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想想太子要去请的人,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是太子的什么人?丞相在他二位跟前有开口的余地吗?
  太医令自己被自己吓到半死,他颤巍巍地抬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心道就算太子想干什么,自己可不想死啊。
  “天亮了吗?”太子忽然问道。
  太医令下意识抬头望向窗外,仍旧是朦朦胧胧一片。
  宫人小声回道:“回殿下,约摸还有半个时辰才到日出。”
  夏日天亮的很早,但刘据却觉得今夜实在太长了。
  榻上的刘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刘据忙凑过去小声唤道:“阿翁?”
  “据儿……”皇帝陛下半睁着眼睛,迷迷糊糊道,“据儿回来了,别怕,阿翁知道据儿是冤枉的。”
  刘据愣了愣,手无意识的松开,沾着酒液的湿布落到刘彻手腕上,被冰到后他清醒了片刻。
  “朕这是怎么了?”刘彻抬手揉了揉鼻梁,放下手时瞧见了刘据,诧异道,“据儿,你怎么在这里?”
  “阿翁……”刘据低声道,“你方才说……”
  “嗯?”刘据背着光,皇帝陛下看不清他的表情,刚要坐起来时,他才发现自己贴身的里衣被脱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刘据下意识答道:“阿翁发热了,我在给阿翁降温。”
  “发热?”刘彻搭了搭自己的额头,“是有些热,难怪朕觉得头重脚轻,眼睛也睁不开。”
  “据儿,你何时过来的?”刘彻又问道,“朕竟然没有听到。”
  听到他说丝毫没有察觉到屋子里这些人的动静,刘据心底发紧。
  刘据忙道:“阿翁病了,自然不如以往警醒。”
  “嗯。”刘彻含糊答应着,他眼睛疼头疼,有气无力道,“朕身上……觉得不大好。”
  刘据温声安慰道:“侍医已经去熬药了,阿翁吃了药就好了。”
  刘彻一时难受得厉害,也不大有精神说话,只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刘据呆呆的坐着,他几乎以为方才是自己听错了,可父亲……他绝对说了那句话。
  这不该是现在的皇帝陛下会说出口的话,倒像是……
  正胡思乱想着,有宫人来回:“殿下,长平侯和冠军侯到了。”
  刘据抹了把脸,转头去看父亲,他已经又昏睡过去了。
  长平侯和冠军侯前后脚到达鼎湖宫,夤夜被太子请到皇帝的寝宫,又见到满屋子侍医,他们两个人都是心里一沉。
  刘据自内殿出来,沉声道:“大将军,骠骑将军。”
  卫霍二人回礼道:“拜见殿下。”
  刘据引着二人进入里间,将情况说明,又道:“我宫里现在有一枚药,或许能治好阿翁的病,我想请大将军亲自去一趟。”
  卫霍瞧见皇帝陛下的脸色,心头都狠狠跳了一下,作为征战沙场的将军,他们见过许多士卒不过是受了轻伤,但因为一场高烧丢掉性命。
  卫青立即道:“臣即刻就回去。”
  刘据道:“待拿了药回来,大将军,你还要再回长安城去,城中的公卿权贵,以及各地的诸侯王,都要请大将军费心。”
  现在还不知道皇帝陛下何时能彻底痊愈,须得做好万全准备。
  卫青道:“臣明白。”
  刘据又道:“未央宫内诸事,请大将军转告皇后,就说我的话,请她什么都不要想,只管如平常行事。”
  卫青对上刘据的眼神,他的神情在这一刻竟然放松了些:“请殿下放心,臣明白。”
  刘据郑重行礼:“有劳大将军。”
  卫青还礼后,方退出鼎湖宫,飞马赶往未央宫。
  这边,刘据又向霍去病道:“此处守卫,就有劳骠骑将军。”
  霍去病拱手道:“请殿下安心。”
  霍去病要办的事看起来不多,但却是最最要紧的,毕竟皇帝这一病还不能确定何时才能好,不知道有多少牛鬼蛇神在暗戳戳盯着皇帝陛下。
  有了长平侯和冠军侯,后边的丞相来时,刘据就不用费心说什么了,李蔡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尽好百官之首的职责,安抚群臣就够了。
  138
  第138章
  ◎吃药。◎
  药熬好后,刘据将药碗接过来,小心地服侍皇帝陛下吃药。
  刘彻躲开喂到嘴边的银勺:“苦……”
  刘据示意宫人为陛下擦一擦嘴角的药渍,口中用轻快的语气道:“吃了药才能好,阿翁又不是孩子,难道还怕吃药了吗?”
  “……”刘彻睁开眼睛瞧了瞧他儿子,“臭小子,敢笑话朕。”
  刘据勾了勾嘴角,他估计自己这个笑不大好看:“阿翁将药吃了,儿就不敢笑话您了。”
  尽管烧得昏昏沉沉,皇帝陛下的观察力却没有下降,他抬手想敲敲太子的额头,因为没有力气,最后只碰到太子的眉心:“怕什么,朕好着呢。”
  “嗯。”刘据轻声应着,又盛了一勺药送过去,“阿翁吃药。”
  刘彻慢慢将一碗药吃了,含糊道:“朕无碍,据儿,你回去歇着罢……”
  “好,我这就回去,阿翁放心休息。”刘据低声道。
  得到允诺的皇帝陛下再次睡了过去,刘据揉了揉脸,吩咐去熬些粥备着,等下次人醒了,好让他吃些。
  宫人劝道:“殿下也该用些膳食,才能照顾陛下。”
  “对。”刘据点点头,“我忘了。”
  刘据现在既不困也不累更不饿,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吃饭。
  卫青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将一只小小的玻璃瓶交给刘据。
  因为古代很难做到注射,刘据让人试验的青霉素就是能口服的,这固然能随时随地使用,但问题是……
  刘据没法给他爹做皮试。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不算多,可刘据不能保证他爹不是过敏人群。
  再一次试了试刘彻额头的热度,还是没有退烧。
  从刘据过来到卫青从未央宫拿了药回来,前后不超过四个小时,时间其实并不算长。
  刘据又看了眼父亲腿弯处的伤口,敷上的药也没有任何效果。
  还要再等一等吗?刘据想,等现在用的药见效。
  他记得在地府时曾经看过一个科普的短片,人类的自愈能力是非常强的。
  卫青见他只是拿着药,不由问道:“殿下,为何不给陛下服药?”
  刘据没有说话,他回想着上辈子皇帝陛下生病时,宫里的侍医宫外的巫医,他们只靠着这个时代的治疗方法就治好了皇帝陛下。
  也许他不该一时冲动,让卫青去将青霉素取来,冒这个险不值得,不用青霉素,皇帝陛下也会好的。
  但……这一次生病的时间和原因都与上辈子不同,刘据担心拖延下去会有变故。
  如果这次皇帝陛下的生病,是刘据重来一次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与上辈子的境况完全不同呢?
  见刘据沉默,卫青的双眼忽然凌厉起来,他意识到这个药是有危险的,他皱眉道:“殿下……”
  “我知道,舅舅。”刘据打断他的话,“这是我父亲。”
  如果皇帝陛下吃了药,有丝毫不测,刘据就是一个弑父杀君的不忠不孝之人。
  卫青心情复杂道:“殿下,还不到万分危急之时,况且天下之大,尚且有许多名医未曾到来,陛下千金之躯,殿下不必如此冒险。”
  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卫青于公于私都不希望他们任何一个人有丝毫差错。
  刘据道:“这样的伤口引起发烧是很危险的。”
  卫青沉声道:“臣知道。”
  又等了一会儿,刘据道:“大将军,请你先回长安。”
  卫青脚下未动,他沉默片刻,再次劝道:“殿下,请你一定要三思后行。”
  刘据刚要点头,忽听榻上之人开口问道:“三思什么?”
  刘据和卫青齐齐看过去,只见皇帝陛下正耷拉着眼皮,无精打采地埋怨道:“头疼,身上疼,到处都难受。”
  刘据刚要出口的问句都被塞回了嗓子眼里,他咳了一声,方道:“我让人温了些粥,阿翁先垫几口。”
  刘彻一说话就嗓子疼,这会儿便言简意赅道:“苦,不吃。”
  刘据好声好气地劝道:“病了是这样,嘴里没味道,但不吃饭病更难好,粥熬的很烂,还放了肉糜,阿翁尝尝可好?”
  刘彻竟然还有心情笑:“据儿,朕才是阿翁,你当朕是小孩儿哄呢。”
  早有宫人在刘据说话时就下去盛粥,这会儿已经手脚麻利的端上来了。
  刘据将粥接过来,道:“阿翁既知道自己这会儿幼稚,就安生吃些粥。”
  病人口中没有味道,刘彻根本不想吃任何东西,但他嗓子的确疼得厉害,便由着宫人扶起身来,让他儿子喂了一口软烂的米粥。
  吃了三口刘彻又问道:“仲卿怎么在这里?”
  卫青三言两句将刘据的安排禀明,刘彻听罢点头笑道:“不错,太子,你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