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胡饼都搀土。再不摸到金,这点力气刨坑埋你赵二都够呛……就是那一处?”说话的人随手一指,身后的人就点头。
“对,我在墙上做了几号,方圆几里懂规矩的都不会扰你我的生意。”
“不错不错,崇仁坊都快成贼窝了。”对方嬉笑,接着躬身,老鼠般沿着衰草窜出去。
“唉,唉,你等等我,小十三!你别说话不算话!”
***
辰时,大明宫含元殿。
男人面色铁青地走出,身后跟着的小黄门捧着漆金托盘,直到行至远离大殿的廊下,那人才站住。他举目望天,天空渗出苍青色,而昨夜亮得出奇的那轮圆月,在此时却变得黯淡。
他身后的阴影里,老宦官再次走出,脸上挂着胸有成竹的笑。小黄门把金漆托盘举过头顶,那上面放的是一套崭新的绯袍、金带。
“这次为查案,天家唐代对天子称呼可以是天家、大家、圣人。贵人泛指世家大族,有时也可称呼天子。特赐你绯袍金带,是对李御史的恩宠。这宗案子,好办,却也难办。昨夜裴相府里的祸事,恐怕只是个开始。”宦官站在汉白玉台阶最高一级,俯瞰荒草渐生的大明宫。身边的男人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多谢公公提携。”
“无妨。”沙哑嗓音逐渐低下去,只有他能听见。
“老奴知道李御史如此为我卖命,不过是想早日与家人团聚,我已安排人去往河朔,打听你家人的下落。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即燕蓟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但如今三镇与长安不相往来,纵使如老奴这般托大,也有办不到的事。”
男人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极长,少顷,他点头。
“是,下官明白。”
他行礼后越过长廊、不知走了多久,直到看不见任何人,而眼前终于出现御史台如豆的灯光时,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接着他从怀袖中掏出一张卷轴,徐徐展开,眼睛飞速掠过所有图上所画的东西,继而合上,心中默念着什么。玉卷轴中央浮出血迹,那血迹还是新鲜的,腥气飘进风中。
数日前,千里迢迢来京城,等待被选为王妃的十个女子之中,昨夜已在宰相府中死了一个。死者尸体失踪。而连带着一起失踪的,还有同在夜宴上的画师。
***
六更,卯时。
泥墙下,两个蛇行的人正靠近一具被虫蚁啃噬的尸体。
尸体面目焦黑、如同被炭火烧过,衣服却是完好。前面个子矮小的人先靠近、绕行一周打量,又摘下面罩、靠近嗅闻,拨开尸体的手,没发现任何抓握的东西,接着目光落在泥地里的笔上。
那是只用秃了的毛笔,笔杆却是上好的湘妃竹。末端依稀刻了两个字。黑衣人在瞧清楚那只笔后,目光骤然凝聚,继而眼角泛红。
“秦叔。”
面罩下声音是不可置信。
“怎么回事,是秦叔?”
身后的人才探出头:“什么,小十三,这死尸你认识?”
面罩下的人还没来得及回应,深巷尽头忽而亮起火光。能看得清的地方、人声与马蹄杂沓,来者竟是南衙的禁军。两人立即回头,蹿进荒草丛中。然而那矮个子的又杀了个回马枪,以极快的手速,把掉在泥里的毛笔捡起来揣进衣服,才消失在黑暗中。
墓道里,黑衣人摘下面罩,前面的同伴终于回头,见对方脸上都是泪,大惊失色。
“怎么,你给南衙的人看到脸了?”
“不、不是。”小个子哽咽。
“秦叔死了。”
“秦叔是谁你倒是说啊。”赵二急了。
对方把眼泪鼻涕囫囵擦了一通,终于出声。
“平康坊的画师、秦延年。当年我来长安,就是他接济的我。我从前只会发丘,跟着他才学会的画。当年他想收我为徒,我说,我韦练命如蓬草,若是扎根,便会害死最亲近的人。果然,秦叔也死了。”
对方听得沉默,叹口气,把怀里藏的胡饼拿出来拍拍灰。
“这饼里没土,你要不吃点。”
“我不吃。”韦练把脸埋在手肘里,不到半刻就抬起头,眼睛像燎原的火光。
“方才回想,秦叔指缝里有松烟墨、可见死前尚在作画。浑身被烧得焦黑、衣裳却完好。这案子我从前在古书里见过,是借‘鬼火’杀人的法子。有人想借秦叔的死做文章,在长安城散播流言。他定是枉死的。”
“你别…韦十三!你忘了此前发过誓不再做仵作了吗!秦延年死状如此,背后的人碾死你我想必也就如同碾死虫蚁,你又何必去当憨大!更何况…”
说到这里他停顿,矮小个子的人冷笑接话。
“更何况我是个女子。”
对方不说话了,赌气背转身。听见身后的人却笑了。
“从前在魏博河朔三镇之一,阿耶从未将我当女子来养,仵作、医术、算学、武学样样都教,我样样都学。如今离开河朔来中原见了世面,才知道中原还不如魏博。”
“别骂了。”赵二终于开口:“你要做啥,我赵二从来拦不住,但唯有一句。”
“知道了,阿兄。”小个子用力拍了下他肩膀:“我若遇事,就挖个洞回来,继续当发丘中郎将。自从来长安,韦某就一直将你当阿兄。日后我若是发达、烹龙炮凤、一定少不了你。”
对方听她这
番话神色黯然,低头笑了一声。
“你那个自小订婚的郎君,或许也在长安。”
“早死了。”
她落寞一笑。
“我从乱葬岗里爬出来那年,回过舞阳村,被乱兵烧得鸡犬不留。他定然坟头草已长起三丈高,不对,连坟头也没有。”
“若是真活着呢?”
“若是真活着”,她叉腰,从墓道里望天。
“也应当已长成了如我这般冷心冷肺、只顾活命之人。那就算重逢,也不如不见。”
***
“老奴发誓,方、方才那死者手里当真攥着支画笔。”
男人面前跪着苍头老者,不停叩头。白发沾在泥里,双手由于喝酒过度而不停发抖。
他举起手比划:“这、这么长,湘妃竹的笔杆,狼毫。”
男人眯起眼,左右立即把苍头老者拎起来。他旋即低头,身后立刻搬来军中用的胡床相当于现代的马扎、展开,他就顺势坐下,大马金刀地俯身,把脸凑到老者耳边,声线如同鬼魅。
“你一个更夫,怎对宫中画具如此了解。不说实话,便将你喉咙烫哑,让你这辈子喝不了酒。”
苍头老者眼角撇下去、再撇下去。那问题像问到灵魂深处,他惭愧地捂上脸,像这问题把他最后的尊严击碎。
“实不相瞒,老奴从前是…梨园弟子。兵乱之后,因这把嗓子好,才得了打更的营生。”
这四个字说出口,周围一时静寂。
天宝年间、梨园弟子。最绝顶的乐手、最天才的舞者,会被留在长安,陪伴天子左右。可以想见,他入宫时,应当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那些如仙乐的曲调,如今依然在街头巷尾流转,只是荒腔走板,如图乐游原上的夕阳。
说完这句,老人捂脸、肩膀颤抖如筛糠。
“惭愧啊,丢人呐。我不该回长安,我就该死在剑南道……”
“罢了。”
他摆手,老人被左右搀扶起,跌跌撞撞地退下去。接着,男人起身,看向面前的尸体。绕行一周后,他拿起尸体的手仔细检查,又捻起他衣服闻了闻,最后在他身下泥土里发现了象征官位的银鱼袋。尸虫四散,周围的士卒都捂着口鼻退避,只有他镇定如常,对面如土色跟在身后的人低语。
“看手指模样、应当是常用画笔之人。但面貌被烧,不能确认是否为裴宅夜宴上走失之画师秦延年。回去后立即贴告示,从九州寻擅丹青之人,协同查案。”
“擅丹青?”
“嗯。要能画尸。”他点头,眼前浮现出方才在含元殿内、展开幅册闻到血腥味时的恶心感觉。珠帘之后尽管有层层龙脑香包裹,经年血腥还是从朝堂深处扑面而来。那个坐在天家唐代称天子为贵人、圣人或大家身边的女子,是最受宠的妃。开口时,说出的却是让他头晕目眩的话。
“那些女子就算死到一个都不剩,吾儿亦可另娶新妇。但本宫发誓,定要找到真凶。”
图册上的女子知晓等待自己的命运吗?
但他已经知晓了,起码其中一个,已经死在昨夜寅时的裴宅夜宴中,死状惨烈奇诡。光是听描述,他后颈已泛起冷汗。
半个时辰前,他刚离开御史台,就立即抓来宫中画工头子拷问,得知给本次太子纳妃的十位待选之人作小像的画师,是个叫秦延年的布衣,常住平康坊,游手好闲,却画技惊人,常年从宫中收取微薄钱款、帮画工头子代笔,而画工从中能捞到多少油水,便不得而知。他拿了这微薄钱款,便去平康坊喝酒,待喝到没有一文钱再被赶出来,如此往复。而昨夜,他好巧不巧,正去了裴相夜宴打秋风,而又在夜宴后离奇失踪,凶多吉少。
“对,我在墙上做了几号,方圆几里懂规矩的都不会扰你我的生意。”
“不错不错,崇仁坊都快成贼窝了。”对方嬉笑,接着躬身,老鼠般沿着衰草窜出去。
“唉,唉,你等等我,小十三!你别说话不算话!”
***
辰时,大明宫含元殿。
男人面色铁青地走出,身后跟着的小黄门捧着漆金托盘,直到行至远离大殿的廊下,那人才站住。他举目望天,天空渗出苍青色,而昨夜亮得出奇的那轮圆月,在此时却变得黯淡。
他身后的阴影里,老宦官再次走出,脸上挂着胸有成竹的笑。小黄门把金漆托盘举过头顶,那上面放的是一套崭新的绯袍、金带。
“这次为查案,天家唐代对天子称呼可以是天家、大家、圣人。贵人泛指世家大族,有时也可称呼天子。特赐你绯袍金带,是对李御史的恩宠。这宗案子,好办,却也难办。昨夜裴相府里的祸事,恐怕只是个开始。”宦官站在汉白玉台阶最高一级,俯瞰荒草渐生的大明宫。身边的男人沉默片刻,终于开口。
“多谢公公提携。”
“无妨。”沙哑嗓音逐渐低下去,只有他能听见。
“老奴知道李御史如此为我卖命,不过是想早日与家人团聚,我已安排人去往河朔,打听你家人的下落。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ta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即燕蓟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但如今三镇与长安不相往来,纵使如老奴这般托大,也有办不到的事。”
男人背影在月光下被拉得极长,少顷,他点头。
“是,下官明白。”
他行礼后越过长廊、不知走了多久,直到看不见任何人,而眼前终于出现御史台如豆的灯光时,才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接着他从怀袖中掏出一张卷轴,徐徐展开,眼睛飞速掠过所有图上所画的东西,继而合上,心中默念着什么。玉卷轴中央浮出血迹,那血迹还是新鲜的,腥气飘进风中。
数日前,千里迢迢来京城,等待被选为王妃的十个女子之中,昨夜已在宰相府中死了一个。死者尸体失踪。而连带着一起失踪的,还有同在夜宴上的画师。
***
六更,卯时。
泥墙下,两个蛇行的人正靠近一具被虫蚁啃噬的尸体。
尸体面目焦黑、如同被炭火烧过,衣服却是完好。前面个子矮小的人先靠近、绕行一周打量,又摘下面罩、靠近嗅闻,拨开尸体的手,没发现任何抓握的东西,接着目光落在泥地里的笔上。
那是只用秃了的毛笔,笔杆却是上好的湘妃竹。末端依稀刻了两个字。黑衣人在瞧清楚那只笔后,目光骤然凝聚,继而眼角泛红。
“秦叔。”
面罩下声音是不可置信。
“怎么回事,是秦叔?”
身后的人才探出头:“什么,小十三,这死尸你认识?”
面罩下的人还没来得及回应,深巷尽头忽而亮起火光。能看得清的地方、人声与马蹄杂沓,来者竟是南衙的禁军。两人立即回头,蹿进荒草丛中。然而那矮个子的又杀了个回马枪,以极快的手速,把掉在泥里的毛笔捡起来揣进衣服,才消失在黑暗中。
墓道里,黑衣人摘下面罩,前面的同伴终于回头,见对方脸上都是泪,大惊失色。
“怎么,你给南衙的人看到脸了?”
“不、不是。”小个子哽咽。
“秦叔死了。”
“秦叔是谁你倒是说啊。”赵二急了。
对方把眼泪鼻涕囫囵擦了一通,终于出声。
“平康坊的画师、秦延年。当年我来长安,就是他接济的我。我从前只会发丘,跟着他才学会的画。当年他想收我为徒,我说,我韦练命如蓬草,若是扎根,便会害死最亲近的人。果然,秦叔也死了。”
对方听得沉默,叹口气,把怀里藏的胡饼拿出来拍拍灰。
“这饼里没土,你要不吃点。”
“我不吃。”韦练把脸埋在手肘里,不到半刻就抬起头,眼睛像燎原的火光。
“方才回想,秦叔指缝里有松烟墨、可见死前尚在作画。浑身被烧得焦黑、衣裳却完好。这案子我从前在古书里见过,是借‘鬼火’杀人的法子。有人想借秦叔的死做文章,在长安城散播流言。他定是枉死的。”
“你别…韦十三!你忘了此前发过誓不再做仵作了吗!秦延年死状如此,背后的人碾死你我想必也就如同碾死虫蚁,你又何必去当憨大!更何况…”
说到这里他停顿,矮小个子的人冷笑接话。
“更何况我是个女子。”
对方不说话了,赌气背转身。听见身后的人却笑了。
“从前在魏博河朔三镇之一,阿耶从未将我当女子来养,仵作、医术、算学、武学样样都教,我样样都学。如今离开河朔来中原见了世面,才知道中原还不如魏博。”
“别骂了。”赵二终于开口:“你要做啥,我赵二从来拦不住,但唯有一句。”
“知道了,阿兄。”小个子用力拍了下他肩膀:“我若遇事,就挖个洞回来,继续当发丘中郎将。自从来长安,韦某就一直将你当阿兄。日后我若是发达、烹龙炮凤、一定少不了你。”
对方听她这
番话神色黯然,低头笑了一声。
“你那个自小订婚的郎君,或许也在长安。”
“早死了。”
她落寞一笑。
“我从乱葬岗里爬出来那年,回过舞阳村,被乱兵烧得鸡犬不留。他定然坟头草已长起三丈高,不对,连坟头也没有。”
“若是真活着呢?”
“若是真活着”,她叉腰,从墓道里望天。
“也应当已长成了如我这般冷心冷肺、只顾活命之人。那就算重逢,也不如不见。”
***
“老奴发誓,方、方才那死者手里当真攥着支画笔。”
男人面前跪着苍头老者,不停叩头。白发沾在泥里,双手由于喝酒过度而不停发抖。
他举起手比划:“这、这么长,湘妃竹的笔杆,狼毫。”
男人眯起眼,左右立即把苍头老者拎起来。他旋即低头,身后立刻搬来军中用的胡床相当于现代的马扎、展开,他就顺势坐下,大马金刀地俯身,把脸凑到老者耳边,声线如同鬼魅。
“你一个更夫,怎对宫中画具如此了解。不说实话,便将你喉咙烫哑,让你这辈子喝不了酒。”
苍头老者眼角撇下去、再撇下去。那问题像问到灵魂深处,他惭愧地捂上脸,像这问题把他最后的尊严击碎。
“实不相瞒,老奴从前是…梨园弟子。兵乱之后,因这把嗓子好,才得了打更的营生。”
这四个字说出口,周围一时静寂。
天宝年间、梨园弟子。最绝顶的乐手、最天才的舞者,会被留在长安,陪伴天子左右。可以想见,他入宫时,应当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那些如仙乐的曲调,如今依然在街头巷尾流转,只是荒腔走板,如图乐游原上的夕阳。
说完这句,老人捂脸、肩膀颤抖如筛糠。
“惭愧啊,丢人呐。我不该回长安,我就该死在剑南道……”
“罢了。”
他摆手,老人被左右搀扶起,跌跌撞撞地退下去。接着,男人起身,看向面前的尸体。绕行一周后,他拿起尸体的手仔细检查,又捻起他衣服闻了闻,最后在他身下泥土里发现了象征官位的银鱼袋。尸虫四散,周围的士卒都捂着口鼻退避,只有他镇定如常,对面如土色跟在身后的人低语。
“看手指模样、应当是常用画笔之人。但面貌被烧,不能确认是否为裴宅夜宴上走失之画师秦延年。回去后立即贴告示,从九州寻擅丹青之人,协同查案。”
“擅丹青?”
“嗯。要能画尸。”他点头,眼前浮现出方才在含元殿内、展开幅册闻到血腥味时的恶心感觉。珠帘之后尽管有层层龙脑香包裹,经年血腥还是从朝堂深处扑面而来。那个坐在天家唐代称天子为贵人、圣人或大家身边的女子,是最受宠的妃。开口时,说出的却是让他头晕目眩的话。
“那些女子就算死到一个都不剩,吾儿亦可另娶新妇。但本宫发誓,定要找到真凶。”
图册上的女子知晓等待自己的命运吗?
但他已经知晓了,起码其中一个,已经死在昨夜寅时的裴宅夜宴中,死状惨烈奇诡。光是听描述,他后颈已泛起冷汗。
半个时辰前,他刚离开御史台,就立即抓来宫中画工头子拷问,得知给本次太子纳妃的十位待选之人作小像的画师,是个叫秦延年的布衣,常住平康坊,游手好闲,却画技惊人,常年从宫中收取微薄钱款、帮画工头子代笔,而画工从中能捞到多少油水,便不得而知。他拿了这微薄钱款,便去平康坊喝酒,待喝到没有一文钱再被赶出来,如此往复。而昨夜,他好巧不巧,正去了裴相夜宴打秋风,而又在夜宴后离奇失踪,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