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那“车夫”手脚在“汽车”上一阵摆弄过后,“汽车”稳稳的停在碎石硬路上,“车夫”冲着他们这个方向走过来。
车夫对着他们高喊:“嘿!你们好啊!你们是外郡的人吗?”
一听“车夫”要问到他们的来处,这些人鼓起的勇气“嗖”的一声又散了,连忙缩着脖子躲避,准备继续窝进秋日的林间。
谁知,这车夫却追在他们身后大喊。
“不要走,不要走啊!我是想告诉你们,无论你们是什么人,只要去了咱们西关郡的西关侯府招工处,都能有一口热饭、有一个住处,什么钱不用花管你一个月。若是你们有心想要留下,还能教给你们技能,给你们派活领工钱哩!”
一听有吃的有喝的,还有可以领钱的长工可以干。
正欲溃逃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有人大着胆子往回走了几步,问这名车夫:“你说的可是真的吗?”
那车夫肯定的道:“自然是真的!咱们西关郡啊,最看不得的就是过不下去日子,走投无路的之人,只要你们愿意,还有一双手可以处理,一个脑袋瓜还能思考想事,就不会没你们的活路!不仅不会没有活路,那日子还会越来越好,叫你们想都不敢想哩!”
一群人听了这话,惊呆当场。
还有这样的好地方吗?
见这一行人反应,这“车夫”也并不意外,似乎他们根本不是他遇见的第一拨人。
这“车夫”从自己身上掏出一张纸片,伸出去要递给他们。
“你们看,这是咱们西关小侯爷的招工书,你们看了就知道我说的绝不是假话。”
在对方接过去看的时候,他又补充说:“这是双面印的招工书,正面是招工说明,后头就是招工点的位置指引和报名程序指引。你们就照着这个来,准能找到地方。”
一张两面印刷的纸页,由一个识字的,一字一字的念诵出来。
果然如这个“车夫”所说,这确实是印了西关侯府标志,由西关侯府发出来的。
纸页在一群人当中来来回回传递,即使不识字的,好赖也能看得懂背面的指引图。端看这上面的说辞,还有这张印纸的精细程度,就绝对不是普通人户能做的出来的,更不可能是拐骗罪犯有耐心做出。
众人在此时已然信了个八成。
终于有人诚心实意的对这位热心的“车夫”道了句谢。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车夫却说:“不用客气不用客气!我指引你们去招工点,也不是白干的。”
他走过去,指着纸页正面下方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小片空白,写着“招工推荐人:虞城苻顺”几个大字。
苻顺道:“你们到了招工点,替上去这张纸,这样的话,只要你们当中有人被招了工,我这个介绍人,都能收到一笔小奖金哩!”
散兵役夫们震惊瞪眼:
还有这等好事的吗?!
不到一个月,西关侯府在西关郡设置的几大招工点,陆陆续续人头攒动。
排队要进行招工登记的队伍,尾巴甩出几里地。
好在这几个招工点的管事,面临这样的情况,丝毫不乱。多加了几台登记处加快队伍行进速度,原本修建的临时营地,一旦有了满员的迹象,立即就会支起一排又一排看起来就保暖厚实,能够渡过冬天的帐篷。
一开始这些散兵役夫们,来之前心中仍然免不了忐忑。
可是当他们从排队开始,就感受到这招工点的人,对待他们平和又周全,根本没有往日里那种当他们是畜生一般的斥责打骂。
让他们感到,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面对的是虽然面目不算熟稔,却是乡亲熟人那般的自在与落叶归家感。
为了提高效率,这最初的登记,被管事的尽量简化。
只着重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了初步筛查,对需要医治、或者需要先暂时观察的来人单独分隔了开来,登记了每个人的籍贯与姓名,再一一对应放了号牌,就可以跟着指引找到自己的临时居所与床位。
这些人在深秋的山林之中飘零了如此之久,如今能得片瓦遮顶,能有自动在头顶汩汩流下的热水清洗脏污的身体,能得一方暖和柔软的被褥安枕休息,直觉如入梦中。
待的在营地之中见到失散的旧友与亲朋,无不抱头痛哭。
他们这些人,有的是为军队修筑工事或者运送粮草等杂活的役夫,有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兵士。兵士也分两种,一种是为了这一次百万大军征伐,临时征调入伍的,在入军之前不过就是或务农或做些小手艺的普通百姓。
还有一种,则本就是被从各地军旅调遣而来的中军、府兵的固有成员,家中多是世代为兵。
若非此次战事失利,担心回了军只有被斩惩戒的下场,不得不流离在外。
不过三五日,这一批批被招纳到安置营地的人数已达千人之多,而这一批世代为兵之人,也很快就与那些平头百姓出身之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隔。
这些人似气味相投一般,自动就能识别出自己的同类,聚集在一起。
旁的人,有的受过他们当中人的直接欺压,有的则是打骨子里厌憎他们那一身的兵痞强盗气,更将他们当做是异类,行走坐卧能躲则躲。
这些曾经的兵士,现而今在此地聚头,皆心知肚明他们都已经成了身犯死罪的朝廷逃兵。
互相反倒没什么好遮掩,一见面都开诚布公的论起曾经的军卫出身与军衔等级来。
如今赫然充当了这一群人的头领的,便是曾经中军三卫的营级校尉。
凡有入了营区的军属兵士,俱都要来他这里拜一拜码头的。这些人如今虽落到这等境地,可大多人身上那股子豪横之气,仿佛是刻在了骨子里的,凶蛮惯了,普通百姓自是人人退避,生怕触到这些心黑手狠之人的霉头。
至于其他百姓,也自发的因为家乡所在的郡城,有了亲近的结交对象,聊以互相慰藉,乃至结伙自保。
又过两日,营区终于有除了送吃用以外的人前来。
为整个营区收留下的流民与溃兵,一人发了一张纸单。上面用简明易懂的图画形式,印上了许多图形,供每个人勾选。
一是叫他们勾选每人所擅长,二是叫他们勾选招工意愿与方向。
那位中军的校尉朱冰自然是识字的,便也能看得懂纸单上印的说明文字。
他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这张纸,无论是种地、打绳、泥瓦、铁器、木器还是烧陶筑砖酿酒,竟然没有一个是他能选上的。一张纸单,被从头到尾的空落落的,半晌无从下笔。
他往自己近边或蹲或坐的老兵们看看,大多与他一般无二,愠怒又羞愤的无从下笔。
只是少数本就是在军中做过修筑工事或者打造军械的兵士,带着隐隐的骄傲感,在纸上勾画了一两项。原本他们这些主务后勤的士兵,即使混在这兵员队伍里,也有些低人一等。
然而,这一张纸填下来,让他们头一次有了扬眉吐气之感。
连这些人都如此,更别提那些普通百姓了。
这些百姓被从各地征调而来,就算从前不会,这一两年的时间,谁还不会干点什么工活了?况且,这上面可还有种地呢!再不济,也都种过一把地的呀!无论如何,这一张纸便也不会空下了。
大伙儿带着点雀跃,欢快的填完了发到手中的纸单,排队前往登记台上交。
经过那一波波垂头丧气的兵痞子们是,忍不住昂头挺胸,再拿眼角用力夹一夹他们。
仿佛在说:看你们这帮屁本事没有、只会舞刀弄枪作威作福的废物点心!
“嘎吱、嘎吱——”
不少人气得,磨牙声阵阵。
那些个后勤兵在这样令人牙酸的背景下,也不敢擅自冒头了。战战兢兢的问朱冰:“朱校尉,你看咱们这单子……”
朱冰冷着脸看过去:“不许交。”
第84章
“放心,一定不交!”
连连保证之后,又退回了自己原本蹲着的地方,按捺着心底的无尽惋惜,将纸单揣回了怀里。
心中滴血。
他们来之前,可都是知道这里是西关侯府的招工安置点。
人家一开始的招工单子上就写的清清楚楚,免费的安置只管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你得是能被招了短工或者长工,才允许你继续纹银不花的住在这里。
今天这单子不交,可不就是不去应人家的招工嘛!
一个月期满,正逢隆冬初降,叫他们这些身无分文之人到何处求生!
朱冰校尉您们从前是高贵的中军和府兵里的大小头领,如今降不下身段来作那些低贱匠人们的活计,我们倒是有愿意的啊!殊不知,若非世代军籍所限,他们也都羡慕那些靠着手艺和劳动,过上殷实富裕日子的百姓呢!
……
十几日过后,随着一波波的登记分类,陆陆续续有人被带走,转移到其他的工坊培训营区。
车夫对着他们高喊:“嘿!你们好啊!你们是外郡的人吗?”
一听“车夫”要问到他们的来处,这些人鼓起的勇气“嗖”的一声又散了,连忙缩着脖子躲避,准备继续窝进秋日的林间。
谁知,这车夫却追在他们身后大喊。
“不要走,不要走啊!我是想告诉你们,无论你们是什么人,只要去了咱们西关郡的西关侯府招工处,都能有一口热饭、有一个住处,什么钱不用花管你一个月。若是你们有心想要留下,还能教给你们技能,给你们派活领工钱哩!”
一听有吃的有喝的,还有可以领钱的长工可以干。
正欲溃逃的人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有人大着胆子往回走了几步,问这名车夫:“你说的可是真的吗?”
那车夫肯定的道:“自然是真的!咱们西关郡啊,最看不得的就是过不下去日子,走投无路的之人,只要你们愿意,还有一双手可以处理,一个脑袋瓜还能思考想事,就不会没你们的活路!不仅不会没有活路,那日子还会越来越好,叫你们想都不敢想哩!”
一群人听了这话,惊呆当场。
还有这样的好地方吗?
见这一行人反应,这“车夫”也并不意外,似乎他们根本不是他遇见的第一拨人。
这“车夫”从自己身上掏出一张纸片,伸出去要递给他们。
“你们看,这是咱们西关小侯爷的招工书,你们看了就知道我说的绝不是假话。”
在对方接过去看的时候,他又补充说:“这是双面印的招工书,正面是招工说明,后头就是招工点的位置指引和报名程序指引。你们就照着这个来,准能找到地方。”
一张两面印刷的纸页,由一个识字的,一字一字的念诵出来。
果然如这个“车夫”所说,这确实是印了西关侯府标志,由西关侯府发出来的。
纸页在一群人当中来来回回传递,即使不识字的,好赖也能看得懂背面的指引图。端看这上面的说辞,还有这张印纸的精细程度,就绝对不是普通人户能做的出来的,更不可能是拐骗罪犯有耐心做出。
众人在此时已然信了个八成。
终于有人诚心实意的对这位热心的“车夫”道了句谢。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车夫却说:“不用客气不用客气!我指引你们去招工点,也不是白干的。”
他走过去,指着纸页正面下方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小片空白,写着“招工推荐人:虞城苻顺”几个大字。
苻顺道:“你们到了招工点,替上去这张纸,这样的话,只要你们当中有人被招了工,我这个介绍人,都能收到一笔小奖金哩!”
散兵役夫们震惊瞪眼:
还有这等好事的吗?!
不到一个月,西关侯府在西关郡设置的几大招工点,陆陆续续人头攒动。
排队要进行招工登记的队伍,尾巴甩出几里地。
好在这几个招工点的管事,面临这样的情况,丝毫不乱。多加了几台登记处加快队伍行进速度,原本修建的临时营地,一旦有了满员的迹象,立即就会支起一排又一排看起来就保暖厚实,能够渡过冬天的帐篷。
一开始这些散兵役夫们,来之前心中仍然免不了忐忑。
可是当他们从排队开始,就感受到这招工点的人,对待他们平和又周全,根本没有往日里那种当他们是畜生一般的斥责打骂。
让他们感到,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面对的是虽然面目不算熟稔,却是乡亲熟人那般的自在与落叶归家感。
为了提高效率,这最初的登记,被管事的尽量简化。
只着重在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了初步筛查,对需要医治、或者需要先暂时观察的来人单独分隔了开来,登记了每个人的籍贯与姓名,再一一对应放了号牌,就可以跟着指引找到自己的临时居所与床位。
这些人在深秋的山林之中飘零了如此之久,如今能得片瓦遮顶,能有自动在头顶汩汩流下的热水清洗脏污的身体,能得一方暖和柔软的被褥安枕休息,直觉如入梦中。
待的在营地之中见到失散的旧友与亲朋,无不抱头痛哭。
他们这些人,有的是为军队修筑工事或者运送粮草等杂活的役夫,有的是有正式编制的兵士。兵士也分两种,一种是为了这一次百万大军征伐,临时征调入伍的,在入军之前不过就是或务农或做些小手艺的普通百姓。
还有一种,则本就是被从各地军旅调遣而来的中军、府兵的固有成员,家中多是世代为兵。
若非此次战事失利,担心回了军只有被斩惩戒的下场,不得不流离在外。
不过三五日,这一批批被招纳到安置营地的人数已达千人之多,而这一批世代为兵之人,也很快就与那些平头百姓出身之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区隔。
这些人似气味相投一般,自动就能识别出自己的同类,聚集在一起。
旁的人,有的受过他们当中人的直接欺压,有的则是打骨子里厌憎他们那一身的兵痞强盗气,更将他们当做是异类,行走坐卧能躲则躲。
这些曾经的兵士,现而今在此地聚头,皆心知肚明他们都已经成了身犯死罪的朝廷逃兵。
互相反倒没什么好遮掩,一见面都开诚布公的论起曾经的军卫出身与军衔等级来。
如今赫然充当了这一群人的头领的,便是曾经中军三卫的营级校尉。
凡有入了营区的军属兵士,俱都要来他这里拜一拜码头的。这些人如今虽落到这等境地,可大多人身上那股子豪横之气,仿佛是刻在了骨子里的,凶蛮惯了,普通百姓自是人人退避,生怕触到这些心黑手狠之人的霉头。
至于其他百姓,也自发的因为家乡所在的郡城,有了亲近的结交对象,聊以互相慰藉,乃至结伙自保。
又过两日,营区终于有除了送吃用以外的人前来。
为整个营区收留下的流民与溃兵,一人发了一张纸单。上面用简明易懂的图画形式,印上了许多图形,供每个人勾选。
一是叫他们勾选每人所擅长,二是叫他们勾选招工意愿与方向。
那位中军的校尉朱冰自然是识字的,便也能看得懂纸单上印的说明文字。
他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这张纸,无论是种地、打绳、泥瓦、铁器、木器还是烧陶筑砖酿酒,竟然没有一个是他能选上的。一张纸单,被从头到尾的空落落的,半晌无从下笔。
他往自己近边或蹲或坐的老兵们看看,大多与他一般无二,愠怒又羞愤的无从下笔。
只是少数本就是在军中做过修筑工事或者打造军械的兵士,带着隐隐的骄傲感,在纸上勾画了一两项。原本他们这些主务后勤的士兵,即使混在这兵员队伍里,也有些低人一等。
然而,这一张纸填下来,让他们头一次有了扬眉吐气之感。
连这些人都如此,更别提那些普通百姓了。
这些百姓被从各地征调而来,就算从前不会,这一两年的时间,谁还不会干点什么工活了?况且,这上面可还有种地呢!再不济,也都种过一把地的呀!无论如何,这一张纸便也不会空下了。
大伙儿带着点雀跃,欢快的填完了发到手中的纸单,排队前往登记台上交。
经过那一波波垂头丧气的兵痞子们是,忍不住昂头挺胸,再拿眼角用力夹一夹他们。
仿佛在说:看你们这帮屁本事没有、只会舞刀弄枪作威作福的废物点心!
“嘎吱、嘎吱——”
不少人气得,磨牙声阵阵。
那些个后勤兵在这样令人牙酸的背景下,也不敢擅自冒头了。战战兢兢的问朱冰:“朱校尉,你看咱们这单子……”
朱冰冷着脸看过去:“不许交。”
第84章
“放心,一定不交!”
连连保证之后,又退回了自己原本蹲着的地方,按捺着心底的无尽惋惜,将纸单揣回了怀里。
心中滴血。
他们来之前,可都是知道这里是西关侯府的招工安置点。
人家一开始的招工单子上就写的清清楚楚,免费的安置只管一个月!一个月以后,你得是能被招了短工或者长工,才允许你继续纹银不花的住在这里。
今天这单子不交,可不就是不去应人家的招工嘛!
一个月期满,正逢隆冬初降,叫他们这些身无分文之人到何处求生!
朱冰校尉您们从前是高贵的中军和府兵里的大小头领,如今降不下身段来作那些低贱匠人们的活计,我们倒是有愿意的啊!殊不知,若非世代军籍所限,他们也都羡慕那些靠着手艺和劳动,过上殷实富裕日子的百姓呢!
……
十几日过后,随着一波波的登记分类,陆陆续续有人被带走,转移到其他的工坊培训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