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解说整整持续了大半天。
  除了午间用饭时稍作歇息,池牧间或发问,夏武与郝闻昌的声音几乎没有停止过,到最后已然嘶哑。
  夜灯掌上之时,池牧终于颔首,起身收起了一张张的图纸。
  他回头,看着不知何时早已将他们三人抛在一旁,同样手握铅笔,案前放置着一盏明亮非常的琉璃灯,自顾自的书写着什么西关小侯爷。
  池牧道:“西关小侯爷考虑详尽,设计精妙,池某倒要反过来多谢小侯爷了。”
  刘子晔在灯光下转过头,又是一抹混不吝的笑:“方才本侯爷说侯府占了大将军的便宜,现在加上这份呕心沥血的方案,便算扯平了。这一桩交易之后,本侯爷与池大将军,正式两不相欠。”
  她说到最后,双手微微摊开,笑着看向池牧。
  池牧手中笼罩图纸的手,不由得加重了力气。
  刘子晔又道:“那么池大将军,我们可就说定了?”
  池牧手上泄力:“好。”
  燕塞山山脉关隘口。
  原本荒凉的山脉,一座座新的隘口平地而起,为了此次百万大军的驻防,修建营寨,打造驻防工事,方圆几十里燕塞山中的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
  一个个光秃秃的木桩之间,大周朝全境被征发至此的役夫,扛着一段段新砍伐出来的木料,一队又一队的自林间穿梭而过。
  自这场战事开始筹备起,他们自大周朝的天南地北,或运粮或运货,或水路压船或陆路赶车,行走了几百里路,甚至上千里。将近半年时间的役夫苦力。
  人人皆是面黄肌肉,皮肤干瘪的包括在骨头上,肩膀上早已磨出了一层厚实的血茧子。
  任粗粝的木料在肩上摩擦,人们却已经麻木和习惯,只知道在看守的催促声中,麻木的往前走。
  “哗啦啦——”
  “给我拖出去,当众军杖五十!”
  天南关的营寨之中,征讨大将军秦峰将身前的军需奏报推倒在地,与此同时,一方笔洗应声飞出,正中此次的军需运粮副官眉心,一时间血流如注,当场昏倒在地。
  然而即使军需副官已经生死不明,仍有一队士兵进入室内,将其拖行出去。
  片刻后,营地当中响起一阵“噗噗”的人肉击打之声!
  昏迷了军需副官,在几杖之后便疼痛难捱的清醒过来,嘶声痛呼求饶。但很快的,随着军杖不断挥落,求饶的力气不再,声音渐渐再次彻底消失不见。
  最终,一个不成人型的血人被抬了出去。
  秦峰冷脸看了看此次的军需官:“大军集结,战事一触即发。圣上在京向大周全境发出了军粮军需的征调令。我大周朝富有四海,力甲天下,现而今,你们身为军需官却于阵前说出此等不祥之语!动摇军心!你这军需主职若是不想干了,本将军现在就给你腾位子!”
  军需正官早已吓得冷汗直冒,跪在地上趴伏着瑟瑟发抖。
  连连叩头道:“大将军,大将军,属下知罪,请大将军给属下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秦峰问着他说:“你还有十五天的时间,若届时仍然不能将足够大军两个月的粮草运抵隘口营寨,保证大军随时得能出征,本将就拿你祭军!”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
  军需官腿软着退了出去。帐中几位各路大将一时亦无声,秦峰道:“出兵草原八部的部署,我已经向燕京圣上呈上。八部得知我大周百万之师已屯兵边境,带着主力士兵与部落居民弃置驻营地而奔逃,四散深入至荒原深地。圣上已经同意了我军的最新军报,大军将分四路,出燕塞山。此战目的,定要剿灭八部主力,将八部的定居地再次迁徙至北部,擒得以姚参为首的八部王汗,送抵京师,以彰我大周之国威。”
  这一征伐大策,此前一进进行过讨论,几位将领自然没有异议。
  但秦峰还是敏感的在池牧脸上,捕捉了一丝忧虑与稍显漠然之色。
  他只是淡淡冷笑,便揭过这一话题,开始了具体的行军部署。
  既然池牧不开口提,那便是心中再不情愿,也要捏着鼻子认了这方案。
  他又何必管他有没有什么九曲回折的心路历程?
  天禧十三年春。
  大周朝百万之师,驻抵大周朝燕塞山边脉防线。
  半个月后,大军分四路而出,过境深入西北八部草原。
  草原八部望风而走,在西北初化的冰原沼泽与漫漫草原当中,竟然真的不敢有一次带军与大周朝军队交锋。
  大周朝四路大军,在草原当中逡巡数月,直至盛夏到了尾梢,也只捉到零星的不及逃避的妇孺,以及小股失散了的兵卒。八部的王庭,却是连边儿都没摸到过一次。
  单单这样也便罢了,大周朝军队久未征战,八部草原地形又过于广袤复杂。
  春夏之际,原本的大片冰原冻土带,都化作了连绵不绝的沼泽。有不熟悉地形的队伍,整个陷入到了沼泽深处,不得归还,最终粮草断绝,全军淹没。
  草原无论夏秋,满目望去,天地都是一片连绵之色。
  在这样的地面上行走的久了,失却方向,迷了路的军队,更大有人在。即使好不容易摸回了驻扎大营,兵将也损失大半。
  秦峰脚底板踩在枯黄的大草地上,怒火无可倾泻。
  他作为征伐大将军,带着大周朝百万之师,消耗了大周全境几年之积蓄,不仅毫无斩获,还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最近的一次兵员清点之中,秦峰愕然发现。
  一次正面的大战都未曾开展的大周朝百万之师,竟然已经减损至八十万余。
  有明确可知损伤的,还有更多,则是失去了踪迹。已经无法确定,究竟是陷入了无尽的沼泽深处,还是在草原当中迷失,又或者是……
  趁乱溃逃。
  燕京皇帝发来的旨意之中,已然将他这个主将的不满,跃然纸上。
  本以为这一次征伐,将会成就他人生的至高荣耀,却不成想……
  将成为跌落的开始。
  然而接下来就是西北边境严寒又漫长的冬季,继续留在这里,不会再有新的斩获。
  秦峰啐了一*口嚼碎的草根,转身回到大帐,叫来随军书记。
  “起草一封奏疏,向圣上陈明此次战事之得与失,请求班师回朝。”
  书记面色纠结,眉头紧皱,苦苦思索。
  却不敢贸然问出口。
  秦峰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掷出了手中茶盏。
  “哗啦——”一声碎裂在地面。
  “四月我军掳获羌族部署四千余,这不是我军的战果吗?”
  “五月我军围杀八部卫军万余,这不是我军的战果吗?”
  秦峰一口气数了七八条,直听得书记冷汗涔涔,手中的笔都险些要握不住。
  大将军说的这些事,每一桩每一件都似乎确有其事。
  可是……
  每一桩每一件却又都对不上啊!
  他身在大军,专务战报信息往来,岂会不知晓每一军每一战的战果与兵损。
  秦大将军这是摆明了,要假报战果,欺君罔上。
  正瑟瑟摆动之时,秦峰猛然一个刀锋过来,问他:“你若不会写,现在就滚出去。”
  书记一抖,连忙点头:“下官这就写,这就写。”
  现在写了,也许有一天事情败露,他可能会被砍头。但若是不写,走出这间大帐,就是他的死期。
  权衡之下,当然还是要写!
  第83章
  天禧十三年冬,大周朝横兵边境的百万之师回朝。在大周朝也上下,对这一场筹备大半年,耗时一年的战争,舆论分野可谓冰火两重天。
  朝堂之上,日日吵成了一锅粥。
  西关郡内,从这一年夏天开始,两城十三镇,陆陆续续潜入了一批来历不明之人。
  这些人或三五结群,或孤身一人,他们不敢沿着大周朝春天之时越境的道路沿途行走,为了遮掩行迹,或隐匿山林之间,或行进于砂砾地面之上。
  靠着沿途的秋果,或者捕渔野猎暂得果腹。
  然而,在刻意规避了来时的进军路线之时,有不少人很快发现了,这片在他们的印象当中,被成为荒凉贫瘠的千里西关,其别有洞天之处。
  首先被看到的,仍然是连接了整个西关两城十三镇、以及无人区封地各个开发园区的碎石路面。
  以及路面上间或疾驰而过的,冒着浪浪白烟的,不用马匹拉动,就自行奔驰的“汽车”!
  第一眼见到这样的东西,不知吓破了多少人的胆,只以为这是荒凉边地的妖怪,以及妖怪频出的幻像!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散兵游勇聚头,这些人才终于意识到,或许那路和路上跑着的“汽车”它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躲避潜伏月余的散兵役夫们,终于鼓起了勇气,重新回到这些道路两旁,冒出了头。
  一辆原本正在行驶当中“汽车”上的“车夫”,在看到他们这些蓬头垢面的人后,不仅没有惊疑,反倒十分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