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德亨忙道:“您别瞎说,承德织造局怎么是我建的,您老眼昏花,不记得事情了?”
  阿灵阿好笑道:“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奴才附议。”
  德亨白他一眼,不再理他,疾步向前走。
  阿灵阿紧走两步就跟上了,轻松的很,无愧于他三十九岁芳龄,阿灵阿道:“过几日就是八贝勒府上大阿哥百日宴,您赏脸去吃酒啊?”
  德亨没好气道:“要是请我,八贝勒自会给我送帖子,用得着你来说。”
  阿灵阿:“八贝勒一定会给您送贴的,只是您现在是大忙人,恐无暇去吃酒,奴才这不是先问一下您的心意,好去说给八贝勒听?”
  德亨住脚,拧眉道:“你跟八贝勒好成这个样子了?还要你替他张罗百日宴,要我说,你干脆不要做理藩院尚书了,去他府上谋一个长史的职缺去吧。”
  阿灵阿对德亨的反感明显有些诧异,他只是说了一件家常事,至于引德亨这么大的反应吗?
  德亨再次跟阿灵阿道:“我等他的帖子,要是有空我就去,没空就送礼物去,不用你管。”
  说罢,不再理阿灵阿,加快脚步离开了。
  要不是因为宫内禁止奔走,他一定要跑步离开,甩这个阿灵阿远远的。
  被嫌弃的阿灵阿:……
  第156章
  德亨去罗刹庙找到伊凡, 将康熙帝要召见他和莱蒙科夫的消息告诉他。
  伊凡得知能去皇宫陛见又激动又紧张,不住可惜道:“我的假发都被烧了,哦, 不戴假发去面见皇帝,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希望皇帝陛下不要怪罪……”
  虽然没有假发,但伊凡在脸上扑了白粉, 两腮涂了两团红胭脂,还是涂的最鲜艳的大红色,穿着墨绿色燕尾服和及膝长靴,一走近一股混合着浓烈香水和汗液的怪味扑面而来,直接熏了德亨一个跟斗。
  德亨离他三丈远,让他赶紧将这一身换了去洗澡,要不然他连皇宫都进不去,德亨如此告诫道。
  莱蒙科夫也是一样, 他刚来京城那会还是四月末, 天气还没这么热,穿那么一身离得远远的, 别人还闻不到他身上的异味。
  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了,几乎到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他们两个穿这么严严实实的一身,德亨光看着就替他们热。
  德亨给他们提供了香皂、洗发药膏和牙刷牙膏,要他们将自己洗刷干净了,穿上材质轻薄的长衫和单鞋, 跟自己进宫。
  德亨道:“既然来到了中国, 穿上中国的衣裳遵守中国的礼仪, 会更能搏得好感, 我想你能认同我的话,对吗,伊凡。”
  伊凡挥挥手臂,嘟囔道:“感觉跟没穿一样,有些怪怪的,哦,当然,我当然认同,只是,素面朝天的,没有装扮,是不是太失礼了?”
  “在我们国家,如果不戴假发入宫,是会被轰出去的。”
  德亨:“我能理解你的郑重其事,这是好事儿,但是,你的假发不是被烧了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放心吧,我们的皇帝和蔼可亲,不会在意你的这点失礼的。”
  伊凡挑眉:“和蔼可亲?据我所知……”他在德亨耳边小声道,“他是个傲慢装腔作势的家伙。”
  前辈的日记几乎被他背下来了,伊凡得出了康熙帝是个装腔作势的傲慢家伙的结论。
  在欧洲,随意谈论自家和别家的君主是言论自由,在中国,显然不行。
  德亨:……
  德亨看了一下四周,见没人在附近,也没人听到伊凡的这句话,就小声警告道:“你刚才这句话叫犯上,可以给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是要拉到菜市口砍头的。”
  伊凡唬了一跳,摸着自己的脖子惊慌道:“真的假的?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德亨正色脸:“是真的,唯独在礼仪规矩这一点我不会骗你,这关系到两国的风俗差异。”
  伊凡狐疑看着他,问道:“唯独?也就是说,你有在其他方面骗我喽?”
  德亨很不文雅的给了他一个大白眼,催促道:“你再磨蹭下去,我只带莱蒙科夫进宫了?”
  伊凡忙求饶道:“别嘛,我就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嘿嘿……”
  为表礼仪上的重视,德亨带着伊凡和莱蒙科夫走棋盘街,过大清门、天安门,从午门进紫禁城,一路上,德亨给两人介绍这座有三百年历史的两朝皇宫,两人听的津津有味,莱蒙科夫只被带着去过畅春园,没有进入过紫禁城,此时听德亨讲述这座恢弘神秘的东方皇宫,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站在棋盘街上,德亨指着两边的房舍建筑,跟他们大体说了下六部衙门、宗人府、钦天监、督察院、太常寺、通政司、翰林院、太医院等国家政治机构,然后带人去了礼部,接上席文毓。
  马奇也在,他在和富宁安、马尔汉喝茶,顺便检查一下席文毓的陛见礼仪学的怎么样了。
  马奇很看好席文毓,所以事无巨细的,马奇都亲自教他。
  席文毓明显是将马奇当做自己的恩师了,站在马奇身边执弟子礼,毕恭毕敬的。
  有马奇跟富宁安通气儿,席文毓提前一天来礼部学习陛见礼仪,如今走路、磕头、行礼已经很有模样了。
  话说,这套磕头陛见的礼仪,德亨还真不会,没人教过他,他也没主动学过。
  除了每年跟着王公群臣祭祀时候的大礼,在康熙帝面前,德亨突然发现,正经的,他真没跪过几次。
  伊凡这边的礼仪,莱蒙科夫已经教过他了,他只要跟着莱蒙科夫行事就行了。
  新任户部尚书王鸿绪来到隔壁串门,见到德亨很难说他是不是在户部看到了德亨他才过来串门的就笑道:“德公爷,兴建俄罗斯学馆的钱要定多少,还要您来户部协商一下。”
  户部拨钱是大爷啊,德亨忙道:“您操心,等陛见完,我再去找您。”
  王鸿绪笑道:“您最好再去内务府样式房催一催,早日定好图纸,户部也好早日拨银。”
  说到图纸,德亨跟王鸿绪介绍伊凡道:“这位伊凡,精通绘画,他能画出他们国家的学校样式,等他陛见完,就能和样式房一起画图纸了。”
  又跟伊凡和莱蒙科夫介绍王鸿绪:“这是我们国家的财政大臣之一,此次重新建造俄罗斯学馆需要他首肯拨钱,学馆才能开建。”
  一听竟然是财政大臣,伊凡和莱蒙科夫肃然起敬,上前用见他们国家财政大臣的礼仪毕恭毕敬的给王鸿绪见礼。
  伊凡给王鸿绪做翻译,王鸿绪笑道:“看来,他们国家的财政大臣拿捏了他们国家的命脉。”
  德亨给两人翻译:“我们的财政大臣向你们问好,希望我们能早日拿到图纸。”
  伊凡当即拍着胸脯表示:“只要您需要,我会点着蜡烛连夜画完。”
  德亨给王鸿绪翻译:“他们国家的皇帝很残暴,财政大臣已经被他们的皇帝拿捏,要完全听皇帝的才信,否则就要杀头。”
  德亨自认一点都没说错啊,俄罗斯本来就是贫困的国家富强那是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彼得又一个劲儿的打仗,财政早就赤字了,他们的财政大臣要是不听话,肯定早就被杀头了啊。
  伊凡只说了短短一句,德亨却翻译了好几句,凡是听到的王鸿绪、马奇、马尔汉、富宁安等人,顿时都露出狐疑的表情。
  他们怀疑德亨是在胡说八道。
  只有席文毓将头垂的低低的,就当没看见,更没听见。
  此时他就是个瞎子聋子。
  闲话少说,德亨带上席文毓,和富宁安他们一起过大清门和天安门,在午门前和阿灵阿会和,一起进宫。
  德亨带着传播种花文化的使命感给两人讲解每一道门的作用和每一个立柱、狮子、华表所代表的意义,脚下每一块地砖所蕴誉的内涵,文臣走左道,武将走右道,中间的长条地砖一定不能走,那是只有皇帝和神祇才有资格走的天路……
  走到最高建筑太和殿前,德亨驻足,对早就惊的合不拢嘴的两人道:“如果你们此行带了国书来,康熙皇帝会在这座大殿里接待你们……”伊凡和莱蒙科夫忙在胸口画十字,脸上表情是满满的沉痛和懊悔,他们喃喃自语,声音又小又急,德亨听不真切,想来应该是在告罪和祈祷吧。
  德亨继续道:“但你们没有国书,只有西伯利亚总督加加林的信函,我们就不能在这座最宏伟同时也是代表国家最高权利最高规格的大殿里面接待你们了,请这边走,我们的皇帝在另一座宫殿里接待你们,那里同样是行使这个国家最高权利的地方……”
  如果说一开始伊凡和莱蒙科夫是带着最起码得礼仪和好奇轻松走进这座皇宫的,他们毕竟是心中有数的,因为已经有许多前辈给他们传授过经验了,他们还有德亨做向导,他们当他们是受到邀请来紫禁城做客的。
  就像参加他们国家皇帝举办的舞会和宴会一般。
  但在经过德亨的引导和讲解之后,此时,他们就变成带着满心满脸的敬畏、紧张忐忑的心情去见康熙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