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四福晋回道:“十三叔给弘晖三个讲西巡故事,孩子们都爱听,就都结伴去了。”
胤禛起身,嘴上道:“让他去教孩子,他倒是说上书了,爷去看看,你继续忙你的吧。”
四福晋起身送他:“……是。”
你要不是步履匆匆的,我就信你是真的在埋怨十三阿哥了。
四福晋送走胤禛,也没再回后罩房,而是让奴婢们将挑好的皮子给她拿来,她亲手挑出几块,并三个孩子的尺寸让人拿去匠作处那里给孩子们赶制皮甲。
胤禛赶到弘晖院子时候,胤祥就跟花果山的猴子大王似的,一只脚踩在脚踏上,一只脚伸到三尺开外,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椅子上,挥着手臂唾沫横飞的跟他面前坐在小矮绣凳上的几个小不点们眉飞色舞大说特说。
小不点们很给面子的时不时的跟两句惊讶欢呼的声效捧场,其中以某个才被拍了屁股的小子最夸张。
胤祥:“……那大虫张开血盆大口,‘哦呜’一声吼出一阵腥风,腥风刮的人面皮生疼,老十三我悍然不惧,拉起五石的硬弓搭箭就射……”
“哇哦!”某个小子瞪着亮晶晶的眼眸子惊讶赞叹出声。
其他几个小不点们立即一片清脆错落的“哇哦”声跟随,引得胤祥表演的更卖力了:“……只见那大虫躲过我的第一箭,直直的朝我老十三飞扑过来……”
“啊!”某人再次惊恐大呼。
“啊!!”一片惊呼声跟随。
站在门外听了一脚的胤禛:……
还是坐在门口的德隆看到了门外的胤禛,忙起身行礼问好。
胤祥听见动静,定睛一瞧,见是四哥来了,急忙站起身来,来到胤禛面前,笑道:“四哥,你来了怎么不打声招呼。”
胤禛无语:“我若是打了招呼,岂不是打扰了你们?”
弘昀、弘时、萨日格、依尔哈、小鸣晓几个小孩子三三两两的起身,在弘晖和德亨的带领下纷纷给胤禛行礼:“给阿玛请安。”
胤禛弯腰扶了一把最小的依尔哈,见她小脸红朴朴的,眼睛亮闪闪的,就问道:“依尔哈,你听明白你十三叔在说什么吗?”
依尔哈大声回答道:“回阿玛,十三叔在说大老斧”
依尔哈说是四岁了,实际年龄才两岁半,说话在同龄人中算是很流利了,只是有些时候咬字还不甚利索,在说“斧”这个字的时候,就有些没收住口水,喷了胤禛一脸唾沫星子。
德亨、弘晖和德隆三个都扭过脸去,就当没看到,也尽量忍住不要笑的太明显。
这可是亲闺女,一点子口水怎么了,正常,正常。
胤祥惊恐的瞪大了眼睛,他真怕四哥会给个娃娃冷脸瞧,再吓着这样的小娃娃。
谁知道,胤禛就跟没事儿人似的,放开依尔哈,拿帕子自然的擦了擦脸上的口水,说胤祥道:“我让你来教那三个春围的规矩,你倒好,给我带起孩子来了,哥哥怎么不知道你还有去天桥说书的天分呢?”
胤祥笑嘻嘻道:“这不是,四哥家的孩子们都来了吗,这样小的孩子说些正经的他们又听不懂,弟弟就说一些有趣儿的,哄他们开心罢了。”
胤禛拿手指头点他:“等你有了孩子,你还有这份耐心才好。”
胤祥嘿嘿的笑,他大婚有三四年了,府里格格倒是给他生了两个小闺女,但嫡子嫡女,还没见影儿呢,算不得有孩子。
胤禛让仆妇们把小孩子都给送回他们额娘那里去,将德亨、弘晖、德隆三个大的留下。
德亨见已经八九岁的弘昀恋恋不舍的转头,就提议道:“二阿哥比我小不了两岁,不如留下来一起听吧。”
胤禛看了眼听见德亨的提议住脚的弘昀,问道:“弘昀,你想留下来跟你的哥哥们一起听课吗?”
弘昀大喜,立即大声回道:“回阿玛,儿子想的。”
胤禛点头,道:“那你就留下来吧,注意噤声,不要扰了哥哥们听课。”
弘昀:“是,儿子遵命。”
挣脱乳母的手,小跑着回来,站在了德亨身边。
胤祥正式开始授课,给德亨几个讲行军的规矩。
不是春日狩猎的规矩,而是行军的规矩。
比如说八旗兵丁行军,不管是将军还是小卒,都要有自己的身份和站位,将军骑马,但武器、干粮、野外必要的行囊等都需要自己携带,不能让亲随或者奴才代劳;若是小卒,不能骑马,需要背着武器行囊跑步跟随,不能掉队,掉队作逃兵计……
胤祥:“所以,你们要先选定自己的身份,以及手底下丁勇的身份。你们是要做将军、参将、军尉、还是把总,你手底下的丁勇是骁骑(马甲,也就是骑兵)还是步甲(步兵),他们是做前锋军、亲军、还是护军,若是有需要,还要备上养马的马夫和打铁的铁匠,修补皮甲弓箭等修补匠……”
“你们是和富察家的儿郎一起的,一二百人得是有的,对春围来说,人数算多了,你们会由我带领,不知你们所有人是全部归为我左右一翼,还是分开来,一左翼一右翼……”
“皇上巡守令行禁止,中途不会无故停留,你们头一次行军,一开始身体可能会由不适应,或者出京后水土不服,我会给你们列出一些丸药让你们随身携带,你们当中最好能有懂医药的贴身跟随……”
“到了南苑,开始狩猎,切记有几种野兽是不能打的,一为怀孕的母兽,二为飞鸟,三为……”
胤祥说了很多,德亨三个越听面色越是凝重,这……似乎不那么简单的样子。
点灯之后,胤祥口水课授完,并没有急着休息,时间紧急,后天就出发了,他恨不能一晚上将自己的所有行军诀窍都传授给三人。
多点了几只蜡烛和火把,胤祥就着灯火将胤禛府上的盔甲展示给几人看,教给他们怎么穿戴盔甲更灵变,各个部位有什么用处,又亲自穿了一回盔甲,演示在穿盔甲状态下如何挂箭壶、如何挎刀,以及见了皇上之后如何行武将的礼仪……
不一而足。
等讲完之后,胤祥跟德隆道:“似你这样身量的少年八旗兵营中许多,给你寻摸一套新盔甲不难,难的是少弘晖和德亨这样身量的,恐要现做。”
一直陪伴旁听的胤禛开口道:“我已经吩咐人去史家胡同的匠作处,让他们连夜给两个孩子赶一套出来,要是快的话,明晌午就能有了,到时候让他们试穿一下。”
胤禛说的史家胡同的匠作处,是专属于镶白旗的匠作处,归胤禛管着,他吩咐一句,匠作处的大匠们会以最短的时间赶出两套小盔甲出来。
胤祥笑道:“四哥说明晌午就能拿到,定是能拿到的,”又对德亨三个道:“我已经让人在花园子里扎了行军帐篷,今晚你们就睡帐篷,提前感受一下吧。”
德亨/弘晖/德隆:……
您可真是尽心尽力啊。
第124章
让三个孩子在花园里搭帐篷睡泥地, 三个孩子个个都金尊玉贵夜夜高卧锦被绣床,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吃过这样的苦。
四福晋担心的大半宿没合眼,结果, 等寅时开锁开院门,她急匆匆赶到花园,站在帐篷外,听到的是三个少年正在酣睡的微声。
好吧, 这是三个正处于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年纪的少年,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甚烦恼,估计半夜打雷是不会醒一下的。
四福晋白担心了。
四福晋心中是微微的失落的,有种心无处安放的没有着落感:孩子都很好,都长大了,不需要她这个额娘担心了呢,唉。
正欲带人回去,就听见身后帐篷摩挲声响, 四福晋回头一望, 轻声笑问道:“弘晖?额娘吵醒你了?”
弘晖从帐篷里钻出来,丫鬟忙上前给他披上斗篷, 以防夜露微寒,四福晋握着他的手,热乎乎的,心就放下了。
弘晖小声笑道:“儿子这个时辰就醒的,醒来耳朵贴地听见脚步声,一听就知道是额娘来看儿子了。”
四福晋心里暖融融的, 就跟浸入温水中一般舒畅轻快, 温柔调侃道:“额娘竟不知, 我儿还有此等听声识人的本领呢?”
弘晖赧然道:“儿子从小听到大, 额娘的一声一音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弘晖,是额娘来了吗?”帐篷里,德亨发出半睡半醒的嘟囔声。
弘晖回了一句:“是,你也快起吧。”
德亨声音微弱且含糊:“不,我要等十三叔来叫我,还不到起身时辰呢……”
说着就没声息了,估计已经又睡过去了。
“给福晋请安。”另一个少年沙哑的声音响起,是德隆。
这一声请安,既有着青年声线特有的沉闷,也有少年声线尚未褪去的清澈,两种音色相互交杂,男性酣睡后独有的慵懒惬意的气息透过密闭的帐篷扩散开来,听的跟随四福晋而来的小丫鬟们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好在天色昏暗,倒是看不到她们面上的羞涩陀红。
胤禛起身,嘴上道:“让他去教孩子,他倒是说上书了,爷去看看,你继续忙你的吧。”
四福晋起身送他:“……是。”
你要不是步履匆匆的,我就信你是真的在埋怨十三阿哥了。
四福晋送走胤禛,也没再回后罩房,而是让奴婢们将挑好的皮子给她拿来,她亲手挑出几块,并三个孩子的尺寸让人拿去匠作处那里给孩子们赶制皮甲。
胤禛赶到弘晖院子时候,胤祥就跟花果山的猴子大王似的,一只脚踩在脚踏上,一只脚伸到三尺开外,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椅子上,挥着手臂唾沫横飞的跟他面前坐在小矮绣凳上的几个小不点们眉飞色舞大说特说。
小不点们很给面子的时不时的跟两句惊讶欢呼的声效捧场,其中以某个才被拍了屁股的小子最夸张。
胤祥:“……那大虫张开血盆大口,‘哦呜’一声吼出一阵腥风,腥风刮的人面皮生疼,老十三我悍然不惧,拉起五石的硬弓搭箭就射……”
“哇哦!”某个小子瞪着亮晶晶的眼眸子惊讶赞叹出声。
其他几个小不点们立即一片清脆错落的“哇哦”声跟随,引得胤祥表演的更卖力了:“……只见那大虫躲过我的第一箭,直直的朝我老十三飞扑过来……”
“啊!”某人再次惊恐大呼。
“啊!!”一片惊呼声跟随。
站在门外听了一脚的胤禛:……
还是坐在门口的德隆看到了门外的胤禛,忙起身行礼问好。
胤祥听见动静,定睛一瞧,见是四哥来了,急忙站起身来,来到胤禛面前,笑道:“四哥,你来了怎么不打声招呼。”
胤禛无语:“我若是打了招呼,岂不是打扰了你们?”
弘昀、弘时、萨日格、依尔哈、小鸣晓几个小孩子三三两两的起身,在弘晖和德亨的带领下纷纷给胤禛行礼:“给阿玛请安。”
胤禛弯腰扶了一把最小的依尔哈,见她小脸红朴朴的,眼睛亮闪闪的,就问道:“依尔哈,你听明白你十三叔在说什么吗?”
依尔哈大声回答道:“回阿玛,十三叔在说大老斧”
依尔哈说是四岁了,实际年龄才两岁半,说话在同龄人中算是很流利了,只是有些时候咬字还不甚利索,在说“斧”这个字的时候,就有些没收住口水,喷了胤禛一脸唾沫星子。
德亨、弘晖和德隆三个都扭过脸去,就当没看到,也尽量忍住不要笑的太明显。
这可是亲闺女,一点子口水怎么了,正常,正常。
胤祥惊恐的瞪大了眼睛,他真怕四哥会给个娃娃冷脸瞧,再吓着这样的小娃娃。
谁知道,胤禛就跟没事儿人似的,放开依尔哈,拿帕子自然的擦了擦脸上的口水,说胤祥道:“我让你来教那三个春围的规矩,你倒好,给我带起孩子来了,哥哥怎么不知道你还有去天桥说书的天分呢?”
胤祥笑嘻嘻道:“这不是,四哥家的孩子们都来了吗,这样小的孩子说些正经的他们又听不懂,弟弟就说一些有趣儿的,哄他们开心罢了。”
胤禛拿手指头点他:“等你有了孩子,你还有这份耐心才好。”
胤祥嘿嘿的笑,他大婚有三四年了,府里格格倒是给他生了两个小闺女,但嫡子嫡女,还没见影儿呢,算不得有孩子。
胤禛让仆妇们把小孩子都给送回他们额娘那里去,将德亨、弘晖、德隆三个大的留下。
德亨见已经八九岁的弘昀恋恋不舍的转头,就提议道:“二阿哥比我小不了两岁,不如留下来一起听吧。”
胤禛看了眼听见德亨的提议住脚的弘昀,问道:“弘昀,你想留下来跟你的哥哥们一起听课吗?”
弘昀大喜,立即大声回道:“回阿玛,儿子想的。”
胤禛点头,道:“那你就留下来吧,注意噤声,不要扰了哥哥们听课。”
弘昀:“是,儿子遵命。”
挣脱乳母的手,小跑着回来,站在了德亨身边。
胤祥正式开始授课,给德亨几个讲行军的规矩。
不是春日狩猎的规矩,而是行军的规矩。
比如说八旗兵丁行军,不管是将军还是小卒,都要有自己的身份和站位,将军骑马,但武器、干粮、野外必要的行囊等都需要自己携带,不能让亲随或者奴才代劳;若是小卒,不能骑马,需要背着武器行囊跑步跟随,不能掉队,掉队作逃兵计……
胤祥:“所以,你们要先选定自己的身份,以及手底下丁勇的身份。你们是要做将军、参将、军尉、还是把总,你手底下的丁勇是骁骑(马甲,也就是骑兵)还是步甲(步兵),他们是做前锋军、亲军、还是护军,若是有需要,还要备上养马的马夫和打铁的铁匠,修补皮甲弓箭等修补匠……”
“你们是和富察家的儿郎一起的,一二百人得是有的,对春围来说,人数算多了,你们会由我带领,不知你们所有人是全部归为我左右一翼,还是分开来,一左翼一右翼……”
“皇上巡守令行禁止,中途不会无故停留,你们头一次行军,一开始身体可能会由不适应,或者出京后水土不服,我会给你们列出一些丸药让你们随身携带,你们当中最好能有懂医药的贴身跟随……”
“到了南苑,开始狩猎,切记有几种野兽是不能打的,一为怀孕的母兽,二为飞鸟,三为……”
胤祥说了很多,德亨三个越听面色越是凝重,这……似乎不那么简单的样子。
点灯之后,胤祥口水课授完,并没有急着休息,时间紧急,后天就出发了,他恨不能一晚上将自己的所有行军诀窍都传授给三人。
多点了几只蜡烛和火把,胤祥就着灯火将胤禛府上的盔甲展示给几人看,教给他们怎么穿戴盔甲更灵变,各个部位有什么用处,又亲自穿了一回盔甲,演示在穿盔甲状态下如何挂箭壶、如何挎刀,以及见了皇上之后如何行武将的礼仪……
不一而足。
等讲完之后,胤祥跟德隆道:“似你这样身量的少年八旗兵营中许多,给你寻摸一套新盔甲不难,难的是少弘晖和德亨这样身量的,恐要现做。”
一直陪伴旁听的胤禛开口道:“我已经吩咐人去史家胡同的匠作处,让他们连夜给两个孩子赶一套出来,要是快的话,明晌午就能有了,到时候让他们试穿一下。”
胤禛说的史家胡同的匠作处,是专属于镶白旗的匠作处,归胤禛管着,他吩咐一句,匠作处的大匠们会以最短的时间赶出两套小盔甲出来。
胤祥笑道:“四哥说明晌午就能拿到,定是能拿到的,”又对德亨三个道:“我已经让人在花园子里扎了行军帐篷,今晚你们就睡帐篷,提前感受一下吧。”
德亨/弘晖/德隆:……
您可真是尽心尽力啊。
第124章
让三个孩子在花园里搭帐篷睡泥地, 三个孩子个个都金尊玉贵夜夜高卧锦被绣床,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吃过这样的苦。
四福晋担心的大半宿没合眼,结果, 等寅时开锁开院门,她急匆匆赶到花园,站在帐篷外,听到的是三个少年正在酣睡的微声。
好吧, 这是三个正处于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年纪的少年,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没甚烦恼,估计半夜打雷是不会醒一下的。
四福晋白担心了。
四福晋心中是微微的失落的,有种心无处安放的没有着落感:孩子都很好,都长大了,不需要她这个额娘担心了呢,唉。
正欲带人回去,就听见身后帐篷摩挲声响, 四福晋回头一望, 轻声笑问道:“弘晖?额娘吵醒你了?”
弘晖从帐篷里钻出来,丫鬟忙上前给他披上斗篷, 以防夜露微寒,四福晋握着他的手,热乎乎的,心就放下了。
弘晖小声笑道:“儿子这个时辰就醒的,醒来耳朵贴地听见脚步声,一听就知道是额娘来看儿子了。”
四福晋心里暖融融的, 就跟浸入温水中一般舒畅轻快, 温柔调侃道:“额娘竟不知, 我儿还有此等听声识人的本领呢?”
弘晖赧然道:“儿子从小听到大, 额娘的一声一音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弘晖,是额娘来了吗?”帐篷里,德亨发出半睡半醒的嘟囔声。
弘晖回了一句:“是,你也快起吧。”
德亨声音微弱且含糊:“不,我要等十三叔来叫我,还不到起身时辰呢……”
说着就没声息了,估计已经又睡过去了。
“给福晋请安。”另一个少年沙哑的声音响起,是德隆。
这一声请安,既有着青年声线特有的沉闷,也有少年声线尚未褪去的清澈,两种音色相互交杂,男性酣睡后独有的慵懒惬意的气息透过密闭的帐篷扩散开来,听的跟随四福晋而来的小丫鬟们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好在天色昏暗,倒是看不到她们面上的羞涩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