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啊?”杜知津眨了眨眼,虽然很疑惑,但还是从善如流的把《三人行》放下,去买另一本《三人行》。
  真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是怎样啊。
  这家书铺的主人大概是位儒生,论语被放在书架最顶上。应见画伸手去拿时,外面的日光刚好照到他盘发的簪子时。
  那抹碧绿使杜知津想起了一些事。
  她教了绛尾如何习武,却没教过应见画怎样保护自己。而且,绛尾有修炼的天赋,应见画却没有,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的方法对他来说行不通。
  另,应见画也没那么多时间一点点慢慢修炼,所以给他一件武器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之前她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武器适合他。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对他而言都太陌生,还不如随身携带的银针毒药来得便利。但银针毒药的威力极其有限,遇上幻妖那样等级稍强的妖魔几乎无用。
  这件武器最好足够熟悉、足够隐蔽,而他头上的玉簪,不正符合这些条件吗?
  她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应见画听后,他道:“所以这些天你常和绛尾待在一起,是为了教他习武?”
  杜知津没想到他会问这种毫不相干的问题,一时愣住了:“是。”
  于是她便看到应见画表情瞬间明朗,唇角还隐隐有上扬的趋势。她十分不解:“阿墨,你遇到了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应见画将论语塞到她手上,语中含笑:“书中自有万般乐。”
  杜知津:?
  劝学诗有这句吗?
  “我认识一位于锻器颇有道行的前辈,今日天色已晚不宜叨扰,明日我们再去拜访,请她把你的玉簪制成武器。”
  应见画对她把簪子改造成武器的想法并无意见,他注意到一点:“你认识的这位前辈和你之前说的医修前辈认识吗?”
  她似乎认识许多前辈,等闲山果然人才济济。
  杜知津想了想,摇头:“她二人并不相熟。不过你提醒我了,抱朴真人交友广泛,或许能打听到医修前辈的行踪。”
  “你放心,我一定会找人治好你。”
  “眼前的事要紧。至于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应见画现在倒不怎么在乎脑子里的怪声,一是它最近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二是除了第一次听到产生的疼痛,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
  若不是他自己就是大夫,他几乎都要以为之前都只是幻觉了。
  因为两人买书额外花去一些时间,等他们找到霍白姐姐霍青的宅邸时,夕阳悄然染红了云霞。
  霍青收到妹妹的书信,知道她的朋友要来,因此一早便备好晚膳,站在门口亲迎。远远的,她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缓缓驶来,笑意不觉爬上眼角。
  毕竟,她已经整整一年,不曾见过家中的事物。
  “可是木姑娘、墨公子、红公子?”
  杜知津驾着马车缓缓停下,听到声音后看向面前的女子。
  和霍白一般的容貌,但眉眼更加柔和,瞧着十分面善。
  她跳下马车,先取出一封信递过去表明身份。霍青看过信,脸上的笑真切了几分:“三位,请。”
  霍白说过,户州竞争激烈,她姐姐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立足。但踏进宅院的第一眼,杜知津便觉得,霍白对“勉强”这个词的理解,是不是有点过于苛刻?
  再看应见画的神情,也是如出一辙的惊讶。果然,不止她一人这样认为!
  绛尾直接问了出来。霍青轻轻一笑:“宛泽城富商百万,我这点家业算得了什么?”
  几人在席间落座,应见画就坐在她旁边。趁霍青吩咐下人,他压低声音问:“她身上可有异常?”
  杜知津沉默了。
  因为她什么都没看见。霍青身上干干净净,一丝妖气鬼气也无。
  此非首例。加上应见画脑子里的那只妖,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没能察觉妖魔的存在。难道她还是被炎魔伤了根基、修为倒退?
  不行,今晚她得出门找几只妖试试,绝不能在应大夫面前丢脸!
  即便心中有种种想法,杜知津依然如实告之:“没有。霍青姑娘身上,什么都没有。”
  应见画一怔。
  没有?
  “莫非是那妖物已经跑走?”
  她的一双眉纠结地皱在一起,仿佛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中。片刻后,她朝他摇摇头:“也不是......总之,过了今晚再看看。”
  等她连夜爆锤几只小妖恢复手感。
  应见画对此深信不疑。他从不质疑杜知津的实力,尤其在他亲眼目睹她杀死幻妖之后。
  接风宴结束后霍青将将他们带到各自的房间。霍青府中无不精致,床榻自然也柔软舒适,但应见画睡得很不踏实。
  也许是白天提到了怪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入睡时他脑子里总有模糊的声音。
  听不清楚,但他能肯定,怪声提到的事与自己有关,甚至和杜知津有关。
  至于究竟是何事......他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拖着疲惫的身躯下床洗漱。
  然而,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声高亢的怒骂。
  “哪个杀千刀的把粪泼到老娘家里!你家早膳够吃吗!”
  院外,除了一夜妖终于找回手感的杜知津蹲在墙头,感慨。
  还真是一母同胞的姐妹,无论外表如何,骂人的语气真是如出一辙。
  【作者有话说】
  今天被朋友叫出去了,紧赶慢赶只有这些(弱弱)明天一定双更!
  第39章 钧老
  ◎这是你道侣?◎
  应见画没见过霍家一脉相承的美妙语言,因此在看到霍青对着墙头破口大骂时,他着实怔了一会。
  一定是他没睡醒,霍青姑娘分明是个知礼好客的人,怎么会.....
  “你醒了?我买了些宛泽城本地特产,吃吗?”
  但杜知津的声音告诉他,这不是他的梦。
  她原本正一边吃一边瞧热闹,听到他这边的动静立刻从墙上跳下来,两人高的院墙,她手里的粥一点也没洒。
  他的注意力顺便被她吸引:“你出去就是为了买这个?”
  杜知津略心虚地移开视线,含混地应了一声。
  应见画倒也没怀疑,最后看一眼奋战中的霍青便回了屋。他们是外人,不好插手主人家的事,况且霍白也未必想让他们知道。
  是的,他迅速接受了霍青口吐芬芳的人设,也许是因为霍白给他的印象就不是纯白。
  杜知津拎着粥跟在他身后进了屋。宛泽城城如其名,城外有一方大泽,所谓本地特产便是用大泽里捞出的鱼煮的粥。
  “据说吃了这种鱼能够什么养血什么补正。”她努力回忆着从小贩那听来的话,吹得天花乱坠,她记不清,只知道是好东西。
  应见画用瓷勺慢慢搅着鱼丝粥,也不知杜知津用了什么办法,粥现在还是滚烫的。闻言,他纠正道:“是益气补血,扶正固本。”
  “哦,反正听着挺玄乎的?”杜知津挠挠脸,手很忙地东扯西扯。
  不知为什么,听他讲这种话,她有一种讲经课睡过去被长老抽查的窘迫感,可明明阿墨也不是长老啊?
  应见画将她的反应看在眼底,唇角微弯。
  难怪她和红花能玩到一起,这副表情简直一模一样。
  用过早膳,绛尾也从隔壁屋过来,和他们一起商议接下来如何行事。
  杜知津:“阿白说阿青鬼缠身的症状是半夜尖叫。我问了周围几户人家,确有此事。”
  霍白和霍青都姓霍,为了方便区分,杜知津干脆叫她们阿白阿青。
  应见画扬眉:“哪几户人家?”
  她顿了顿,道:“左右各两户。”
  绛尾:“啊,那是不是也包括今早把粪水倒到阿青姑娘家里的那户?”
  话音落下,在座三人都沉默了。
  实在是把粪水倒在别人院子里这件事,太离谱了。
  应见画咳了咳,重新把话题引回正轨:“那你可曾打听到别的什么?比如霍青和邻居的恩怨?”
  “这倒有。”她道,“隔壁,额,就是倒粪水的那家姓陈,本也是杀猪匠。霍青一来他们家生意直接少了一半,因此结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仇,最近一直闹得不太平。”
  绛尾边听边点头。
  原来是同行见面分外眼红。
  但这似乎也和鬼上身没关系?目前所知的线索太少,三人理来理去理不出个线头,最后还是杜知津拍板:“既然在宅子里看不出端倪,不如去其它地方看看。”
  “比如,猪肉铺。”
  宛泽城商贾繁盛,连菜肆相*较锦溪城都大了数倍,各种生禽蔬果琳琅满目,甚至有西域商人摆摊卖葡萄。杜知津好奇,掏钱买了几串,一人一串摘着吃。
  霍青在这经营了两间肉铺,小的一间在东市,大的一间也就是她常去的这间在西市。几人到铺子上一瞧,嘿,对面不就是隔壁倒粪水的那家吗?
  经过早上那么炸裂的一出,纵使知晓隔壁姓陈,杜知津三人还是下意识称呼他们为“倒粪水”的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