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十二眼神一黯,闷闷不乐地撒开手。但很快,他不知想到什么,重新缠上来。
  “及时乐。”
  “我也快。离开了。”
  杜知津被他话中的内容吸引:“离开?你要去哪?”
  见她终于肯关注自己,十二唇角微扬,点头:“有任务。”
  杜知津想了想,问:“也是特殊任务?”
  他又点了点头。
  以为她不说话是担心自己,十二补充:“别担心。我很强。”
  等这次任务结束,他就去求陛下,用功劳换取自由身。他看得出来,她不愿意待在亚城,那他就跟她走。
  在她身边,很安心。所以哪怕要离开生活了很多年的熟悉环境,也愿意。
  十一提醒他,说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男人。他觉得没关系,他们可以和平相处。
  但,她好像不是很喜欢他,这让十二有些失落。
  好在他知道她想要什么,他都可以告诉她。
  “你还有。问题吗。”
  杜知津有一瞬间的震惊。
  看他的表情,不似说谎,套情报这么简单?
  第一次当“美人计”中的“美人”,业务不熟练有点紧张。她小心翼翼地问了个最大胆的问题:“你的这个特殊任务,是什么啊?”
  十二:“现在还。不知道。”
  说完,他慌忙看她一眼,害怕她失望。
  但好在杜知津本来也没想过他真的会回答。按照迂回战术,第一个要求没被满足时,次一等的要求更容易被满足。
  果不其然,十二回答了她的第二个问题。
  “一号他们也在亚城吗?”
  点头。
  她犹豫一阵,继续问:“在比我们更核心的地方执行特殊任务?”
  迟疑了,但还是点头。
  杜知津脑中思绪翻飞,快速处理着各种消息。
  更核心很可能指的是龙脉附近,甚至就是龙脉。围绕龙脉的特殊任务会是什么?
  她忽然发现自己和阿墨都漏了一个问题。
  皇帝为什么要杀妖。
  她看着十二,试图从他这个人身上看出什么。
  二十个人,各有各的残疾。他们很大概率并不是天生残疾,而是受了妖丹的影响,拥有部分妖的特征。
  短舌,眼白。
  但这些影响不算太重,他们依然是“人”。那,如果有人完全吸收了妖丹,他会是怎么样?
  他,还是人吗?
  皇帝,只杀过一只妖,只取过一颗妖丹吗?
  她记起赵终乾曾经说过的话。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姑姑了。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中浮现。
  “十二,你,见过皇帝吗?”
  ————
  “宣,应氏后人、内廷画监觐见——”
  接到圣旨时,应见画着实惊了一下。
  杜知津还没回来。
  他踌躇,问:“可否请大监稍等片刻?”
  眼前这个人是他进入亚城以来见到的第一个没戴面具的人,直觉告诉他,这人应该就是胡大监。
  三个被妖怪盯上的人之一。
  可疑的是,皇帝居然放任胡大监在他眼皮底下......他是不在乎还是另有打算。
  胡大监微微一笑,只是笑里带了几分不容置疑:“画监莫要为难老奴了。同为陛下的臣子,您能体会老奴的难处吧?”
  “烦请稍等片刻,容貌不整恐污天颜。”杜知津不在,只能拖。
  这个理由没被拒绝。他故意放慢速度,可直到他换好所有衣裳,杜知津仍然没有回来。
  他意识到,她应该是被什么事拖住了。
  官袍的袖子宽大,刚好可以藏下簪子。他将玉簪收好,深吸一口气,走了出去。
  胡大监依然维持着得体的笑,眼角的皱纹层层叠叠,令他有种莫名的不适。
  “走吧小应画监。要知道啊,这亚城可不是谁都能来,只有受皇上器重的人才,才能出入其中。小应画监如此年轻便担此殊荣,实在是前途无量啊。”
  起初,应见画只当胡大监说的客套话。可当他和他走入陌生的地方,他逐渐发现了不对。
  他的身体开始隐隐作痛。
  这种症状与十二的描述如出一辙。他是妖,虽然不知道母亲用了什么方法隐去他作为妖的特征,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如月圆夜时一样,终于露出了妖的一面。
  他立刻想到,龙脉可能在附近。
  恐慌和兴奋同时在他血液里沸腾。应见画把簪尖对准掌心,靠疼痛保持镇定。
  然而下一瞬,当看清了眼前有那些人后,他再也无法镇定。
  侯夫人,孙太师,丽妃。
  包括他身边的胡大监。所有还保留被附身机会的人,都在这了。
  第72章 万岁
  ◎“陛下有令。”“杀。”◎
  亚城位于地下,终年不见日光,仅仅靠着火把蜡烛的光亮照明,因而显得晦暗压抑。然而此处不同,满壁金碧荧煌,中央还有一盏镶嵌着九九八十一颗东海夜明珠的“灯塔”,其光芒不逊金乌,亮如白昼。
  应见画不动声色地打量四周。
  四壁分别绘着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龙位于正北的墙上,自九霄破浪而来,由雷电云涌簇拥着,睥睨山海,威风凛凛。
  栩栩如生得随时可能活过来。
  但离奇的是,青龙失了一只眼。这只暗淡的眼睛仿佛是桎梏它的最后一条枷锁,可这份禁锢并不牢固,处于摇摇欲坠的脆弱边缘。
  一双眼即两只眼。
  冥冥之中应见画觉得,青龙的两只眼睛与画卷上的两朵墨兰有关。他在胡大监的指引下向众人一一行礼,原本在和丽妃寒暄的侯夫人见了他很惊讶,忙招呼他到旁边坐。
  他犹豫一瞬,鉴于侯夫人是几人中唯一相熟的,硬着头皮坐了过去。
  侯夫人高兴道:“正巧啊墨公子,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你。你如今也是官身?恭喜恭喜。”
  他一坐下便被侯夫人热络地拉过手问候,亲切得似把他当成了杜知津。应见画正要开口询问,忽然感到掌心被人划了一道。
  抬头,侯夫人依旧蔼然可亲,面上无任何异样。
  但,掌心的触感实实在在告诉他,发觉此地诡异的不止他一个。
  仙药。
  她在他掌心写下这两个字。
  他轻轻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侯夫人微微一笑,向其余几人介绍道:“这是终乾的好友,曾经借住在侯府。”
  这番话打消了在座诸位的疑云。既然是赵终乾的好友,又能借住侯府,想来身份也不会低,便撤回了审视的目光。应见画得以继续观察环境。
  在他落座后,胡大监也于尾端坐下,他发现,自己其实多余了。孙太师、胡大监、侯夫人和丽妃的位置自成一派,他像是误入的。
  说明在皇帝最初的计划里并没有应见画这个人,那,皇帝临时把他加进来是为什么?
  “咚、咚!”心跳不自觉加快,应见画艰难调整吐息,试图让它平息。
  无妨......杜知津会找到这里,然后再一次救他于水火。他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尽量搜集更多的信息,为破局增添一臂之力。
  想清楚这点,他主动加入四人的话题,倾听他们都说了什么。
  孙太师:“今天下河清海晏,风调雨顺,皆仰仗陛下圣明。贤君如此,实乃朝野之幸、百姓福祉。伏惟陛下千秋万岁,佑我大梁国祚绵长!”
  河清海晏,风调雨顺?
  应见画想起自己亡故的父母、被逼自裁的丁雪、无数因承端郡王而支离破碎的家庭,内心冷笑。
  如果这样也能称一句“圣明贤君”,史书中便不会有暴虐昏聩的帝王。
  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随着其余几人一齐高呼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大监不愧是大监,他喊得最为激动虔诚,一对浑浊的眼球几乎快从眼眶中掉出。他其实很老了,从皮相上看五十有余,纵使注重保养,依然难掩岁月的痕迹。
  鬓发花白,肌肤松弛,牙齿稀疏。
  “他老了,太监没有后代,任凭他认多少个干儿子都不安心,到底免不了俗,渴望吃了药能活得长久些。”
  蓦地,赵终乾的话闯入脑中。应见画看着苍老的胡大监与孙太师,又看向一旁容颜依旧的丽妃与侯夫人,两相对比,如枯藤与新芽之别,他心中涌出现一个大胆的猜测。
  一个太监尚且舍不得未享尽富贵便早早死去。
  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会舍得吗?
  “万岁”的呼声在室内不停回荡,回音本该渐弱,在他耳中却逐渐放大。
  直到他回忆起初见皇帝时,那人似喟似叹的一句话。
  “四苦相循,无人能越。生不可避,老不可却,病不可逃,死不可违。”
  死不可违。
  然史书中,无数人为此前赴后继,妄图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