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蒋家自大齐开国以来便被授予统管迁州、峰州、辽州、牧州西北四州军政事务的权利。这四州属于大齐西北边陲,民风彪悍,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蒋家屡次带领他们抵御外敌,威信极高。
老侯爷更是被当地百姓奉为战神,如今的庆北侯蒋彦铮虽然也骁勇善战,屡破外敌,可是比起当年的老侯爷来说,还是要差上一截。
庆北侯府坐落于迁州城城中央的位置,院落占地极大,单单是从外院院门进到内院的这段距离,裴永昭他们便走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
老侯爷与老夫人居住的院子名为松柏居,裴永昭站在院外,仔细打量着院子,院子坐北朝南,由正房、东西厢房、耳房合围组成,庭院四周设有抄手回廊,连结各个房间。这房屋布局倒是与京中房屋布局无二。
“已经派人通传,我们直接进去即可。”舅舅蒋彦铮走在前面带路,裴永昭跟在后面。进了院门,蒋彦铮领着裴永昭来到东厢房,并没有直接进正房。
掀开挂帘,进了屋,屋内光线昏暗,紧接着一股浓重的药味直冲鼻尖,让裴永昭忍不住眉头一皱。
屋内的窗户上也被挂上了厚重的棉帘,白日里一点光也透不进,只能点蜡。屋内蜡烛燃烧产生的烟熏味掺杂着药味,这屋内的气味太过浑浊。
“是昭儿来了?”说话人应该是裴永昭的外祖母苏氏,只听她声音沙哑迟缓,像是刚刚哭过。
果然,绕过屏风,裴永昭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外祖母。
此时苏氏正半倚在临窗的紫檀木榻上,旁边的中年妇人正在伺候茶水。见来人,俱都停下手上的动作。
“外祖母”裴永昭躬身行了晚辈礼,便被苏氏唤到跟前坐着。
苏氏看了眼裴永昭,怕是想起了伤心事,转过脸去,“你娘命苦啊……”
“母亲,咱们刚刚不是说好,守着孩子不提这伤心事了吗,您这一落泪,儿媳也……”说话劝阻的正是庆北侯夫人,裴永昭的舅母陆氏。她从丫鬟手中接过帕子,仔细的帮外祖母擦了擦眼角。
屋内众人俱都是一副悲戚的模样。
裴永昭脑海中浮现出蒋氏往日里照顾他的模样,尽管照顾的是原身,但裴永昭还是能够从回忆里感受到那份属于母亲的温暖。眼眶也微微泛红。
“好了好了,都是外祖母不好,又提起这些事。”苏氏拍了拍裴永昭的手,脸上满是慈爱。“迁州距京城路途遥远,你孤身前来,路上可受了苦?”
“孙儿随着商队,一路上倒也没吃什么苦。”早就想好的说辞,裴永昭张口就来。
进来许久,并没有见到外祖父,裴永昭有些疑惑的开口:“外祖父……”
“哦,你外祖父刚刚服了安神的药睡下,如今在内室里,咱们先不去扰他,待他睡够了,自然会见你。”陆氏指了指内室,里面灯光昏暗,又有屏风遮挡,让人看不清楚。
“今日你来的正巧,前两日你舅舅猎了头野猪,今日便让厨房里做来与你尝尝鲜。”
虽然与陆氏是第一次相见,但她待裴永昭极为亲热,相处起来也如同寻常人家的祖孙一般。
除了那瞪着三白眼的表哥蒋敬文一直冲他横眉冷对,舅舅与舅母也待他极为亲近,至此,裴永昭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想起华山村小院地窖里关押着的蒋铭,裴永昭始终不敢放松警惕。
晚饭是给裴永昭的接风宴,虽然是临时准备,却也极为丰盛。
用过晚饭,裴永昭回到自己的卧房,由着仆从伺候盥洗完毕,早早便打着哈欠吹了蜡。
伺候的仆从见裴永昭灭了灯,又在门外候了会,才进了旁边的耳房休息。
听见外面没了动静,床榻上的裴永昭倏地睁开眼。
第19章
夜色如墨,厚重的云层几乎将月亮完全遮住。屋檐下虽然挂着灯笼,但烛火微弱。巡夜的家丁提着灯笼从廊下经过,根本没有发觉半蹲在假山石旁的裴永昭。
纵身一跃,裴永昭跳上屋檐,魏叔早已等候多时。
“人我已经带走,随我来。”
魏叔在前面领路,裴永昭紧跟其后。
几个跳跃间,庆北侯府的房顶上便已无两人的踪影。
“轻功进步很多,但是气息还不够稳定,还需继续勤加练习。”魏叔背手站在城郊的一处院落里,冲着正喘着粗气面带绯色的裴永昭微微颔首道。
对于一个从未研习过轻功的人来说,他短短时间取得如此进步已经算是天赋异禀。但后面这句,魏叔为了不至于让裴永昭尾巴翘到天上去,并没有说出口。
“人就在里面,你进去吧。”
“好”。
推门进屋,屋内灯光明亮,白日里拦蒋敬文马的那名少年,正惴惴不安地坐在屋内。听见推门声,警觉的站起身,看见裴永昭进来,脸上的惊疑不定才褪去一些。
他俯身,恭恭敬敬的给裴永昭行礼。“世子,多谢您三番两次出手相助。”
“你知道我是谁?”多看了他两眼,裴永昭招呼他继续坐下说,他也寻了个椅子坐下。
“其实早在灯市街初遇时,我便知道您是舒郡王世子。”少年垂下头,“那些人许诺我在灯市街上引起你的注意,协助他们将你掳走,便……放了我。”说到最后,少年的声音越来越小。
微微眯起眼,裴永昭眸底闪过一抹锐利,继而开口道:“可他们食言了?”
“没错,他们将我重新抓回,像条死狗一样锁在水牢里,我以为自己就要交代在那密室里。没想到又是借世子的光得以逃脱。
“那日背你出来的少年,你可知道如今身处何地?”想起铁笼中的昏迷不醒的魏潜,微叹了口气,裴永昭语气有了起伏。
“那日魏公子将我安置在一处隐蔽地方,他说去引开追兵,我再次醒来后等了许久也未见他回来,便……便离开了。”说*着,蒋敬安有些无措的再次垂下头。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便是与背信弃义的小人无异。
可是多年在底层摸爬滚打,造就了他凉薄自利的性子,他心中最迫切的愿望便是活下去。旁人的安危对他来说都是次要考虑的问题。
“他又被抓了回去,受尽折磨,我离开时他还未脱身”。说起来,裴永昭心中也有几分愧意,他被魏叔救走时已经陷入昏迷,醒来时已经远在迁州,对于魏潜,他有心无力,只能盼他自求多福。
“你是舅舅的庶子?”转回正题,裴永昭问出心中疑惑。
世人盛传庆北侯与夫人感情甚笃,从未传出过纳妾庶子的消息。
当年蒋彦铮承袭庆北侯爵位,迎娶陆氏进门第三日便被派遣至边关御敌,这一走便是五年。
这五年陆氏尽心尽力照料公婆,执掌侯府中馈,将庆北侯府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蒋彦铮回来后,心中原本就有愧,见陆氏贤惠,便将先前的通房、妾室遣散出府,两人琴瑟和鸣,被奉为佳话。
这是裴永昭来到迁州后听说的,在京中时也偶有耳闻。
如今突然又冒出这么大个庶子,不是狠狠的打了陆氏的脸?
“我不知道什么庶子不庶子的,我只知道母亲是父亲的妻子,我是他的儿子。”提及嫡庶,蒋敬安皱起眉头,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母亲为妾。
“听你话的意思,舅舅知道你的存在?”
“自然知道。每年父亲进京都要来我与母亲居住的小院住上十几日。”
据蒋敬安所说,他名字是舅舅蒋彦铮亲自取的,他脖间还挂着一枚佛莲金牌,金牌中央刻着‘安’字,便是出生时他父亲给他挂上的。
蒋彦铮借着每年进京朝觐时与蒋敬安母子相聚,这些是瞒着陆氏的。
多年来也是相安无事,且他既然有意隐瞒,如今蒋敬安为何要违背他父亲的意思,强行来迁州认亲。这不是陷他爹入两难境地吗?
或许是看透裴永昭心中疑惑,蒋敬安接着道:“母亲半年前急病去世,临终前叮嘱我一定要见到父亲,可父亲去年也未曾进京”。一直没有蒋彦铮的消息,蒋敬安给母亲办完丧事,本想在京中等待时机与父亲相见。可好巧不巧,他与母亲居住的小院半夜突然走水,将家当烧了个一干二净。幸好蒋敬安夜里睡得不沉,侥幸捡了条命。
家当尽毁,蒋敬安无银钱交付书院束脩,被赶出书院。他找了几份活计,都被以各种理由辞退。
他想起母亲生前曾经提及,父亲是迁州人氏,便想着来迁州投靠父亲。
说来也巧了,他筹措了些盘缠刚出城,便被那群人贩子抓了去,受尽折磨。
听到此处,裴永昭眉头微挑“像是有人故意为之,推着你来迁州,却又有另一股力量与其相悖,阻止你来迁州”。
蒋敬安微微颔首,经历如此之多,他就算再迟钝,也能察觉有人在幕后操控。
包括他母亲突发急症,他想要寻到父亲,查寻真相。没想到来到迁州后才得知,原来他父亲竟是堂堂庆北侯,而他与母亲的身份如此尴尬且不可说。
老侯爷更是被当地百姓奉为战神,如今的庆北侯蒋彦铮虽然也骁勇善战,屡破外敌,可是比起当年的老侯爷来说,还是要差上一截。
庆北侯府坐落于迁州城城中央的位置,院落占地极大,单单是从外院院门进到内院的这段距离,裴永昭他们便走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
老侯爷与老夫人居住的院子名为松柏居,裴永昭站在院外,仔细打量着院子,院子坐北朝南,由正房、东西厢房、耳房合围组成,庭院四周设有抄手回廊,连结各个房间。这房屋布局倒是与京中房屋布局无二。
“已经派人通传,我们直接进去即可。”舅舅蒋彦铮走在前面带路,裴永昭跟在后面。进了院门,蒋彦铮领着裴永昭来到东厢房,并没有直接进正房。
掀开挂帘,进了屋,屋内光线昏暗,紧接着一股浓重的药味直冲鼻尖,让裴永昭忍不住眉头一皱。
屋内的窗户上也被挂上了厚重的棉帘,白日里一点光也透不进,只能点蜡。屋内蜡烛燃烧产生的烟熏味掺杂着药味,这屋内的气味太过浑浊。
“是昭儿来了?”说话人应该是裴永昭的外祖母苏氏,只听她声音沙哑迟缓,像是刚刚哭过。
果然,绕过屏风,裴永昭终于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外祖母。
此时苏氏正半倚在临窗的紫檀木榻上,旁边的中年妇人正在伺候茶水。见来人,俱都停下手上的动作。
“外祖母”裴永昭躬身行了晚辈礼,便被苏氏唤到跟前坐着。
苏氏看了眼裴永昭,怕是想起了伤心事,转过脸去,“你娘命苦啊……”
“母亲,咱们刚刚不是说好,守着孩子不提这伤心事了吗,您这一落泪,儿媳也……”说话劝阻的正是庆北侯夫人,裴永昭的舅母陆氏。她从丫鬟手中接过帕子,仔细的帮外祖母擦了擦眼角。
屋内众人俱都是一副悲戚的模样。
裴永昭脑海中浮现出蒋氏往日里照顾他的模样,尽管照顾的是原身,但裴永昭还是能够从回忆里感受到那份属于母亲的温暖。眼眶也微微泛红。
“好了好了,都是外祖母不好,又提起这些事。”苏氏拍了拍裴永昭的手,脸上满是慈爱。“迁州距京城路途遥远,你孤身前来,路上可受了苦?”
“孙儿随着商队,一路上倒也没吃什么苦。”早就想好的说辞,裴永昭张口就来。
进来许久,并没有见到外祖父,裴永昭有些疑惑的开口:“外祖父……”
“哦,你外祖父刚刚服了安神的药睡下,如今在内室里,咱们先不去扰他,待他睡够了,自然会见你。”陆氏指了指内室,里面灯光昏暗,又有屏风遮挡,让人看不清楚。
“今日你来的正巧,前两日你舅舅猎了头野猪,今日便让厨房里做来与你尝尝鲜。”
虽然与陆氏是第一次相见,但她待裴永昭极为亲热,相处起来也如同寻常人家的祖孙一般。
除了那瞪着三白眼的表哥蒋敬文一直冲他横眉冷对,舅舅与舅母也待他极为亲近,至此,裴永昭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想起华山村小院地窖里关押着的蒋铭,裴永昭始终不敢放松警惕。
晚饭是给裴永昭的接风宴,虽然是临时准备,却也极为丰盛。
用过晚饭,裴永昭回到自己的卧房,由着仆从伺候盥洗完毕,早早便打着哈欠吹了蜡。
伺候的仆从见裴永昭灭了灯,又在门外候了会,才进了旁边的耳房休息。
听见外面没了动静,床榻上的裴永昭倏地睁开眼。
第19章
夜色如墨,厚重的云层几乎将月亮完全遮住。屋檐下虽然挂着灯笼,但烛火微弱。巡夜的家丁提着灯笼从廊下经过,根本没有发觉半蹲在假山石旁的裴永昭。
纵身一跃,裴永昭跳上屋檐,魏叔早已等候多时。
“人我已经带走,随我来。”
魏叔在前面领路,裴永昭紧跟其后。
几个跳跃间,庆北侯府的房顶上便已无两人的踪影。
“轻功进步很多,但是气息还不够稳定,还需继续勤加练习。”魏叔背手站在城郊的一处院落里,冲着正喘着粗气面带绯色的裴永昭微微颔首道。
对于一个从未研习过轻功的人来说,他短短时间取得如此进步已经算是天赋异禀。但后面这句,魏叔为了不至于让裴永昭尾巴翘到天上去,并没有说出口。
“人就在里面,你进去吧。”
“好”。
推门进屋,屋内灯光明亮,白日里拦蒋敬文马的那名少年,正惴惴不安地坐在屋内。听见推门声,警觉的站起身,看见裴永昭进来,脸上的惊疑不定才褪去一些。
他俯身,恭恭敬敬的给裴永昭行礼。“世子,多谢您三番两次出手相助。”
“你知道我是谁?”多看了他两眼,裴永昭招呼他继续坐下说,他也寻了个椅子坐下。
“其实早在灯市街初遇时,我便知道您是舒郡王世子。”少年垂下头,“那些人许诺我在灯市街上引起你的注意,协助他们将你掳走,便……放了我。”说到最后,少年的声音越来越小。
微微眯起眼,裴永昭眸底闪过一抹锐利,继而开口道:“可他们食言了?”
“没错,他们将我重新抓回,像条死狗一样锁在水牢里,我以为自己就要交代在那密室里。没想到又是借世子的光得以逃脱。
“那日背你出来的少年,你可知道如今身处何地?”想起铁笼中的昏迷不醒的魏潜,微叹了口气,裴永昭语气有了起伏。
“那日魏公子将我安置在一处隐蔽地方,他说去引开追兵,我再次醒来后等了许久也未见他回来,便……便离开了。”说*着,蒋敬安有些无措的再次垂下头。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便是与背信弃义的小人无异。
可是多年在底层摸爬滚打,造就了他凉薄自利的性子,他心中最迫切的愿望便是活下去。旁人的安危对他来说都是次要考虑的问题。
“他又被抓了回去,受尽折磨,我离开时他还未脱身”。说起来,裴永昭心中也有几分愧意,他被魏叔救走时已经陷入昏迷,醒来时已经远在迁州,对于魏潜,他有心无力,只能盼他自求多福。
“你是舅舅的庶子?”转回正题,裴永昭问出心中疑惑。
世人盛传庆北侯与夫人感情甚笃,从未传出过纳妾庶子的消息。
当年蒋彦铮承袭庆北侯爵位,迎娶陆氏进门第三日便被派遣至边关御敌,这一走便是五年。
这五年陆氏尽心尽力照料公婆,执掌侯府中馈,将庆北侯府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条。
蒋彦铮回来后,心中原本就有愧,见陆氏贤惠,便将先前的通房、妾室遣散出府,两人琴瑟和鸣,被奉为佳话。
这是裴永昭来到迁州后听说的,在京中时也偶有耳闻。
如今突然又冒出这么大个庶子,不是狠狠的打了陆氏的脸?
“我不知道什么庶子不庶子的,我只知道母亲是父亲的妻子,我是他的儿子。”提及嫡庶,蒋敬安皱起眉头,他不喜欢别人称呼他母亲为妾。
“听你话的意思,舅舅知道你的存在?”
“自然知道。每年父亲进京都要来我与母亲居住的小院住上十几日。”
据蒋敬安所说,他名字是舅舅蒋彦铮亲自取的,他脖间还挂着一枚佛莲金牌,金牌中央刻着‘安’字,便是出生时他父亲给他挂上的。
蒋彦铮借着每年进京朝觐时与蒋敬安母子相聚,这些是瞒着陆氏的。
多年来也是相安无事,且他既然有意隐瞒,如今蒋敬安为何要违背他父亲的意思,强行来迁州认亲。这不是陷他爹入两难境地吗?
或许是看透裴永昭心中疑惑,蒋敬安接着道:“母亲半年前急病去世,临终前叮嘱我一定要见到父亲,可父亲去年也未曾进京”。一直没有蒋彦铮的消息,蒋敬安给母亲办完丧事,本想在京中等待时机与父亲相见。可好巧不巧,他与母亲居住的小院半夜突然走水,将家当烧了个一干二净。幸好蒋敬安夜里睡得不沉,侥幸捡了条命。
家当尽毁,蒋敬安无银钱交付书院束脩,被赶出书院。他找了几份活计,都被以各种理由辞退。
他想起母亲生前曾经提及,父亲是迁州人氏,便想着来迁州投靠父亲。
说来也巧了,他筹措了些盘缠刚出城,便被那群人贩子抓了去,受尽折磨。
听到此处,裴永昭眉头微挑“像是有人故意为之,推着你来迁州,却又有另一股力量与其相悖,阻止你来迁州”。
蒋敬安微微颔首,经历如此之多,他就算再迟钝,也能察觉有人在幕后操控。
包括他母亲突发急症,他想要寻到父亲,查寻真相。没想到来到迁州后才得知,原来他父亲竟是堂堂庆北侯,而他与母亲的身份如此尴尬且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