推到花写意一人身上,也好苟全自己性命。
谢灵羽早就想将花写意除之而后快,再加上,花想容如今身子有孕,她需要保住花想容,顺带着可能还会暂时饶过将军府。所以,花写意才会成为众矢之的。
她心底里是喜欢花写意这个儿媳妇的,现在更是心疼加气愤。
她想保住花写意。但是赵家跟将军府的人,乃至于侯府的人,全都串通好了,沆瀣一气,自己怎么替她开脱呢?
太皇太后一时为难,沉声问:哀家相信你的话不假,但是你可有凭证?
我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娘,与我一同住在玉屏山中。她可以作证,只可惜,她现如今并不在都城。
一旁的谢灵羽讥笑:你说你以前痴傻,这话说出来谁信呢?大家全都知道,王妃你医术高明,不潜心学上十几年都无法得此成就。满口胡说八道。母后您可别被她骗了。
连氏也言之凿凿:她就是害怕此事败露,所以一直以来容不下想容,还寻个借口将想容逐出都城,让她在村庄里住了这多时日,吃了多少的苦。
花写意真的是没话说了。俗话说三人成虎,更何况自己现如今是众叛亲离,这么多人众口一词指责自己。
分明自己才是最委屈的那一个,现在却成了恶人。
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果真不假。
你平时都很少说话,你来王府之前,是做什么的?
花汝摇摇头,有点黯然:跟我父亲逃荒来到都城的。谁知道父亲不幸染病。为了安葬父亲,我不得已卖身进了将军府。
我还以为你以前就一直跟着王妃娘娘呢,看你挺能干的。
自从那次王妃娘娘为了护着我,打了三郡主,我就认定了,以后要一辈子跟着王妃娘娘。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挺热乎。
花写意打远处瞧着,觉得自己不必着急去宫锦行跟前求情了,轻舟挺乐在其中的。
宫中来人传旨,让花写意速速进宫,太后召见。
花写意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扫兴地撇撇嘴:刚安生没几日,不知道又闹腾什么幺蛾子呢?
嗣音有点不放心:要不,奴婢陪您一块去吧?宫里虽说没有几个旧人了,但是我好歹路熟。
追风转身:那我去找王爷。
一个个的全都如临大敌。
花写意漫不经心:怕什么?她还能吃了我不成?不看僧面看佛面,太皇太后还在呢。换衣服,进宫!
利落起身,更衣出门入宫,一进朝凤居,她就懵了。
地上乌泱泱地跪了一地,全都是老熟人。尤其是将军府的,全都来齐了。
太皇太后端坐上首,谢灵羽坐在下首,两人全都面沉似水,一脸凝重。
谢小三站在一旁,满是幸灾乐祸。
大殿里的气氛几乎凝固,带着不详的预兆。
花写意刚迈进去一条腿,挺想收回来的,谢小三就盯着门口呢,立即幸灾乐祸地一晃脑袋。
吆,正主终于来了。
谢灵羽微微一笑:花写意,你还想往哪逃啊?
就花写意这三个字,就将她惊出一身冷汗,顿时明白过来,纸里包不住火,事发了。
难怪,将军府,赵家,全都集合在这儿了。
而且,他们这是扛不住,全都招认了。自己来,就是洗干净了脖子等着砍脑袋的。
一时间,心里纷乱如麻,想努力理出一点头绪来,却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见她杵在门口不动地儿,不悦地沉声道:李代桃僵,你们花家还真是胆大包天呢!
花写意硬着头皮走进去,乖乖地跪在太皇太后跟前:儿臣知罪,请母后息怒。
这声母后你还是先别叫了。谢灵羽冷哼:一个冒牌的王妃,你有什么资格叫母后?
花写意不吭声。
俗话说,言多必失,她现在还不知道形势如何,不方便冒失解释。
谢灵羽居高临下望着她,面上难掩的得意之色:花写意,你父母已经将代嫁一事如实供认不讳,你还有什么话说?
花写意诧异抬脸:什么代嫁?
还想抵赖不成?哀家当初给摄政王赐婚,可是点名要的是花家嫡女,你又算是什么身份?
我就是花家嫡女啊。花写意一脸茫然:我母亲生前乃是父亲明媒正娶的妻,死后墓碑之上,也是刻的爱妻之墓,那我自然就应当是花家嫡女。
强词夺理!哀家旨意之上分明写的是花如意!生辰八字也是递的花想容的生辰八字。
当初就在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宫殿,侯爷可是亲口所言,说想容与侯府四公子早就已经私定终身。太后您作为侯府的女儿,不会不知道此事吧?
她们以荷包为信物定情可是在您赐婚之前。您明察秋毫,最是英明,怎么可能下旨将自家准兄弟媳妇嫁给王爷做正妃呢?岂不贻笑大方?
所以我将军府自然就认为,您这旨意里的摄政王妃应当就是我了。
擅自揣摩哀家的意思,自作主张换人代嫁,你花写意竟然也能说得如此振振有词。
懿旨就是懿旨,不是让你阳奉阴违,当做儿戏的!你为了攀权附势,嫁入摄政王府,还真是殚精竭虑地钻空子啊。
啥?攀权附势?
花写意有点懵了,嫁进王府,什么时候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她望一眼身后跪着的花想容,以及连氏等人,一声冷笑:我有点不太明白太后您的意思。
不明白?谢灵羽唇角勾着一抹自得的笑意:你为了抢占自己妹妹的婚事,将她打晕,藏入柴房之中,然后换上凤冠霞帔,如愿嫁入摄政王府,难道不是吗?
卧槽!
花写意都已经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咔吧咔吧的。
当她第一步跨进朝凤居,心里就一直在纠结一件事情,是将自己被迫一事如实说出,将所有罪过全都推到将军府身上呢?还是奋力一搏,希望能皆大欢喜呢?
最终,她选择了后者。
花将军即便再薄情寡义,好歹也算是自己半拉爹,她做不出这样无情无义的事情来。
所以面对谢灵羽的审问,她并未急着为自己开脱,而是先尽量为将军府辩解,减轻罪过。
谁知道,谁知道,自己竟然是最傻冒的那一个!
做人怎么能这样无耻而又绝情呢?
第228章 我有三问
花写意紧了紧牙根,扭脸问花将军:最后再叫你一声爹吧,你总应当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吧?
花将军面上赤红,低垂着头,满是为难。
连氏在一旁插嘴:你自己犯下的过错,还要我们帮你承担么?当初懿旨一下,你就眼红想容的这桩婚事,再三狡辩说你才是花家嫡女,要嫁,也应当是你。
我们拒绝之后,谁知道你竟然这样胆大包天,趁着想容不备,将她用药迷晕,锁进柴房之中,然后代替她上了花轿。
若非你以这欺君之罪要挟我们,我们早就在太后娘娘跟前揭穿你了,何至于等到今天?
花写意气极反笑,她并不在乎这些人颠倒是非,胡说八道,她只在乎花将军一人对待此事的态度。
因此再次追问:花将军,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花将军紧攥着拳头,从牙缝里一字一顿道:写意,原谅父亲,我总要顾及将军府一家人的性命,只能对不住你了。
花写意轻轻一笑,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答案与抉择了,自己还心存着什么奢望呢?
她抬起脸来,望着太皇太后,认真道:我的确是花家的女儿花写意,花将军抛弃妻子,将我丢在玉屏山不闻不问十余年。
赐婚懿旨下达之后,他们舍不得花想容嫁进摄政王府,这才将我接回将军府,让我代花想容出嫁。
因为我幼时大病一场,有些痴傻,六识不清。只要王爷不治身亡,此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皆大欢喜。
嫁入摄政王府非我所愿,但是洞房那日,发生变故,王爷毒发,我头部受伤昏迷,并且因此而失去了以前的所有记忆,忘记自己的身份。这才有了后来之事。
所以并非是写意有意欺瞒,而是同不知情,还请太皇太后明察秋毫,还我公道。
太皇太后心里正犯难。
她是心知肚明,当初的宫锦行,又不是什么香饽饽,人人避之不及,花写意又怎么会上赶着嫁进来?若真是如此,她又何必眼巴巴地盼着自己被休?
将军府的人寡情而又无耻,是要将所有罪责推到花写意一人身上,也好苟全自己性命。
谢灵羽早就想将花写意除之而后快,再加上,花想容如今身子有孕,她需要保住花想容,顺带着可能还会暂时饶过将军府。所以,花写意才会成为众矢之的。
她心底里是喜欢花写意这个儿媳妇的,现在更是心疼加气愤。
她想保住花写意。但是赵家跟将军府的人,乃至于侯府的人,全都串通好了,沆瀣一气,自己怎么替她开脱呢?
太皇太后一时为难,沉声问:哀家相信你的话不假,但是你可有凭证?
我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娘,与我一同住在玉屏山中。她可以作证,只可惜,她现如今并不在都城。
一旁的谢灵羽讥笑:你说你以前痴傻,这话说出来谁信呢?大家全都知道,王妃你医术高明,不潜心学上十几年都无法得此成就。满口胡说八道。母后您可别被她骗了。
连氏也言之凿凿:她就是害怕此事败露,所以一直以来容不下想容,还寻个借口将想容逐出都城,让她在村庄里住了这多时日,吃了多少的苦。
花写意真的是没话说了。俗话说三人成虎,更何况自己现如今是众叛亲离,这么多人众口一词指责自己。
分明自己才是最委屈的那一个,现在却成了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