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种咖啡?”林贵泉觉得不可思议,“他各能吃苦?当演员混不走了来当咖农,各是以为当咖农比当演员容易嘎?”
周蒾听笑了:“干哪行都不容易。”
又过了会儿,路东祁一手提竿,一手小心翼翼护着他的秘密武器,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跃跃欲试:“准备完毕,可以开始比赛了。”
2
一条河,两根竿,三个人。
林老叔和路东祁各自选定的落竿点相隔一小段距离。
周蒾当裁判,只负责监督路东祁,站在他身旁。
水中央竖着两只红绿相间的浮漂,五分钟过去,它们随风顺水晃了晃,都没有大动静。
又十分钟过去。
除了林老叔有一次鱼脱钩,路东祁有一次空钩,依旧没人开张。
时间过半。
林老叔改坐为站,目不转睛守着浮漂。反观路东祁,非但不着急,还悠哉悠哉地哼起了小曲儿。
周蒾忽的靠近,在他耳边道:“你仔细看林老叔的右手。”
路东祁闻言转移视线,林老叔右手持竿,大拇指食指形成v字型。
经周蒾提醒,路东祁留心观察到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明显粗壮一些,关节有轻微变形。
“腱鞘炎,也叫‘扳机手’。”周蒾解释说,“修剪枝条,采收,到后期处理,大拇指、食指使用频繁,肌腱和腱鞘长期过度摩擦造成损伤。更严重的,大拇指弯曲后无法伸直,像被卡住一样酸痛难忍,必须用外力扳动,才能重新活动。”
十指连心,路东祁想想都觉得疼:“在咖农里很常见吗?算职业病吧?”
周蒾点点头:“女性咖农里更常见。因为每年一到采收季,她们是主力军。天不亮就进山,冬天阴冷潮湿,咖啡树枝上结着白霜。全红果采摘只用大拇指和食指施力,动作一定要轻。她们从早忙到晚,一天干下来手指关节会像针扎一样疼。疼得厉害的时候,连碗都端不起来。”
也许有一天,周蒾也会变成“扳机手”,忍受疼痛,端不起碗。
思及此,路东祁彻底忘记了比赛,低头瞧着她的手:“有什么办法防止腱鞘炎吗?”
“全人工采摘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将手背去身后,周蒾提醒他留意浮漂变化,接着才说,“戴手套采摘御寒,可以有效避免症状加重。我们庄园还会发放腱鞘炎矫正手套,能缓解疼痛,起到一定康复作用。”
路东祁忙问:“哪里可以买?以后庄园所有合作咖农的矫正手套我全包了。”
“我告诉你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出钱。”望着他焦急且心疼的模样,周蒾认真道,“我是想让你尽可能多的了解咖农。不要为了把纪录片拍成广告片,而忽略他们‘为人知又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人人都会背《悯农》,农民很辛苦也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反倒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辛苦从何而来。”
“路东祁,”郑重喊他全名,周蒾莞然一笑,“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不会!”路东祁也深看着她,“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这边说着话,那边潇洒一提竿,肥美草鱼扑腾腾跃出河面,水花四溅。
林老叔钓到第一条,路东祁眼巴巴又目睹他紧接着钓出第二条。
二比零遥遥领先,周蒾看时间,只剩最后两分钟。
比赛似乎已经没有悬念,她说:“你要输了。”
“不到最后一秒钟,不可以轻易言败。”路东祁给她,给自己打气。
气定神闲握着钓竿假装胸有成竹,手心早冒汗了,感觉比上午表白都紧张。
时间每流逝一秒,他默默求一位天上神仙保佑。
四面八方的神仙全部拜完,比赛也来到尽头,就在他即将认输的一刻,奇迹居然从天而降。
浮漂动了!
路东祁眼疾手快一通极限拉扯,三只疲惫的小鲫鱼依次浮出水面,连成一串被他钓了上来。
原来他所谓的“独门绝技”,就是一线三钩。
难怪不让人看,确实一看就会。
周蒾又好笑又无奈,只能说他擅于钻空子,不能判他犯规。
林老叔收回钓竿,一张凶巴巴的脸上也难得亮出点笑意:“你小子,运气是不错。”
第82章 厚厚的老黄历
1
愿赌服输,林贵泉当然会信守承诺。
收拾渔具,他带俩孩子到河岸高处的草坪坐下,把用作中午口粮的荞面鸡蛋饼,分了几个给他们。
他没吃,从钓鱼箱里掏出一小号矿泉水瓶,里面装着他自己酿的杨梅酒。
周蒾记得父亲提过,林老叔平时沉默寡言,只有喝了酒才会愿意多讲两句话。
看来他早有准备,周蒾心照不宣地抿了抿唇,对旁边路东祁说:“你看杨梅酒的颜色,像不像成熟的咖啡樱桃?”
路东祁肚子饿正吃得香。
他觉得云南人很神奇,能把最普通的食材组合成人间美味。
又是小时候的味道!
听见周蒾的问话,他抽空瞄了一眼,点点头。
肚子里的咖啡知识快溢出来了,没人问,他自己条件反射往外涌:“红到发紫代表咖啡樱桃完全成熟,吸取天地之精华甜度到达最高。一颗咖啡树的年产量少的可怜,约等于20杯美式。从采收到处理,间隔最多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果实会开始发酵……”
完全自我沉浸,像上紧发条的背书机器,林老叔奇怪地斜了他好几眼。
周蒾也看笑了。
她轻咬荞面饼,慢慢咀嚼着想到什么,及时打断刹不住车的路东祁:“吴叔叔是拉祜族,他们也有自己口口相传的民间智慧。判定咖啡果成熟度,要像少女初遇情郎时的脸颊。”
“咖啡樱桃,少女羞红的脸颊……”路东祁沉吟着顿时豁然贯通,“太有诗意了!吴叔叔会写诗一点也不奇怪,拉祜族的血液里自带诗性。”又问,“是不是云南所有少数民族都这么能歌善舞会作诗?”
几口小酒下肚,林老叔冷脸接过话:“我是少数民族,你各是觉得我会唱歌跳舞?”
咬着荞麦饼路东祁面目一呆,哑口无言。
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周蒾笑盈盈抓起草帽,扣他脑袋上:“这回你该老实了吧。”
何止老实,路东祁甚至不敢再开口讲话,长手长脚缩成一团以示弱小且无助,默默吃他的荞面饼。
说被林贵泉降住了吧,也只降住一小会儿。
吃完饼子,他就忍不住弱弱问:“林老叔,你是哪个族的?”
“傈僳族。”摇晃着微有沉淀的杨梅酒,林贵泉说,“我不会讲故事,你想听哪样,你问嘛。”
路东祁拍拍两只手端正坐姿:“随便,随便你讲什么,和咖啡没关系也可以。”
林贵泉迟疑:“老黄历呢事,你们年轻人各有闲心听?”
目光碰在一起,周蒾和路东祁点了点头。
老黄历太厚,一篇一篇往回翻也需要很久。
林贵泉一边砸吧小酒,一边丝丝缕缕地回忆:“小时候呢嘛,家里穷,穷到看不起病。生病了咋个整?睡觉。睡一觉起来,好了就好了。某好嘛,就等死。记得有次我病得厉害,睡觉也某得用。我妈从村头走到村尾借着五角钱,带我把病瞧好了。她对我说,你呢命贱,只值五角钱。
“爹妈走得早,哥哥姐姐命也短,家头最后剩我一个人,和家外面呢三分苞谷地。还是穷,长得又丑,某得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我。我也不敢奢望哪样,打一辈子光棍,伺候好我呢苞谷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天呢嘛,有人来敲我家门,说他是热经所呢农技员。”
周蒾:“是我爸爸嘎?”
路东祁:“是周叔叔吗?”
他们几乎同时发问。
“是呢,是周博平。”林贵泉遥想两人第一次见面,染了些杨梅酒色的嘴角微微弯起,“打开门,我看他穿呢干干净净,夹只人造革包包,我以为他是村小学呢老师,来做思想工作劝娃娃回学校读书。
“我喝着点酒二麻二麻呢,说你走错啰,我是老光棍,家头某得儿子姑娘。怕他不信,我把他请进屋,让他看家头有好穷。穷到天气冷了向不起火,靠喝酒取暖。我还说,要是我有娃娃,我可以不喝酒,砸锅卖铁也要供娃娃念书。我记得嘛,老周夸我明事理觉悟高。”
酒意朦胧间,白衬衫黑筒裤的周博平穿越时光,重新出现在了面前。
头一次被文化人夸奖,林贵泉又高兴又面有赧色,不知该如何应对,仓促嘿嘿笑了两声。
听着他的笑,路东祁好奇地问:“林老叔,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你记性真好。”
骤然回神,林贵泉稍稍恍惚了几秒:“少说也有三十年啰。那一天呢嘛,不管再过好多年,我永远记得。他还夸我地里苞谷长得好,他走遍了周围几个村,只有我地里呢行距和株距最合适。
周蒾听笑了:“干哪行都不容易。”
又过了会儿,路东祁一手提竿,一手小心翼翼护着他的秘密武器,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跃跃欲试:“准备完毕,可以开始比赛了。”
2
一条河,两根竿,三个人。
林老叔和路东祁各自选定的落竿点相隔一小段距离。
周蒾当裁判,只负责监督路东祁,站在他身旁。
水中央竖着两只红绿相间的浮漂,五分钟过去,它们随风顺水晃了晃,都没有大动静。
又十分钟过去。
除了林老叔有一次鱼脱钩,路东祁有一次空钩,依旧没人开张。
时间过半。
林老叔改坐为站,目不转睛守着浮漂。反观路东祁,非但不着急,还悠哉悠哉地哼起了小曲儿。
周蒾忽的靠近,在他耳边道:“你仔细看林老叔的右手。”
路东祁闻言转移视线,林老叔右手持竿,大拇指食指形成v字型。
经周蒾提醒,路东祁留心观察到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明显粗壮一些,关节有轻微变形。
“腱鞘炎,也叫‘扳机手’。”周蒾解释说,“修剪枝条,采收,到后期处理,大拇指、食指使用频繁,肌腱和腱鞘长期过度摩擦造成损伤。更严重的,大拇指弯曲后无法伸直,像被卡住一样酸痛难忍,必须用外力扳动,才能重新活动。”
十指连心,路东祁想想都觉得疼:“在咖农里很常见吗?算职业病吧?”
周蒾点点头:“女性咖农里更常见。因为每年一到采收季,她们是主力军。天不亮就进山,冬天阴冷潮湿,咖啡树枝上结着白霜。全红果采摘只用大拇指和食指施力,动作一定要轻。她们从早忙到晚,一天干下来手指关节会像针扎一样疼。疼得厉害的时候,连碗都端不起来。”
也许有一天,周蒾也会变成“扳机手”,忍受疼痛,端不起碗。
思及此,路东祁彻底忘记了比赛,低头瞧着她的手:“有什么办法防止腱鞘炎吗?”
“全人工采摘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将手背去身后,周蒾提醒他留意浮漂变化,接着才说,“戴手套采摘御寒,可以有效避免症状加重。我们庄园还会发放腱鞘炎矫正手套,能缓解疼痛,起到一定康复作用。”
路东祁忙问:“哪里可以买?以后庄园所有合作咖农的矫正手套我全包了。”
“我告诉你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出钱。”望着他焦急且心疼的模样,周蒾认真道,“我是想让你尽可能多的了解咖农。不要为了把纪录片拍成广告片,而忽略他们‘为人知又不为人知’的辛苦付出。人人都会背《悯农》,农民很辛苦也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反倒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辛苦从何而来。”
“路东祁,”郑重喊他全名,周蒾莞然一笑,“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不会!”路东祁也深看着她,“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这边说着话,那边潇洒一提竿,肥美草鱼扑腾腾跃出河面,水花四溅。
林老叔钓到第一条,路东祁眼巴巴又目睹他紧接着钓出第二条。
二比零遥遥领先,周蒾看时间,只剩最后两分钟。
比赛似乎已经没有悬念,她说:“你要输了。”
“不到最后一秒钟,不可以轻易言败。”路东祁给她,给自己打气。
气定神闲握着钓竿假装胸有成竹,手心早冒汗了,感觉比上午表白都紧张。
时间每流逝一秒,他默默求一位天上神仙保佑。
四面八方的神仙全部拜完,比赛也来到尽头,就在他即将认输的一刻,奇迹居然从天而降。
浮漂动了!
路东祁眼疾手快一通极限拉扯,三只疲惫的小鲫鱼依次浮出水面,连成一串被他钓了上来。
原来他所谓的“独门绝技”,就是一线三钩。
难怪不让人看,确实一看就会。
周蒾又好笑又无奈,只能说他擅于钻空子,不能判他犯规。
林老叔收回钓竿,一张凶巴巴的脸上也难得亮出点笑意:“你小子,运气是不错。”
第82章 厚厚的老黄历
1
愿赌服输,林贵泉当然会信守承诺。
收拾渔具,他带俩孩子到河岸高处的草坪坐下,把用作中午口粮的荞面鸡蛋饼,分了几个给他们。
他没吃,从钓鱼箱里掏出一小号矿泉水瓶,里面装着他自己酿的杨梅酒。
周蒾记得父亲提过,林老叔平时沉默寡言,只有喝了酒才会愿意多讲两句话。
看来他早有准备,周蒾心照不宣地抿了抿唇,对旁边路东祁说:“你看杨梅酒的颜色,像不像成熟的咖啡樱桃?”
路东祁肚子饿正吃得香。
他觉得云南人很神奇,能把最普通的食材组合成人间美味。
又是小时候的味道!
听见周蒾的问话,他抽空瞄了一眼,点点头。
肚子里的咖啡知识快溢出来了,没人问,他自己条件反射往外涌:“红到发紫代表咖啡樱桃完全成熟,吸取天地之精华甜度到达最高。一颗咖啡树的年产量少的可怜,约等于20杯美式。从采收到处理,间隔最多不能超过8小时,否则果实会开始发酵……”
完全自我沉浸,像上紧发条的背书机器,林老叔奇怪地斜了他好几眼。
周蒾也看笑了。
她轻咬荞面饼,慢慢咀嚼着想到什么,及时打断刹不住车的路东祁:“吴叔叔是拉祜族,他们也有自己口口相传的民间智慧。判定咖啡果成熟度,要像少女初遇情郎时的脸颊。”
“咖啡樱桃,少女羞红的脸颊……”路东祁沉吟着顿时豁然贯通,“太有诗意了!吴叔叔会写诗一点也不奇怪,拉祜族的血液里自带诗性。”又问,“是不是云南所有少数民族都这么能歌善舞会作诗?”
几口小酒下肚,林老叔冷脸接过话:“我是少数民族,你各是觉得我会唱歌跳舞?”
咬着荞麦饼路东祁面目一呆,哑口无言。
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周蒾笑盈盈抓起草帽,扣他脑袋上:“这回你该老实了吧。”
何止老实,路东祁甚至不敢再开口讲话,长手长脚缩成一团以示弱小且无助,默默吃他的荞面饼。
说被林贵泉降住了吧,也只降住一小会儿。
吃完饼子,他就忍不住弱弱问:“林老叔,你是哪个族的?”
“傈僳族。”摇晃着微有沉淀的杨梅酒,林贵泉说,“我不会讲故事,你想听哪样,你问嘛。”
路东祁拍拍两只手端正坐姿:“随便,随便你讲什么,和咖啡没关系也可以。”
林贵泉迟疑:“老黄历呢事,你们年轻人各有闲心听?”
目光碰在一起,周蒾和路东祁点了点头。
老黄历太厚,一篇一篇往回翻也需要很久。
林贵泉一边砸吧小酒,一边丝丝缕缕地回忆:“小时候呢嘛,家里穷,穷到看不起病。生病了咋个整?睡觉。睡一觉起来,好了就好了。某好嘛,就等死。记得有次我病得厉害,睡觉也某得用。我妈从村头走到村尾借着五角钱,带我把病瞧好了。她对我说,你呢命贱,只值五角钱。
“爹妈走得早,哥哥姐姐命也短,家头最后剩我一个人,和家外面呢三分苞谷地。还是穷,长得又丑,某得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我。我也不敢奢望哪样,打一辈子光棍,伺候好我呢苞谷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那天呢嘛,有人来敲我家门,说他是热经所呢农技员。”
周蒾:“是我爸爸嘎?”
路东祁:“是周叔叔吗?”
他们几乎同时发问。
“是呢,是周博平。”林贵泉遥想两人第一次见面,染了些杨梅酒色的嘴角微微弯起,“打开门,我看他穿呢干干净净,夹只人造革包包,我以为他是村小学呢老师,来做思想工作劝娃娃回学校读书。
“我喝着点酒二麻二麻呢,说你走错啰,我是老光棍,家头某得儿子姑娘。怕他不信,我把他请进屋,让他看家头有好穷。穷到天气冷了向不起火,靠喝酒取暖。我还说,要是我有娃娃,我可以不喝酒,砸锅卖铁也要供娃娃念书。我记得嘛,老周夸我明事理觉悟高。”
酒意朦胧间,白衬衫黑筒裤的周博平穿越时光,重新出现在了面前。
头一次被文化人夸奖,林贵泉又高兴又面有赧色,不知该如何应对,仓促嘿嘿笑了两声。
听着他的笑,路东祁好奇地问:“林老叔,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你记性真好。”
骤然回神,林贵泉稍稍恍惚了几秒:“少说也有三十年啰。那一天呢嘛,不管再过好多年,我永远记得。他还夸我地里苞谷长得好,他走遍了周围几个村,只有我地里呢行距和株距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