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围观者有人开口了:
“这女子说得在理,倘若真是来寻仇的,想必也是由壮汉前来投石问路。”
“若当真是想要认李大侠做义兄,定然与他有深厚情谊;若是她在撒谎,那这演技也着实太过高明。”
唯有跟随单茸而来的春华满脸不解,一副“小姐你在胡说八道什么”的样子。
单茸面不改色地无视了春华的眼神,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老人,努力释放着眼中的善意。
无论如何,她今日一定要见到李书景。
老妇人心中挣扎了片刻,见周围也没有反对之声,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给小孩吃点便是,我带你去见李大侠。”
小孩听见老妇的话,方才还努力不看向糕点的视线立刻落在了面前的糕点上,许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胃正在叫嚣着饥饿,由于年纪太小,她更是经不得饿的。
单茸微微一笑,亲自将糕点放在了小孩的手上,示意她吃吧。
小孩迫不及待地接了过来,张口就往自己*的嘴里送,也不管脏兮兮的小手将那块奶白的糕点抹得漆黑,对现在的她而言,只要是能果腹的东西,哪怕是沾了泥都要吃进去。
老妇人一言不发地抱着孩子起身,向着单茸躬了躬身后,便朝着巷子深处走去。
单茸立时明白了老妇人终于松口,要带她去见李书景了,便与春华对视一眼,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
巷子深深,仿佛永无止境,单茸跟在老妇人身后,黑暗与寂静缓慢地笼在了她身上。春华一手提着重新包好的糕点,另一只手始终提着剑,警惕地环顾着四周,生怕暗处有她难以戒备的危机,一颗心高高悬着,心跳在巷子中回荡。
好在一路上只有他们三人的脚步声,老妇人行动缓慢,身形佝偻,始终没有对二人起疑心。
让单茸感到意外的是,贫民窟的内部盘根错节,老妇人带着单茸二人七拐八拐,竟是到达了巷子深处的一间木棚。
老妇人停下了脚步,放下了怀中的孩子,道:“劳烦贵人稍等。”
随后独自撩开屋门的帘子,进去了内屋。
单茸环顾四周,打量着周围的陈列。
此处与先前单茸见过的那些东倒西歪的房屋不同,俨然是精心修过的,虽然简陋,却十分整洁,不像是流离失所的人所住的。
只是屋门口整齐地堆着些酒坛,眼看着屋主人是没了从前的斗志,只知在此处喝酒度日,了却残生。
她叹了口气,很难想象当年名动江湖的李书景,如今竟然落得这副田地。
等老妇人再次出来时,身后跟着一道高大的人影,一直到他走到单茸面前,她才看清这人的模样。
单看他的五官,单茸只觉这人骨相端正清秀,穿着也比适才看见的那些难民得体不少,可神情始终是恹恹的,大概是还未从酒意中醒转过来,看向单茸的目光还带着几分困顿。
在这里住得久了,即便是李书景,浑身上下也透露出一股寒酸的味道。
他久不打理自己,任由头发疯长,胡子拉碴的形象看了倒是同外面的难民没什么不同,邋里邋遢的,眼看着是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
这难不成就是那些武侠小说里写的“丐帮老大”?
单茸在帷帽的重纱后端详了片刻,非常不客气地在心中评价道。
老妇人向着李书景低了头,轻声道:“便不打扰大侠了。”
说完,她又抱起了和她相依为命的孩子,打算再回到之前所在的围墙根下。
单茸此刻见到了人,自然不急着和李书景攀谈,只是抬了手拦在老妇人身前,道:“等等。”
老妇人被拦了一下,一时间有些惶恐,她的视线落在李书景身上,见对方没什么反应,这才冲着单茸低头,等待着贵人的吩咐。
可单茸什么也没做,只是将食盒从春华手中接过来,递到老妇人手中,温和嘱咐:“吃饱了再回去吧,剩下的与方才那些人分分。”
李书景视外面那些难民如手足,有了这盒糕点,不止要用来套出他的所在,还要在他面前狠狠刷一波好感,才算得上是物尽其用。
14
第14章
小说前期的李书景,原文是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的:
十七八岁的少年郎,端的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他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里张扬着,于江湖与庙堂中来去自如,无数王侯官员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可恨他的人很多,爱他的人也不少,当真是当朝最令人魂牵梦萦的人。
而谁又能料到,如今的李书景遭受背叛,沦落在这腐臭生蛆的地界。
不过三年时光,已然让他的心智被搓磨扫平,单茸看不见他身上曾经有的锋利棱角,只觉得唏嘘。
“李……大侠,”单茸想了想,还是从自己并不算丰富的词汇库里找出了这个勉强能形容李书景的词,但看着对方并不为所动的神色,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话说下去,“今日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李书景只觉得自己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哂笑一声:“大侠,哈!”
他收起了方才还无甚兴趣的模样,锐利的视线从乱糟糟的长发后看过来,直直落在单茸身上。
冰冷的目光带着几分探究,从上到下将单茸的衣着打扮打量了个遍,随后才道:“我竟不知自己竟还收了个知道我身在此处的义妹。”
眼看着李书景的试探与杀意几乎是呈实质化地向她涌来,单茸立刻选择如实告知,摆出一副认错态度良好的姿态来,柔声道:“今日前来,确实是小女子唐突了,只是假称义妹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李大侠听我一言。”
李书景一言不发地看着单茸,并没有为她话里的言辞松动半分,半晌后,开口的语调依旧清冷:“我如今已是废人一个,当不得大侠,更逞不了能,姑娘纵有鸿鹄之志,我已无力助之。无论姑娘今日是如何找到我的,也不管姑娘所为何事,我都只当没见过你,还请姑娘亦如是。天色已晚,李某不送了。”
他言辞委婉,逐客令却是下得清清楚楚,单茸一时间有些急切,倘若这一趟不能让李书景为她所用,那今日的努力便全白费了。
情急之下,单茸无师自通学会了道德绑架,道:“我今日特意前来寻你,已是足够敬重,难道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未听过我要说什么便要拒绝,难道这就是君子所为?”
李书景在下完逐客令之后本欲回屋,听见单茸的声音之后倒是顿住了脚步,随后在她充满希望的眼神中转过身来。
单茸想趁热打铁再说点什么,没想到李书景只是轻蔑一笑,道:“姑娘千金之躯,来这里找李某确实是屈尊降贵了。不过有一点李某要提醒姑娘,是姑娘有求于李某,而不是李某求着姑娘来助我吧?”
单茸被噎了一句,仔细一想他这么说也确实是自己理亏,一时之间翻到不知道拿李书景怎么办了。
这人实在是不识好歹,她第一次对书里那些寥寥几句的情节感受到了头疼,现在恨不得原著事无巨细才好……
说到底拥缚礼到底是怎么说服这厮的啊!
果然大反派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兼画饼大师吗?!
李书景不知道单茸都在心底咆哮些什么,不过即便是隔着帷帽,他也能猜测到单茸眼中的动摇。
但这些都与他无关了,早在流落此地时,李书景就在心中对自己起誓,此后再不管世事纷扰,了却残生便已足矣。
他没再看单茸的表情,只是漠然地转过了身,撩起了门上的布帘。
单茸眼见着李书景要走,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急急喊道:“我不过是欣赏你行事做派,不希望你颓废余生罢了,你这人怎么还自甘堕落啊!”
哪知李书景这等习武之人,平生最恨的便是被人无端出手,在意识到单茸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搭他肩膀不过是为了再说两句时,他的身体已然先动了起来。
只见李书景动作利落地闪身,错开单茸的手之后,登时便抓住了她的手腕,而后借力打力,将单茸往后一推,虽然没有伤她,却已经是十成十的警告了。
春华的反应要比不会武的单茸更快一点,她迅速上前两步,将单茸稳稳扶住,随后怒从心头起,旋身而来的便是出鞘长剑!
寒芒霎时从单茸面前一闪而过,直指李书景。
春华学的都是一击即中的招式,她的命是小姐的,如今小姐在她面前受了欺负,春华怎能坐视不理?
可惜李书景即便流落至此,武学经脉也并未如同兄弟女人一样背叛他,他单手背在身后,几乎只以指尖气劲对抗春华的长剑,脚上功夫只是短短几步也足以让他旋身腾挪间,避开春华的阵阵杀招。
春华应付不得,转眼间便被李书景夺去了长剑,而李书景背在身后那只手也终于不再藏锋,接连几掌拍在春华胸前。
攻势颠倒,此刻拿剑的成了李书景,他同样没有收剑的理由,锋尖倒转后直直刺向难以避让的春华的脖颈,她避无可避,眼中只闪烁着恨不能亲手杀之的怒气。
“这女子说得在理,倘若真是来寻仇的,想必也是由壮汉前来投石问路。”
“若当真是想要认李大侠做义兄,定然与他有深厚情谊;若是她在撒谎,那这演技也着实太过高明。”
唯有跟随单茸而来的春华满脸不解,一副“小姐你在胡说八道什么”的样子。
单茸面不改色地无视了春华的眼神,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老人,努力释放着眼中的善意。
无论如何,她今日一定要见到李书景。
老妇人心中挣扎了片刻,见周围也没有反对之声,最终还是叹了口气,说道:“给小孩吃点便是,我带你去见李大侠。”
小孩听见老妇的话,方才还努力不看向糕点的视线立刻落在了面前的糕点上,许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胃正在叫嚣着饥饿,由于年纪太小,她更是经不得饿的。
单茸微微一笑,亲自将糕点放在了小孩的手上,示意她吃吧。
小孩迫不及待地接了过来,张口就往自己*的嘴里送,也不管脏兮兮的小手将那块奶白的糕点抹得漆黑,对现在的她而言,只要是能果腹的东西,哪怕是沾了泥都要吃进去。
老妇人一言不发地抱着孩子起身,向着单茸躬了躬身后,便朝着巷子深处走去。
单茸立时明白了老妇人终于松口,要带她去见李书景了,便与春华对视一眼,一言不发地跟了上去。
巷子深深,仿佛永无止境,单茸跟在老妇人身后,黑暗与寂静缓慢地笼在了她身上。春华一手提着重新包好的糕点,另一只手始终提着剑,警惕地环顾着四周,生怕暗处有她难以戒备的危机,一颗心高高悬着,心跳在巷子中回荡。
好在一路上只有他们三人的脚步声,老妇人行动缓慢,身形佝偻,始终没有对二人起疑心。
让单茸感到意外的是,贫民窟的内部盘根错节,老妇人带着单茸二人七拐八拐,竟是到达了巷子深处的一间木棚。
老妇人停下了脚步,放下了怀中的孩子,道:“劳烦贵人稍等。”
随后独自撩开屋门的帘子,进去了内屋。
单茸环顾四周,打量着周围的陈列。
此处与先前单茸见过的那些东倒西歪的房屋不同,俨然是精心修过的,虽然简陋,却十分整洁,不像是流离失所的人所住的。
只是屋门口整齐地堆着些酒坛,眼看着屋主人是没了从前的斗志,只知在此处喝酒度日,了却残生。
她叹了口气,很难想象当年名动江湖的李书景,如今竟然落得这副田地。
等老妇人再次出来时,身后跟着一道高大的人影,一直到他走到单茸面前,她才看清这人的模样。
单看他的五官,单茸只觉这人骨相端正清秀,穿着也比适才看见的那些难民得体不少,可神情始终是恹恹的,大概是还未从酒意中醒转过来,看向单茸的目光还带着几分困顿。
在这里住得久了,即便是李书景,浑身上下也透露出一股寒酸的味道。
他久不打理自己,任由头发疯长,胡子拉碴的形象看了倒是同外面的难民没什么不同,邋里邋遢的,眼看着是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
这难不成就是那些武侠小说里写的“丐帮老大”?
单茸在帷帽的重纱后端详了片刻,非常不客气地在心中评价道。
老妇人向着李书景低了头,轻声道:“便不打扰大侠了。”
说完,她又抱起了和她相依为命的孩子,打算再回到之前所在的围墙根下。
单茸此刻见到了人,自然不急着和李书景攀谈,只是抬了手拦在老妇人身前,道:“等等。”
老妇人被拦了一下,一时间有些惶恐,她的视线落在李书景身上,见对方没什么反应,这才冲着单茸低头,等待着贵人的吩咐。
可单茸什么也没做,只是将食盒从春华手中接过来,递到老妇人手中,温和嘱咐:“吃饱了再回去吧,剩下的与方才那些人分分。”
李书景视外面那些难民如手足,有了这盒糕点,不止要用来套出他的所在,还要在他面前狠狠刷一波好感,才算得上是物尽其用。
14
第14章
小说前期的李书景,原文是用这样的词句来形容他的:
十七八岁的少年郎,端的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他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里张扬着,于江湖与庙堂中来去自如,无数王侯官员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可恨他的人很多,爱他的人也不少,当真是当朝最令人魂牵梦萦的人。
而谁又能料到,如今的李书景遭受背叛,沦落在这腐臭生蛆的地界。
不过三年时光,已然让他的心智被搓磨扫平,单茸看不见他身上曾经有的锋利棱角,只觉得唏嘘。
“李……大侠,”单茸想了想,还是从自己并不算丰富的词汇库里找出了这个勉强能形容李书景的词,但看着对方并不为所动的神色,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话说下去,“今日冒昧来访,还望见谅。”
李书景只觉得自己听见了什么好笑的话,哂笑一声:“大侠,哈!”
他收起了方才还无甚兴趣的模样,锐利的视线从乱糟糟的长发后看过来,直直落在单茸身上。
冰冷的目光带着几分探究,从上到下将单茸的衣着打扮打量了个遍,随后才道:“我竟不知自己竟还收了个知道我身在此处的义妹。”
眼看着李书景的试探与杀意几乎是呈实质化地向她涌来,单茸立刻选择如实告知,摆出一副认错态度良好的姿态来,柔声道:“今日前来,确实是小女子唐突了,只是假称义妹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李大侠听我一言。”
李书景一言不发地看着单茸,并没有为她话里的言辞松动半分,半晌后,开口的语调依旧清冷:“我如今已是废人一个,当不得大侠,更逞不了能,姑娘纵有鸿鹄之志,我已无力助之。无论姑娘今日是如何找到我的,也不管姑娘所为何事,我都只当没见过你,还请姑娘亦如是。天色已晚,李某不送了。”
他言辞委婉,逐客令却是下得清清楚楚,单茸一时间有些急切,倘若这一趟不能让李书景为她所用,那今日的努力便全白费了。
情急之下,单茸无师自通学会了道德绑架,道:“我今日特意前来寻你,已是足够敬重,难道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未听过我要说什么便要拒绝,难道这就是君子所为?”
李书景在下完逐客令之后本欲回屋,听见单茸的声音之后倒是顿住了脚步,随后在她充满希望的眼神中转过身来。
单茸想趁热打铁再说点什么,没想到李书景只是轻蔑一笑,道:“姑娘千金之躯,来这里找李某确实是屈尊降贵了。不过有一点李某要提醒姑娘,是姑娘有求于李某,而不是李某求着姑娘来助我吧?”
单茸被噎了一句,仔细一想他这么说也确实是自己理亏,一时之间翻到不知道拿李书景怎么办了。
这人实在是不识好歹,她第一次对书里那些寥寥几句的情节感受到了头疼,现在恨不得原著事无巨细才好……
说到底拥缚礼到底是怎么说服这厮的啊!
果然大反派都是天生的演说家兼画饼大师吗?!
李书景不知道单茸都在心底咆哮些什么,不过即便是隔着帷帽,他也能猜测到单茸眼中的动摇。
但这些都与他无关了,早在流落此地时,李书景就在心中对自己起誓,此后再不管世事纷扰,了却残生便已足矣。
他没再看单茸的表情,只是漠然地转过了身,撩起了门上的布帘。
单茸眼见着李书景要走,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急急喊道:“我不过是欣赏你行事做派,不希望你颓废余生罢了,你这人怎么还自甘堕落啊!”
哪知李书景这等习武之人,平生最恨的便是被人无端出手,在意识到单茸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搭他肩膀不过是为了再说两句时,他的身体已然先动了起来。
只见李书景动作利落地闪身,错开单茸的手之后,登时便抓住了她的手腕,而后借力打力,将单茸往后一推,虽然没有伤她,却已经是十成十的警告了。
春华的反应要比不会武的单茸更快一点,她迅速上前两步,将单茸稳稳扶住,随后怒从心头起,旋身而来的便是出鞘长剑!
寒芒霎时从单茸面前一闪而过,直指李书景。
春华学的都是一击即中的招式,她的命是小姐的,如今小姐在她面前受了欺负,春华怎能坐视不理?
可惜李书景即便流落至此,武学经脉也并未如同兄弟女人一样背叛他,他单手背在身后,几乎只以指尖气劲对抗春华的长剑,脚上功夫只是短短几步也足以让他旋身腾挪间,避开春华的阵阵杀招。
春华应付不得,转眼间便被李书景夺去了长剑,而李书景背在身后那只手也终于不再藏锋,接连几掌拍在春华胸前。
攻势颠倒,此刻拿剑的成了李书景,他同样没有收剑的理由,锋尖倒转后直直刺向难以避让的春华的脖颈,她避无可避,眼中只闪烁着恨不能亲手杀之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