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夏日的天总是亮的很早。鸡鸣三声,不过卯时,应见画便被窗外的光亮刺醒。
侧首,身侧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主人不知所踪。
他闭了闭眼,埋头其中贪恋地嗅了会,结束后若无其事地复原。
穿衣,束发,描眉。他看着镜中的自己,稍思片刻,从妆奁中挑出一盒极淡的口脂,抹在唇上。
没什么颜色,但能让唇瓣显得不那么干瘪。
推开门,挂在窗沿的两只“风铃”发出细碎声响,磕碰中再次合二为一。他驻足廊下安静地看了会,嘴角微微勾起。
紧密相依,永不分离。
就像他和舟舟。
“你醒啦。”
杜知津挥出最后一剑,见他要靠近,忙摇头制止:“别。我身上出了汗,脏。”
“不脏。”他掏出手帕替她擦汗,从鬓角到下颌,细致入微。
手帕质地柔软,然而应见画的手掌比布料更加温厚。她稍稍垂下目光方便擦拭,却也因此瞥见他微散的领口。
没由来地,她想起曾经窥见过的春色,顿时两颊生热,如煮熟的虾子。
应见画自然发现了她的异状,问:“怎么了?”
她支吾几声,最后憋出一句:“中午想、想吃虾。”
只是这件事?他*微微一笑,答应下来:“好。”
早膳是杜知津买回来的油条豆浆。说来也怪,巷口那家包子铺的招牌明明是包子,她却觉得油条更好吃。
不如,他也去学一学吧。只要一想到包子铺的小儿子总是对她笑,他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包子潘安?起的什么诨名。
用过早膳,杜知津把院子冲了一遍,又帮着他将十几个药簸摆开,才道:“老李叔家的柜子坏了,我去修一修,午膳时回来。”
老李叔家只有一个已经成家的女儿。应见画迅速在心中过一遍,点点头:“李叔隔壁的钟婶娘家里有两株长得很好的紫苏,你买一把。”“哎。”她应一声,拿起工具走了。
木姑娘、木姑娘,别人喊多了她也真把自己当木匠了。
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木门后,他回过神,开始打扫院子。刚才杜知津已经清了一遍,但边边角角仍然存有药渣等物。袁婶娘每次来都能看到他在打扫,不由感叹真勤快。
只有应见画自己知道,他不允许他们的“家”里有任何一样碍眼的东西。
“家”是完美无缺的、一尘不染的、轻松愉快的。
因此,他有必要在某些破坏家的脏东西冒头之前,将其抹杀。
————
永福巷往西走两条街就是菜市。应见画与袁婶娘结伴,她送小宝上学堂,他给病人送药,两人同行来到菜市。
经过几天的相处,袁小宝已经没那么害怕这个好看哥哥了。但每当应见画露出笑容,他还是会立马躲到娘的身后。
袁婶娘嗔怪:“嘿,没礼貌!”扭头又对应见画道,“小墨大夫莫怪,这孩子胆子小,光长个不长脑子。”
他笑而不语,心中对孩子的不喜已至顶峰。
孩子都很聒噪,哪怕是红花也有喋喋不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旦孩子出现,杜知津的重心就会转到他们身上,不看他一眼。
故而,他早早喝了药,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
虽然,她到现在都没有碰他的意思......
思及此,他脚步一停,拐向了街边的酒坊。
老李叔家的柜子当初防虫没做好,春天的时候被虫蛀了一大片。杜知津忙活了两个时辰,总算修好。
知道她不收钱,老叔特意拎了一大串自家熏的腊肠,拎在手里沉甸甸的。都是邻居们的一片好心,她没拒绝,又敲了隔壁婶娘的门买了一把紫苏,急急往家赶。
她忙活得有些久,已经过了午膳的时辰,也不知道阿墨会不会等她一起吃......
才至门前,便飘出一阵奇异的香气,鲜辣诱人。她猛嗅一口,闻出这是虾的味道,不禁一喜。
她的无心之言,阿墨仍然记在心上。
他们当真相爱!
“回来了?正好饭也做好了,快吃罢。”
应见画端着碗盛好的米饭从厨房出来,她洗干净手才坐下,看见他眼神一怔。
今天的阿墨,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不等杜知津深究,她的注意力便被桌上的饭菜吸引,再无暇顾及其它。解决完口腹之欲,她从身后变戏法似的变出一颗石榴,笑着邀功:“尝尝。”
他接过一愣:“你从哪买的?”
“非也。”她从袁小宝那染了文绉绉的口癖,说,“你忘啦?就是巷尾那棵石榴树,最近结了好多果子。矮的都被人摘走了,不过不要紧,最大的这颗在高处,除了我没人能摘到。”
因为她会轻功!
切两半,剥开皮,露出里面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果实。应见画看着剖开的石榴,忽然想到人们总用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舟舟。”他出声唤她。她发出疑惑的音节,唇角残留着石榴鲜艳的汁水。
“你想喝酒么。”“啊?”
她望着他逐渐深邃的眼眸,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拒绝。
石榴被留在院子里。
饱满的、晶莹的汁水淌了一地。
两块阴阳玉佩做的风铃紧紧嵌合在一处,严丝合缝,发不出一丁点声音。淡淡的酒气中,杜知津半睁着眼,突然回忆起她为什么觉得阿墨不同于往日。
他看她的眼神,和客栈着轻纱那晚,一模一样。
她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时候阿墨和她说冷,是这个意思?
察觉到她片刻的走神,有人不满了,哀哀怨怨地吻上来,什么都没说,但好像什么都说了。杜知津只得低头安抚,微凉的唇瓣一触即离。
还不够。
应见画想。他的身体像破了个洞,贪欲无穷无尽,永远叫嚣着饥饿。
渴望她的爱/抚。
原本摆在榻上的两套枕衾被某人扔到地上,仿佛看它们不顺眼很久。夏风虽不算凉,但在此时却吹散些微燥热使人神智回笼。杜知津尚有思考的余力,指了指窗外,无力地为自己争取“现在是白天......”
白日宣那啥,不好吧。
他停下动作,只是在松手的瞬间又环住她的腰,把脸贴上她将掉不掉的缃叶色腰封。她感受到他在用鼻尖摩挲着那些凹凸的刺绣,似乎还深深嗅了嗅。
应见画红着眼,低声问:“舟舟厌烦我了吗?”
可怜得像一头被遗弃的小兽。那么卑微、那么小心翼翼,乞求她的怜悯。
杜知津可耻地,心软了。
帐顶轻纱摇晃。她想,反正自己修的不是无情道,不算破戒。
......吧?
————
【啊啊啊啊舟舟和阿墨是真的!!我为舟墨举大旗!】
【不管后面是糖是刀,先磕为敬!】
应见画是被脑子里那声音吵醒的。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还听到了爆竹声。
......迟来的,他觉得有些羞耻。
下意识想抱住身边的人,伸臂却扑了个空。
她走了。
他先是怔愣,继而一惊,刚披上外衣想出去找人,他想找的人推门进来了。
手里还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
“阿墨你醒了?”杜知津把碗放在桌上,舀了一勺,十分贴心地吹凉了才送到他嘴边。
应见画:“......等等、你、身上没有哪里不舒服吗?”
为什么她醒的比他还早,甚至熬了汤?!
书上、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啊......
恍恍惚惚地喝完汤,又被哄着多躺了一个时辰,应见画终于悟了。
杜知津是剑修,是很强的剑修。
这世上唯一能让她感觉到累的事情,大概只有和地图上的大妖搏斗。
嗯。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了半天,晚饭也是杜知津出去买菜。应见画认为有必要做些什么告诉她自己其实没那么弱,于是坚持做饭。
夜幕悄无声息地罩下来,月亮被云层遮了大半,只漏几缕银辉,在瓦檐上淌成细流,又顺着墙根漫进草丛,被更深的岑寂吞掉。
杜知津出声打破寂静:“对了,我好像在路上看到熟人了。”
她只是随口一提,应见画心中却掀起轩然大波。
熟人?会是陆平吗。
澎湃不久的心潮瞬间寂灭。他几乎能预见两人相遇后陆平会说什么。
届时,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经营的这个家都会毁于一旦。
不、他决不许那样的事发生。
他不能再失去了。
许是白天消耗了太多精力,这晚杜知津罕见地比应见画早睡。
“舟舟、舟舟?”
他轻轻唤了几声,确定她睡着后,蹑手蹑脚地出了屋子。
久违地披上那件黑袍,他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变得低敛而深沉。
同时还有如夜色般,粘稠的杀意。
他深知陆平身手,特地将迷药备满。好在这几天都在晒药,把之前的空缺填上了。
侧首,身侧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主人不知所踪。
他闭了闭眼,埋头其中贪恋地嗅了会,结束后若无其事地复原。
穿衣,束发,描眉。他看着镜中的自己,稍思片刻,从妆奁中挑出一盒极淡的口脂,抹在唇上。
没什么颜色,但能让唇瓣显得不那么干瘪。
推开门,挂在窗沿的两只“风铃”发出细碎声响,磕碰中再次合二为一。他驻足廊下安静地看了会,嘴角微微勾起。
紧密相依,永不分离。
就像他和舟舟。
“你醒啦。”
杜知津挥出最后一剑,见他要靠近,忙摇头制止:“别。我身上出了汗,脏。”
“不脏。”他掏出手帕替她擦汗,从鬓角到下颌,细致入微。
手帕质地柔软,然而应见画的手掌比布料更加温厚。她稍稍垂下目光方便擦拭,却也因此瞥见他微散的领口。
没由来地,她想起曾经窥见过的春色,顿时两颊生热,如煮熟的虾子。
应见画自然发现了她的异状,问:“怎么了?”
她支吾几声,最后憋出一句:“中午想、想吃虾。”
只是这件事?他*微微一笑,答应下来:“好。”
早膳是杜知津买回来的油条豆浆。说来也怪,巷口那家包子铺的招牌明明是包子,她却觉得油条更好吃。
不如,他也去学一学吧。只要一想到包子铺的小儿子总是对她笑,他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包子潘安?起的什么诨名。
用过早膳,杜知津把院子冲了一遍,又帮着他将十几个药簸摆开,才道:“老李叔家的柜子坏了,我去修一修,午膳时回来。”
老李叔家只有一个已经成家的女儿。应见画迅速在心中过一遍,点点头:“李叔隔壁的钟婶娘家里有两株长得很好的紫苏,你买一把。”“哎。”她应一声,拿起工具走了。
木姑娘、木姑娘,别人喊多了她也真把自己当木匠了。
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木门后,他回过神,开始打扫院子。刚才杜知津已经清了一遍,但边边角角仍然存有药渣等物。袁婶娘每次来都能看到他在打扫,不由感叹真勤快。
只有应见画自己知道,他不允许他们的“家”里有任何一样碍眼的东西。
“家”是完美无缺的、一尘不染的、轻松愉快的。
因此,他有必要在某些破坏家的脏东西冒头之前,将其抹杀。
————
永福巷往西走两条街就是菜市。应见画与袁婶娘结伴,她送小宝上学堂,他给病人送药,两人同行来到菜市。
经过几天的相处,袁小宝已经没那么害怕这个好看哥哥了。但每当应见画露出笑容,他还是会立马躲到娘的身后。
袁婶娘嗔怪:“嘿,没礼貌!”扭头又对应见画道,“小墨大夫莫怪,这孩子胆子小,光长个不长脑子。”
他笑而不语,心中对孩子的不喜已至顶峰。
孩子都很聒噪,哪怕是红花也有喋喋不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旦孩子出现,杜知津的重心就会转到他们身上,不看他一眼。
故而,他早早喝了药,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
虽然,她到现在都没有碰他的意思......
思及此,他脚步一停,拐向了街边的酒坊。
老李叔家的柜子当初防虫没做好,春天的时候被虫蛀了一大片。杜知津忙活了两个时辰,总算修好。
知道她不收钱,老叔特意拎了一大串自家熏的腊肠,拎在手里沉甸甸的。都是邻居们的一片好心,她没拒绝,又敲了隔壁婶娘的门买了一把紫苏,急急往家赶。
她忙活得有些久,已经过了午膳的时辰,也不知道阿墨会不会等她一起吃......
才至门前,便飘出一阵奇异的香气,鲜辣诱人。她猛嗅一口,闻出这是虾的味道,不禁一喜。
她的无心之言,阿墨仍然记在心上。
他们当真相爱!
“回来了?正好饭也做好了,快吃罢。”
应见画端着碗盛好的米饭从厨房出来,她洗干净手才坐下,看见他眼神一怔。
今天的阿墨,好像有哪里不一样?
不等杜知津深究,她的注意力便被桌上的饭菜吸引,再无暇顾及其它。解决完口腹之欲,她从身后变戏法似的变出一颗石榴,笑着邀功:“尝尝。”
他接过一愣:“你从哪买的?”
“非也。”她从袁小宝那染了文绉绉的口癖,说,“你忘啦?就是巷尾那棵石榴树,最近结了好多果子。矮的都被人摘走了,不过不要紧,最大的这颗在高处,除了我没人能摘到。”
因为她会轻功!
切两半,剥开皮,露出里面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果实。应见画看着剖开的石榴,忽然想到人们总用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舟舟。”他出声唤她。她发出疑惑的音节,唇角残留着石榴鲜艳的汁水。
“你想喝酒么。”“啊?”
她望着他逐渐深邃的眼眸,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拒绝。
石榴被留在院子里。
饱满的、晶莹的汁水淌了一地。
两块阴阳玉佩做的风铃紧紧嵌合在一处,严丝合缝,发不出一丁点声音。淡淡的酒气中,杜知津半睁着眼,突然回忆起她为什么觉得阿墨不同于往日。
他看她的眼神,和客栈着轻纱那晚,一模一样。
她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时候阿墨和她说冷,是这个意思?
察觉到她片刻的走神,有人不满了,哀哀怨怨地吻上来,什么都没说,但好像什么都说了。杜知津只得低头安抚,微凉的唇瓣一触即离。
还不够。
应见画想。他的身体像破了个洞,贪欲无穷无尽,永远叫嚣着饥饿。
渴望她的爱/抚。
原本摆在榻上的两套枕衾被某人扔到地上,仿佛看它们不顺眼很久。夏风虽不算凉,但在此时却吹散些微燥热使人神智回笼。杜知津尚有思考的余力,指了指窗外,无力地为自己争取“现在是白天......”
白日宣那啥,不好吧。
他停下动作,只是在松手的瞬间又环住她的腰,把脸贴上她将掉不掉的缃叶色腰封。她感受到他在用鼻尖摩挲着那些凹凸的刺绣,似乎还深深嗅了嗅。
应见画红着眼,低声问:“舟舟厌烦我了吗?”
可怜得像一头被遗弃的小兽。那么卑微、那么小心翼翼,乞求她的怜悯。
杜知津可耻地,心软了。
帐顶轻纱摇晃。她想,反正自己修的不是无情道,不算破戒。
......吧?
————
【啊啊啊啊舟舟和阿墨是真的!!我为舟墨举大旗!】
【不管后面是糖是刀,先磕为敬!】
应见画是被脑子里那声音吵醒的。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还听到了爆竹声。
......迟来的,他觉得有些羞耻。
下意识想抱住身边的人,伸臂却扑了个空。
她走了。
他先是怔愣,继而一惊,刚披上外衣想出去找人,他想找的人推门进来了。
手里还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
“阿墨你醒了?”杜知津把碗放在桌上,舀了一勺,十分贴心地吹凉了才送到他嘴边。
应见画:“......等等、你、身上没有哪里不舒服吗?”
为什么她醒的比他还早,甚至熬了汤?!
书上、书上不是这么写的啊......
恍恍惚惚地喝完汤,又被哄着多躺了一个时辰,应见画终于悟了。
杜知津是剑修,是很强的剑修。
这世上唯一能让她感觉到累的事情,大概只有和地图上的大妖搏斗。
嗯。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了半天,晚饭也是杜知津出去买菜。应见画认为有必要做些什么告诉她自己其实没那么弱,于是坚持做饭。
夜幕悄无声息地罩下来,月亮被云层遮了大半,只漏几缕银辉,在瓦檐上淌成细流,又顺着墙根漫进草丛,被更深的岑寂吞掉。
杜知津出声打破寂静:“对了,我好像在路上看到熟人了。”
她只是随口一提,应见画心中却掀起轩然大波。
熟人?会是陆平吗。
澎湃不久的心潮瞬间寂灭。他几乎能预见两人相遇后陆平会说什么。
届时,他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经营的这个家都会毁于一旦。
不、他决不许那样的事发生。
他不能再失去了。
许是白天消耗了太多精力,这晚杜知津罕见地比应见画早睡。
“舟舟、舟舟?”
他轻轻唤了几声,确定她睡着后,蹑手蹑脚地出了屋子。
久违地披上那件黑袍,他整个人的气质陡然一变,变得低敛而深沉。
同时还有如夜色般,粘稠的杀意。
他深知陆平身手,特地将迷药备满。好在这几天都在晒药,把之前的空缺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