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秦国本就有监察百官的官职,将来统一后还会有御史大夫,这次嬴政要求将其扩建为一个单位,扶苏觉得,这应该不算太难……吧?
  面对朝臣们哀怨的眼神,扶苏将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不太好,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随着秦国的统一进程一步步推进,管理的土地人口越来越多,事情就越来越多,但朝中的官员却扩充不够,他们身上的胆子就会很重。
  但这可不是嬴政压榨人,首先身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他才是最忙的那个人,其次朝臣们不乐意分权不想有更多人竞争,一个个都要累死了也没有一个提出扩员的事。
  但他们不提,嬴政会提,自从上次提过后,除了朝臣们的条陈,扶苏也已经将适合秦国的改良版科举制度呈到了父亲案前。嬴政看过十分满意,已经下令推行了。
  现在虽然有了纸,但这个时代的识字率本就很低,书更是掌握在上层权贵手中,即便各地学府被嬴政扩充了藏书,但知识仍旧还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所以,秦国的科举现在要局限在一小部分能获得看书机会的人中间。
  不过即便如此,相比较从前,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也是多了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对于朝廷来说,则是多了一个获取人才的渠道。
  民间有不少不得展才的有识之士,因为寻不到门路,只能郁然屈居于浅池,新颁布的科举令能给他们更多机会,让他们得以站出来显露才干。
  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固然做不到人人都有书可读,但扶苏打算尽可能扩大读书的人群,这样秦国才能有更多人才可用。
  这是一个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做成的事。
  79
  第79章
  ◎星星。◎
  这天父子二人忙完政务后,恰逢冯义来送了最新研制成功的一款望远镜,这款望远镜很大,需要用支架撑着摆在廊下,他还卖了个关子:“大王,殿下,请二位暂且等候片刻,此物夜间用来观星最合适。”
  嬴政正觉疲惫,闻言饶有兴致地笑了:“观星?既然如此,寡人便等等。”
  冯义的望远镜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这样的人才,嬴政乐于赏他个面子。
  冯义还是个关心民生的,他常利用空闲时间跑到田间地头去,改善农具,做些让黔首们生活便利的物件。
  嬴政初初听闻时不由感叹,难怪咸阳如今这么多墨家子弟,扶苏最欣赏冯义,原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相似之处。
  分明改善秦军的武器,有助于秦军打胜仗,才更容易赢得秦王欢心,但冯义除了望远镜,再没有献给嬴政别物,不像后头来的墨家弟子,弩车都被他们改良三版了。
  不过即便如此,比起其他谄媚之人,嬴政反而更喜欢冯义。
  一听冯义的话,扶苏顿时有了不详的预感,不是哥们,你不会在公元前造出天文望远镜来了吧?你要让我爹看到坑坑洼洼的月亮,我怕吓到他老人家!
  好在扶苏的担忧很快就被打破了,冯义还没有这么跨时代,他只是造出了一个能更清晰观察星星的望远镜,还不至于能看清月亮的详细面貌。
  扶苏拍了拍胸口,松了一口气,但还没等他说话,只听冯义又道:“殿下,臣近来有了一个新想法,既然能做望远镜,可否能做望近镜?就像放大镜一般,做一个放小镜,但能看到更加微小的物什。”
  显微镜?扶苏歪了歪头,这个时代能做出来吗?即便做不出现代那种,或许能做个基础版的?
  想到这里,扶苏当即鼓励道:“当然……当然能做,冯卿,你既有此想法,尽管去尝试!我有个预感,此物能做成,必然有不输于望远镜的大用处!”
  虽然扶苏认为自己对于望远镜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在冯义看来,提出这个想法的扶苏简直就是天才,因此听到他这的话,冯义大受鼓舞,当即拜别嬴政扶苏父子,就要回去研究。
  扶苏提醒他:“冯卿,天晚了,你该回家去了,不然你家里人可是会担心的。”
  廊下的灯笼照在扶苏面庞上,为他染上了一层模糊的红光。
  冯义一拍脑门,尴尬道:“臣给忘了,臣这就告退。”
  嬴政还在看星星,闻言分神说了一句:“寡人遣人送你回去。”
  扶苏看他爹这么忙,干脆自己指了个人送冯义回家。
  等冯义走远了,扶苏才揪了揪父亲的袖子:“阿父,我也想再看看。”
  嬴政勉为其难地让开:“你来。”
  扶苏仰头瞧着父亲,默默不说话。
  嬴政低头瞧了瞧长子,没忍住笑出声来:“扑哧……寡人忘了,你个头矮,够不着。”
  扶苏被父亲抱在怀里,哼唧一声:“我还在长,阿父,将来我会长高的。”
  嬴政忍笑道:“嗯,你会长高的。”
  今夜晴朗无云,古代污染少,借助望远镜,可以同时看到皎洁的弯月和明亮的星星。
  扶苏霎时间被吸引住了,都忘了同父亲说话,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好美啊。”
  嬴政闻言将扶苏的头扭过来,问道:“你就想到这个?”
  扶苏迷惑地眨眨眼睛:“阿父?”
  嬴政正色道:“你该多读一读《诗》。”
  扶苏脱口而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嬴政:“……”
  “扶苏啊。”嬴政若有所思道,“你也不小了,是该考虑婚事了。”
  扶苏摇头,无辜道:“我还小呢,阿父,我才只有十岁,阿父还能抱得动我。”
  嬴政腾出一只手来敲敲他的头,笑道:“再过十年,寡人也能抱得动你。”
  “哎呀,那也太丢人了。”扶苏示意父亲将自己放下去,“阿父,那时候我都要加冠了,我可没有这么厚脸皮。”
  嬴政揪了把扶苏的马尾,笑道:“你这会儿让寡人抱着,就不丢脸啦?明儿问问你宫里那几个,他们像这么大的时候,可还求着父亲抱?”
  扶苏分辩道:“我是有原因的,阿父,我想看星星!”
  “嗯,这确实是个理由。冯义这个望远镜做的确实不错,搬到寡人宫里去。”嬴政笑道,“明儿再让他给你做一个矮些的。”
  扶苏忙道:“不必了,阿父,做矮了以后也用不到,我踩高些就能用了。”
  因为望远镜在秦国还属于军事机密,所以这个观星的望远镜除了嬴政父子,并无他人能来体验。
  当然,以如今秦国大臣的忙碌程度,他们也没这个功夫了。
  八月底,灭燕的秦军归都,献俘仪式后就是庆功宴。
  李映今天也跟着扶苏过来了,他主要想瞧瞧让秦王撒娇的王翦大将军。
  王翦作为此次灭燕的功臣,他的位置在群臣之中的首席,其下是另一位将军辛胜,再往下就是他儿子王贲,当爹的灭燕,当儿子的则是在楚国打了胜仗,王家乃是双喜临门。
  扶苏如今为太子,座位只在父亲之下,距离王翦和王贲父子很近,看着他们,扶苏想起王离近来神采飞扬的模样,不由笑了两声。
  王翦老成持重,目不斜视,王贲不如父亲沉得住气,又与扶苏更有些交情,便好奇地问道:“殿下何故发笑?”
  此话一出,扶苏笑得更厉害了,他摆摆手,勉强止住笑声:“嗯……听王离说,将军家中近来要办宴席,扶苏也想去讨杯酒吃,不知二位将军可欢迎?”
  太子亲临,那是多大的脸面,而且太子肯定不好意思不带他儿子去,王贲当即就要答应下来,但他爹这会儿反应却比他快多了:“殿下好意,臣等心领,感怀不已。只是外头人多,未免出了差错,为殿下安危着想,大王,恕臣无礼,臣家中宴席,怕是不能邀请殿下。”
  这般滴水不漏的回答扶苏虽有话应对,但他还是先看向父亲。
  嬴政手指抚着白玉酒杯,轻声笑了笑,道:“太子素来稳重,想是这等喜事勾起了他小孩子贪玩的本性,还望老将军多担待。寡人会派护卫跟随,且,你们到时候别说破他的身份,让他玩一会儿,尽了兴回宫就是了。”
  大王既然吩咐,王翦便没有再推,只恭敬应了,只是坐回去时,眼尾禁不住瞧了扶苏一眼,却见那小少年早有预料似的,朝他眨了眨眼睛,端的是可爱又无辜,倒让王翦一愣。
  严肃的老将军回过神来,全神贯注地低头看向杯中酒液,这种青白的瓷杯,也是太子的杰作,每每有商队将其运出咸阳,诸侯列国的公卿士大夫们无不争抢哄抢,为此一掷千金也心甘情愿,真是爱得了不得。
  他又想起孙儿在家中对太子的称赞,儿子对太子印象也颇好。
  王翦心道,太子还真讨人喜欢。
  被王老将军在心里嘀咕的太子正跃跃欲试尝一尝酒,但被大王无情拒绝了。
  待庆功宴散了,扶苏跟着父亲回后宫时,还在念念不忘他没能尝到的酒:“阿父,我何时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