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仿佛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她不觉停了动作,静静等待他开口。
外衫上传来独属于她的温度,温暖而干燥。应见画眷恋地拥紧了些,思及接下来的局面又神色黯然。随后,他自暴自弃地把脸埋进她的衣服,破罐破摔地想,反正都要散伙了,拿她一件衣服怎么了?
“你......”她震惊得说不出话,舌头像缠了两把剑穗,捋都捋不直。
听到她的惊呼,应见画这才理智稍微回笼,不觉红了脸。
他都、做了什么......也太不矜持了......
方才的勇气荡然无存,他强撑着抬起头,试图自然地把她的外衫还回去。然而手指才碰到衣襟的盘扣,便被她的灼灼目光烫了一下。
他不由怔住。
这种目光......他只在杜知津挥剑的时候看过。
意思是,势在必得。
喉头忽然一紧,又干又涩。他眨了眨眼,眸中满是未散的雾气,眼尾还有淡淡的红。
真好看呀。杜知津想。
这么好看的阿墨,是她的。
见她笑了,应见画总算找回丢失的沉稳与冷静,质问她:“你笑话我?”
杜知津摇头,眼中依旧盛着细碎的笑意。她越这样,他越不自在,一摸发现自己还捧着她的衣裳,更不自在了,丢也似的扔出去。
“还、还给你。”
话一出口,他暗道不好。自己怎么结巴了,莫不是被时洱传染了?杜知津自然也没有放过他脸上一闪而过的羞赧,笑得眼睛几乎弯成月牙。他恼羞成怒,瞪她一眼,冷声道:“不许笑了。”
“好。”她满口答应,不等他松口气,接着话锋一转,问,“阿墨,你是不是喜欢我。”
不是问句,是肯定句。
话音落下,一片寂静。连聒噪的蝉都收敛了鸣叫,不敢放歌。
夏日里的光影,草木葱茏。浮云相易,日光透过枝叶缝隙投进她眼下,不及眸光清亮。
她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他。
应见画僵在原地,本能地想要反驳,但这份尘封已久的心意又是另一种本能。两种本能在他脑海里争吵,几乎要把他撕扯成两半、非要在今天分出胜负不可。
最终,那份酸涩的不甘占了上风。他自觉是个敢做敢当的人,纵使剖白心意只有被拒绝这一条路,也要固执地走下去。
“是又怎样。”他握紧了垂在身侧的拳头,拼尽全力才没有把下半句话说出来。
反正,你都有喜欢的人了。
要是说出来,他就真成了天大的笑话。
应见画以为自己会听到拒绝或否认的回答,甚至像时洱那样得到一句“我们是朋友”,毕竟杜知津对之前几位都是如此。但他没有,他听见了另一种答案。
她唇角微扬,说:“好巧。”
巧什么巧,又不是......等等。
他怔怔看着对面的人,耳畔忽然一片嘈杂,似狂风大作、骤雨倾盆。
然而在这场下了十七年的大雨里,她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
杜知津:“好巧,我也喜欢你。”
我也。
喜欢你。
“那、你的玉佩,是买给谁的......”他磕磕绊绊地问,平日里才思敏捷的应大夫第一次捋不直自己的舌头。
杜知津歪头,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买了玉佩?”
应见画一窘。总不能说跟踪她吧......他涨红了脸嘴硬:“我算的。”
“这么厉害?”她故意拉长语调,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那你怎么算不出来,我是买给你的。”
说完,她从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取出一块玉佩,放到他掌心。
那枚玉佩握在掌心,先是沁出一股凉意,像攥着块刚从冰泉里捞起的暖玉,触手温润得能化出水。指腹摩挲处,玉质细如凝脂,竟寻不见半分石纹。
他再度愣住,看看她,又看看自己手中的玉佩,察觉不对:“怎么是半块。”
闻言,杜知津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顶着他羞愤的眼神,她轻咳几声,从锦囊取出另一块玉佩,当着他的面,两块玉佩合二为一,紧紧依偎在一起,变成完整的形状。
这时她忽然又变得紧张,咽了几次唾沫才道:“就是、嗯、我听本地人说,阴阳玉佩能,保佑有情人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长相厮守?”应见画喃喃着重复一遍。杜知津顿时如临大敌:“你不想和我长相厮守吗?!”
他们难道不是两情相悦吗?
他一怔,下意识摇头,见她瞪大了眼,反应过来不是那么回事,又猛地点头。
“没有不想和你......长相厮守。”他哑着声音,语气很轻很珍重。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一朝美梦成真,他就像一夜暴富的乞丐,揣着满屋子的金银珠宝不知所措。
她说喜欢他,送他玉佩,想和他长相厮守。
他想问问杜知津,她难道是什么神仙吗,只要朝她许愿就能实现。
两块玉佩又一次合在一起,目光交汇,微风静谧流淌,檐角垂落的花串忽然晃了晃,一片花瓣打着旋儿坠在两人发间,却无人去拂。
应见画忽然开口,看着她语气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和你分开。”
啊?道侣当然不会分开。
她没听出他口气里的不同,只当他心里不安定,安抚道:“嗯,不会分开。”
————
之后应见画才知道,杜知津连着两三天往外跑都是为了买合适的阴阳玉佩,晚上不睡觉房门紧闭也是因为买不到合适的打算动手做,结果直到昨天去金翠坊才得到一块质地上乘的璞玉,于是连夜寻找手艺好的匠人打造。
“一开始我以为,雕玉和木工活差不多,便闭门造车雕了两个晚上。”
至于结果——
应见画拿起其中一块,猜测:“你这雕的是什么,两只鸭子?”
杜知津:“......差不多吧,鸳鸯和鸭子、都是水鸟。”
“那,这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鸟?”
她一噎,弱弱道:“是并蒂莲......”
听他偷偷笑出了声,她郁闷地背过身去,戳了戳墙壁的灰。
算了算了,能搏阿墨一笑,值了。
见她心情不虞,应见画止住笑,重重咳嗽一声唤回她的注意力。
“其实也不是都不像。”他替她挽尊,指着某一块玉佩道,“起码这个‘墨’字,雕得还挺传神。”
“当真?”她眼眸发亮,终于找回一点信心,凑到他身边哼哼唧唧,“我就说嘛......我只是不擅长那些花花草草鱼鱼鸟鸟,刻字还是可以的......欸阿墨你怎么把它戴上了?”
只见应见画解下老师傅精雕细琢的华美玉佩,把她刻的歪歪斜斜的“墨”配在腰间。
杜知津不好意思地挠挠脸:“还是戴师傅做的吧,我做的,有点丑。”“不丑。”他摇头否认,伸出手指轻轻拂了拂腰间的玉佩,动作轻柔。
这一下仿佛拂在她心上,顿时两颊生热。她慌慌张张地推开门窗,以为这样就不热了。
“哎呀,酷暑的天真是、蛮不讲理。”
应见画将她的碎碎念听在耳里,环顾四周,有了主意:“你还有剩余的玉料吗?”
“啊。”她怔愣片刻,点头,“有的有的,我去拿。”“不用,我去你屋里就好。”
听到这话,杜知津大脑飞速转动,开始思考自己的屋子乱不乱。然而不等她思考出结果,应见画已经到了门口,她只能硬着头皮开门。
进屋后,他打量一圈,点评:“你这间屋子有点小了。”
“小吗?”她环顾四周,疑惑,“不小呀,我住得刚刚好。”
一张榻,一张桌,还有一个两人高的柜子,不是正好吗?
他深深看她一眼,没再说话,转而挑起玉料,专心雕刻起来。杜知津给他打下手,问他雕的什么,他笑而不答。
但很快她就知道应见画雕的什么了。
通透的白玉上,刻着一个“舟”字。
第80章 喜糖
◎或许这也是一种,瓜熟蒂落?◎
最后,刻着“舟”和“墨”的玉佩分别坠在各自的腰间,由大师精心雕刻的阴阳玉佩则挂在了杜知津的窗前。风穿过廊下吹来,玉佩如铃铛作响,偶尔没了声息,那便是因为它们合在了一起。
杜知津路过时,为了听声音,会把难舍难分的玉佩分开。而应见画经过时,会把分开的两枚玉佩拼成一块。当然,这都是后话。忐忑不安了一整晚,白天又情绪大起大落折腾了一通,刻完玉佩,应见画再也撑不住,靠在桌边迷蒙睡过去。
等他醒来,日头已经西沉,天边泛起云霞,那个人也不在院中。
他慌了神,担心刚才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梦境,担心杜知津其实根本没有回来......他来不及穿鞋,赤着脚踩进院中,环顾四周仍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他又被抛弃了吗?
他倚着门,指节攥得发白,却连指甲掐进掌心都觉不出疼。喉间像堵着团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湿漉漉,一点儿声也发不出来。
她不觉停了动作,静静等待他开口。
外衫上传来独属于她的温度,温暖而干燥。应见画眷恋地拥紧了些,思及接下来的局面又神色黯然。随后,他自暴自弃地把脸埋进她的衣服,破罐破摔地想,反正都要散伙了,拿她一件衣服怎么了?
“你......”她震惊得说不出话,舌头像缠了两把剑穗,捋都捋不直。
听到她的惊呼,应见画这才理智稍微回笼,不觉红了脸。
他都、做了什么......也太不矜持了......
方才的勇气荡然无存,他强撑着抬起头,试图自然地把她的外衫还回去。然而手指才碰到衣襟的盘扣,便被她的灼灼目光烫了一下。
他不由怔住。
这种目光......他只在杜知津挥剑的时候看过。
意思是,势在必得。
喉头忽然一紧,又干又涩。他眨了眨眼,眸中满是未散的雾气,眼尾还有淡淡的红。
真好看呀。杜知津想。
这么好看的阿墨,是她的。
见她笑了,应见画总算找回丢失的沉稳与冷静,质问她:“你笑话我?”
杜知津摇头,眼中依旧盛着细碎的笑意。她越这样,他越不自在,一摸发现自己还捧着她的衣裳,更不自在了,丢也似的扔出去。
“还、还给你。”
话一出口,他暗道不好。自己怎么结巴了,莫不是被时洱传染了?杜知津自然也没有放过他脸上一闪而过的羞赧,笑得眼睛几乎弯成月牙。他恼羞成怒,瞪她一眼,冷声道:“不许笑了。”
“好。”她满口答应,不等他松口气,接着话锋一转,问,“阿墨,你是不是喜欢我。”
不是问句,是肯定句。
话音落下,一片寂静。连聒噪的蝉都收敛了鸣叫,不敢放歌。
夏日里的光影,草木葱茏。浮云相易,日光透过枝叶缝隙投进她眼下,不及眸光清亮。
她在,全神贯注地看着他。
应见画僵在原地,本能地想要反驳,但这份尘封已久的心意又是另一种本能。两种本能在他脑海里争吵,几乎要把他撕扯成两半、非要在今天分出胜负不可。
最终,那份酸涩的不甘占了上风。他自觉是个敢做敢当的人,纵使剖白心意只有被拒绝这一条路,也要固执地走下去。
“是又怎样。”他握紧了垂在身侧的拳头,拼尽全力才没有把下半句话说出来。
反正,你都有喜欢的人了。
要是说出来,他就真成了天大的笑话。
应见画以为自己会听到拒绝或否认的回答,甚至像时洱那样得到一句“我们是朋友”,毕竟杜知津对之前几位都是如此。但他没有,他听见了另一种答案。
她唇角微扬,说:“好巧。”
巧什么巧,又不是......等等。
他怔怔看着对面的人,耳畔忽然一片嘈杂,似狂风大作、骤雨倾盆。
然而在这场下了十七年的大雨里,她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
杜知津:“好巧,我也喜欢你。”
我也。
喜欢你。
“那、你的玉佩,是买给谁的......”他磕磕绊绊地问,平日里才思敏捷的应大夫第一次捋不直自己的舌头。
杜知津歪头,好奇:“你怎么知道我买了玉佩?”
应见画一窘。总不能说跟踪她吧......他涨红了脸嘴硬:“我算的。”
“这么厉害?”她故意拉长语调,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那你怎么算不出来,我是买给你的。”
说完,她从随身携带的锦囊里取出一块玉佩,放到他掌心。
那枚玉佩握在掌心,先是沁出一股凉意,像攥着块刚从冰泉里捞起的暖玉,触手温润得能化出水。指腹摩挲处,玉质细如凝脂,竟寻不见半分石纹。
他再度愣住,看看她,又看看自己手中的玉佩,察觉不对:“怎么是半块。”
闻言,杜知津再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顶着他羞愤的眼神,她轻咳几声,从锦囊取出另一块玉佩,当着他的面,两块玉佩合二为一,紧紧依偎在一起,变成完整的形状。
这时她忽然又变得紧张,咽了几次唾沫才道:“就是、嗯、我听本地人说,阴阳玉佩能,保佑有情人长相厮守、白头偕老。”
“长相厮守?”应见画喃喃着重复一遍。杜知津顿时如临大敌:“你不想和我长相厮守吗?!”
他们难道不是两情相悦吗?
他一怔,下意识摇头,见她瞪大了眼,反应过来不是那么回事,又猛地点头。
“没有不想和你......长相厮守。”他哑着声音,语气很轻很珍重。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一朝美梦成真,他就像一夜暴富的乞丐,揣着满屋子的金银珠宝不知所措。
她说喜欢他,送他玉佩,想和他长相厮守。
他想问问杜知津,她难道是什么神仙吗,只要朝她许愿就能实现。
两块玉佩又一次合在一起,目光交汇,微风静谧流淌,檐角垂落的花串忽然晃了晃,一片花瓣打着旋儿坠在两人发间,却无人去拂。
应见画忽然开口,看着她语气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和你分开。”
啊?道侣当然不会分开。
她没听出他口气里的不同,只当他心里不安定,安抚道:“嗯,不会分开。”
————
之后应见画才知道,杜知津连着两三天往外跑都是为了买合适的阴阳玉佩,晚上不睡觉房门紧闭也是因为买不到合适的打算动手做,结果直到昨天去金翠坊才得到一块质地上乘的璞玉,于是连夜寻找手艺好的匠人打造。
“一开始我以为,雕玉和木工活差不多,便闭门造车雕了两个晚上。”
至于结果——
应见画拿起其中一块,猜测:“你这雕的是什么,两只鸭子?”
杜知津:“......差不多吧,鸳鸯和鸭子、都是水鸟。”
“那,这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鸟?”
她一噎,弱弱道:“是并蒂莲......”
听他偷偷笑出了声,她郁闷地背过身去,戳了戳墙壁的灰。
算了算了,能搏阿墨一笑,值了。
见她心情不虞,应见画止住笑,重重咳嗽一声唤回她的注意力。
“其实也不是都不像。”他替她挽尊,指着某一块玉佩道,“起码这个‘墨’字,雕得还挺传神。”
“当真?”她眼眸发亮,终于找回一点信心,凑到他身边哼哼唧唧,“我就说嘛......我只是不擅长那些花花草草鱼鱼鸟鸟,刻字还是可以的......欸阿墨你怎么把它戴上了?”
只见应见画解下老师傅精雕细琢的华美玉佩,把她刻的歪歪斜斜的“墨”配在腰间。
杜知津不好意思地挠挠脸:“还是戴师傅做的吧,我做的,有点丑。”“不丑。”他摇头否认,伸出手指轻轻拂了拂腰间的玉佩,动作轻柔。
这一下仿佛拂在她心上,顿时两颊生热。她慌慌张张地推开门窗,以为这样就不热了。
“哎呀,酷暑的天真是、蛮不讲理。”
应见画将她的碎碎念听在耳里,环顾四周,有了主意:“你还有剩余的玉料吗?”
“啊。”她怔愣片刻,点头,“有的有的,我去拿。”“不用,我去你屋里就好。”
听到这话,杜知津大脑飞速转动,开始思考自己的屋子乱不乱。然而不等她思考出结果,应见画已经到了门口,她只能硬着头皮开门。
进屋后,他打量一圈,点评:“你这间屋子有点小了。”
“小吗?”她环顾四周,疑惑,“不小呀,我住得刚刚好。”
一张榻,一张桌,还有一个两人高的柜子,不是正好吗?
他深深看她一眼,没再说话,转而挑起玉料,专心雕刻起来。杜知津给他打下手,问他雕的什么,他笑而不答。
但很快她就知道应见画雕的什么了。
通透的白玉上,刻着一个“舟”字。
第80章 喜糖
◎或许这也是一种,瓜熟蒂落?◎
最后,刻着“舟”和“墨”的玉佩分别坠在各自的腰间,由大师精心雕刻的阴阳玉佩则挂在了杜知津的窗前。风穿过廊下吹来,玉佩如铃铛作响,偶尔没了声息,那便是因为它们合在了一起。
杜知津路过时,为了听声音,会把难舍难分的玉佩分开。而应见画经过时,会把分开的两枚玉佩拼成一块。当然,这都是后话。忐忑不安了一整晚,白天又情绪大起大落折腾了一通,刻完玉佩,应见画再也撑不住,靠在桌边迷蒙睡过去。
等他醒来,日头已经西沉,天边泛起云霞,那个人也不在院中。
他慌了神,担心刚才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梦境,担心杜知津其实根本没有回来......他来不及穿鞋,赤着脚踩进院中,环顾四周仍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
......他又被抛弃了吗?
他倚着门,指节攥得发白,却连指甲掐进掌心都觉不出疼。喉间像堵着团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湿漉漉,一点儿声也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