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是的,燕王压根不知道樊於期跑到他国内来的事,以至于当他了解清楚前因后果,知道秦王打他的原因,他第一个念头是他得赶快派使者去向秦王解释啊!不然秦军打到都城就来不及了!他可不想跟韩王赵王那样去咸阳种地!
  不只燕王害怕去种地,他底下的王室贵胄同样如此,他们坚决与大王站在同一条阵线上,和明显想要摆烂的朝臣们不同。
  毕竟以韩赵两国的前车之鉴,大臣们认真学过秦法秦律再通过秦国的考试后,还能在秦廷谋一条出路,跟谁干不是干,许多大臣都很看得开。
  不过即便是最摆烂的大臣也赞同大王派使者去咸阳求和一事,不然将来燕都被秦军攻破时,秦王再找他们要人,他们可要证明自己的清白!
  燕国君臣达成共识,就要选人去咸阳时,逃亡代地自立为王的赵嘉来与燕王结盟合力抗秦了。
  秦国势大,又到了他们山东六国合纵抗秦的时候了!
  面对代王嘉的结盟请求,燕王犹豫了,是求和可以保自己不去种地还是抵抗?
  已经做好燕亡准备的某些大臣不愿意了,立即便有人上奏,就代王手里那巴掌大点的地方,那手指头都数得清的人,跟燕国结盟?分明是要占燕国便宜!代王的目的是想让燕国帮他复国!
  这么一来,燕王就陷入左右纠结的犹豫中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他不知该采纳哪一方了。
  不过很快,燕王就不必犹豫了,有人替他做了决定,秦国绝不可能接受他的妥协,他不得不抗秦了。
  78
  第78章
  ◎灭燕。◎
  “荆轲?”扶苏接过父亲手中的奏本,可没看几行,他就忍不住惊呼出声。
  嬴政微微转头:“嗯?你知道这个人?”
  扶苏忙摇摇头:“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樊於期怎么和游侠扯上关系了?”
  “哼。”嬴政冷笑。
  他爹显然气得不轻,扶苏便不再问,低头自己去看。
  樊於期逃亡燕国,很快就结识了一群游侠,他们一起行侠仗义,结为了生死之交。在秦军以樊於期为借口攻燕时,这些人仍旧对他不离不弃,到了秦军发现樊於期的踪迹,意欲逮捕他归秦时,荆轲一群游侠与樊於期一起与秦军血战,最终力竭身亡。
  没想到这一世荆轲是这个结局,扶苏原本以为,没有了荆轲刺秦,他再不会留下什么可以让人记住的痕迹。
  就算扶苏因为荆轲刺杀他爹对这个人抱有严重的偏见,此刻也不由心悦诚服的承认历史对他的正面评价。
  扶苏小声唏嘘道:“确实侠义。”
  “什么?”嬴政侧耳问道,“扶苏,你悄悄嘀咕些什么?”
  “呃……”扶苏卡了一下,方道,“阿父,既然樊於期已经就法,咱们还有借口打燕国吗?”
  “凭什么不打?”嬴政道,“燕人阻挠我秦军逮捕罪大恶极之徒,还造成了秦军死伤,不将燕王抓到咸阳来赔罪,如何能安我秦国将士之心?”
  “嗯!”扶苏大力点头,“一定要送他去种地!”
  说到种地,嬴政搁下毛笔,指了指那边案上一摞纸,道:“这是最近的考试结果,你去看看。”
  因为不可能让被灭之国的满朝文武都去种地,扶苏特地安排了他们考试,就以秦法秦律为考试要点、涵盖法家以及百家之学、上古以来的各国史书的考试内容。
  这是扶苏在邯郸时想出来的点子,经过嬴政润色后就正式施行了。
  出题人为嬴政指定,批改卷子的则另有人选,且需要三人一组打分,卷子及评分结果最终会送到嬴政案上,由他做最后的审阅,合格者会授予相应的官职。
  在成功安排了几批人后,嬴政将考试制度推行到各郡县的学府中去,以后就不再是各学府的老师们往上推荐他们认为好的学生了,而是要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
  嬴政也清楚,这套考试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人想在其中做些猫腻太容易了。
  不过他并不急,商鞅变法也不是一年两年就完成的,他有耐心慢慢来。
  扶苏看罢笑道:“恭喜阿父,又得人才!”
  嬴政却微露愁容:“到底还是缺人。”
  秦国这两年扩张太快,嬴政一直在培养选拔人才,却还是不够用。
  扶苏想了想,道:“阿父,我想除了学府中,各地想必还有遗漏的良才,不如您将选拔的范围扩大些,不拘泥于此,想必就没有漏网之鱼了。”
  “不错,寡人命他们拟个条陈,不过……”嬴政敲了敲长子的额头,没绷住笑了出来,“漏网之鱼是个什么词?”
  扶苏吐吐舌头,立即改口:“野无遗贤。”
  嬴政又笑道:“你也拟个条陈罢。”
  扶苏笑道:“遵命!”
  ……
  在秦攻燕势如破竹的时刻,扶苏收到了张良的来信。
  自从张良再次离开咸阳云游后,他便陆陆续续给扶苏寄信,信中提及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间趣事、黔首生活等事,此外,他还送给了扶苏许多山水画。
  这次的信也附带了两张画,扶苏选择先看画:“泰山?他去了齐鲁。”
  李映凑过来瞅了又瞅,这黑黑白白的,他只能看懂是座山:“殿下,你从哪看出来是泰山的?”
  扶苏指了指右下角:“这儿。”
  李映低头,右下角赫然题有两个字——泰山。
  李映:“……”
  扶苏看过山水,又去看张良的信,开头不出意外乃是简单的恭贺之语,往后看着看着扶苏就忍不住笑了一声。
  李映好奇道:“殿下,谋圣给你讲笑话了啊?”
  扶苏笑道:“说是笑话倒也未尝不可,齐国听闻秦国攻燕,上下可是高兴得很。”
  李映啧啧两声:“虽说齐国在战国末年跟个啦啦队似的,眼睁睁看着秦国灭掉了所有的诸侯国,但是!他们那边真的就没一个人听过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吗?”
  “谁让他跟所有的诸侯国都有仇呢!”扶苏摩挲着信纸,心不在焉道,“尤其是燕国。”
  “喂喂喂,齐燕谁先打的谁啊,齐国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李映翻了个白眼。
  扶苏随口道:“春秋战国这么多年,谁没打过谁,没法算。”说着话他将信收起来,“燕国已是强弩之末,齐鲁不足为惧,下一个就是魏国,他也不成气候,有些麻烦的是……”
  李映心领神会:“楚。”
  扶苏点了点桌案,没有说话。
  李映又道:“李信攻楚可是吃了败仗的,这次你要劝你爹改用王翦吗?”
  扶苏犹豫道:“……之前有一次,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秦国会败给李牧,你还记得吗?”
  李映点头:“记得啊,那次秦军装备好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跟赵国不一样。”
  扶苏摇头:“而且,我没有适当的理由劝我爹。”
  李映琢磨片刻:“还真是……”然后他心大地说道,“要不,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反正到最后肯定是你们秦国胜。”
  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兵马粮草一样都不能差,而败一场仗要付出的也不只是消耗兵马粮草,还有士气军心的低落。
  扶苏道:“我可以在别的地方下功夫。”
  “别的地方?”李映好奇道,“哪个地方?”
  扶苏笑了笑,并未回答。
  李映看他似乎胜券在握,不由失笑:“得,大公子,你就卖关子吧,反正我早晚都会知道。”
  扶苏起身道:“你的称呼什么时候能彻底改了?”
  李映保证道:“下次一定!”
  扶苏背对着他摆摆手,显然是不相信这个话。
  ……
  七月,秦灭燕。
  和上辈子不同,这次秦军俘虏了燕王喜,还买一送一附赠了个代王嘉,这样一来,燕太子丹终于能和他的父亲家人团聚,赵国宗室也终于能凑全了。
  大胜的秦军还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嬴政的赏赐就已经一波一波送下去了,虽然距离新年还有两个多月,但可以预料的是,今年秦国上下必然又能过上一个好年。
  因为正值盛夏炎炎,在处理战后问题时,扶苏非常关注防疫问题,再三下达命令,要求王翦将军一定要处理好双方战死士卒的尸首,要保证水源干净,扶苏还要小吏们下到民间去宣讲,力求从每一个人做起,杜绝疫病的产生。
  也是在布置防疫问题时,扶苏想到了肥皂,但他近来很忙,腾不出手,于是他就让闲着没事的李映搜索了肥皂的制作方法,去将肥皂做了出来。
  扶苏没打算用肥皂谋利,做成之后他将肥皂的做法公布了出去,命各郡县派专人下去教授给黔首们,此举自然又在民间得到一大片赞誉。
  此外,扶苏还向父亲提出了关于官吏考核的事,虽然现在朝中也有监察百官的职位设置,但还不够完善,他们可以再完善一番。
  嬴政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多,只要他认为有用,就会立即推广。官吏考核就是他认为非常有用的工作,于是在细细思索心内有底后,他立即就召人来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