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花写意诧异地眨眨眼睛,有点不懂太皇太后话里的意思。
我,没有什么委屈的。
除了宫锦行昨天抢了自己的晚膳,自己只能勉为其难地吃了两盏燕窝,一份鱼翅捞饭,一笼海参鲜肉灌汤饺,吃得鼻孔都冒火。
太皇太后干脆捉了她的手,语重心长地拍着她的手背:傻孩子,你尽管放心,日后有母后给你撑腰。
宫锦行听到动静从屋子里迎出来,想跪下行礼,老太太哼了一声。
免了免了,你身子不好,不用多礼。
宫锦行起身:让母后担心,儿臣身子已经好了许多。这可都是儿媳妇的功劳。老太太仍旧捉着花写意的手不放:汤药医病,药膳补身,双管齐下,儿媳妇多有心。
宫锦行扫一眼泥炉,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母后所言甚是。
太皇太后拉着花写意径直进屋,转悠了一圈,拽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宫锦行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先是关切地询问了昨夜之事,了解了简单的来龙去脉,然后下人奉茶,静悄地退下去。陈公公守在门口,体贴地关闭了房门。
太皇太后的面色突然就沉了下来,有点猝不及防,好像刚才的母慈子孝都是演给别人看的。
她轻咳一声,话里带着火气:这么万里挑一的好媳妇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竟然还要将她休了,哀家看你是让猪油蒙了心!
宫锦行诧异地抬脸:休了?谁说的?
还不肯承认?太皇太后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气呼呼地就甩到了宫锦行的怀里:想要休了她,也要看哀家答应不答应!
花写意一瞧,完蛋,那不是自己模仿宫锦行笔迹写的那封休书吗?怎么跑到太皇太后那里去了?缩缩脖子,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宫锦行诧异地打开书信,不过是瞄了花写意一眼,心里就已经有了数,却并未澄清。
这休书怎么会在母后这里?
怎么,还想瞒着哀家不成?我儿媳妇她为了救你一命,可以说是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可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身上毒解了,竟然就要将她休回将军府?
还有你瞧瞧,我亲亲儿媳妇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竟然还尽心尽力地照顾你,亲奉汤药,洗手做羹,多贤惠!什么猫鼠一窝,狼羊一处,哀家瞧着,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宫锦行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也不急不恼:儿臣对于王妃甚是满意,只是她嫁入王府并非自己所愿,儿臣身体又羸弱不堪,唯恐会拖累她,所
所以你就直接休了她?糊涂!她即便得了自由,那她也曾经是你摄政王的王妃,世间无人敢娶!只能孤苦伶仃地度过下半生,更让世人唾骂。你自以为是的为了她好,那是在害她!
被休的下场这么悲惨么?
花写意终于不得不插嘴:太皇太后,此事是我主动提出的,我,儿臣觉得,儿臣与王爷门不当户不对,而且我粗鲁不堪,胸无点墨,实在配不
推托之词!谁敢退我皇家的亲?打我皇家的脸?再说你知书达理,怎么可能这样糊涂?你别害怕,也不用护着他,今儿他若是敢说半个不字,母后打断他的腿!
真的不是,
儿臣不敢,宫锦行得了便宜卖乖,一脸的勉为其难:得母后教诲,如茅塞顿开,儿臣愿暂时收回这休书,与王妃举案齐眉。
暂时?太皇太后威风凛凛:谁若是再敢提一个字,也要看看哀家答应不答应!
花写意被太皇太后话赶话噎得难受,就觉得,自己想要逃离这摄政王府,天高任鸟飞的计划,恐怕是要泡汤。
都怪自己装得太贤惠,这下可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脚,太皇太后信以为真了。
宫锦行偷偷地瞄了她一眼,眸中带着狡黠。
儿臣日后再也不敢。
太皇太后这才满意点头:如此哀家就不多做逗留了,眼见已经是晚膳时辰,行儿想必也饿了。
宫锦行看一眼天色:假如母后不嫌弃,可以留在府上用过晚膳再回宫。
晚膳就不麻烦你们了,哀家也没什么胃口,见院子里倒是有现成的羹汤,凑合吃一碗吧。
宫锦行眼皮子跳了跳:那羹汤只怕不合母后口味,厨房里应当有现成的燕窝或者雪蛤。
怎么,你能吃得,母后就吃不得了?小气!儿媳妇儿,去,给母后盛一碗。
花写意站着也没动地儿。
自己辛辛苦苦熬了一下午的汤羹啊,难道又要吃不到嘴里了?
门外的陈公公早就听到了太皇太后的吩咐,直接将汤罐子都给抱进来了。
何嫂慌忙递进来汤碗,给太皇太后盛了一碗,毕恭毕敬地捧着递上去。
太皇太后尝了一口,再喝一口:吆,不错。给王爷盛一碗留着。
陈公公麻溜地,给宫锦行盛了一碗。
宫锦行咧咧嘴,接在手里,修长的指尖捏着汤匙,缓缓搅动着手里的蛇羹,迟迟不敢往嘴里送。
跟想象的,似乎有点不一样。闻着没有蛇肉的土腥之气,也没有药材苦涩的气味,只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从蛇羹的鲜香之味中丝丝缕缕地透出来,萦绕在鼻端。
不过,他仍旧还是不敢吃,一想到那一团一团花花绿绿的毒蛇,就觉得胃里阵阵抽搐,就连端着汤羹的手都起了鸡皮疙瘩。
花写意斜着眼睛,瞧在眼里,知道他定是不敢吃,十分贤惠而又虚心地问:王爷怎么不尝一口?不合您的口味吗?
第43章 瞧瞧你多窝囊
太皇太后并不知道这汤羹是什么做的,吃得津津有味,鼻尖上都渗出一点津津热汗。
见宫锦行碗里的却原封未动,催促道:味道极妙,哀家这些时日胃口就不好,在宫中都极少能吃到这般美味。没想到,王妃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手艺,行儿日后有口福了。
宫锦行见太皇太后吃得香甜,不敢明言,只低着头装模作样地抿了抿唇,做出品尝的样子,点头附和:不错。
花写意一向睚眦必报,宫锦行言而无信,合离之事眼看就又要泡汤,令她心生恼意,看着宫锦行蹙眉强忍不适,坏水就咕咚咕咚地往上冒。
轻叹一口气:王爷您分明还是嫌弃妾身吧?妾身所烹的羹汤您不想喝,何苦委屈自己摆这样子?就跟太皇太后明言,放我出府吧?
太皇太后一瞪眼:嗯?
宫锦行端着汤羹的手颤了一下:夫人误会,不过是汤羹有点热烫而已。
那我喂你?
花写意殷勤地去接他手里的碗,宫锦行忙不迭地抬手挡了回去,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自己来!
舀起一勺,强忍着嗓子眼的酸涩,味道都未品尝就咽了下去。只觉得肠胃里都像是有蛇虫在爬,勉强压下作呕的冲动,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咂摸它的味道?
花写意勉强解了气,安慰自己一句穷寇莫追,免得他再急脸。
太皇太后吃完一碗,意犹未尽:这汤羹甚合哀家胃口,剩下的母后带回宫里去了,让那些所谓的御厨都开开眼,拿着那么高的俸银,每天敷衍做事。你若想吃,让我儿媳妇儿再给你做。陈公公,咱们回宫。
陈公公用帕子包着汤罐,直接就抱走了。
宫锦行起身相送,太皇太后摆手:罢了罢了,你就不要出去受凉了。
然后又挤眉弄眼,压低了声音:母后只能帮你到这了。
宫锦行低垂着头:儿臣一时糊涂,让母后费心。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太皇太后轻嗤:你的笔迹母后还能认不出来么?让人家休了你,你瞧瞧你多窝囊。还有,儿媳说她体质寒凉,手足畏冷,母后给带来的药材,记得督促着她吃。
昂首挺胸地便走了。
宫锦行面皮红了红,还得是亲娘啊,劝架还不忘顾全自己的颜面。
花写意好奇地问:母后说什么呢?
她说给你带了许多药材,专治你的体质寒凉,让我督促着你吃。
花写意皱皱鼻子:你若喂我吃药,我就天天给你煲五蛇羹,礼尚往来。
一提起这几个字,宫锦行就觉得胃肠翻涌,再也忍不住,一扭脸干呕了两声。
花写意咂摸咂摸嘴,肚子里叽叽咕咕地抗议,惋惜地哼了哼:暴殄天物。
宫锦行扭脸,瞅着她那一脸的得意,微眯了眼睛,从袖子里摸出那封休书,打开了仔细研究。
花写意见势不妙,转身偷偷地想溜。
我,没有什么委屈的。
除了宫锦行昨天抢了自己的晚膳,自己只能勉为其难地吃了两盏燕窝,一份鱼翅捞饭,一笼海参鲜肉灌汤饺,吃得鼻孔都冒火。
太皇太后干脆捉了她的手,语重心长地拍着她的手背:傻孩子,你尽管放心,日后有母后给你撑腰。
宫锦行听到动静从屋子里迎出来,想跪下行礼,老太太哼了一声。
免了免了,你身子不好,不用多礼。
宫锦行起身:让母后担心,儿臣身子已经好了许多。这可都是儿媳妇的功劳。老太太仍旧捉着花写意的手不放:汤药医病,药膳补身,双管齐下,儿媳妇多有心。
宫锦行扫一眼泥炉,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母后所言甚是。
太皇太后拉着花写意径直进屋,转悠了一圈,拽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宫锦行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先是关切地询问了昨夜之事,了解了简单的来龙去脉,然后下人奉茶,静悄地退下去。陈公公守在门口,体贴地关闭了房门。
太皇太后的面色突然就沉了下来,有点猝不及防,好像刚才的母慈子孝都是演给别人看的。
她轻咳一声,话里带着火气:这么万里挑一的好媳妇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竟然还要将她休了,哀家看你是让猪油蒙了心!
宫锦行诧异地抬脸:休了?谁说的?
还不肯承认?太皇太后从袖子里摸出一张纸,气呼呼地就甩到了宫锦行的怀里:想要休了她,也要看哀家答应不答应!
花写意一瞧,完蛋,那不是自己模仿宫锦行笔迹写的那封休书吗?怎么跑到太皇太后那里去了?缩缩脖子,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宫锦行诧异地打开书信,不过是瞄了花写意一眼,心里就已经有了数,却并未澄清。
这休书怎么会在母后这里?
怎么,还想瞒着哀家不成?我儿媳妇她为了救你一命,可以说是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可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身上毒解了,竟然就要将她休回将军府?
还有你瞧瞧,我亲亲儿媳妇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竟然还尽心尽力地照顾你,亲奉汤药,洗手做羹,多贤惠!什么猫鼠一窝,狼羊一处,哀家瞧着,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宫锦行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也不急不恼:儿臣对于王妃甚是满意,只是她嫁入王府并非自己所愿,儿臣身体又羸弱不堪,唯恐会拖累她,所
所以你就直接休了她?糊涂!她即便得了自由,那她也曾经是你摄政王的王妃,世间无人敢娶!只能孤苦伶仃地度过下半生,更让世人唾骂。你自以为是的为了她好,那是在害她!
被休的下场这么悲惨么?
花写意终于不得不插嘴:太皇太后,此事是我主动提出的,我,儿臣觉得,儿臣与王爷门不当户不对,而且我粗鲁不堪,胸无点墨,实在配不
推托之词!谁敢退我皇家的亲?打我皇家的脸?再说你知书达理,怎么可能这样糊涂?你别害怕,也不用护着他,今儿他若是敢说半个不字,母后打断他的腿!
真的不是,
儿臣不敢,宫锦行得了便宜卖乖,一脸的勉为其难:得母后教诲,如茅塞顿开,儿臣愿暂时收回这休书,与王妃举案齐眉。
暂时?太皇太后威风凛凛:谁若是再敢提一个字,也要看看哀家答应不答应!
花写意被太皇太后话赶话噎得难受,就觉得,自己想要逃离这摄政王府,天高任鸟飞的计划,恐怕是要泡汤。
都怪自己装得太贤惠,这下可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脚,太皇太后信以为真了。
宫锦行偷偷地瞄了她一眼,眸中带着狡黠。
儿臣日后再也不敢。
太皇太后这才满意点头:如此哀家就不多做逗留了,眼见已经是晚膳时辰,行儿想必也饿了。
宫锦行看一眼天色:假如母后不嫌弃,可以留在府上用过晚膳再回宫。
晚膳就不麻烦你们了,哀家也没什么胃口,见院子里倒是有现成的羹汤,凑合吃一碗吧。
宫锦行眼皮子跳了跳:那羹汤只怕不合母后口味,厨房里应当有现成的燕窝或者雪蛤。
怎么,你能吃得,母后就吃不得了?小气!儿媳妇儿,去,给母后盛一碗。
花写意站着也没动地儿。
自己辛辛苦苦熬了一下午的汤羹啊,难道又要吃不到嘴里了?
门外的陈公公早就听到了太皇太后的吩咐,直接将汤罐子都给抱进来了。
何嫂慌忙递进来汤碗,给太皇太后盛了一碗,毕恭毕敬地捧着递上去。
太皇太后尝了一口,再喝一口:吆,不错。给王爷盛一碗留着。
陈公公麻溜地,给宫锦行盛了一碗。
宫锦行咧咧嘴,接在手里,修长的指尖捏着汤匙,缓缓搅动着手里的蛇羹,迟迟不敢往嘴里送。
跟想象的,似乎有点不一样。闻着没有蛇肉的土腥之气,也没有药材苦涩的气味,只有一点淡淡的清香,从蛇羹的鲜香之味中丝丝缕缕地透出来,萦绕在鼻端。
不过,他仍旧还是不敢吃,一想到那一团一团花花绿绿的毒蛇,就觉得胃里阵阵抽搐,就连端着汤羹的手都起了鸡皮疙瘩。
花写意斜着眼睛,瞧在眼里,知道他定是不敢吃,十分贤惠而又虚心地问:王爷怎么不尝一口?不合您的口味吗?
第43章 瞧瞧你多窝囊
太皇太后并不知道这汤羹是什么做的,吃得津津有味,鼻尖上都渗出一点津津热汗。
见宫锦行碗里的却原封未动,催促道:味道极妙,哀家这些时日胃口就不好,在宫中都极少能吃到这般美味。没想到,王妃竟然还有这样的好手艺,行儿日后有口福了。
宫锦行见太皇太后吃得香甜,不敢明言,只低着头装模作样地抿了抿唇,做出品尝的样子,点头附和:不错。
花写意一向睚眦必报,宫锦行言而无信,合离之事眼看就又要泡汤,令她心生恼意,看着宫锦行蹙眉强忍不适,坏水就咕咚咕咚地往上冒。
轻叹一口气:王爷您分明还是嫌弃妾身吧?妾身所烹的羹汤您不想喝,何苦委屈自己摆这样子?就跟太皇太后明言,放我出府吧?
太皇太后一瞪眼:嗯?
宫锦行端着汤羹的手颤了一下:夫人误会,不过是汤羹有点热烫而已。
那我喂你?
花写意殷勤地去接他手里的碗,宫锦行忙不迭地抬手挡了回去,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自己来!
舀起一勺,强忍着嗓子眼的酸涩,味道都未品尝就咽了下去。只觉得肠胃里都像是有蛇虫在爬,勉强压下作呕的冲动,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咂摸它的味道?
花写意勉强解了气,安慰自己一句穷寇莫追,免得他再急脸。
太皇太后吃完一碗,意犹未尽:这汤羹甚合哀家胃口,剩下的母后带回宫里去了,让那些所谓的御厨都开开眼,拿着那么高的俸银,每天敷衍做事。你若想吃,让我儿媳妇儿再给你做。陈公公,咱们回宫。
陈公公用帕子包着汤罐,直接就抱走了。
宫锦行起身相送,太皇太后摆手:罢了罢了,你就不要出去受凉了。
然后又挤眉弄眼,压低了声音:母后只能帮你到这了。
宫锦行低垂着头:儿臣一时糊涂,让母后费心。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太皇太后轻嗤:你的笔迹母后还能认不出来么?让人家休了你,你瞧瞧你多窝囊。还有,儿媳说她体质寒凉,手足畏冷,母后给带来的药材,记得督促着她吃。
昂首挺胸地便走了。
宫锦行面皮红了红,还得是亲娘啊,劝架还不忘顾全自己的颜面。
花写意好奇地问:母后说什么呢?
她说给你带了许多药材,专治你的体质寒凉,让我督促着你吃。
花写意皱皱鼻子:你若喂我吃药,我就天天给你煲五蛇羹,礼尚往来。
一提起这几个字,宫锦行就觉得胃肠翻涌,再也忍不住,一扭脸干呕了两声。
花写意咂摸咂摸嘴,肚子里叽叽咕咕地抗议,惋惜地哼了哼:暴殄天物。
宫锦行扭脸,瞅着她那一脸的得意,微眯了眼睛,从袖子里摸出那封休书,打开了仔细研究。
花写意见势不妙,转身偷偷地想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