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151节
和新员工们定好了头三个月算试用期,都是三十块钱。表现的好的话,三个月后就给他们涨到四十块。到年底看效益发奖金。
新员工们都很开心,3月初就开始上班,到6月就可以涨工资了,一年下来能拿到450块钱!到时候还有奖金,这比那些工人可低不到哪里去!
倒是刘国平和孙传芳心里有点泛着嘀咕,他俩去年可是拿了5个月30块钱的,老板娘给新来的待遇比他们好呀!
不过沈春花的没让他们嘀咕太久,逮着机会就拉着他俩说。
你俩比月华文琴虽然就早了5个月,但也算老员工了,以后肯定还会有新员工进来。
你俩多记着点东西,到时候带带新人,当师傅的工资……我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两人听得顿时眼前一亮。
当师傅?!她俩?
这可比涨工资还来的诱惑人呀!
刘国平和孙传芳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每天上下班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路带风,说话带雨的。
表姐,你得穿上工作服才能进菇房,不然会影响到里面的蘑菇的!
小琴啊,再过两天就要收菇了,你筐子里的稻草垫好了没啊?
她俩明明都要比新来的彭月华和林文琴小,偏偏就是摆起了前辈的架子。
沈春花笑而不语。
吃完元宵后的一个礼拜,新一轮菌菇就正式可以采收了,不过这次没再像之前那么赶了。
多了两个帮手,沈春花甚至还挤出了一天时间去喝了一顿喜酒。
这喜酒当然是三妮和齐进舟的了。
她俩差4岁,按老话说是天作地和,都不需要合八字的那种。
但喜日子还是得算过。
大师说两人都得单岁结婚,等于要翻过年再结。
那就想赶着春耕前,把喜事办了,这样说不定还能让齐进舟在地里帮个忙。
但今年过年晚,惊蛰早,三妮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家赶着来随便吃一口饭,冷冷清清的婚礼了。
结果出了租地那么回事,事关种地的事情,大家好像都有点急性子,他爹初三四通知的村里人,初六就定下了要出租的人。
初七拎着礼去找人,回来初八就开始重新划分田地。
粮种都是现成的,谁知道他们今年突然就不用种地了。
那租了他们地的大户,元宵前一天,就开着机器进村犁地了。
这下,大家伙就都有空来喝喜酒了。马德祥和林玉兰两人还没到正日子呢,就开始满面红光的操持了起来。
正月廿三,宜嫁娶,进人口,栽种。
————————————————————
中秋节快乐呀~各位友友们~
别忘记点赞评论赏发三连哦~
么么哒*???????
【第288章第288章今天我嫁人】
三妮和齐进舟的新房早就盖好了,紧贴着马家老房的右手边,也是最东边。现在里外贴满了红喜字。
新柜子新床新棉被,新的洗脸架新桌子新椅子,都在里面一一摆好,等待新人入住。
新床还是沈春花和王金桂应邀一起来帮忙铺的,她俩都算是村里的好命婆,儿女双全还有出息,而且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尤其是沈春花,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大家都有目可见,让她来帮忙铺床,那是真沾喜气。
铺好新床单新被子之后,在床罩下面还要放双数的莲子、双数的花生和双数的红枣,这些都是给新婚当天夫妻压床用的。
铺之前被子上还放了两个红包,每个里面都有六块六,就是给好命婆的,不能拒绝,得收下。沈春花回头就让林国庆都算进了红包里。
正日当天,被迫扩大的马家院子,已经摆满了一张张的圆桌,各家各户借的凳子碗筷,还有热水瓶,上面都写着各家的主人名,整齐的在小院里帮着忙。
既然是上门女婿,那就是角色互换,齐进舟“嫁”给三妮,得三妮去市里接他过来四河村拜堂。
从市里到四河村路途过于遥远,不像大妮二妮就去隔壁村,人抬着轿子走过去就行,三妮是坐船过去的。
婚礼,昏礼,这边的传统规矩本来就是夜里迎亲,男女双方安排好迎亲人员名单,按分工写在红纸上,并贴在墙上公示。有与新郎新娘生肖冲突的,不能进入迎亲名单。
迎亲队伍里会有伴娘、老嫚,就是喜婆;太公,即有子有孙有威望的长辈,职责是拎“子孙灯”;抬轿、举手把、敲对锣者,少则16人,多则28名,统称为行郎。
迎亲队伍大都是在正日前一天的晚餐后出行,若距离有数十里之遥,那午饭后就得出发了,到达对方家已是黄昏,于是便在对家就餐,称为“行郎酒”。
行郎酒结束后,行郎敲锣打鼓催新娘上轿,待催锣三通,行郎吃汤团,意为新娘可以上轿了。
吃完后,新娘在老嫚的搀扶下,由送舅爷、伴娘、亲朋好友等共同送入花轿。4个轿夫大摇大摆地抬起花轿迈向河埠,将花轿稳妥地停放在轿船中舱,行郎与岸上人员挥手告别。
迎亲轿船一路稳行,鼓手一路吹打,嘀嘀哒哒的唢呐吹着喜庆曲调,轿船途经桥梁都要放铳鸣炮,以示辟邪。
嗯,就是回到出发地点,大概也是半夜了。
大半夜的男方还要鸣炮奏乐,所有亲朋好友还要到岸边迎接新娘。花轿抬到客厅后,还要一直等着,等到做亲时辰到了,两个小孩手捧蜡烛台,点燃红蜡烛迎接新娘出轿,再进行一系列的拜堂流程。
而且拜完堂,送入洞房后也不是就结束了。新郎新娘在洞房新床上并排坐着吃完汤团后,新郎就得出新房,这一晚上是新娘和伴娘还有老嫚一起睡的新房,新郎另外单睡。
等天亮了,男方再举行婚宴,新娘新郎一起为长辈、亲朋好友敬酒。散席后,再做一些整理工作,在这一天结束的晚饭后,新娘新郎才可以同房入睡。
等于结个婚,得熬差不多两天一夜,着实有点过于折磨人了。
以前人结婚专挑农闲,因为这样第二天就算直接回家睡觉也没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要去上班的,无论是谁都不能陪着这么熬。
再者,齐进舟家里就他一个人,就算厂里的那些叔叔家里一起帮他操办,在那70平的小屋里开席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于是三妮便要求把这规矩改动一下,她直接正日凌晨出发接人,路上来回加起来估计5个小时左右,就算在齐进舟家里的待一会儿算它7个小时后回到四河村,那也就是10点左右。
这天是周四,除了接亲送亲的人都请了假以外,很多来喝喜酒的人都是要上班的,那中午就简单吃一点,晚上再摆酒,吃完酒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其他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本来她们就是迎婿,和普通嫁娶会有些出入,这个提议被很好的接受采纳了。
主要可能是大家也苦传统太久了。
凌晨三点,三妮带着人和船,从四河村这边的河埠出发。
五妮专门请假回来参加她三姐的婚礼,顺便和四妮一起给她做了伴娘。
老嫚则让蔡银玲和老石媳妇儿代替。太公是贾师傅和陈金水,抬轿的人一般都是哥哥弟弟辈的,本来是可以让林书赶上,但今天抬的是新郎不是新娘,十四五岁的小少年都被pass了。
抬轿的就变成了三妮的两个姐夫,还有齐进舟那边,张师傅的儿子和另一个厂里叔叔的儿子。他们跟老石媳妇儿都是前一天晚饭后一起过来。
另外举手把的、敲对锣的,也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加上船夫和新娘,加起来一共是22人。
越市是水网地带,90年代前,城乡迎亲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船,一般把新娘乘坐的船叫做“轿船”,另一只是“鼓手船”,专门为吹打奏乐的人所乘,这两艘迎亲船都需要有船篷,并在船篷上贴上数副双数的红绿对联。
后面再跟着6艘接亲的小船,一共8艘,都得是双数。
梁生娣本来也想贡献出自己的小船,结果被一众商量亲事的人都嫌弃小了点,轿船起码得站下6个人,而接亲的船不仅要站人,到时候还要放新郎的嫁妆的!船篷最好都拆掉。
梁生娣这船实在是不够看,还是一边玩去吧。
最后都是问喜行租的船,只要钱到位,喜行完全可以鼓手轿船一条龙服务。
而那边,齐进舟也都准备好了,就等她媳妇儿来接人。
厂里一些小年轻本来还有点放不开,因为齐进舟是上门女婿,多少有点那什么,父母都叮嘱过让他们别瞎说话,怕刺激到齐进舟的自尊心。
结果小齐同志好像根本没这玩意儿,自己张口闭口就是——
今天我嫁人。
————————————
请允许我请一天假,今天一更
【第289章第289章除了我谁都欺负不了他】
“进舟哥,那你以后也是吃上软饭的人了。”
“可不,我媳妇儿可能干了。”
……
这话头一开,后面的人也就没啥忌讳了,纷纷跟齐进舟开起玩笑来。
齐进舟今天心情好,你说什么他都不生气,一时间气氛格外热闹。等那些大人们听到后,也不能当面训子,只能给两下白眼给自家孩子。
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接亲队伍的船在钢铁厂职工宿舍后面的河埠头停好。呼啦啦的就下来一串,早就有人站在那里等着迎接她们了。
三妮今天穿的是一件大红色的呢子大衣,是她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脚下踩的是她六妹送的牛皮鞋,头上还带了一朵红花,还在几个妹妹的折腾下擦了口红,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明媚动人,是平时见不到的样子。
齐进舟趴在窗子口往下望的时候都呆住了,半晌后才伸出胳膊朝下挥着,
“诶~三妮~我在这儿~”
瞬间,楼上楼下都哄笑了起来。
“我说,进舟啊,你但凡真是个姑娘,现在都得被人笑死,就这么恨嫁嘛!”张师傅站得远远的看自己这个“半子”,真想假装不认识他。
齐进舟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可不是,我都25了,能不恨嫁嘛?我日思夜想的就是被我媳妇儿娶进门呢!”
“齐哥这哪是恨嫁,分明就是思春哈哈哈哈哈!”
“说的也没错,都25的小伙了,还一人一张床,多空虚寂寞冷呀!”
“就是就是桀桀桀桀……”
三妮就在这种哄笑声中走进了屋子,没来由的,就想瞪那人一眼。
可惜,齐进舟今天贯彻了自己上门女婿的思维,给自己打扮得特别奶油小生。
胡子剃得一根不剩,瞧着是出门修过面了的,一头三七分的乌黑短发上还打了硬邦邦的摩斯。白衬衫黑西裤,脖子上挂着红色领带,外面套的更是少见的红西装。
笑起来眉眼弯弯,只有左脸颊那道不大的刀疤还在提醒着外人,这人没看起来那么无害。
那红西装估计还得去定制才有,成衣店谁家卖红西装的啊!齐进舟是认真在做新娘子啊!
早就做好接待准备的各位叔叔阿姨们赶紧端出还还热着的桂圆鸡蛋甜汤,接亲队伍的人一人一碗,既然行郎酒不吃了,那点心还是要有的,就当早饭了。
新员工们都很开心,3月初就开始上班,到6月就可以涨工资了,一年下来能拿到450块钱!到时候还有奖金,这比那些工人可低不到哪里去!
倒是刘国平和孙传芳心里有点泛着嘀咕,他俩去年可是拿了5个月30块钱的,老板娘给新来的待遇比他们好呀!
不过沈春花的没让他们嘀咕太久,逮着机会就拉着他俩说。
你俩比月华文琴虽然就早了5个月,但也算老员工了,以后肯定还会有新员工进来。
你俩多记着点东西,到时候带带新人,当师傅的工资……我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两人听得顿时眼前一亮。
当师傅?!她俩?
这可比涨工资还来的诱惑人呀!
刘国平和孙传芳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每天上下班都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路带风,说话带雨的。
表姐,你得穿上工作服才能进菇房,不然会影响到里面的蘑菇的!
小琴啊,再过两天就要收菇了,你筐子里的稻草垫好了没啊?
她俩明明都要比新来的彭月华和林文琴小,偏偏就是摆起了前辈的架子。
沈春花笑而不语。
吃完元宵后的一个礼拜,新一轮菌菇就正式可以采收了,不过这次没再像之前那么赶了。
多了两个帮手,沈春花甚至还挤出了一天时间去喝了一顿喜酒。
这喜酒当然是三妮和齐进舟的了。
她俩差4岁,按老话说是天作地和,都不需要合八字的那种。
但喜日子还是得算过。
大师说两人都得单岁结婚,等于要翻过年再结。
那就想赶着春耕前,把喜事办了,这样说不定还能让齐进舟在地里帮个忙。
但今年过年晚,惊蛰早,三妮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家赶着来随便吃一口饭,冷冷清清的婚礼了。
结果出了租地那么回事,事关种地的事情,大家好像都有点急性子,他爹初三四通知的村里人,初六就定下了要出租的人。
初七拎着礼去找人,回来初八就开始重新划分田地。
粮种都是现成的,谁知道他们今年突然就不用种地了。
那租了他们地的大户,元宵前一天,就开着机器进村犁地了。
这下,大家伙就都有空来喝喜酒了。马德祥和林玉兰两人还没到正日子呢,就开始满面红光的操持了起来。
正月廿三,宜嫁娶,进人口,栽种。
————————————————————
中秋节快乐呀~各位友友们~
别忘记点赞评论赏发三连哦~
么么哒*???????
【第288章第288章今天我嫁人】
三妮和齐进舟的新房早就盖好了,紧贴着马家老房的右手边,也是最东边。现在里外贴满了红喜字。
新柜子新床新棉被,新的洗脸架新桌子新椅子,都在里面一一摆好,等待新人入住。
新床还是沈春花和王金桂应邀一起来帮忙铺的,她俩都算是村里的好命婆,儿女双全还有出息,而且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尤其是沈春花,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大家都有目可见,让她来帮忙铺床,那是真沾喜气。
铺好新床单新被子之后,在床罩下面还要放双数的莲子、双数的花生和双数的红枣,这些都是给新婚当天夫妻压床用的。
铺之前被子上还放了两个红包,每个里面都有六块六,就是给好命婆的,不能拒绝,得收下。沈春花回头就让林国庆都算进了红包里。
正日当天,被迫扩大的马家院子,已经摆满了一张张的圆桌,各家各户借的凳子碗筷,还有热水瓶,上面都写着各家的主人名,整齐的在小院里帮着忙。
既然是上门女婿,那就是角色互换,齐进舟“嫁”给三妮,得三妮去市里接他过来四河村拜堂。
从市里到四河村路途过于遥远,不像大妮二妮就去隔壁村,人抬着轿子走过去就行,三妮是坐船过去的。
婚礼,昏礼,这边的传统规矩本来就是夜里迎亲,男女双方安排好迎亲人员名单,按分工写在红纸上,并贴在墙上公示。有与新郎新娘生肖冲突的,不能进入迎亲名单。
迎亲队伍里会有伴娘、老嫚,就是喜婆;太公,即有子有孙有威望的长辈,职责是拎“子孙灯”;抬轿、举手把、敲对锣者,少则16人,多则28名,统称为行郎。
迎亲队伍大都是在正日前一天的晚餐后出行,若距离有数十里之遥,那午饭后就得出发了,到达对方家已是黄昏,于是便在对家就餐,称为“行郎酒”。
行郎酒结束后,行郎敲锣打鼓催新娘上轿,待催锣三通,行郎吃汤团,意为新娘可以上轿了。
吃完后,新娘在老嫚的搀扶下,由送舅爷、伴娘、亲朋好友等共同送入花轿。4个轿夫大摇大摆地抬起花轿迈向河埠,将花轿稳妥地停放在轿船中舱,行郎与岸上人员挥手告别。
迎亲轿船一路稳行,鼓手一路吹打,嘀嘀哒哒的唢呐吹着喜庆曲调,轿船途经桥梁都要放铳鸣炮,以示辟邪。
嗯,就是回到出发地点,大概也是半夜了。
大半夜的男方还要鸣炮奏乐,所有亲朋好友还要到岸边迎接新娘。花轿抬到客厅后,还要一直等着,等到做亲时辰到了,两个小孩手捧蜡烛台,点燃红蜡烛迎接新娘出轿,再进行一系列的拜堂流程。
而且拜完堂,送入洞房后也不是就结束了。新郎新娘在洞房新床上并排坐着吃完汤团后,新郎就得出新房,这一晚上是新娘和伴娘还有老嫚一起睡的新房,新郎另外单睡。
等天亮了,男方再举行婚宴,新娘新郎一起为长辈、亲朋好友敬酒。散席后,再做一些整理工作,在这一天结束的晚饭后,新娘新郎才可以同房入睡。
等于结个婚,得熬差不多两天一夜,着实有点过于折磨人了。
以前人结婚专挑农闲,因为这样第二天就算直接回家睡觉也没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要去上班的,无论是谁都不能陪着这么熬。
再者,齐进舟家里就他一个人,就算厂里的那些叔叔家里一起帮他操办,在那70平的小屋里开席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于是三妮便要求把这规矩改动一下,她直接正日凌晨出发接人,路上来回加起来估计5个小时左右,就算在齐进舟家里的待一会儿算它7个小时后回到四河村,那也就是10点左右。
这天是周四,除了接亲送亲的人都请了假以外,很多来喝喜酒的人都是要上班的,那中午就简单吃一点,晚上再摆酒,吃完酒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其他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本来她们就是迎婿,和普通嫁娶会有些出入,这个提议被很好的接受采纳了。
主要可能是大家也苦传统太久了。
凌晨三点,三妮带着人和船,从四河村这边的河埠出发。
五妮专门请假回来参加她三姐的婚礼,顺便和四妮一起给她做了伴娘。
老嫚则让蔡银玲和老石媳妇儿代替。太公是贾师傅和陈金水,抬轿的人一般都是哥哥弟弟辈的,本来是可以让林书赶上,但今天抬的是新郎不是新娘,十四五岁的小少年都被pass了。
抬轿的就变成了三妮的两个姐夫,还有齐进舟那边,张师傅的儿子和另一个厂里叔叔的儿子。他们跟老石媳妇儿都是前一天晚饭后一起过来。
另外举手把的、敲对锣的,也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加上船夫和新娘,加起来一共是22人。
越市是水网地带,90年代前,城乡迎亲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船,一般把新娘乘坐的船叫做“轿船”,另一只是“鼓手船”,专门为吹打奏乐的人所乘,这两艘迎亲船都需要有船篷,并在船篷上贴上数副双数的红绿对联。
后面再跟着6艘接亲的小船,一共8艘,都得是双数。
梁生娣本来也想贡献出自己的小船,结果被一众商量亲事的人都嫌弃小了点,轿船起码得站下6个人,而接亲的船不仅要站人,到时候还要放新郎的嫁妆的!船篷最好都拆掉。
梁生娣这船实在是不够看,还是一边玩去吧。
最后都是问喜行租的船,只要钱到位,喜行完全可以鼓手轿船一条龙服务。
而那边,齐进舟也都准备好了,就等她媳妇儿来接人。
厂里一些小年轻本来还有点放不开,因为齐进舟是上门女婿,多少有点那什么,父母都叮嘱过让他们别瞎说话,怕刺激到齐进舟的自尊心。
结果小齐同志好像根本没这玩意儿,自己张口闭口就是——
今天我嫁人。
————————————
请允许我请一天假,今天一更
【第289章第289章除了我谁都欺负不了他】
“进舟哥,那你以后也是吃上软饭的人了。”
“可不,我媳妇儿可能干了。”
……
这话头一开,后面的人也就没啥忌讳了,纷纷跟齐进舟开起玩笑来。
齐进舟今天心情好,你说什么他都不生气,一时间气氛格外热闹。等那些大人们听到后,也不能当面训子,只能给两下白眼给自家孩子。
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接亲队伍的船在钢铁厂职工宿舍后面的河埠头停好。呼啦啦的就下来一串,早就有人站在那里等着迎接她们了。
三妮今天穿的是一件大红色的呢子大衣,是她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脚下踩的是她六妹送的牛皮鞋,头上还带了一朵红花,还在几个妹妹的折腾下擦了口红,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明媚动人,是平时见不到的样子。
齐进舟趴在窗子口往下望的时候都呆住了,半晌后才伸出胳膊朝下挥着,
“诶~三妮~我在这儿~”
瞬间,楼上楼下都哄笑了起来。
“我说,进舟啊,你但凡真是个姑娘,现在都得被人笑死,就这么恨嫁嘛!”张师傅站得远远的看自己这个“半子”,真想假装不认识他。
齐进舟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可不是,我都25了,能不恨嫁嘛?我日思夜想的就是被我媳妇儿娶进门呢!”
“齐哥这哪是恨嫁,分明就是思春哈哈哈哈哈!”
“说的也没错,都25的小伙了,还一人一张床,多空虚寂寞冷呀!”
“就是就是桀桀桀桀……”
三妮就在这种哄笑声中走进了屋子,没来由的,就想瞪那人一眼。
可惜,齐进舟今天贯彻了自己上门女婿的思维,给自己打扮得特别奶油小生。
胡子剃得一根不剩,瞧着是出门修过面了的,一头三七分的乌黑短发上还打了硬邦邦的摩斯。白衬衫黑西裤,脖子上挂着红色领带,外面套的更是少见的红西装。
笑起来眉眼弯弯,只有左脸颊那道不大的刀疤还在提醒着外人,这人没看起来那么无害。
那红西装估计还得去定制才有,成衣店谁家卖红西装的啊!齐进舟是认真在做新娘子啊!
早就做好接待准备的各位叔叔阿姨们赶紧端出还还热着的桂圆鸡蛋甜汤,接亲队伍的人一人一碗,既然行郎酒不吃了,那点心还是要有的,就当早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