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卖大菜,人生赢家定是我 第90节
关于打架这件事,也是有讲究的。
男人和男人之间打架,那是肯定有恩怨才会挥拳头,只要没出人命,就算被拉去公安那边喝茶,也多是调节为主。
女人之间打架,也多是扯头花的事情,边上人劝和两句,差不多了回去吧,官方都不会想管你。
女人打男人,那反正在现在这时代,你是没处说理的,说出去了还要被人笑话你这男人真没用。
男人打女人,要是自己家的女人,那就是家务事,别人最多说两句闲话,但管不到他们头上。
但打别人家的女人,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大家都不会站在你这边的。
尤其梁生娣看着就一大把年纪,是当奶奶的人了,一拳头挥下去,不管她有没有事情,只要她往地上一躺,你得进去吃牢饭,你家也得背牢。真就应了她那句话,给她家送盖房钱的。
梁生娣肆无忌惮的站在岸上开口也是骂,
“我就见过王八在水里打架的,还真没见过有人能闲的那么慌在水里打架的!”
这一句话,就把两边的人都激怒了,
“你他娘的骂谁呢!”
“死老太婆,你骂谁王八呢!”
梁生娣:“谁应了就是骂谁!闲得慌没处使劲就去农场干活!跑河上来堵道儿!后面多少船等着没看见啊!我们船上的东西卖不出你们给钱啊!”
“就是!我他妈的来劝个架都要被打一拳,多少是有点病!”一个浑身湿漉漉的男人站在另一条船上,面带怒气吐槽着,
“哪来那么大的火气?家里是不是都没媳妇儿?赶紧回去讨老婆吧!没得在外面乱撒气!”
话就有点荤了,给岸上凑热闹的妇女同志们好一顿窸窸窣窣,河里围观的男人们也都笑了起来。但这一下子,也把刚才剑拔弩张的场面给缓和了下来。
打是打不下去了,那就可以心平气和聊一聊了,刚上来劝架的都被打了几拳,好几个衣服都湿了。人也不要他们赔什么,就是赶紧让个道出来,有事你们自己在岸上聊是不是,在河里能扑腾个什么花来?
算是引了波小的众怒,两船的人也知道自己理亏,赶紧收拾一下靠边,给让出个道来,至于刚才那个船位,索性都不要了。
梁生娣看他们动起来了,又扛着自己的竹竿跑回去了,赶紧赶紧,她的船还在后面堵着呢。
撑着竹竿跳回自己的船,抬头就看见边上的小年轻在给她竖大拇指。
“大姐,您可真厉害啊!”
梁生娣翻了个白眼,“叫谁大姐呢?你看着比我最大的两个外孙女都要小,叫奶奶!”
“诶!奶奶!您可真厉害!”小年轻从善如流的改口。
梁生娣朝他挥了挥手,“快走快走,前面已经动起来了。”
说着便跟着她前面的船慢慢的划了出去,赶紧的,这都几点了,船上那么多鱼笋和菌子呢!
她一转过那道弯,进入大河道,就直接撇出去超船前行了,好不容易在一排船中找到了一个空位,就直接插了进去。
还没挂上船钩呢,就听船后头有人喊她,
“奶奶,您这笋是怎么卖的啊?”
还是刚才那个小年轻,驻着船停在了她船后面。
“你要买笋啊?”
小年轻点点头,他刚开始忙着看热闹,都没注意边上船就上就有笋,等梁生娣事了拂衣回来以后才注意到的,刚想开口问她价格,人就挥挥手赶着行船了。
老太太看着一把年纪了,船划得还挺快的,他在后面追了半天才跟上。
“您这笋新鲜的吧?好的话,我都要了,您给便宜点。”
要是可以,梁生娣的眼睛可能会发出激光,她钻过船篷,蹭蹭蹭的往前走了好几步,可惜这边停船都是斜着停,不能直接和客户的船沿碰船沿,但也算是拉近了很多距离。
“你都要?所有?”
“嗯!”施伟杰继续点头,“我家在市里开饭馆的,新鲜炒着或者晒成笋干,反正用量很大,昨天前天我爸都在这里收笋,您有看见吗?”
“前两天我没来。”梁生娣摇摇头,然后灵魂发问,“市里不应该从东边来的吗?你怎么跟我一起进的西边河道。”
施伟杰瞬间卡住了,他这不是不想在家里蹲着练切菜,早点出来了,然后在这边的大湖上溜达了一圈再来的河集吗?这都能被抓包?
梁生娣也就是这么顺口一问,拿起一个笋就给他看,
“我中午刚挖的,还带着土呢!你看看!绝对新鲜!你们多少收啊?”
谈起生意,施伟杰就不困了,他接过笋一看,是挺新鲜的,
“一毛三一斤,你看行不?”
【第171章第171章河集】
“那不行!”梁生娣直接把那颗笋给抢了回来,“你骗我老太婆不懂行情啊?市面上都卖到一毛五已经了,你直接砍我两分钱?那我还不如慢慢卖。”
施伟杰也急了,这个季节卖笋的其实不多,他刚虽然是跟着梁生娣过来的,但是两边的船他也有匆匆扫过几眼,竹编倒是挺多的,就是没有笋。
“那一次性全收了,您肯定得便宜点啊,哪能还是一毛五呢!我爹昨天来收购的价格,也就一毛三分五一斤啊!”
“闹~你个小西斯!你刚才框我呢!就想骗我那五厘钱!”
梁生娣感觉抓到了一个大漏洞,高兴的骂了起来,给施伟杰噎的。
怪他太年轻了,没有老年人套路多。
“那就,一毛三分五嘛!我刚不就是想留个还价的余地吗?”
梁生娣白眼一翻,“一毛四分五!”那她也想要还价余地。
“诶呀,奶奶,再便宜点嘛!您这么多笋,起码有个五六十斤呢!就便宜五厘哪能啊!现在都四点多了,离天黑也不远了,您零售肯定卖不完的,全部卖给我,也好早点回家吃饭嘛!”
施伟杰为自己的年轻多嘴而后悔,还想打点温情牌。
但梁生娣不为所动。半分钱看着是少,但到五六十斤里,也能有好几毛呢,起码够她吃上两块桂花糕!
一毛四分五的价格施伟杰还是觉得不行,他爹说了,最多一毛四,但梁生娣又犟着不肯降价。
两人扯皮了半天,梁老太太那王八绿豆小眼滴溜溜的转着看自己船上的东西,伸手一指,
“你要鱼吗?”
施伟杰秒懂,但是鱼,他家饭店是专门有人送上门的,买回去也是多余,他踮起脚伸长脖子又往里看了看,指着笋堆边上的筐子问道,
“那里面是什么?”
梁生娣赶紧倾斜一下,给他看里面,“平菇,要吗?六毛一斤!”
施伟杰看了看,这个倒是可以买,“便宜点,这筐菌子我也带走。”
“啧!已经很便宜了,这两年菌子价格涨得多厉害,你们开饭店的肯定知道。供销社一斤平菇都7毛了!我一点都不来赚你的!”
梁生娣撇撇嘴,“我们家的菌子也是送饭馆的,这筐还是我媳妇儿说等明天可能要开伞了,才先采下来让我划出来卖的,你不要的话我大不了带回去让她送饭馆去!”
“诶,行行行,那就六毛一斤吧!”施伟杰赶紧开口,他就是惯性还价,再说了,菌子轻,哪怕七毛一斤,这一筐估计都没那堆笋的总价高。
“平菇六毛一斤,那笋一毛四一斤,我都要,行吗?”
梁生娣这才点头同意,“你等着啊,我给你称重。”
施伟杰也从自己船上拿了个筐出来,先称了一下他的筐重量,然后再把梁生娣筐里的菌子转移到自己筐里再称。
最后是笋,杆秤就那么大,这么多笋得一批批的称,梁生娣是个文盲,最多只能掰着指头算得清自己的钱,重量相加的事情,还是得施伟杰自己来。
“你算的仔细点,别又框我老太婆啊!这笋我挖得很辛苦的,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诶呀!奶奶,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施伟杰无语的喊道,砍价砍不过人,还要被冤枉贪小便宜,他真的比窦娥还冤!
菌子一共才九斤四两,笋有六十二斤八两,一共是十四块四毛四,梁生娣很大方的把那四厘钱给免了。
“你给我十四块四毛就好了!”
施伟杰:……你要我给四厘我也给不出啊。
他给完钱,把东西都搬到自己船上,然后还问了一句,
“奶奶,您这笋后面还挖吗?”
“挖啊,你们家还要?”
施伟杰点点头,“要的,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梁生娣自己也不知道啊,可能明天,可能下个月,毕竟离秋收也没几天了。
“你们家饭馆在哪里,要不我到时候给你们送过来?”
这感情好啊!施伟杰马上报了个地址,还从兜里掏出个小笔记本和笔,刷刷刷的写了一串,然后撕下来交给梁生娣。
“就是这个地方,我们饭馆后门打开就是条河,您到时候直接把船划过去就行!”
梁生娣接过纸折了两下就放进了兜里,反正她不识字,到时候让国庆去看去。
“行,那我下次直接过去。”
得到了准信,施伟杰才划着船走了,继续去河集里看看有没有其他家卖笋的。
梁生娣开门红,就卖空了一半的东西,剩下就是鱼了。
她就着河水洗了把手,然后在自己衣服上蹭了蹭,喜滋滋的又打开了刚才买的油纸包,拿出一块芝麻糕来。
嗯~这可真香啊~
“呦!梁师母!你又出摊了!今天有什么鱼?”
岸上传来一个女人声,挎着个篮子,居高临下的往梁生娣的船上张望着,
“这盆鲫鱼,这盆草鱼,还有这两个篓里是螃蟹和黄鳝。”梁生娣边嚼边用手点着中仓的河鲜,“来点什么?我给你弄条大的!”
女人也是老顾客了,没问东问西,也没跟梁生娣客气,直接手指一点,“你那篓里黄鳝有几条啊?我就带了一个篮子。”
“没事!我有篓先借你,下次看见了再给我就行。”
梁生娣把最后一口芝麻糕塞进嘴里,然后掸了掸衣服和手,弯腰从船篷深处掏出一个竹编小篓来,也不是第一次借人篓了,有些人记得还,有些人跑没影了,她也无所谓。
那么小的篓,还编的糙,拿去卖也值不了几个钱。
对梁生娣来说,编点篓不算什么,她甚至闲了就编几个放在船上,方便来买水产的人借走带鱼回去,在这个塑料袋比篮子贵的年代,一时间她还因此多了不少生意。
“要几条黄鳝?”
女人比了个二,“来两条,给我挑粗一点的。”
“那肯定!我抓的就没有细的!”梁生娣应声打开黄鳝篓,斜着角度,倒出来两条黄鳝,眼疾手快的给抓进了竹编小篓里。
男人和男人之间打架,那是肯定有恩怨才会挥拳头,只要没出人命,就算被拉去公安那边喝茶,也多是调节为主。
女人之间打架,也多是扯头花的事情,边上人劝和两句,差不多了回去吧,官方都不会想管你。
女人打男人,那反正在现在这时代,你是没处说理的,说出去了还要被人笑话你这男人真没用。
男人打女人,要是自己家的女人,那就是家务事,别人最多说两句闲话,但管不到他们头上。
但打别人家的女人,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大家都不会站在你这边的。
尤其梁生娣看着就一大把年纪,是当奶奶的人了,一拳头挥下去,不管她有没有事情,只要她往地上一躺,你得进去吃牢饭,你家也得背牢。真就应了她那句话,给她家送盖房钱的。
梁生娣肆无忌惮的站在岸上开口也是骂,
“我就见过王八在水里打架的,还真没见过有人能闲的那么慌在水里打架的!”
这一句话,就把两边的人都激怒了,
“你他娘的骂谁呢!”
“死老太婆,你骂谁王八呢!”
梁生娣:“谁应了就是骂谁!闲得慌没处使劲就去农场干活!跑河上来堵道儿!后面多少船等着没看见啊!我们船上的东西卖不出你们给钱啊!”
“就是!我他妈的来劝个架都要被打一拳,多少是有点病!”一个浑身湿漉漉的男人站在另一条船上,面带怒气吐槽着,
“哪来那么大的火气?家里是不是都没媳妇儿?赶紧回去讨老婆吧!没得在外面乱撒气!”
话就有点荤了,给岸上凑热闹的妇女同志们好一顿窸窸窣窣,河里围观的男人们也都笑了起来。但这一下子,也把刚才剑拔弩张的场面给缓和了下来。
打是打不下去了,那就可以心平气和聊一聊了,刚上来劝架的都被打了几拳,好几个衣服都湿了。人也不要他们赔什么,就是赶紧让个道出来,有事你们自己在岸上聊是不是,在河里能扑腾个什么花来?
算是引了波小的众怒,两船的人也知道自己理亏,赶紧收拾一下靠边,给让出个道来,至于刚才那个船位,索性都不要了。
梁生娣看他们动起来了,又扛着自己的竹竿跑回去了,赶紧赶紧,她的船还在后面堵着呢。
撑着竹竿跳回自己的船,抬头就看见边上的小年轻在给她竖大拇指。
“大姐,您可真厉害啊!”
梁生娣翻了个白眼,“叫谁大姐呢?你看着比我最大的两个外孙女都要小,叫奶奶!”
“诶!奶奶!您可真厉害!”小年轻从善如流的改口。
梁生娣朝他挥了挥手,“快走快走,前面已经动起来了。”
说着便跟着她前面的船慢慢的划了出去,赶紧的,这都几点了,船上那么多鱼笋和菌子呢!
她一转过那道弯,进入大河道,就直接撇出去超船前行了,好不容易在一排船中找到了一个空位,就直接插了进去。
还没挂上船钩呢,就听船后头有人喊她,
“奶奶,您这笋是怎么卖的啊?”
还是刚才那个小年轻,驻着船停在了她船后面。
“你要买笋啊?”
小年轻点点头,他刚开始忙着看热闹,都没注意边上船就上就有笋,等梁生娣事了拂衣回来以后才注意到的,刚想开口问她价格,人就挥挥手赶着行船了。
老太太看着一把年纪了,船划得还挺快的,他在后面追了半天才跟上。
“您这笋新鲜的吧?好的话,我都要了,您给便宜点。”
要是可以,梁生娣的眼睛可能会发出激光,她钻过船篷,蹭蹭蹭的往前走了好几步,可惜这边停船都是斜着停,不能直接和客户的船沿碰船沿,但也算是拉近了很多距离。
“你都要?所有?”
“嗯!”施伟杰继续点头,“我家在市里开饭馆的,新鲜炒着或者晒成笋干,反正用量很大,昨天前天我爸都在这里收笋,您有看见吗?”
“前两天我没来。”梁生娣摇摇头,然后灵魂发问,“市里不应该从东边来的吗?你怎么跟我一起进的西边河道。”
施伟杰瞬间卡住了,他这不是不想在家里蹲着练切菜,早点出来了,然后在这边的大湖上溜达了一圈再来的河集吗?这都能被抓包?
梁生娣也就是这么顺口一问,拿起一个笋就给他看,
“我中午刚挖的,还带着土呢!你看看!绝对新鲜!你们多少收啊?”
谈起生意,施伟杰就不困了,他接过笋一看,是挺新鲜的,
“一毛三一斤,你看行不?”
【第171章第171章河集】
“那不行!”梁生娣直接把那颗笋给抢了回来,“你骗我老太婆不懂行情啊?市面上都卖到一毛五已经了,你直接砍我两分钱?那我还不如慢慢卖。”
施伟杰也急了,这个季节卖笋的其实不多,他刚虽然是跟着梁生娣过来的,但是两边的船他也有匆匆扫过几眼,竹编倒是挺多的,就是没有笋。
“那一次性全收了,您肯定得便宜点啊,哪能还是一毛五呢!我爹昨天来收购的价格,也就一毛三分五一斤啊!”
“闹~你个小西斯!你刚才框我呢!就想骗我那五厘钱!”
梁生娣感觉抓到了一个大漏洞,高兴的骂了起来,给施伟杰噎的。
怪他太年轻了,没有老年人套路多。
“那就,一毛三分五嘛!我刚不就是想留个还价的余地吗?”
梁生娣白眼一翻,“一毛四分五!”那她也想要还价余地。
“诶呀,奶奶,再便宜点嘛!您这么多笋,起码有个五六十斤呢!就便宜五厘哪能啊!现在都四点多了,离天黑也不远了,您零售肯定卖不完的,全部卖给我,也好早点回家吃饭嘛!”
施伟杰为自己的年轻多嘴而后悔,还想打点温情牌。
但梁生娣不为所动。半分钱看着是少,但到五六十斤里,也能有好几毛呢,起码够她吃上两块桂花糕!
一毛四分五的价格施伟杰还是觉得不行,他爹说了,最多一毛四,但梁生娣又犟着不肯降价。
两人扯皮了半天,梁老太太那王八绿豆小眼滴溜溜的转着看自己船上的东西,伸手一指,
“你要鱼吗?”
施伟杰秒懂,但是鱼,他家饭店是专门有人送上门的,买回去也是多余,他踮起脚伸长脖子又往里看了看,指着笋堆边上的筐子问道,
“那里面是什么?”
梁生娣赶紧倾斜一下,给他看里面,“平菇,要吗?六毛一斤!”
施伟杰看了看,这个倒是可以买,“便宜点,这筐菌子我也带走。”
“啧!已经很便宜了,这两年菌子价格涨得多厉害,你们开饭店的肯定知道。供销社一斤平菇都7毛了!我一点都不来赚你的!”
梁生娣撇撇嘴,“我们家的菌子也是送饭馆的,这筐还是我媳妇儿说等明天可能要开伞了,才先采下来让我划出来卖的,你不要的话我大不了带回去让她送饭馆去!”
“诶,行行行,那就六毛一斤吧!”施伟杰赶紧开口,他就是惯性还价,再说了,菌子轻,哪怕七毛一斤,这一筐估计都没那堆笋的总价高。
“平菇六毛一斤,那笋一毛四一斤,我都要,行吗?”
梁生娣这才点头同意,“你等着啊,我给你称重。”
施伟杰也从自己船上拿了个筐出来,先称了一下他的筐重量,然后再把梁生娣筐里的菌子转移到自己筐里再称。
最后是笋,杆秤就那么大,这么多笋得一批批的称,梁生娣是个文盲,最多只能掰着指头算得清自己的钱,重量相加的事情,还是得施伟杰自己来。
“你算的仔细点,别又框我老太婆啊!这笋我挖得很辛苦的,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诶呀!奶奶,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施伟杰无语的喊道,砍价砍不过人,还要被冤枉贪小便宜,他真的比窦娥还冤!
菌子一共才九斤四两,笋有六十二斤八两,一共是十四块四毛四,梁生娣很大方的把那四厘钱给免了。
“你给我十四块四毛就好了!”
施伟杰:……你要我给四厘我也给不出啊。
他给完钱,把东西都搬到自己船上,然后还问了一句,
“奶奶,您这笋后面还挖吗?”
“挖啊,你们家还要?”
施伟杰点点头,“要的,您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梁生娣自己也不知道啊,可能明天,可能下个月,毕竟离秋收也没几天了。
“你们家饭馆在哪里,要不我到时候给你们送过来?”
这感情好啊!施伟杰马上报了个地址,还从兜里掏出个小笔记本和笔,刷刷刷的写了一串,然后撕下来交给梁生娣。
“就是这个地方,我们饭馆后门打开就是条河,您到时候直接把船划过去就行!”
梁生娣接过纸折了两下就放进了兜里,反正她不识字,到时候让国庆去看去。
“行,那我下次直接过去。”
得到了准信,施伟杰才划着船走了,继续去河集里看看有没有其他家卖笋的。
梁生娣开门红,就卖空了一半的东西,剩下就是鱼了。
她就着河水洗了把手,然后在自己衣服上蹭了蹭,喜滋滋的又打开了刚才买的油纸包,拿出一块芝麻糕来。
嗯~这可真香啊~
“呦!梁师母!你又出摊了!今天有什么鱼?”
岸上传来一个女人声,挎着个篮子,居高临下的往梁生娣的船上张望着,
“这盆鲫鱼,这盆草鱼,还有这两个篓里是螃蟹和黄鳝。”梁生娣边嚼边用手点着中仓的河鲜,“来点什么?我给你弄条大的!”
女人也是老顾客了,没问东问西,也没跟梁生娣客气,直接手指一点,“你那篓里黄鳝有几条啊?我就带了一个篮子。”
“没事!我有篓先借你,下次看见了再给我就行。”
梁生娣把最后一口芝麻糕塞进嘴里,然后掸了掸衣服和手,弯腰从船篷深处掏出一个竹编小篓来,也不是第一次借人篓了,有些人记得还,有些人跑没影了,她也无所谓。
那么小的篓,还编的糙,拿去卖也值不了几个钱。
对梁生娣来说,编点篓不算什么,她甚至闲了就编几个放在船上,方便来买水产的人借走带鱼回去,在这个塑料袋比篮子贵的年代,一时间她还因此多了不少生意。
“要几条黄鳝?”
女人比了个二,“来两条,给我挑粗一点的。”
“那肯定!我抓的就没有细的!”梁生娣应声打开黄鳝篓,斜着角度,倒出来两条黄鳝,眼疾手快的给抓进了竹编小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