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宫锦行一字一顿:深更半夜的,你又去将军府做什么?
陆二一噎,瞪着宫锦行:不会吧,这个你也要计较?
不能么?
能,太能了!我多此一举,跑去她跟前说你的好话,两面不讨好,下次坚决不干了。轻舟,咱们走,就着这老坛陈醋的酸味,请你去吃两屉小笼包。
两人勾肩搭背地就走了,直接往鬼医堂都城老店而去。
到了鬼医堂,轻舟翻身下马,手提马鞭,昂首挺胸地进了鬼医堂。
走到柜台跟前,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我家王妃娘娘差我前来,询问一下贵店可有比较珍贵稀罕的,价值连城的人参之类?
小二识得他,立即有人跑去回禀掌柜去了。
掌柜立即迎出来,命人将几样镇店之宝全都搬出来,一一摆放在柜台之上,请轻舟过目。
轻舟也不过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十分不屑:就这些?
这些可都是药材之中的极品,就拿这支何首乌来说,民间可有说法,何首乌若是长成人形,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瞧瞧,多好的品相。还有这雪莲,血燕,冬虫夏
第61章 老爷是撞了邪了
轻舟摆手打断了掌柜的老王卖瓜:你这些东西,御药房里都是司空见惯,我家老祖宗她不稀罕。掌柜饶是舌灿莲花,也被轻舟一句话给怼了回去。
您要是提御药房,我们可真的不敢比。御药房那是什么地儿?全天下的稀罕物件,全都进贡到那里去了。随便拿出一样来,老百姓们都没有见过。我们一个小小的药铺,敢跟御药房相提并论么?
轻舟叹气:如此说来,我家王妃娘娘注定是要被那谢家三郡主给打脸喽,颜面要丢尽了。
掌柜试探着问:这是怎么个意思?
唉,你是不知道。轻舟一脸的愤愤不平:那谢家三郡主有点目中无人,跟我家娘娘有点过节。这不两人彪上劲儿了,要在太皇太后寿宴之上比试一番,谁若是输了,这脸上可不光彩,在文武百官跟前都要颜面尽失。
所以,我家王妃娘娘才让我满都城地搜罗珍惜药材,见天从早起跑到晚,水都顾不上吃一口,不过,娘娘交代过,前两日刚给掌柜添了麻烦,不能老来打扰您做生意。
这是实在没法儿了,就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这鬼医堂。真是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罢了罢了,走了。
掌柜的眸光闪了闪:谢家三郡主进贡的是什么稀罕物件你不知道?
轻舟摇摇头:听你这口气,你好像知道?
掌柜的摇头:不知道,拿不准呢。
轻舟叹气:反正依照谢家的财力势力,肯定差不了。得,我也不跟你抬杠了,我还要再跑两家,万一有什么收获呢?
掌柜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那我也帮你问问,要是有好货,一定让伙计告诉王妃娘娘一声。
别啊,轻舟可不敢让花写意知道,自己背着她所做的手脚:你要是说找王妃娘娘,那门口侍卫铁定不通禀,你就说找我,轻舟,好使!
掌柜的答应下来:好唻,这两天有信儿,一定先知会您。
轻舟满意地出了鬼医堂。
陆二坐在对面的馄饨摊子上,压低了头上的斗笠。
将军府。
花写意回来之后,花将军仍旧昏迷不醒,听说还有点发烧。
主院里赵家的人来了,还有赵琳琅,花写意就没进屋。
她想着给自家老爹炖点滋补的汤品也好,于是去了厨房,尽自己的孝心。
厨房后面有鸡笼,笼子里养了几只母鸡。花写意挽起袖子,命厨娘去杀一只过来。
厨娘领命,转悠到屋后面,一会儿就扎撒着两只手,慌里慌张地跑回来:坏了,坏了,笼子里的鸡,今儿早起还好好的,怎么一转眼就全都死了呢?
死了?
不仅花写意,还有烧火的丫头,过来帮厨的杂工,跟着厨娘转过去一瞧,果真,一笼子的鸡全都死了,而且全都趴在地上,朝向一个方向,脑袋耷拉下来,身上连个伤口都没有。
这死状,看起来有点诡异,尤其是一窝鸡全都保持一个姿势,就像是跪在地上,朝着一个方向磕头似的。
厨娘几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没敢将嘴里的话说出口。打发了烧火的丫头去跟连氏回禀去了。
一会儿的功夫,呼啦啦的,鸡窝跟前围了一堆人,指手画脚,压低了声音议论纷纷。
赵夫人,也就是连氏的姐姐瞅一眼之后,就惊呼不妙。
这事儿有点邪乎啊,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家鹏程撞邪那两日,我家鱼池里的锦鲤全都莫名其妙地飘了上来,鱼肚朝上,一动不动。
怎么不记得?连氏一拍大腿:当时揽月庵的庵主一听就面色大变,说府上有邪祟,过来做法之后,那些鱼又全都活了,鹏程也立马下床嚷饿,要吃的了。这事儿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呢!
话一说完,连氏就是一个激灵:你的意思该不
赵夫人点头,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我就是这个意思。
连氏倒吸一口凉气:你还别说,我家老爷这满嘴胡话,是跟鹏程那会儿有点像。
还有啊,你看这都城最好的郎中咱们都请进府里来了,谁都看不出是什么毛病,这摆明了,不是实病,就是虚症。
连氏有点害怕:那怎么办啊?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撞见不干净的东西啦?
也未必就是撞邪了,这要请个明白人进府瞧瞧才行。赵夫人给出主意。
上次给鹏程表少爷看事儿的那个庵主就挺本事。丁婶在一旁插嘴:又跟赵夫人您有点交情,依我看,不如就去揽月庵将那庵主请过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花将军的昏迷就被定性成为了悬疑事件。
正在调查此事的花写意自然不会相信三人口中所谓的得道高人,但她也明白,在连氏跟前,自己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而且,今日这鸡笼里的鸡好端端的全都死了,摆明是有人从中捣鬼,故弄玄虚,没跑。
至于这人的目的是什么,花写意猜测不出来,但是她相信,这个所谓的庵主一来,应当就水落石出了。
她冷冷地瞅着这一切,并未插嘴。第二日,揽月庵的庵主就被请来了将军府。
在此人来到之前,王妈已经将她的本事吹得天花乱坠。
据说,在赵家公子赵鹏程大概十岁的时候,好端端的突然就生了一场大病,高烧胡话,跟花将军现在的症状一般无二。请了几个郎中,也全都束手无策。
赵夫人听闻揽月庵的观音灵验,于是专程前往揽月庵求神拜佛。庵主听闻她的祈愿之后,就一言断定,说赵鹏程并未生病,而是撞邪。
赵夫人一听就吓了一跳,赶紧求庵主指点迷津。
庵主跟着赵夫人回到赵府,用朱砂符烧了一碗水,灌赵鹏程喝下,说来也怪,没多大功夫,赵鹏程就睁眼叫娘,也不说胡话了,半晌的功夫烧热退下去,跟好人一样。
而且赵鹏程身上带着庵主开光的平安福,从此以后平安顺遂,就连伤寒都没有得过。
第62章 她绝对不可能是自己亲娘
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花写意听得多了,有时候是凑巧,以前服下的药效恰好就到了;有时候呢,这些装神弄鬼的人也略通一点医理的。
就比如这庵主,朱砂原本就可以入药,主治小儿惊厥,若是赵鹏程真的是遇到了什么令他惊吓的事情,以至于心神混乱,高烧不退,这朱砂也是对症。
所以花写意压根就不信。
今儿这位庵主是来骗钱的,还是收了别人的钱来骗人的,看看就知道了。
庵主被连氏恭敬地请去了她与花将军居住的主院,将那日事发之时的情景重新模拟了一遍。
庵主听着不断点头,在屋子前后左右巡查一圈,皱着眉头,掐着指头,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
赵夫人与连氏等人大气也不敢出,只眼巴巴地等着。
过了片刻,庵主方才睁开眼睛,询问连氏:最近府上办过红白喜事儿?
连氏一怔,然后点头:小女前些时日刚刚出嫁。
白事呢?
连氏想了想:小女大婚之日与女婿双双暴毙,入棺之后又死而复生,这算不算?
庵主下垂的眼帘冷不丁地撩了起来,面色顿变:新人去世之时想必也是身着大红色凤冠霞帔了?
连氏瞅了一旁的花写意一眼:正是。
喜丧相冲,而且是先喜后丧,杀气难除,此为煞。新人身着红衣入黄泉,必然一身戾气,为厉鬼。死而复生,厉魂还身,身带煞气,身边亲近之人必然遭殃。
陆二一噎,瞪着宫锦行:不会吧,这个你也要计较?
不能么?
能,太能了!我多此一举,跑去她跟前说你的好话,两面不讨好,下次坚决不干了。轻舟,咱们走,就着这老坛陈醋的酸味,请你去吃两屉小笼包。
两人勾肩搭背地就走了,直接往鬼医堂都城老店而去。
到了鬼医堂,轻舟翻身下马,手提马鞭,昂首挺胸地进了鬼医堂。
走到柜台跟前,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我家王妃娘娘差我前来,询问一下贵店可有比较珍贵稀罕的,价值连城的人参之类?
小二识得他,立即有人跑去回禀掌柜去了。
掌柜立即迎出来,命人将几样镇店之宝全都搬出来,一一摆放在柜台之上,请轻舟过目。
轻舟也不过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十分不屑:就这些?
这些可都是药材之中的极品,就拿这支何首乌来说,民间可有说法,何首乌若是长成人形,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你瞧瞧,多好的品相。还有这雪莲,血燕,冬虫夏
第61章 老爷是撞了邪了
轻舟摆手打断了掌柜的老王卖瓜:你这些东西,御药房里都是司空见惯,我家老祖宗她不稀罕。掌柜饶是舌灿莲花,也被轻舟一句话给怼了回去。
您要是提御药房,我们可真的不敢比。御药房那是什么地儿?全天下的稀罕物件,全都进贡到那里去了。随便拿出一样来,老百姓们都没有见过。我们一个小小的药铺,敢跟御药房相提并论么?
轻舟叹气:如此说来,我家王妃娘娘注定是要被那谢家三郡主给打脸喽,颜面要丢尽了。
掌柜试探着问:这是怎么个意思?
唉,你是不知道。轻舟一脸的愤愤不平:那谢家三郡主有点目中无人,跟我家娘娘有点过节。这不两人彪上劲儿了,要在太皇太后寿宴之上比试一番,谁若是输了,这脸上可不光彩,在文武百官跟前都要颜面尽失。
所以,我家王妃娘娘才让我满都城地搜罗珍惜药材,见天从早起跑到晚,水都顾不上吃一口,不过,娘娘交代过,前两日刚给掌柜添了麻烦,不能老来打扰您做生意。
这是实在没法儿了,就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这鬼医堂。真是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罢了罢了,走了。
掌柜的眸光闪了闪:谢家三郡主进贡的是什么稀罕物件你不知道?
轻舟摇摇头:听你这口气,你好像知道?
掌柜的摇头:不知道,拿不准呢。
轻舟叹气:反正依照谢家的财力势力,肯定差不了。得,我也不跟你抬杠了,我还要再跑两家,万一有什么收获呢?
掌柜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那我也帮你问问,要是有好货,一定让伙计告诉王妃娘娘一声。
别啊,轻舟可不敢让花写意知道,自己背着她所做的手脚:你要是说找王妃娘娘,那门口侍卫铁定不通禀,你就说找我,轻舟,好使!
掌柜的答应下来:好唻,这两天有信儿,一定先知会您。
轻舟满意地出了鬼医堂。
陆二坐在对面的馄饨摊子上,压低了头上的斗笠。
将军府。
花写意回来之后,花将军仍旧昏迷不醒,听说还有点发烧。
主院里赵家的人来了,还有赵琳琅,花写意就没进屋。
她想着给自家老爹炖点滋补的汤品也好,于是去了厨房,尽自己的孝心。
厨房后面有鸡笼,笼子里养了几只母鸡。花写意挽起袖子,命厨娘去杀一只过来。
厨娘领命,转悠到屋后面,一会儿就扎撒着两只手,慌里慌张地跑回来:坏了,坏了,笼子里的鸡,今儿早起还好好的,怎么一转眼就全都死了呢?
死了?
不仅花写意,还有烧火的丫头,过来帮厨的杂工,跟着厨娘转过去一瞧,果真,一笼子的鸡全都死了,而且全都趴在地上,朝向一个方向,脑袋耷拉下来,身上连个伤口都没有。
这死状,看起来有点诡异,尤其是一窝鸡全都保持一个姿势,就像是跪在地上,朝着一个方向磕头似的。
厨娘几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没敢将嘴里的话说出口。打发了烧火的丫头去跟连氏回禀去了。
一会儿的功夫,呼啦啦的,鸡窝跟前围了一堆人,指手画脚,压低了声音议论纷纷。
赵夫人,也就是连氏的姐姐瞅一眼之后,就惊呼不妙。
这事儿有点邪乎啊,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家鹏程撞邪那两日,我家鱼池里的锦鲤全都莫名其妙地飘了上来,鱼肚朝上,一动不动。
怎么不记得?连氏一拍大腿:当时揽月庵的庵主一听就面色大变,说府上有邪祟,过来做法之后,那些鱼又全都活了,鹏程也立马下床嚷饿,要吃的了。这事儿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呢!
话一说完,连氏就是一个激灵:你的意思该不
赵夫人点头,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我就是这个意思。
连氏倒吸一口凉气:你还别说,我家老爷这满嘴胡话,是跟鹏程那会儿有点像。
还有啊,你看这都城最好的郎中咱们都请进府里来了,谁都看不出是什么毛病,这摆明了,不是实病,就是虚症。
连氏有点害怕:那怎么办啊?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撞见不干净的东西啦?
也未必就是撞邪了,这要请个明白人进府瞧瞧才行。赵夫人给出主意。
上次给鹏程表少爷看事儿的那个庵主就挺本事。丁婶在一旁插嘴:又跟赵夫人您有点交情,依我看,不如就去揽月庵将那庵主请过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花将军的昏迷就被定性成为了悬疑事件。
正在调查此事的花写意自然不会相信三人口中所谓的得道高人,但她也明白,在连氏跟前,自己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而且,今日这鸡笼里的鸡好端端的全都死了,摆明是有人从中捣鬼,故弄玄虚,没跑。
至于这人的目的是什么,花写意猜测不出来,但是她相信,这个所谓的庵主一来,应当就水落石出了。
她冷冷地瞅着这一切,并未插嘴。第二日,揽月庵的庵主就被请来了将军府。
在此人来到之前,王妈已经将她的本事吹得天花乱坠。
据说,在赵家公子赵鹏程大概十岁的时候,好端端的突然就生了一场大病,高烧胡话,跟花将军现在的症状一般无二。请了几个郎中,也全都束手无策。
赵夫人听闻揽月庵的观音灵验,于是专程前往揽月庵求神拜佛。庵主听闻她的祈愿之后,就一言断定,说赵鹏程并未生病,而是撞邪。
赵夫人一听就吓了一跳,赶紧求庵主指点迷津。
庵主跟着赵夫人回到赵府,用朱砂符烧了一碗水,灌赵鹏程喝下,说来也怪,没多大功夫,赵鹏程就睁眼叫娘,也不说胡话了,半晌的功夫烧热退下去,跟好人一样。
而且赵鹏程身上带着庵主开光的平安福,从此以后平安顺遂,就连伤寒都没有得过。
第62章 她绝对不可能是自己亲娘
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花写意听得多了,有时候是凑巧,以前服下的药效恰好就到了;有时候呢,这些装神弄鬼的人也略通一点医理的。
就比如这庵主,朱砂原本就可以入药,主治小儿惊厥,若是赵鹏程真的是遇到了什么令他惊吓的事情,以至于心神混乱,高烧不退,这朱砂也是对症。
所以花写意压根就不信。
今儿这位庵主是来骗钱的,还是收了别人的钱来骗人的,看看就知道了。
庵主被连氏恭敬地请去了她与花将军居住的主院,将那日事发之时的情景重新模拟了一遍。
庵主听着不断点头,在屋子前后左右巡查一圈,皱着眉头,掐着指头,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
赵夫人与连氏等人大气也不敢出,只眼巴巴地等着。
过了片刻,庵主方才睁开眼睛,询问连氏:最近府上办过红白喜事儿?
连氏一怔,然后点头:小女前些时日刚刚出嫁。
白事呢?
连氏想了想:小女大婚之日与女婿双双暴毙,入棺之后又死而复生,这算不算?
庵主下垂的眼帘冷不丁地撩了起来,面色顿变:新人去世之时想必也是身着大红色凤冠霞帔了?
连氏瞅了一旁的花写意一眼:正是。
喜丧相冲,而且是先喜后丧,杀气难除,此为煞。新人身着红衣入黄泉,必然一身戾气,为厉鬼。死而复生,厉魂还身,身带煞气,身边亲近之人必然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