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她耐心细致地熬出牛油,分批浸透香料,小火慢慢炒香底料。
  强烈的香味破空传出小院,勾得正在穿鞋的小胖停下动作,朝着莫家方向嗅了嗅。
  “娘,你闻,是不是那次玲珑姐送来的锅子味儿?”
  莫玲珑做的锅子,让胖婶一家魂牵梦萦到现在。
  麻辣鲜香,滋味浓郁,平平无奇的白菜都能熬成至上美味。
  胖婶闻到味,又想起了自己吃过的好味道:“还真是,哎哟真香啊!你们等着,我过去看看!”
  “娘,娘,你不
  带我吗?”小胖发急,趿着鞋子要跟上去。
  “急什么?你玲珑姐说了初八开业,我就是去看看有啥能帮上忙的。”
  她四下一看自己穿得齐整,推开院门出去。
  后巷里聚了些人,都穿得山青水绿,一副要出门走亲戚的样子。
  “怎么都在这儿呢?”胖婶四顾着问。
  “没干啥……正打算回娘家呢,闻到莫家这么香,也不知道是什么,就出来瞧瞧!”隔了两户的糖果铺子沈娘子说,“你呢,婶子?”
  跟力求体面的沈娘子相比,胖婶就自然多了:“我来看看玲珑。这锅子的味儿啊,我有幸尝过,那真是一想就流口水!”
  面对众人好奇又期待的眼神,那份优越感油然而生,她胖婶绘声绘色将那锅子的滋味,蘸料碟的讲究,讲得生动万分。
  “你要这么说,我初八指定得来尝尝!就算吃不了那辣的,我尝尝鸡汤味的也行。”有人说。
  胖婶正色:“一定得去光顾,不说真的好吃,都是老街坊,也要帮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有人哎呀一声:“那现在,玲珑这孩子是不是就在里头做这锅子呢?”
  说到这,胖婶就更有经验了:“还不是,听说这锅子的底料得先炒过,这应是锅底的味儿。”
  “那咱们等初八来尝尝!”
  众人七嘴八舌的交谈声,都被站在巷子口等女儿女婿来探亲的卢大娘收入耳朵里。
  她瞧不上这些人没见过市面的样子,轻啐了一口:“不过是锅子罢了,谁还没吃过一样?”
  胖婶叩响莫家后院的门。
  小白的嘎嘎声比莫玲珑先到,啄着院门叫唤了一会儿,才听莫玲珑隔着门问:“谁啊?”
  “是婶娘呀!”胖婶声音带笑。
  门吱呀一声打开,大鹅堵到门口伸长了脖子盯视来人。
  院门内,贺琛从灶后微侧,迅速打量了一下这亲热拉着她手说个不停的大婶。
  莫玲珑笑容温和,看胖婶今日穿得周正:“胖婶这是要出门吧?”
  “这就走了,我是闻到味儿了,过来问问,初八开门没错吧?”
  “对,初八。难为您记着我的事!”
  莫玲珑说着,把胖婶请进去,从刚从窑里取出的铁丝网上,取下几片猪肉脯,包进油纸里,“我做了点肉脯干,年前准备的肉多了,我怕坏,就烤了些给孩子吃,还有不少,您拿着路上解个馋。”
  肉干颜色红润,紧致半干,拿起来微微透光,表面泛诱人的油光和浓郁的肉香。
  胖婶当即便咬了一口。
  看起来干干的肉干,入口却丝毫不柴,轻轻一咬就咬下来。
  “嗯——”
  胖婶吃着眼神一亮,咀嚼跟着加快,一块下肚,还有些意犹未尽,“好吃,真香啊,嚼起来味儿真足,还有点儿甜丝丝的。”
  “爱吃您就多吃点,回头我教您做。”
  胖婶忙摆手:“我不行,省得好东西被我糟蹋,还不如你做了,婶娘来买。”
  她见莫玲珑的灶上油锅还在冒烟,这才注意到灶后头还有个人,捂着胸口退后一步,“哟,这是谁啊?”
  莫玲珑一顿:“请的人。胖婶,是不是还赶时间呢?”
  “哦对对对,你瞧我,跟你一说就忘了时间。我家那口子该拉长着脸了!婶娘这就走了哈。”
  胖婶拿着油纸包离开,心里却还记挂着刚才看到的年轻男人,自言自语道,“奇了怪了,哪请来这么周正的临工,我怎么没请到过?”
  巷子外的街坊还聚着,她挥手道别,走几步就见自家赁的马车停在那里,小胖焦急地翘首而盼:“娘,快点儿!”
  “来了来了!”她拎着裙摆登上车,把油纸包一亮,“瞧瞧,玲珑那孩子给了我啥?”
  小胖已是闻到了味,攀上来连声哄:“娘,你最好了,快给我看看这是啥?”
  “肉脯干!臭小子拿去尝。这下不怪娘耽搁了吧?”
  小胖哗啦啦打开,一口咬下,裹了裹嘴,眼睛瞬间睁大,飞快把一整块塞进嘴里,猛嚼一通,越嚼越香:“唔——太香了!好吃好吃——娘,我还要!”
  “不行!你爹跟你哥也有份不是?还有,兔崽子我那天让你去瞧玲珑那院子里都有谁,你咋不说有个临工?”
  小胖只顾盯着油纸包,伸手扒拉:“娘你也没问呐……”
  张闯手不释卷,低头说:“娘,你就给他吃吧,让他再吃胖点儿,打架都打不过别人。”
  小胖垮着脸:“哥,谁打不过别人啊?现在没人敢找我麻烦!”
  “都少说几句,走了。”张掌柜一扯缰绳。
  马车咯吱咯吱启动,跟另一架马车交错而过。
  卢大娘看着迎面过来的簇新马车,整张脸舒展开,踮起脚招手:“娘在这儿!”
  高头大马,挂着红绸的新车很气派。
  卢大娘一叠声喊着女婿的名:“劲松啊,慢点儿,这巷子窄,别蹭坏了你买的新车!”
  卢秀芬嫌她呱噪,打起车帘嫌弃道:“娘,你小点声。”
  “我这不是怕你们没听见嘛!”
  即便院门已经近在咫尺,她还是坚持登上去,感受了一番新马车的平稳和排面。
  巷子里本来已经各回各家的街坊,这时无不竖起耳朵听着动静。
  卢大娘在车上追问这架马车的花用和开销,蒋劲松游刃有余一边应付着,一边小心翼翼把车停进卢家铺子旁边的夹巷。
  一下车,他嗅了嗅鼻子,闻到一缕与众不同的香味,敏锐地问:“娘,附近有新开食店吗?”
  卢秀芬从车上探出上半身,也赞叹道:“好香啊!”
  卢大娘皮笑肉不笑撇了撇嘴角:“香吗?我看也就一般,隔壁莫家那闺女小打小闹玩儿呢。”
  她打量着自家闺女簇新的好料子新衣,和女婿腰上透着水色的翡翠腰带,笑得像朵菊花一样,提着气说,“再说,香也香不过亲家开的如意楼嘛!”
  卢家跟蒋家结亲,算是高嫁了。
  蒋家在城南开着老字号如意楼,生意一直很好。
  卢大娘说得云淡风轻,
  但蒋劲松毕竟干了这行当好几年,心说这股子香味,绝对不凡。
  “隔壁的?”他看着隔壁屋顶,蹙着眉问,“我记得隔壁不是那家被退了亲闹上吊的吗?娘还来借支银子想把铺子盘下来?”
  当年这事闹得挺大,卢大娘添油加醋学过不少。
  蒋劲松在如意楼管着堂厅,记性好是硬功夫,对这段往事还隐有印象。
  “可不是?!”
  卢大娘把两人引到堂屋坐下,又张罗着让小儿子和自家男人作陪,抱怨道,“如今那姑娘不知在哪学的厨,不知天高地厚要开饭馆。我听说是准备做暖锅卖,你们闻到的味儿就是那锅子的底料。”
  蒋劲松眉心蹙得更紧了。
  锅子如果做出这种味道……那生意一定不会差!
  他又抬头看向隔壁,心里颇多好奇:“娘,我出去看看。”
  他推开前院的铺子门,往旁边一看。
  印象中陈旧的杂货铺子,现已然翻修一新。
  栅栏门改成了四扇对开门,样式简洁大气,大门腰部以上镶嵌浅色的细木格子,窗纸透光,显得明净。
  他凑在窗纸前往里看,约莫能看到桌椅的轮廓。
  竟不是各家馆子都常用的圆台,而是方桌。
  但他仔细一想,就明白了用方桌的用意。
  这铺子不过四开间大小,约莫十丈面宽的门面,用圆桌的话摆不了几张桌子,换成方桌倒能多摆几张。
  这小饭馆若不是有高人指点,那,这位掌柜绝不是丈母娘说的那样“不知天高地厚”,相反,应是很懂行才对。
  要知道,饭馆酒楼的装潢也颇有门道。
  如意楼每隔两年便要修缮一番,为的便是让来酒楼吃饭的客人,银子掏得心甘情愿,对得起菜价。
  他抬头看向招牌,那位置还空着挂牌的位置。
  心里暗暗将此事记下,无论如何,得安排手底下的人过来试吃一下。
  回到堂屋,卢家已摆出正席和酒水,全家翘首等着他这个金龟婿。
  蒋劲松告罪坐下,举杯先喝了一杯。
  “劲松,坐!”
  卢掌柜话不多,“我们爷俩好好聊聊,平时也没什么人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