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杜晖说着,递给刘子晔一份简薄的纸页。
“这是我西关候府各地工坊园区递交的,自半月前始,各地不少新招纳的工匠提出,要往家乡寄信,将他们的家人接来西关团聚安置。”
这倒是有些出乎刘子晔意料:“可他们自己是流民与散兵也便罢了,他们的家人私自往来西关,可是要冒着在家乡逃籍的风险的。”
“正是如此。”
杜晖赞同道:“不过咱们各地的管事说,他们宁可家人来此地为一黑户,也好过在家乡做一个牛马畜生般受人压榨驱策的编户。”
刘子晔闻言,眉峰猛然挑动。
“他们竟愿如此?”
虽然她知道自己开出的招工条件,在这个时代是绝对俱备压倒性竞争力的。却也万万想不到,竟然能够影响到此等程度。
使得这些流民散兵,愿意让自己的家人不远千里来奔,甚至抛却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周朝编户民的身份。
她微微垂眸思索片刻,又再次抬首,眸中带光看着杜晖:“接!凡是愿意来我西关的,叫王彦朋以西关郡刺史府的名义,一一给予交通旅费的资助。待这些人举家入境之后,由王彦朋为他们落实西关郡落户!他们愿意倾家而来,那么本侯爷就断不能叫他们当真成了不可见天日的黑户!适龄幼童皆可无偿安排入学,居住满一年以上且于境内经营做工者,便可享受同咱们西关郡郡民一般的医疗和教育等同的待遇!”
“还有,后续招纳到的新工,分出一半来,用于建造集中的新居所。这个建筑项目就叫‘西关公租房’,但凡是在我西关为工的,皆可以三成的市价,租赁居所用以自住或者安置家人。”
“再往后,还有建‘经济适用房’,使那些有余力的外郡移民可以购置属于自己的永久住宅,长久的在我西关安居乐业!”
刘子晔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直听的杜晖连连点头。
“小侯爷高见!此计之长远,杜某深感钦佩!”
第86章
大周朝燕京外城,绵延十几里的大军,已参照部署,在几处内陆关隘口分别驻防。
秦峰与池牧等此次征伐的大将,最后进行一轮商谈。
在秦大将军一层一层的严令之下,所有中下层将领以及各部署兵士,在心知肚明他们在草原上经历了些什么的情形下,仍然做出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
仿若他们是为国立功的凯旋之师一般,等着燕京圣上亲自下旨安排的凯旋仪式。
自秦峰的奏报抵送京师,圣心大悦,准备大肆犒劳大军及将领们的旨意发至军中。池牧便“旧疾复发”“伤重难起”了。
如今,重返燕京在即,秦峰在准备带着将士们接受圣上安排的接迎之前,最后一次来探望池牧的“伤情。”
然而,一如既往的,秦峰依旧没能见到池牧的面。
只有他的随身副将苗泰林在外账接应。
秦峰心知肚明,却也不好撕破脸皮,直闯池牧的后账。只能一如既往的问苗泰林:“不知池大将军的伤势,近日可有好些了?”
苗泰林绷直了身子,恭敬回答:“末将代池将军感佩秦将军关怀!池将军此次征戎,于冰原沼泽深陷之时,引发了旧日顽疾,咱们府上本还以为将军这伤多年不发,已然好了,竟不曾料,积压体内至今。一朝引发,竟成汹汹之势!池将军昨日,拢共也就清醒了两个时辰,否则,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无法亲来与秦大将军相见!”
秦峰闻言,神色莫名。
站了半晌只好说了句:“池将军既是伤重不适,秦某就不多叨扰了。你们好生照料池将军,等回了燕京,秦某自会为池将军请功。”
苗泰林郑重的一抱手:“多谢秦大将军!待池将军清醒之时,末将定会转告将军知晓!”
秦峰自鼻孔当中哼了一声,拂袖而走。
既然你不要着天子迎军的荣光,那我秦某人又何必三番五次的强求!
送走了秦峰,苗泰林闪身入了后账。
因为是临时的行军驻营,后账也不过简单的一张行军床,一张简易的桌案,以及三两样挂甲挂剑的木架。
“伤重”的池牧,正坐于桌案前,一手执了笔,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
听闻脚步声入账,头也不抬的问了句:“走远了?”
苗泰林:“是的,将军。”
“行,你回去吧,叫人在帐外继续拦着就行。”池牧道。
苗泰林先是应了喏,却磨磨蹭蹭的拖着步子不愿利索走。
池牧耳听着他拖拖拉拉的脚步声,重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本就是半转着身子,眼珠子仍然挂在背后他们家将军身上的苗泰林,眼神猛地一亮。
那一脸期待池牧叫住他的样子,不要太明显。
池牧微微挑眉看他,搁了笔道:“回来,坐下。”
“嗳!”
苗泰林闻言“嗖”的一下,半点不带磕绊的转回来,一屁股坐在池牧对面。
“有什么话说。”池牧问他。
苗泰林一脸八卦之欲终于可以得到释放的样子,瞪着兴奋的眼珠子问:“将军你自打回军开始,就日日在这桌案前写写画画。就是再多的奏报和书信,也该早就写完了啊!所以,将军您到底是在写什么?跟末将透露透露呗!”
池牧听他这一连串的问话:“所以,你憋了这些日子,想问的就是这?”
“那可不是!这行军的这么久,跟着将军这些年,从没见将军什么时候,跟那些文臣士子似的,放着刀箭不练,反倒日日作文了。难不成将军您想著兵书?”
池牧白了他一眼:“著什么兵书,我哪来的资历写?”
不待苗泰林说什么,池牧又道:“更何况我现在‘伤重卧床’,刀剑弓马也不得练的。”
说完,他将自己方才正在写着的纸页捡了一沓,递给苗泰林:“自己看吧。”
苗泰林兴奋的捧过来:“多谢将军。”
初时,他还有些疑惑,这一叠纸上,写的也不是私信、也不是奏报,更不是什么兵法、日记。
渐渐的,苗泰林终于看明白:“这……这是将军您在西关郡的所闻所见!”
池牧点头。
苗泰林得了认可,又开始一张一张翻看起来。
只见这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他们作为探路队,在西关郡看到的一切不同寻常的记录。甚至将那些当时惊煞众人的白汽车马、田间的风力灌溉水系、播种收割耕犁农机、“飞梭”纺织机,还有一些被叫做各式工程机的器件,池牧都一一根据当时的观察,画了形貌出来。
除此以外,还有那些虞城各地新式的家宅、园区的规划等等。
……
“怪不得将军您日日奋笔疾书,原来为得是这个!”
池牧将他这些日子的成果随手整理,意有所指的道:“当初,我与西关小侯爷之间的约定是,在大周军队越境之际,使大军不会当即发现端倪。使她可以暂时从秦峰的大军之下,免于暴露,得以喘息。”
“如今,大军已然东出西关,我们的协议已经达成。我们当然也没有继续为其保守消息的义务。西关所见,太过惊异,口说不足以震慑人心。因而,我才在详记之余,作图说明。”
苗泰林显然已经完全明白。
但是他很快想到另一个问题:“将军这份记录,是准备上呈陛下吗?”
池牧目光微转,神情坚定的道:“当然不。”
大军回京七日后,大周朝太子殿下刘子陵奉圣命出宫,探望因伤未能参加迎军庆功宴的池牧将军。
刘子陵在池府盘桓只小半个时辰,做足了天家以礼待有功将士的姿态,探望仍旧养伤卧床的池牧,对池府上下,半分不曾多顾,便回宫复命。
当晚,太子宫刘子陵书房之内,夜灯彻夜不曾熄灭。
刘子陵翻看着手中那一幅幅震撼了他所有知闻的手稿,尘封多年,早已让他抛诸脑后的那位,愚鲁顽劣,被圣上一纸封在了西关自生自灭的堂弟,终于再一次进入了他的视野。
刘子陵眉心微蹙,狭长的眼眸眯起。
“子晔……倒是叫本宫刮目相看了。”
西关候府,刘子晔将阿桓阿筚新一学年的讲学计划审过一遍后。
就准备带着夕映等一众亲卫,出发去往靳劼如今所在的训兵操场,之后还有筹建和规划中的兵器工厂,初期的部署也需要她在现场逐一核定事项。
然而一队车架整装备发,刘子晔走到西关候府门前准备登上她自己那辆汽车之时,脑中沉寂多时的系统,再一次发出警告。
“叮——检测到不利于宿主任务的危机触发!危机等级:三级。请宿主妥善应对处置危机!”
刘子晔脚步一顿。
升级之后的系统在危机预警方面,已经可以明确告诉她每一个危机的等级。
危机共分了五等,一等就是最高程度危机。
那么眼前这个三等,就是个中等级别的危机。
“这是我西关候府各地工坊园区递交的,自半月前始,各地不少新招纳的工匠提出,要往家乡寄信,将他们的家人接来西关团聚安置。”
这倒是有些出乎刘子晔意料:“可他们自己是流民与散兵也便罢了,他们的家人私自往来西关,可是要冒着在家乡逃籍的风险的。”
“正是如此。”
杜晖赞同道:“不过咱们各地的管事说,他们宁可家人来此地为一黑户,也好过在家乡做一个牛马畜生般受人压榨驱策的编户。”
刘子晔闻言,眉峰猛然挑动。
“他们竟愿如此?”
虽然她知道自己开出的招工条件,在这个时代是绝对俱备压倒性竞争力的。却也万万想不到,竟然能够影响到此等程度。
使得这些流民散兵,愿意让自己的家人不远千里来奔,甚至抛却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周朝编户民的身份。
她微微垂眸思索片刻,又再次抬首,眸中带光看着杜晖:“接!凡是愿意来我西关的,叫王彦朋以西关郡刺史府的名义,一一给予交通旅费的资助。待这些人举家入境之后,由王彦朋为他们落实西关郡落户!他们愿意倾家而来,那么本侯爷就断不能叫他们当真成了不可见天日的黑户!适龄幼童皆可无偿安排入学,居住满一年以上且于境内经营做工者,便可享受同咱们西关郡郡民一般的医疗和教育等同的待遇!”
“还有,后续招纳到的新工,分出一半来,用于建造集中的新居所。这个建筑项目就叫‘西关公租房’,但凡是在我西关为工的,皆可以三成的市价,租赁居所用以自住或者安置家人。”
“再往后,还有建‘经济适用房’,使那些有余力的外郡移民可以购置属于自己的永久住宅,长久的在我西关安居乐业!”
刘子晔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直听的杜晖连连点头。
“小侯爷高见!此计之长远,杜某深感钦佩!”
第86章
大周朝燕京外城,绵延十几里的大军,已参照部署,在几处内陆关隘口分别驻防。
秦峰与池牧等此次征伐的大将,最后进行一轮商谈。
在秦大将军一层一层的严令之下,所有中下层将领以及各部署兵士,在心知肚明他们在草原上经历了些什么的情形下,仍然做出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
仿若他们是为国立功的凯旋之师一般,等着燕京圣上亲自下旨安排的凯旋仪式。
自秦峰的奏报抵送京师,圣心大悦,准备大肆犒劳大军及将领们的旨意发至军中。池牧便“旧疾复发”“伤重难起”了。
如今,重返燕京在即,秦峰在准备带着将士们接受圣上安排的接迎之前,最后一次来探望池牧的“伤情。”
然而,一如既往的,秦峰依旧没能见到池牧的面。
只有他的随身副将苗泰林在外账接应。
秦峰心知肚明,却也不好撕破脸皮,直闯池牧的后账。只能一如既往的问苗泰林:“不知池大将军的伤势,近日可有好些了?”
苗泰林绷直了身子,恭敬回答:“末将代池将军感佩秦将军关怀!池将军此次征戎,于冰原沼泽深陷之时,引发了旧日顽疾,咱们府上本还以为将军这伤多年不发,已然好了,竟不曾料,积压体内至今。一朝引发,竟成汹汹之势!池将军昨日,拢共也就清醒了两个时辰,否则,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无法亲来与秦大将军相见!”
秦峰闻言,神色莫名。
站了半晌只好说了句:“池将军既是伤重不适,秦某就不多叨扰了。你们好生照料池将军,等回了燕京,秦某自会为池将军请功。”
苗泰林郑重的一抱手:“多谢秦大将军!待池将军清醒之时,末将定会转告将军知晓!”
秦峰自鼻孔当中哼了一声,拂袖而走。
既然你不要着天子迎军的荣光,那我秦某人又何必三番五次的强求!
送走了秦峰,苗泰林闪身入了后账。
因为是临时的行军驻营,后账也不过简单的一张行军床,一张简易的桌案,以及三两样挂甲挂剑的木架。
“伤重”的池牧,正坐于桌案前,一手执了笔,在桌案上书写着什么。
听闻脚步声入账,头也不抬的问了句:“走远了?”
苗泰林:“是的,将军。”
“行,你回去吧,叫人在帐外继续拦着就行。”池牧道。
苗泰林先是应了喏,却磨磨蹭蹭的拖着步子不愿利索走。
池牧耳听着他拖拖拉拉的脚步声,重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本就是半转着身子,眼珠子仍然挂在背后他们家将军身上的苗泰林,眼神猛地一亮。
那一脸期待池牧叫住他的样子,不要太明显。
池牧微微挑眉看他,搁了笔道:“回来,坐下。”
“嗳!”
苗泰林闻言“嗖”的一下,半点不带磕绊的转回来,一屁股坐在池牧对面。
“有什么话说。”池牧问他。
苗泰林一脸八卦之欲终于可以得到释放的样子,瞪着兴奋的眼珠子问:“将军你自打回军开始,就日日在这桌案前写写画画。就是再多的奏报和书信,也该早就写完了啊!所以,将军您到底是在写什么?跟末将透露透露呗!”
池牧听他这一连串的问话:“所以,你憋了这些日子,想问的就是这?”
“那可不是!这行军的这么久,跟着将军这些年,从没见将军什么时候,跟那些文臣士子似的,放着刀箭不练,反倒日日作文了。难不成将军您想著兵书?”
池牧白了他一眼:“著什么兵书,我哪来的资历写?”
不待苗泰林说什么,池牧又道:“更何况我现在‘伤重卧床’,刀剑弓马也不得练的。”
说完,他将自己方才正在写着的纸页捡了一沓,递给苗泰林:“自己看吧。”
苗泰林兴奋的捧过来:“多谢将军。”
初时,他还有些疑惑,这一叠纸上,写的也不是私信、也不是奏报,更不是什么兵法、日记。
渐渐的,苗泰林终于看明白:“这……这是将军您在西关郡的所闻所见!”
池牧点头。
苗泰林得了认可,又开始一张一张翻看起来。
只见这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他们作为探路队,在西关郡看到的一切不同寻常的记录。甚至将那些当时惊煞众人的白汽车马、田间的风力灌溉水系、播种收割耕犁农机、“飞梭”纺织机,还有一些被叫做各式工程机的器件,池牧都一一根据当时的观察,画了形貌出来。
除此以外,还有那些虞城各地新式的家宅、园区的规划等等。
……
“怪不得将军您日日奋笔疾书,原来为得是这个!”
池牧将他这些日子的成果随手整理,意有所指的道:“当初,我与西关小侯爷之间的约定是,在大周军队越境之际,使大军不会当即发现端倪。使她可以暂时从秦峰的大军之下,免于暴露,得以喘息。”
“如今,大军已然东出西关,我们的协议已经达成。我们当然也没有继续为其保守消息的义务。西关所见,太过惊异,口说不足以震慑人心。因而,我才在详记之余,作图说明。”
苗泰林显然已经完全明白。
但是他很快想到另一个问题:“将军这份记录,是准备上呈陛下吗?”
池牧目光微转,神情坚定的道:“当然不。”
大军回京七日后,大周朝太子殿下刘子陵奉圣命出宫,探望因伤未能参加迎军庆功宴的池牧将军。
刘子陵在池府盘桓只小半个时辰,做足了天家以礼待有功将士的姿态,探望仍旧养伤卧床的池牧,对池府上下,半分不曾多顾,便回宫复命。
当晚,太子宫刘子陵书房之内,夜灯彻夜不曾熄灭。
刘子陵翻看着手中那一幅幅震撼了他所有知闻的手稿,尘封多年,早已让他抛诸脑后的那位,愚鲁顽劣,被圣上一纸封在了西关自生自灭的堂弟,终于再一次进入了他的视野。
刘子陵眉心微蹙,狭长的眼眸眯起。
“子晔……倒是叫本宫刮目相看了。”
西关候府,刘子晔将阿桓阿筚新一学年的讲学计划审过一遍后。
就准备带着夕映等一众亲卫,出发去往靳劼如今所在的训兵操场,之后还有筹建和规划中的兵器工厂,初期的部署也需要她在现场逐一核定事项。
然而一队车架整装备发,刘子晔走到西关候府门前准备登上她自己那辆汽车之时,脑中沉寂多时的系统,再一次发出警告。
“叮——检测到不利于宿主任务的危机触发!危机等级:三级。请宿主妥善应对处置危机!”
刘子晔脚步一顿。
升级之后的系统在危机预警方面,已经可以明确告诉她每一个危机的等级。
危机共分了五等,一等就是最高程度危机。
那么眼前这个三等,就是个中等级别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