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方知许诧异道:“陛下对林丞相真是情深义重啊。”
李钟点头:“大雍各地都贴了告示,虽说是通缉令,但又明确写了不能伤了林大人。”
方知许不明白:“林大人不是死了吗?为何还要找他?”
李钟感慨道:“自然是陛下悲痛欲绝,不愿意相信帝师已死,不过我原本以为陛下伤痛一阵子也就好了,这都一年了,陛下竟然还没能走出来。”
方知许笑了笑,也不好多说什么:“走吧,还是先科考要紧。”
前三甲的文章一如往常递到了宿泱的手里,宿泱再不想上朝,春闱这种大事还是在场的,他坐在龙椅之上,玄色长袍肃穆,神色沉郁。
比起一年前,宿泱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脸上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笑意,哪怕是嘲讽意味的笑也从来没再露出过,唯有笼罩在阴霾之下的疯狂与偏执。
他坐在书案前,看着递上来的前三甲的文章,神情恹恹,一章一章地翻看着。
忽的,宿泱突然坐直了身子,在看到其中一份卷子时,他的眸光陡然停住,连呼吸都急促了一分。
这文章给他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倒不是内容在哪里见过,也不是字迹有多相似,但这文章给他的感觉,就是很熟悉,很像一个人。
宿泱的心头狂跳,自从林怀玉将和自己有关的一切都焚烧殆尽之后,他再也没能看到任何有关林怀玉的东西,这文章虽然只是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却足以令他欣喜若狂。
他是林怀玉教出来的,他知道林怀玉的文章文风如何,宿泱捏紧了卷子的一角,连忙去看卷子上面的名字。
方知许。
不是。
不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也是,林怀玉既然想要离开,怎么可能会自己再送上门来呢?
他对林怀玉做了那些过分的事,那人厌恶他,想要逃离他都来不及。
宿泱眼底的光亮很快就暗了下去,但他仍旧没彻底死心。
名字或许可以造假,文风无法掩盖,万一呢……
万一林怀玉看不下去他这一年来昏昏沉沉,连朝事都不顾。
毕竟林怀玉心系百姓,肯定不会放任不管的。
若真是林怀玉,若真是……
他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宿泱想到这里,心底又升起一丝雀跃与期待,连忙对德福道:“宣他们进殿。”
德福见宿泱这一年来从未有这样的情绪波动,好似一汪死水,如今仿佛有一颗石子丢进了这谭死水中,忽然激动起来。
他不知道这前三甲的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只知道宿泱来了兴致,终于开始处理国事了。
德福顿时欣慰了起来,他也不想宿泱一直颓废着,若是能转移一下宿泱的注意力,不要一直惦记着林怀玉,或许能让宿泱更快地走出来。
他笑着连声应道:“是,陛下。”
三人从外面走进来,宿泱的目光也紧紧盯着门口,直到那三人在下面跪下。
宿泱的心跳得厉害,可在看到那三人的身影轮廓时,他仍旧有一瞬间的失望。
林怀玉的身影他至死也不会忘记,那道清隽的身影,即便是化成灰他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可这三个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林怀玉。
名字不对,身形不对。
宿泱听着三人高呼万岁,可心底还是存了一丝侥幸。
他已经一年没有见到林怀玉了,他真的很想林怀玉,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也好。
万一……林怀玉不想让他认出来,又想着天下百姓,故而……换了身形呢?
又或者……林怀玉这一年更消瘦了,又或是养好了身子,健硕了一些呢?
即便心底无数次地否认,宿泱仍旧存着那一分希望,声音都不自觉的带了些难以觉察的颤抖:“抬起头来。”
底下的文武百官闻言,倒是生出了一丝疑虑。
这流程不对啊……
按照以往是先考教,再看容貌选探花郎啊。
只是他们心头虽有疑惑却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三人缓缓抬起头,那陌生的面容一一映入宿泱的眼底,将他所有的希冀都击了个粉碎。
不是他,都不是他!
没有林怀玉……
可明明,那篇文章就是那样像他……
宿泱重新看着那篇文章,捏着卷子一角的指尖都发了白,他拿起来问:“方知许是哪一位?”
方知许连忙上前一步:“草民方知许,拜见陛下。”
宿泱看着他,眼底一片冰凉,问:“这文章是你写的?”
方知许不卑不亢:“正是草民。”
宿泱的目光落在文章上,挑了其中一点,问:“你文章上提到了国与家,君王与百姓,那朕便以此为题再考一考你们,何为家国,何为君臣,何为国之根基吧。”
方知许虽然面带恭敬,但弯腰的弧度彰显出他的傲骨,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毫不怯场,即便面对天子,在讨论到君臣之时,也并未有谄媚之言,字字句句皆是为国为民。
那一刹那,宿泱好似真的看到了林怀玉。
林怀玉也总是这般,一心为国为民,所有人都排在他这个帝王的前面,在林怀玉的心里,他一点儿也不重要。
这才是最让他恨林怀玉的地方。
宿泱看着方知许,他深知此人不是林怀玉,只是谈吐之间有那么一点点像而已。
宿泱深深地看了方知许一眼,很快便下了朝。
今年的新科状元,毋庸置疑便是方知许。
宫门口,众人对着新科状元连连道贺,赵襄宜上前道:“陛下既然将你交给了本官,日后便跟着本官吧。”
方知许拱手行礼:“还请赵大人多多提携。”
赵襄宜摇了摇头,笑意浅浅:“提携不敢当,方才本官见你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倒是让本官想起了一位故人。”
方知许眨了眨眼,跟着赵襄宜边走边道:“赵大人的故人?”
赵襄宜笑着道:“你与已故的丞相林怀玉林大人倒是有些相似。”
方知许又一次听到了林怀玉的大名,不由得问:“是在下与林大人长得像吗?”
赵襄宜摇了摇头:“那倒不是,这世上可没有人能及得上林大人的美貌,不过我与林大人也并无深交,只是觉得你方才的谈吐之间,与林大人有些许相似。”
方知许恍然:“原来如此,听大人这么说,这位林丞相想必是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可是在下之前却听闻这林相的口碑并不好啊。”
赵襄宜点头:“一开始本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但林大人将科举舞弊,卖官鬻爵一事处理得实在漂亮,本官那时候便知道,林大人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若没有林大人,本官恐怕如今也站不到这里。”
方知许越听越觉得遗憾:“那真是可惜了,在下真想见一见这位林大人。”
这位叫做林怀玉的丞相大人与他先生一定合得来。
他的先生也是一位貌美又满腹才华之人,就是身子不太好……
一想到他的先生,方知许的神色有些柔和,他一会儿定要写信回去,告诉先生自己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第二日,方知许换上了新科状元的红袍,站在文武百官的后面。
许多人和他说,最近陛下不会上朝,大约点个卯就去翰林院报道,只是不曾想……
方知许望着坐在龙椅上的宿泱,那一瞬间竟然与天子对上了视线。
宿泱不仅破天荒地来上朝了,竟然还在看他。
方知许连忙低下了头,天子的压迫感十足,令他不敢与之对视,只能垂眸站着。
但那道视线却始终没有移开。
“陛下,丞相一位空悬已久,臣觉得是时候填上这个空缺了。”有大臣出列发言,趁着宿泱上了朝,这事他早就想提了,只是一来没找到机会,二来也怕宿泱因为林怀玉的事情生气。
他一说完,几个大臣连忙附和:“臣附议。”
宿泱顿时沉了脸,他的目光从方知许的身上移开,望向了原本该是林怀玉站着的位置,那一处一直空着,没人敢站到那里。
宿泱提了提唇角的弧度,冷笑着问:“那众位爱卿觉得,哪位适合坐上这丞相之位?”
百官见宿泱没有发难,顿时松了口气,出列提议:“微臣觉得,翰林院掌院赵襄宜大人堪当大任。”
众人皆点头,小声议论:“赵大人颇有林相之风,为人处事堪称正派,一心为民,丞相之位非他莫属。”
李钟点头:“大雍各地都贴了告示,虽说是通缉令,但又明确写了不能伤了林大人。”
方知许不明白:“林大人不是死了吗?为何还要找他?”
李钟感慨道:“自然是陛下悲痛欲绝,不愿意相信帝师已死,不过我原本以为陛下伤痛一阵子也就好了,这都一年了,陛下竟然还没能走出来。”
方知许笑了笑,也不好多说什么:“走吧,还是先科考要紧。”
前三甲的文章一如往常递到了宿泱的手里,宿泱再不想上朝,春闱这种大事还是在场的,他坐在龙椅之上,玄色长袍肃穆,神色沉郁。
比起一年前,宿泱周身的气压低得吓人,脸上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笑意,哪怕是嘲讽意味的笑也从来没再露出过,唯有笼罩在阴霾之下的疯狂与偏执。
他坐在书案前,看着递上来的前三甲的文章,神情恹恹,一章一章地翻看着。
忽的,宿泱突然坐直了身子,在看到其中一份卷子时,他的眸光陡然停住,连呼吸都急促了一分。
这文章给他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倒不是内容在哪里见过,也不是字迹有多相似,但这文章给他的感觉,就是很熟悉,很像一个人。
宿泱的心头狂跳,自从林怀玉将和自己有关的一切都焚烧殆尽之后,他再也没能看到任何有关林怀玉的东西,这文章虽然只是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却足以令他欣喜若狂。
他是林怀玉教出来的,他知道林怀玉的文章文风如何,宿泱捏紧了卷子的一角,连忙去看卷子上面的名字。
方知许。
不是。
不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也是,林怀玉既然想要离开,怎么可能会自己再送上门来呢?
他对林怀玉做了那些过分的事,那人厌恶他,想要逃离他都来不及。
宿泱眼底的光亮很快就暗了下去,但他仍旧没彻底死心。
名字或许可以造假,文风无法掩盖,万一呢……
万一林怀玉看不下去他这一年来昏昏沉沉,连朝事都不顾。
毕竟林怀玉心系百姓,肯定不会放任不管的。
若真是林怀玉,若真是……
他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宿泱想到这里,心底又升起一丝雀跃与期待,连忙对德福道:“宣他们进殿。”
德福见宿泱这一年来从未有这样的情绪波动,好似一汪死水,如今仿佛有一颗石子丢进了这谭死水中,忽然激动起来。
他不知道这前三甲的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只知道宿泱来了兴致,终于开始处理国事了。
德福顿时欣慰了起来,他也不想宿泱一直颓废着,若是能转移一下宿泱的注意力,不要一直惦记着林怀玉,或许能让宿泱更快地走出来。
他笑着连声应道:“是,陛下。”
三人从外面走进来,宿泱的目光也紧紧盯着门口,直到那三人在下面跪下。
宿泱的心跳得厉害,可在看到那三人的身影轮廓时,他仍旧有一瞬间的失望。
林怀玉的身影他至死也不会忘记,那道清隽的身影,即便是化成灰他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可这三个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林怀玉。
名字不对,身形不对。
宿泱听着三人高呼万岁,可心底还是存了一丝侥幸。
他已经一年没有见到林怀玉了,他真的很想林怀玉,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也好。
万一……林怀玉不想让他认出来,又想着天下百姓,故而……换了身形呢?
又或者……林怀玉这一年更消瘦了,又或是养好了身子,健硕了一些呢?
即便心底无数次地否认,宿泱仍旧存着那一分希望,声音都不自觉的带了些难以觉察的颤抖:“抬起头来。”
底下的文武百官闻言,倒是生出了一丝疑虑。
这流程不对啊……
按照以往是先考教,再看容貌选探花郎啊。
只是他们心头虽有疑惑却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三人缓缓抬起头,那陌生的面容一一映入宿泱的眼底,将他所有的希冀都击了个粉碎。
不是他,都不是他!
没有林怀玉……
可明明,那篇文章就是那样像他……
宿泱重新看着那篇文章,捏着卷子一角的指尖都发了白,他拿起来问:“方知许是哪一位?”
方知许连忙上前一步:“草民方知许,拜见陛下。”
宿泱看着他,眼底一片冰凉,问:“这文章是你写的?”
方知许不卑不亢:“正是草民。”
宿泱的目光落在文章上,挑了其中一点,问:“你文章上提到了国与家,君王与百姓,那朕便以此为题再考一考你们,何为家国,何为君臣,何为国之根基吧。”
方知许虽然面带恭敬,但弯腰的弧度彰显出他的傲骨,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娓娓道来,毫不怯场,即便面对天子,在讨论到君臣之时,也并未有谄媚之言,字字句句皆是为国为民。
那一刹那,宿泱好似真的看到了林怀玉。
林怀玉也总是这般,一心为国为民,所有人都排在他这个帝王的前面,在林怀玉的心里,他一点儿也不重要。
这才是最让他恨林怀玉的地方。
宿泱看着方知许,他深知此人不是林怀玉,只是谈吐之间有那么一点点像而已。
宿泱深深地看了方知许一眼,很快便下了朝。
今年的新科状元,毋庸置疑便是方知许。
宫门口,众人对着新科状元连连道贺,赵襄宜上前道:“陛下既然将你交给了本官,日后便跟着本官吧。”
方知许拱手行礼:“还请赵大人多多提携。”
赵襄宜摇了摇头,笑意浅浅:“提携不敢当,方才本官见你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倒是让本官想起了一位故人。”
方知许眨了眨眼,跟着赵襄宜边走边道:“赵大人的故人?”
赵襄宜笑着道:“你与已故的丞相林怀玉林大人倒是有些相似。”
方知许又一次听到了林怀玉的大名,不由得问:“是在下与林大人长得像吗?”
赵襄宜摇了摇头:“那倒不是,这世上可没有人能及得上林大人的美貌,不过我与林大人也并无深交,只是觉得你方才的谈吐之间,与林大人有些许相似。”
方知许恍然:“原来如此,听大人这么说,这位林丞相想必是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可是在下之前却听闻这林相的口碑并不好啊。”
赵襄宜点头:“一开始本官也是这么以为的,但林大人将科举舞弊,卖官鬻爵一事处理得实在漂亮,本官那时候便知道,林大人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若没有林大人,本官恐怕如今也站不到这里。”
方知许越听越觉得遗憾:“那真是可惜了,在下真想见一见这位林大人。”
这位叫做林怀玉的丞相大人与他先生一定合得来。
他的先生也是一位貌美又满腹才华之人,就是身子不太好……
一想到他的先生,方知许的神色有些柔和,他一会儿定要写信回去,告诉先生自己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第二日,方知许换上了新科状元的红袍,站在文武百官的后面。
许多人和他说,最近陛下不会上朝,大约点个卯就去翰林院报道,只是不曾想……
方知许望着坐在龙椅上的宿泱,那一瞬间竟然与天子对上了视线。
宿泱不仅破天荒地来上朝了,竟然还在看他。
方知许连忙低下了头,天子的压迫感十足,令他不敢与之对视,只能垂眸站着。
但那道视线却始终没有移开。
“陛下,丞相一位空悬已久,臣觉得是时候填上这个空缺了。”有大臣出列发言,趁着宿泱上了朝,这事他早就想提了,只是一来没找到机会,二来也怕宿泱因为林怀玉的事情生气。
他一说完,几个大臣连忙附和:“臣附议。”
宿泱顿时沉了脸,他的目光从方知许的身上移开,望向了原本该是林怀玉站着的位置,那一处一直空着,没人敢站到那里。
宿泱提了提唇角的弧度,冷笑着问:“那众位爱卿觉得,哪位适合坐上这丞相之位?”
百官见宿泱没有发难,顿时松了口气,出列提议:“微臣觉得,翰林院掌院赵襄宜大人堪当大任。”
众人皆点头,小声议论:“赵大人颇有林相之风,为人处事堪称正派,一心为民,丞相之位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