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宿泱又将目光落在了赵襄宜身上,冷冽而又危险。
赵襄宜察觉到了宿泱眼底的那份危险,连忙出列道:“多谢众位大人的好意,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丞相一职还需能者居之。”
其余人却道:“赵大人过谦了,此前林大人可是都对您赞赏有加啊,您就别谦虚了。”
赵襄宜看着宿泱逐渐阴沉的脸色,冷汗都下来了。
宿泱在听到众人说林怀玉对赵襄宜赞赏有加时,气压朝沉了下来,他将手里的奏折扔了下去,底下的声音顿时停了,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宿泱冷着声音道:“林怀玉的丞相之位朕从未罢黜过,他就还是大雍的丞相,此事不许再提!”
德福见状,连忙道:“退朝!”
宿泱转身就走,没管一众大臣在那里面面相觑。
他快步走到了沁春宫,将后面的德福关在了门外。
床榻上有一件紫色的衣袍,那是此前他为林怀玉做的,只是可惜上面没有林怀玉的气息。
但他还是将那件衣袍拥入怀中,道:“那些大臣都让朕重新选一个丞相了,朕都拦下了,老师,朕错了,朕不该囚着你不让你上朝,你回来吧,朕不想把丞相之位交给别人。”
他又自说自话了许久,抱着怀里的衣服,躺在床上,仿佛拥着林怀玉同床共枕。
“老师,朕今日看到了一个和你很像的人,一样的……为国为民,心里都没朕,他敬畏朕,但说到底心里想的也是国家百姓,和你一样,朕在老师的心里,也是最不重要的。”宿泱睡不着,总是每日都和林怀玉讲话,说一些事情。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连忙道:“老师别误会,朕分得清的,朕想要的,只有你,朕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眼朕呢?”
宿泱说了半天,房间里也没人会回答他的话,他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景。
第26章
皓月当空, 繁星相映,将所有人的夜幕都点上了闪烁的色彩,春日的夜里明媚得不像话。
新科状元的琼林宴是每一次春闱过后的必备节目。
御花园里摆了宴席, 文武百官皆来庆贺,十分热闹。
“我还以为今年的琼林宴, 陛下不想开了呢。”有官员趁着宿泱没来, 小声和人说着。
其他人也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自从春闱之后, 陛下甚至又开始上朝了,莫非是从林大人一事中走出来了?”
那人嗤了一声,道:“你们之前还同我说, 什么陛下身子每况愈下, 说的那么紧张,给我吓的, 原来只是陛下思念帝师,走不出来, 如今都过去一年了, 也该走出来了。”
又有人觉得不对劲, 道:“可我觉得不对, 陛下既然走出来了, 那各地的通缉令却仍旧没有撤下来啊,说来也奇怪, 林大人在那场大火中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陛下怎么就坚信不疑地觉得, 林大人一定还活着,还非要把人找到不可。”
也有人掺和了进来:“如今人没找到,陛下这算是……及时醒悟?”
“依我看……陛下对林大人的感情也太过头了点。”
“咱们陛下自幼丧母, 先帝对陛下……咳,林大人身为陛下的老师,还将陛下养大,自然感情深厚,也是无可厚非啊。”
“那也不至于如此……”
他们正小声议论着,门口恰好进来一道身影。
那人一身状元红袍,身姿颀长,谦逊有礼,让人眼前一亮。
方知许头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他虽然已在朝上见过各位大人,但这会儿仍有些紧张,倒是并非怯场,只是面对这么多视线,有些不自然。
毕竟朝堂之上没人会在意他,但琼林宴是专门为他和榜眼以及探花郎设立的,众人的目光聚焦之处,便是他们三人,尤其是他这个状元郎了。
他一入宴席,便有人朝他递了酒杯过来:“状元郎,恭喜恭喜啊,日后你可是在赵襄宜赵大人底下做事,前途无量啊。”
方知许连忙接过了酒杯,他能够在朝上夸夸其谈,这会儿却有些收敛,对于交际一事……呃……先生没教啊!!!
他只能接过酒杯,红着脸满饮道:“多谢大人吉言。”
可惜他不会喝酒,一杯下去,顿时咳嗽了起来,袖子挡住了半张脸,咳了好半天。
周围几个人顿时笑了起来:“咱们的新科状元酒量不太好啊,多练练,日后咱们去春江宴摆上一桌,状元郎一定赏脸来啊。”
方知许笑着点头,他知道,这些朝中的官员今日如此对他,皆是因为赵襄宜,又或者说,是陛下对他的态度。
赵襄宜一进来就看见方知许正被灌酒,过来圆场道:“诸位大人,状元郎既然酒量不好,这好酒可不要浪费了。”
几位大人见到他来,纷纷朝着赵襄宜敬起酒来。
如今赵襄宜在朝中算得上位高权重,翰林院掌院的位置做得十分稳当,甚至如今推选丞相之位,也是赵襄宜首选,朝中势力虽比不上当初的林怀玉,也是一时风头无两。
众人的注意力皆在赵襄宜的身上,方知许便难得清净,那酒大概是大楚进贡的烈酒,这会儿仍觉得喉咙处火辣辣地烧着。
他掩着唇又低咳了几声。
“陛下驾到——”有宫人扯着嗓子喊着。
众人连忙放下酒杯跪了下来:“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宿泱步入席间,一眼便看到了掩面轻咳的方知许,他顿时眸光一紧,呼吸都停了停。
那一瞬间,他以为自己看到了林怀玉。
明明这人的容貌与身形和林怀玉毫无相似之处,可不知为何,处处都透着与林怀玉的行为习惯如此吻合。
这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林怀玉真的为了大雍的百姓,变换容貌与身形,重新回到他的身边,却又不愿意与他相认?
民间不乏有能人异士能够将人从头到尾变换成另一个人。
难道,方知许真的就是林怀玉?
宿泱一时间竟心乱如麻。
直到一旁的德福提醒他,他才惊觉其余人都还跪着。
宿泱的目光却不曾从方知许身上移开,只道:“起来吧。”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宿泱看着方知许良久,唇角轻轻勾了起来,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在唇畔荡漾,莫名让人毛骨悚然:“新科状元方知许,你的文章朕又看了一遍,着实不错,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赐酒。”
方知许大惊,连忙提起酒杯,对宿泱道:“多谢陛下赐酒。”
宿泱喝完酒,只见方知许不适应这烈酒,又掩面咳了起来,那模样果真是和林怀玉如出一辙。
林怀玉那时候高中状元,也同样在这琼林宴中被陛下赐酒,被众人道贺,他那时候从冷宫里偷溜出来,看到被围在中间的红衣林怀玉,差点忘了呼吸。
林怀玉不善饮酒,那大楚的酒十分烈,他也是这般掩面轻咳着,一边不想失了仪态,一边强忍着烈酒灼喉,连眼尾都染上了红晕。
那张白皙的绝色面容是宿泱见之难忘的梦。
他一边想着,一边饮下手边的酒。
他没有继续说话,也没有立刻试探方知许,只是坐着,目光却停留在方知许的身上。
有了宿泱的开头,其他官员也纷纷朝着新科状元道贺。
这一回却是方知许想躲也躲不了的。
他只能将那一杯又一杯的酒入肚,一边咳一边喝,还要盯着宿泱探究的目光,简直想挖个坑当场把自己埋了。
先生啊先生,您可没有说成了新科状元还得被灌酒啊!
酒过三巡,方知许这个压根没喝过酒的新人早就被灌醉了,不止是他,一些酒量不好的大臣也早就趴在桌子上了。
宿泱这才放下手里的酒杯,指腹摩挲着杯口,如同猎人悄无声息地盯上了自己的猎物:“方知许。”
方知许虽然醉了,但听到宿泱喊他,还是知道需得上前回话,走起路来却跌跌撞撞:“臣在。”
宿泱笑着看他,眸光中却是意味不明的危险:“你的文章写得如此出色,倒是让朕想起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方知许这会儿已经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开口便是:“臣听赵大人说了,臣有点像……嗯……已故的丞相林怀玉林大人。”
宿泱听到“已故”这两个人,狭长的眼眸眯了眯,周身的气压更低了些。
不过此刻并无人察觉到这份危险,方知许自然也察觉不出来。
宿泱并未立刻发难,只是幽幽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朕不过是有些好奇,你的文章写作手法可是有人教吗?”
赵襄宜察觉到了宿泱眼底的那份危险,连忙出列道:“多谢众位大人的好意,只是下官才疏学浅,丞相一职还需能者居之。”
其余人却道:“赵大人过谦了,此前林大人可是都对您赞赏有加啊,您就别谦虚了。”
赵襄宜看着宿泱逐渐阴沉的脸色,冷汗都下来了。
宿泱在听到众人说林怀玉对赵襄宜赞赏有加时,气压朝沉了下来,他将手里的奏折扔了下去,底下的声音顿时停了,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宿泱冷着声音道:“林怀玉的丞相之位朕从未罢黜过,他就还是大雍的丞相,此事不许再提!”
德福见状,连忙道:“退朝!”
宿泱转身就走,没管一众大臣在那里面面相觑。
他快步走到了沁春宫,将后面的德福关在了门外。
床榻上有一件紫色的衣袍,那是此前他为林怀玉做的,只是可惜上面没有林怀玉的气息。
但他还是将那件衣袍拥入怀中,道:“那些大臣都让朕重新选一个丞相了,朕都拦下了,老师,朕错了,朕不该囚着你不让你上朝,你回来吧,朕不想把丞相之位交给别人。”
他又自说自话了许久,抱着怀里的衣服,躺在床上,仿佛拥着林怀玉同床共枕。
“老师,朕今日看到了一个和你很像的人,一样的……为国为民,心里都没朕,他敬畏朕,但说到底心里想的也是国家百姓,和你一样,朕在老师的心里,也是最不重要的。”宿泱睡不着,总是每日都和林怀玉讲话,说一些事情。
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连忙道:“老师别误会,朕分得清的,朕想要的,只有你,朕很想你,你什么时候能回来看一眼朕呢?”
宿泱说了半天,房间里也没人会回答他的话,他似乎也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场景。
第26章
皓月当空, 繁星相映,将所有人的夜幕都点上了闪烁的色彩,春日的夜里明媚得不像话。
新科状元的琼林宴是每一次春闱过后的必备节目。
御花园里摆了宴席, 文武百官皆来庆贺,十分热闹。
“我还以为今年的琼林宴, 陛下不想开了呢。”有官员趁着宿泱没来, 小声和人说着。
其他人也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不过自从春闱之后, 陛下甚至又开始上朝了,莫非是从林大人一事中走出来了?”
那人嗤了一声,道:“你们之前还同我说, 什么陛下身子每况愈下, 说的那么紧张,给我吓的, 原来只是陛下思念帝师,走不出来, 如今都过去一年了, 也该走出来了。”
又有人觉得不对劲, 道:“可我觉得不对, 陛下既然走出来了, 那各地的通缉令却仍旧没有撤下来啊,说来也奇怪, 林大人在那场大火中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陛下怎么就坚信不疑地觉得, 林大人一定还活着,还非要把人找到不可。”
也有人掺和了进来:“如今人没找到,陛下这算是……及时醒悟?”
“依我看……陛下对林大人的感情也太过头了点。”
“咱们陛下自幼丧母, 先帝对陛下……咳,林大人身为陛下的老师,还将陛下养大,自然感情深厚,也是无可厚非啊。”
“那也不至于如此……”
他们正小声议论着,门口恰好进来一道身影。
那人一身状元红袍,身姿颀长,谦逊有礼,让人眼前一亮。
方知许头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他虽然已在朝上见过各位大人,但这会儿仍有些紧张,倒是并非怯场,只是面对这么多视线,有些不自然。
毕竟朝堂之上没人会在意他,但琼林宴是专门为他和榜眼以及探花郎设立的,众人的目光聚焦之处,便是他们三人,尤其是他这个状元郎了。
他一入宴席,便有人朝他递了酒杯过来:“状元郎,恭喜恭喜啊,日后你可是在赵襄宜赵大人底下做事,前途无量啊。”
方知许连忙接过了酒杯,他能够在朝上夸夸其谈,这会儿却有些收敛,对于交际一事……呃……先生没教啊!!!
他只能接过酒杯,红着脸满饮道:“多谢大人吉言。”
可惜他不会喝酒,一杯下去,顿时咳嗽了起来,袖子挡住了半张脸,咳了好半天。
周围几个人顿时笑了起来:“咱们的新科状元酒量不太好啊,多练练,日后咱们去春江宴摆上一桌,状元郎一定赏脸来啊。”
方知许笑着点头,他知道,这些朝中的官员今日如此对他,皆是因为赵襄宜,又或者说,是陛下对他的态度。
赵襄宜一进来就看见方知许正被灌酒,过来圆场道:“诸位大人,状元郎既然酒量不好,这好酒可不要浪费了。”
几位大人见到他来,纷纷朝着赵襄宜敬起酒来。
如今赵襄宜在朝中算得上位高权重,翰林院掌院的位置做得十分稳当,甚至如今推选丞相之位,也是赵襄宜首选,朝中势力虽比不上当初的林怀玉,也是一时风头无两。
众人的注意力皆在赵襄宜的身上,方知许便难得清净,那酒大概是大楚进贡的烈酒,这会儿仍觉得喉咙处火辣辣地烧着。
他掩着唇又低咳了几声。
“陛下驾到——”有宫人扯着嗓子喊着。
众人连忙放下酒杯跪了下来:“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宿泱步入席间,一眼便看到了掩面轻咳的方知许,他顿时眸光一紧,呼吸都停了停。
那一瞬间,他以为自己看到了林怀玉。
明明这人的容貌与身形和林怀玉毫无相似之处,可不知为何,处处都透着与林怀玉的行为习惯如此吻合。
这究竟是为什么?
难道林怀玉真的为了大雍的百姓,变换容貌与身形,重新回到他的身边,却又不愿意与他相认?
民间不乏有能人异士能够将人从头到尾变换成另一个人。
难道,方知许真的就是林怀玉?
宿泱一时间竟心乱如麻。
直到一旁的德福提醒他,他才惊觉其余人都还跪着。
宿泱的目光却不曾从方知许身上移开,只道:“起来吧。”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宿泱看着方知许良久,唇角轻轻勾了起来,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在唇畔荡漾,莫名让人毛骨悚然:“新科状元方知许,你的文章朕又看了一遍,着实不错,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赐酒。”
方知许大惊,连忙提起酒杯,对宿泱道:“多谢陛下赐酒。”
宿泱喝完酒,只见方知许不适应这烈酒,又掩面咳了起来,那模样果真是和林怀玉如出一辙。
林怀玉那时候高中状元,也同样在这琼林宴中被陛下赐酒,被众人道贺,他那时候从冷宫里偷溜出来,看到被围在中间的红衣林怀玉,差点忘了呼吸。
林怀玉不善饮酒,那大楚的酒十分烈,他也是这般掩面轻咳着,一边不想失了仪态,一边强忍着烈酒灼喉,连眼尾都染上了红晕。
那张白皙的绝色面容是宿泱见之难忘的梦。
他一边想着,一边饮下手边的酒。
他没有继续说话,也没有立刻试探方知许,只是坐着,目光却停留在方知许的身上。
有了宿泱的开头,其他官员也纷纷朝着新科状元道贺。
这一回却是方知许想躲也躲不了的。
他只能将那一杯又一杯的酒入肚,一边咳一边喝,还要盯着宿泱探究的目光,简直想挖个坑当场把自己埋了。
先生啊先生,您可没有说成了新科状元还得被灌酒啊!
酒过三巡,方知许这个压根没喝过酒的新人早就被灌醉了,不止是他,一些酒量不好的大臣也早就趴在桌子上了。
宿泱这才放下手里的酒杯,指腹摩挲着杯口,如同猎人悄无声息地盯上了自己的猎物:“方知许。”
方知许虽然醉了,但听到宿泱喊他,还是知道需得上前回话,走起路来却跌跌撞撞:“臣在。”
宿泱笑着看他,眸光中却是意味不明的危险:“你的文章写得如此出色,倒是让朕想起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方知许这会儿已经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开口便是:“臣听赵大人说了,臣有点像……嗯……已故的丞相林怀玉林大人。”
宿泱听到“已故”这两个人,狭长的眼眸眯了眯,周身的气压更低了些。
不过此刻并无人察觉到这份危险,方知许自然也察觉不出来。
宿泱并未立刻发难,只是幽幽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朕不过是有些好奇,你的文章写作手法可是有人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