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阿言若在,会怎么说呢?
“怕了,”司马迁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酒水,贴近他们,“有种就杀了我,天下无人不知我司马迁是霍侯的友人,你们敢忍受他的怒火吗?”
他说完,咳嗽着狂笑。
他一提霍彦,王八丹几乎冰冷的脸露出两分恐惧,他微微前倾身体,那张保养得宜、看似儒雅的脸庞,在摇曳昏暗的灯火下,阴影重重,如同恶鬼的假面。“大人写了,我立刻恭送大人回去安歇。”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那两名如狼似虎的健仆,“你们也是,还不放开大人,接着饮宴。”
那两人又要灌酒。
司马迁气得浑身发抖,怒视着王贲那张伪善的脸。
就在王贲自以为得计,准备命人将“醉得不省人事”的司马迁抬下去“好生照料”之时。
“轰!!!”一声巨响,月光落进。
紧接着,两只羽箭破空而来,正中两个制住司马迁的仆从头,二人溅开血花,倒地不起。火把的光芒如同潮水般涌入,瞬间将昏暗的地下室照得亮如白昼!只见门外黑压压一片,尽是顶盔贯甲、手持利刃的郡国兵卒,弓弩上弦,寒光闪闪,将整个地下室围得水泄不通。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卫步按弓立于阵前,看向一身狼狈的司马迁,脸色铁青,眼神再不似平日的温吞。杜周一身皂色吏服,在明亮的火光映衬下,信步踏入,他的目光如冷电,直射向大堂内惊愕站起的王八丹等人。
司马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泪一瞬间飞了出来。
“杜长史,卫中尉。”
他扑着往前走,与其走,不如说是滚,毕竟醉了,走两步绊一步,他走不动了,就搁原地哭,“你们才来啊!”
他搁那边不动了,王八丹他们欲要劫持他作人质,被卫步一弩射穿了手,杜周脱下自己外衫,给司马迁披上了,“相国辛苦。”
此话一出,司马迁哭成了两百斤的大胖子,他带着哭腔,一个一个控诉。
“他们…他们假意宴请,强灌于我,意图软禁,阻我上奏!你看,我被他们打的。”
杜周越听脸色越寒,听完控诉,转向司马迁,声音放低,“相国,此地污秽腌臜,血气将起,不宜久留。下官已命人备好车马,请相国移步驿馆安歇。此地事宜,自有下官与卫中尉料理干净。”
“料理干净?”司马迁心头一跳,看着杜周那双在跳跃火光下幽深如古井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和被按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王氏族亲,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盖过了酒意和愤怒。“杜大人意欲何为?王氏罪证确凿,你不说押解长安,交廷尉府的吗?”
“胶东局势,危如累卵,瞬息万变。”杜周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像钝刀子割肉,“盐铁新法,触骨及髓。王氏是胶东豪强之首,今夜之事,若不能立时立威,以雷霆之势震慑所有心怀叵测之徒,明日太阳升起时,胶东七县,怕是要遍地烽烟。相国欲参劾,下官自当奉上铁证如山的人头。但此刻,相国请回。”
司马迁倒吸一口凉气,他明白了杜周口中的“料理干净”意味着什么,就地正法!格杀勿论!这不是简单的执法,这是赤裸裸的屠杀和威慑!他张了张嘴,想来驳斥这酷烈的手段,但看着杜周那张毫无波澜的脸,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浓重杀意,以及远处隐隐传来的、兵卒破门搜捕的嘈杂和零星的惨叫声,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杜周,就是阿言用来对付疯狗的那柄最快的刀,最冷的铁。
司马迁叹了口气,他道,“别伤无罪之人。”
“自然。”杜周又一次微微躬身,姿态恭敬,“霍侯只让杀罪人与同党。”
司马迁的气顺了,然后顶着红眼睛走了,头都没回。
他刚一走,“杜…杜周?卫中尉?你们…你们这是何意?”王八丹他们强作镇定,强笑道,“深夜带兵围我府邸,惊扰司马大人安歇,意欲何为?”
杜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伸出手指,放上微扬的唇边,“安静些。”
声音不高。
“霍侯令牌在此!如陛下亲临!”杜周拿出手中的令牌,才提高了音量,“卫步听令!”
卫步单膝轰然跪地,“末将在!”
“王氏一族,抗旨不遵,阴谋囚禁朝廷钦差,图谋不轨!即刻拿下府中所有主事之人!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杜周的声音斩钉截铁,杀气四溢,“另有各府人士,凡在其列,就地格杀,以正国法!”
“诺!”卫步再无半分犹豫,霍然起身,眼中再无迟疑,只有愤怒,你看给司马迁打的,他们要不来,司马迁就死这儿了。“众将士听令!弓弩手戒备!甲士随我拿人!”
如狼似虎的兵卒瞬间涌入,甲胄铿锵,刀剑出鞘,寒光闪烁。王氏家丁护卫在这些久经沙场的郡国兵面前,如同土鸡瓦狗,稍作抵抗便被缴械制服,哀嚎求饶声响成一片。
王八丹面如死灰,指着杜周,嘴唇哆嗦着说不出完整的话:“你…你…霍…霍侯…好狠…”
他明白,杜周这根本不是单纯的营救,而是借营救之名,以最酷烈的手段,直接铲除他们这些敢于对抗盐铁官营的豪强!这个长史和令牌,就是为杀他们来的。
杜周冷冷一笑,他的目光扫过被兵卒按倒在地、面无人色的王八丹等人,如同看着一群待宰的牲畜。
“你们太心急了。他差点没算到。不过好在,我在啊。”
他轻笑,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步履蹒跚地走出去,身后,传来王八丹等人绝望凄厉、戛然而止的诅咒,以及几声沉闷的、令人心悸的利刃入肉声。
杜周站在月光下,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石像,他瘦削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在铺着巨大青石板的庭院地面上,扭曲而庞大。他平静地看着卫步指挥着手下,将一颗颗血淋淋的首级用石灰简单处理后装入木匣。空气中,血腥味混合着泥土、松脂和未散尽的酒气,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甜腻。
人死了,都一样。
“主犯共七十八人,皆已伏诛。府库正在清点,金银、铜钱、布帛堆积如山,更有私盐数千石,私铸兵器甲胄若干。”
卫步大步走来,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气,他是武人,见血很正常,假装没看见杜周的嫌弃。
“很好。”杜周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将首级悬于郡治城门示众三日。贴出告示。这些人抗旨谋逆,囚禁国相,罪证确凿,主犯伏诛。其余胁从,既往不咎。但有私藏盐铁、抗拒官营者,以此为鉴!”
“哎!”卫步应道,随即压低声音,“司马相国怕是见不了这人头吧!”
“他是读书人,心软,见不得血。”杜周打断他,语气淡漠,“但他也明白,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胶东这块烂肉,不用快刀剜掉腐肉,只会烂得更深,拖累全身。霍侯要的,不是温吞水,是快刀斩乱麻的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无语至极,但扫过这座在血腥中沉寂下来的奢华牢笼,他又叹了口气,“你能不能把血擦擦!我也是个读书人!”
卫步一默,然后莫名其妙笑起来,杜周气得脸都红了。
“清理干净后,将此地封存。所有账簿、信函,尤其与外地往来、与长安勾连的,全部搜出,单独封存,我要亲自过目。”
“长史是怀疑…”卫步眼神一凛。
“王氏临死前喊丞相。”杜周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又浮现出来,“盐铁之政,是所有人的心头肉。都想吃一口呢!”
卫步心中一寒,顿时明白了这场看似地方剿逆的行动背后,牵扯着何等凶险的朝堂博弈。杜周心思之深,也远超他的想象。
不过,他到底是当了霍彦这打小心思跟马蜂窝似的孩子舅舅不少年,乍见到还怪喜欢的,于是某舅舅道,“霍侯是阿言吧,你与阿言同辈,也应跟司马迁一样随着阿言叫我一声舅舅。”
杜周无语死了,他望向庭院深处。青石板上尚未干涸的暗红血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狰狞的巨大石兽,回廊下描绘着车马出行、彰显主人威仪的斑驳壁画。空气中弥漫的沉水香,此刻混着血闻起来只觉刺鼻。
他叹了口气,对卫步轻道,“消息传出胶东估计要十几日,霍侯现在不在长安,我们小心为上,先笼统上个奏书,等他回来。我们再听他吩咐。”
卫步点头,“辛苦你了。”
他弯唇,卫家人标志的杏眼也微弯。
“我从长安带的浮光还有。”
杜周眼一亮,催着他回。
有月有酒有好友,已经很圆满了。
此时此刻,被念叨着的霍彦一瘸一拐地坐在曹襄的床前探病。
“哎,平阳侯,死了没?”
他一开口,就没个好话,“死了也好。省得惹我妹妹烦心。”
漠北草原的黄昏,将凯旋大营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远处,士兵们归家的喧嚣如同沸腾的水咕噜噜往上升,粗犷的歌声、战马的嘶鸣、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卸甲归营时金属碰撞的铿锵络绎不绝。胜利的喜悦如同浓烈的酒香,弥漫在每一顶帐篷之间,每一张疲惫却兴奋的脸上。
“怕了,”司马迁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酒水,贴近他们,“有种就杀了我,天下无人不知我司马迁是霍侯的友人,你们敢忍受他的怒火吗?”
他说完,咳嗽着狂笑。
他一提霍彦,王八丹几乎冰冷的脸露出两分恐惧,他微微前倾身体,那张保养得宜、看似儒雅的脸庞,在摇曳昏暗的灯火下,阴影重重,如同恶鬼的假面。“大人写了,我立刻恭送大人回去安歇。”
他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那两名如狼似虎的健仆,“你们也是,还不放开大人,接着饮宴。”
那两人又要灌酒。
司马迁气得浑身发抖,怒视着王贲那张伪善的脸。
就在王贲自以为得计,准备命人将“醉得不省人事”的司马迁抬下去“好生照料”之时。
“轰!!!”一声巨响,月光落进。
紧接着,两只羽箭破空而来,正中两个制住司马迁的仆从头,二人溅开血花,倒地不起。火把的光芒如同潮水般涌入,瞬间将昏暗的地下室照得亮如白昼!只见门外黑压压一片,尽是顶盔贯甲、手持利刃的郡国兵卒,弓弩上弦,寒光闪闪,将整个地下室围得水泄不通。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卫步按弓立于阵前,看向一身狼狈的司马迁,脸色铁青,眼神再不似平日的温吞。杜周一身皂色吏服,在明亮的火光映衬下,信步踏入,他的目光如冷电,直射向大堂内惊愕站起的王八丹等人。
司马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泪一瞬间飞了出来。
“杜长史,卫中尉。”
他扑着往前走,与其走,不如说是滚,毕竟醉了,走两步绊一步,他走不动了,就搁原地哭,“你们才来啊!”
他搁那边不动了,王八丹他们欲要劫持他作人质,被卫步一弩射穿了手,杜周脱下自己外衫,给司马迁披上了,“相国辛苦。”
此话一出,司马迁哭成了两百斤的大胖子,他带着哭腔,一个一个控诉。
“他们…他们假意宴请,强灌于我,意图软禁,阻我上奏!你看,我被他们打的。”
杜周越听脸色越寒,听完控诉,转向司马迁,声音放低,“相国,此地污秽腌臜,血气将起,不宜久留。下官已命人备好车马,请相国移步驿馆安歇。此地事宜,自有下官与卫中尉料理干净。”
“料理干净?”司马迁心头一跳,看着杜周那双在跳跃火光下幽深如古井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和被按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王氏族亲,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盖过了酒意和愤怒。“杜大人意欲何为?王氏罪证确凿,你不说押解长安,交廷尉府的吗?”
“胶东局势,危如累卵,瞬息万变。”杜周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像钝刀子割肉,“盐铁新法,触骨及髓。王氏是胶东豪强之首,今夜之事,若不能立时立威,以雷霆之势震慑所有心怀叵测之徒,明日太阳升起时,胶东七县,怕是要遍地烽烟。相国欲参劾,下官自当奉上铁证如山的人头。但此刻,相国请回。”
司马迁倒吸一口凉气,他明白了杜周口中的“料理干净”意味着什么,就地正法!格杀勿论!这不是简单的执法,这是赤裸裸的屠杀和威慑!他张了张嘴,想来驳斥这酷烈的手段,但看着杜周那张毫无波澜的脸,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浓重杀意,以及远处隐隐传来的、兵卒破门搜捕的嘈杂和零星的惨叫声,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杜周,就是阿言用来对付疯狗的那柄最快的刀,最冷的铁。
司马迁叹了口气,他道,“别伤无罪之人。”
“自然。”杜周又一次微微躬身,姿态恭敬,“霍侯只让杀罪人与同党。”
司马迁的气顺了,然后顶着红眼睛走了,头都没回。
他刚一走,“杜…杜周?卫中尉?你们…你们这是何意?”王八丹他们强作镇定,强笑道,“深夜带兵围我府邸,惊扰司马大人安歇,意欲何为?”
杜周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伸出手指,放上微扬的唇边,“安静些。”
声音不高。
“霍侯令牌在此!如陛下亲临!”杜周拿出手中的令牌,才提高了音量,“卫步听令!”
卫步单膝轰然跪地,“末将在!”
“王氏一族,抗旨不遵,阴谋囚禁朝廷钦差,图谋不轨!即刻拿下府中所有主事之人!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杜周的声音斩钉截铁,杀气四溢,“另有各府人士,凡在其列,就地格杀,以正国法!”
“诺!”卫步再无半分犹豫,霍然起身,眼中再无迟疑,只有愤怒,你看给司马迁打的,他们要不来,司马迁就死这儿了。“众将士听令!弓弩手戒备!甲士随我拿人!”
如狼似虎的兵卒瞬间涌入,甲胄铿锵,刀剑出鞘,寒光闪烁。王氏家丁护卫在这些久经沙场的郡国兵面前,如同土鸡瓦狗,稍作抵抗便被缴械制服,哀嚎求饶声响成一片。
王八丹面如死灰,指着杜周,嘴唇哆嗦着说不出完整的话:“你…你…霍…霍侯…好狠…”
他明白,杜周这根本不是单纯的营救,而是借营救之名,以最酷烈的手段,直接铲除他们这些敢于对抗盐铁官营的豪强!这个长史和令牌,就是为杀他们来的。
杜周冷冷一笑,他的目光扫过被兵卒按倒在地、面无人色的王八丹等人,如同看着一群待宰的牲畜。
“你们太心急了。他差点没算到。不过好在,我在啊。”
他轻笑,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步履蹒跚地走出去,身后,传来王八丹等人绝望凄厉、戛然而止的诅咒,以及几声沉闷的、令人心悸的利刃入肉声。
杜周站在月光下,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石像,他瘦削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在铺着巨大青石板的庭院地面上,扭曲而庞大。他平静地看着卫步指挥着手下,将一颗颗血淋淋的首级用石灰简单处理后装入木匣。空气中,血腥味混合着泥土、松脂和未散尽的酒气,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甜腻。
人死了,都一样。
“主犯共七十八人,皆已伏诛。府库正在清点,金银、铜钱、布帛堆积如山,更有私盐数千石,私铸兵器甲胄若干。”
卫步大步走来,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气,他是武人,见血很正常,假装没看见杜周的嫌弃。
“很好。”杜周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将首级悬于郡治城门示众三日。贴出告示。这些人抗旨谋逆,囚禁国相,罪证确凿,主犯伏诛。其余胁从,既往不咎。但有私藏盐铁、抗拒官营者,以此为鉴!”
“哎!”卫步应道,随即压低声音,“司马相国怕是见不了这人头吧!”
“他是读书人,心软,见不得血。”杜周打断他,语气淡漠,“但他也明白,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胶东这块烂肉,不用快刀剜掉腐肉,只会烂得更深,拖累全身。霍侯要的,不是温吞水,是快刀斩乱麻的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无语至极,但扫过这座在血腥中沉寂下来的奢华牢笼,他又叹了口气,“你能不能把血擦擦!我也是个读书人!”
卫步一默,然后莫名其妙笑起来,杜周气得脸都红了。
“清理干净后,将此地封存。所有账簿、信函,尤其与外地往来、与长安勾连的,全部搜出,单独封存,我要亲自过目。”
“长史是怀疑…”卫步眼神一凛。
“王氏临死前喊丞相。”杜周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又浮现出来,“盐铁之政,是所有人的心头肉。都想吃一口呢!”
卫步心中一寒,顿时明白了这场看似地方剿逆的行动背后,牵扯着何等凶险的朝堂博弈。杜周心思之深,也远超他的想象。
不过,他到底是当了霍彦这打小心思跟马蜂窝似的孩子舅舅不少年,乍见到还怪喜欢的,于是某舅舅道,“霍侯是阿言吧,你与阿言同辈,也应跟司马迁一样随着阿言叫我一声舅舅。”
杜周无语死了,他望向庭院深处。青石板上尚未干涸的暗红血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狰狞的巨大石兽,回廊下描绘着车马出行、彰显主人威仪的斑驳壁画。空气中弥漫的沉水香,此刻混着血闻起来只觉刺鼻。
他叹了口气,对卫步轻道,“消息传出胶东估计要十几日,霍侯现在不在长安,我们小心为上,先笼统上个奏书,等他回来。我们再听他吩咐。”
卫步点头,“辛苦你了。”
他弯唇,卫家人标志的杏眼也微弯。
“我从长安带的浮光还有。”
杜周眼一亮,催着他回。
有月有酒有好友,已经很圆满了。
此时此刻,被念叨着的霍彦一瘸一拐地坐在曹襄的床前探病。
“哎,平阳侯,死了没?”
他一开口,就没个好话,“死了也好。省得惹我妹妹烦心。”
漠北草原的黄昏,将凯旋大营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远处,士兵们归家的喧嚣如同沸腾的水咕噜噜往上升,粗犷的歌声、战马的嘶鸣、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卸甲归营时金属碰撞的铿锵络绎不绝。胜利的喜悦如同浓烈的酒香,弥漫在每一顶帐篷之间,每一张疲惫却兴奋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