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康熙帝让托合齐快回话。
托合齐言简意赅,不掺杂任何感情的表述昨晚事实经过:
“昨夜宵禁伊始,辅国公德亨带领侍卫二十五人及太医院太医一人于东大街飞马疾驰,巡街步兵四十余人将其拦截,相互争执不下,欲以骑兵冲锋军阵之时,銮仪卫侍卫、蒙古副都统隆科多出现,隆科多言语傲慢,行为狂悖,驾马撞飞参领石柯奇,后带着德亨及其侍卫仆从疾驰向四贝勒府而去……”
“臣接到令报,立即点步兵二百人去四贝勒府拿人,贝勒府大格格阻挠,半个时辰之后,隆科多掳太医院王太医而至,大格格放隆科多进府,半刻钟后,隆科多与德亨来到府门,与大格格一起,与臣对峙至凌晨,直至皇上派遣太医赶到四贝勒府。臣当差有失,惶恐莫名,宵禁初解,不敢稍有耽搁,即刻来回,请皇上降罪。”
说罢,脱帽,郑重放在正前方,另一只立着的膝盖也跪了下来,额头触地,行了跪拜大礼。
旁听的太子和众位皇子们表情不一,有的玩味,有的惊讶,有的出神,有的茫然……
胤禩就是出神的那个。
他也就是一天不在京城,那小子就又搞事了?
他就不能消停一天两天的吗?
他额娘不是快生了?
他就一刻都闲不住吗?!
康熙帝亲手托着托合齐的胳膊肘将他托起来,还捡了他的帽子放在他的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道:“你做的很好。”
托合齐感激涕零,又再次跪下与康熙帝请罪:“皇孙弘晖疟疾病重乃是实情,臣阻挠皇孙进医,罪该万死,若是皇孙有任何闪失,臣、臣……”
托合齐伏地而大哭。
康熙帝去扶他的手僵硬了一下,转动身体的动作似是迟缓了许多,还未等他说话
“报!”
梁九功急匆匆将一个急速而来的小太监带至廊下,面带欣喜回禀道:“皇上,皇上,弘晖阿哥醒了!”
康熙帝大喜:“果真?救回来了?”
梁九功喜道:“救回来了,王太医先到,稳住了弘晖阿哥的病情,周太医后到,与王太医一起,合力救回了弘晖阿哥……”
康熙帝止住了梁九功的喋喋不休,让那个报信的小太监回话。
小太监一五一十的将他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和梁九功说的大差不差,其中凶险,康熙帝这个听的人也觉心中惊悸。
昨夜,弘晖的病情,应该是及其凶险的,以至于,先被隆科多“掳”到的王太医都有些束手,还是周太医到了,两人才将弘晖给救回来。
也有可能,是王太医先将弘晖给救回来了,后到的周太医只是查缺补漏而已……
这样的话,那隆科多,虽然行事狂肆,但事发突然,事情紧急,也的确是救了弘晖的命。
他虽然不缺孙子,但孙子能好好活着,自然是活着更有福气。
康熙帝将憋了一晚上的郁气长长舒出来,伸手将已经不哭了的托合齐给拽起来,拍着他的臂膀高兴道:“托合齐,朕的皇孙性命保住了,你不用请罪了哈哈哈哈。”
托合齐:“……恭喜皇上。”
康熙帝“嗯”了一声,在椅子上坐下,突然问道:“隆科多呢?他可来畅春园请罪来了?”
这……
众人面面相觑。
托合齐带着莫名的语气回答道:“禀皇上,据臣所知,隆科多与臣前后脚,应是送了请罪折子来了畅春园。”
康熙帝不妨昨夜才和隆科多起冲突的托合齐居然替隆科多说话,心里认为他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同时,又心道:朕将京城提督九门的差事交给他,果然是英明正确的选择。
让人将隆科多的请罪折子送上来,康熙帝看完折子,面上哭笑不得,同时,又对某个“胆大包天”的幼童头疼不已。
德亨,很该问罪,但又要该怎么问罪呢?
康熙帝御极四十余载,还真的没有问罪过一个小小孩童呢。
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做出什么事情呢?
他亲手封的那个就能。
可真让人头疼!
康熙帝:“……朕先回京一趟,太子,你先行一步去到热河,替朕会见诸蒙古王公。”
胤礽:“儿臣领命。”
只是让太子先行,直郡王和胤禩、胤祥和胤禵三位阿哥自是要伴驾回京,胤禑胤禄两个年纪还小,就在畅春园等候。
康熙帝没从日常走的西直门入,而是不顾众皇子和大臣的阻挠,绕道安定门,从安定门来到了四贝勒府后的那个大坑旁。
仔细巡查过后,康熙帝下旨:“史温达,限你五日之内将京城所有大坑都清理出来,京城若是疟疾肆虐,朕拿你问罪。”
史温达忙应下:“臣领命。”
然后战战兢兢的去和已经赶到的左右侍郎们去商议如何清理这些蚊虫飞舞的大坑才能更安全更有效了。
总不能为了清理这些大坑,他们工部的人自己先得了疟疾吧?
还得要太医院协助才行,唉,听说那个小国公手里有金鸡纳霜神药,好歹他之前也是对他大舅松手过的,不知道他要是去讨要的话,会不会匀他一些出来?
正在史温达心里七想八想的时候,康熙帝已经来到了四贝勒府门前,着侍卫去敲门了。
疟疾是强传染病,但传染途径靠的是蚊虫叮咬,而不是呼吸、津液等近距离接触,所以,四福晋和赵香艾都不让德亨进入弘晖的卧室,但并不阻止他在外头院子里等着。
现在,康熙帝自是也能进入孙子的院子的。
四福晋带领奴才仆妇们在二门内跪迎康熙帝。
康熙帝见她发丝虽然一丝不苟带着明显新梳理过的痕迹但两鬓,竟隐隐见斑白之色,心下感佩同时,又有些怆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生母,他当年出痘的时候,比弘晖的年纪还要小,在他生死一线的时候,他的皇额娘,是不是也像四福晋一样,为他殚心竭虑忧思难眠一夜白头?
康熙帝瞥了一眼跪在人群中的两小只,怅然道:“平身吧。弘晖怎么样了?”
四福晋面露微笑:“刚才又醒了一回,已经会说话了,用了半碗米粥,吃了药,又重新睡下了。”
康熙帝:“好,能说话能进食就是好征兆,弘晖一定能好起来的,老四不在,你打理贝勒府,辛苦了。”
四福晋恭敬道:“儿媳不敢言苦,谢汗阿玛体恤。”
康熙帝见整个府邸挂满了艾草柏叶等熏赶蚊虫的药草,走过的道路上也撒着白色的石灰,一些花草树木有新拔除的痕迹,知道贝勒府已经最大限度的杜绝蚊虫进入。
以至于他自从进入贝勒府之后,都没有见到一只能飞的飞虫。
看那石灰的厚度,擅于攀爬的虫豸也不会太多。
康熙帝吩咐侍卫道:“从内务府调拨足量熏杀蚊虫的草药和石灰给贝勒府,务必确保府里不会有其他人再受蚊虫滋扰,传染疟疾。”
侍卫自是领命而去。
四福晋跪谢叩首,感激不尽。
贝勒府里的所有存货已经都被她用完了,康熙帝不赐下,她也会派奴才去购买,如今有赐下,自是最好。
远远看过弘晖之后,康熙帝来到了贝勒府正殿,让所有人退去偏殿:“德亨,你留下来。”
这个时候,有侍卫来报:“隆科多求见。”
康熙帝:“让他在外候着。”
众人鱼贯退下,卓克陀达磨磨蹭蹭一步三回头的跟着人群向外走,回首的眸子里是满满的担忧。
康熙帝看到了,开口道:“是大格格吧?你也留下。”
四福晋忙站到女儿前头,开口道:“汗阿玛,卓尔她……”
康熙帝不待她说完,就挥挥手,梁九功躬身来到四福晋面前,低头道:“四福晋,您请……”
四福晋只好眼含担忧的退下了。
卓克陀达深吸一口气,来到德亨身边,跪下,郑重行礼:“孙女卓克陀达叩拜汗玛法,汗玛法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亨也跟着跪下,叩首道:“辅国公德亨叩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没理德亨,而是吩咐梁九功道:“找个跪褥给大格格垫着。”
梁九功去找那个什么跪褥去了,德亨腹诽:您这多此一举给跪褥的行为,是赏还是罚呢?
就是垫着褥子,还不是跪着呢吗?
康熙帝面色温煦的问卓克陀达:“哪年生人?”
卓克陀达:“禀汗玛法,卓尔是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人。”
康熙帝:“康熙三十四年……再过一个月,就十二岁了,是个大姑娘了。”
卓尔笑吟吟回道:“是的呢,卓尔已经帮着嫡额娘打理府邸了。”
康熙帝对梁九功惊叹道:“已经帮着四福晋打理府邸了,真是个能干的格格。”
梁九功满脸陪笑,道:“是是是,大格格可是能干。”
托合齐言简意赅,不掺杂任何感情的表述昨晚事实经过:
“昨夜宵禁伊始,辅国公德亨带领侍卫二十五人及太医院太医一人于东大街飞马疾驰,巡街步兵四十余人将其拦截,相互争执不下,欲以骑兵冲锋军阵之时,銮仪卫侍卫、蒙古副都统隆科多出现,隆科多言语傲慢,行为狂悖,驾马撞飞参领石柯奇,后带着德亨及其侍卫仆从疾驰向四贝勒府而去……”
“臣接到令报,立即点步兵二百人去四贝勒府拿人,贝勒府大格格阻挠,半个时辰之后,隆科多掳太医院王太医而至,大格格放隆科多进府,半刻钟后,隆科多与德亨来到府门,与大格格一起,与臣对峙至凌晨,直至皇上派遣太医赶到四贝勒府。臣当差有失,惶恐莫名,宵禁初解,不敢稍有耽搁,即刻来回,请皇上降罪。”
说罢,脱帽,郑重放在正前方,另一只立着的膝盖也跪了下来,额头触地,行了跪拜大礼。
旁听的太子和众位皇子们表情不一,有的玩味,有的惊讶,有的出神,有的茫然……
胤禩就是出神的那个。
他也就是一天不在京城,那小子就又搞事了?
他就不能消停一天两天的吗?
他额娘不是快生了?
他就一刻都闲不住吗?!
康熙帝亲手托着托合齐的胳膊肘将他托起来,还捡了他的帽子放在他的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道:“你做的很好。”
托合齐感激涕零,又再次跪下与康熙帝请罪:“皇孙弘晖疟疾病重乃是实情,臣阻挠皇孙进医,罪该万死,若是皇孙有任何闪失,臣、臣……”
托合齐伏地而大哭。
康熙帝去扶他的手僵硬了一下,转动身体的动作似是迟缓了许多,还未等他说话
“报!”
梁九功急匆匆将一个急速而来的小太监带至廊下,面带欣喜回禀道:“皇上,皇上,弘晖阿哥醒了!”
康熙帝大喜:“果真?救回来了?”
梁九功喜道:“救回来了,王太医先到,稳住了弘晖阿哥的病情,周太医后到,与王太医一起,合力救回了弘晖阿哥……”
康熙帝止住了梁九功的喋喋不休,让那个报信的小太监回话。
小太监一五一十的将他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出来,和梁九功说的大差不差,其中凶险,康熙帝这个听的人也觉心中惊悸。
昨夜,弘晖的病情,应该是及其凶险的,以至于,先被隆科多“掳”到的王太医都有些束手,还是周太医到了,两人才将弘晖给救回来。
也有可能,是王太医先将弘晖给救回来了,后到的周太医只是查缺补漏而已……
这样的话,那隆科多,虽然行事狂肆,但事发突然,事情紧急,也的确是救了弘晖的命。
他虽然不缺孙子,但孙子能好好活着,自然是活着更有福气。
康熙帝将憋了一晚上的郁气长长舒出来,伸手将已经不哭了的托合齐给拽起来,拍着他的臂膀高兴道:“托合齐,朕的皇孙性命保住了,你不用请罪了哈哈哈哈。”
托合齐:“……恭喜皇上。”
康熙帝“嗯”了一声,在椅子上坐下,突然问道:“隆科多呢?他可来畅春园请罪来了?”
这……
众人面面相觑。
托合齐带着莫名的语气回答道:“禀皇上,据臣所知,隆科多与臣前后脚,应是送了请罪折子来了畅春园。”
康熙帝不妨昨夜才和隆科多起冲突的托合齐居然替隆科多说话,心里认为他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同时,又心道:朕将京城提督九门的差事交给他,果然是英明正确的选择。
让人将隆科多的请罪折子送上来,康熙帝看完折子,面上哭笑不得,同时,又对某个“胆大包天”的幼童头疼不已。
德亨,很该问罪,但又要该怎么问罪呢?
康熙帝御极四十余载,还真的没有问罪过一个小小孩童呢。
一个七岁的孩童能做出什么事情呢?
他亲手封的那个就能。
可真让人头疼!
康熙帝:“……朕先回京一趟,太子,你先行一步去到热河,替朕会见诸蒙古王公。”
胤礽:“儿臣领命。”
只是让太子先行,直郡王和胤禩、胤祥和胤禵三位阿哥自是要伴驾回京,胤禑胤禄两个年纪还小,就在畅春园等候。
康熙帝没从日常走的西直门入,而是不顾众皇子和大臣的阻挠,绕道安定门,从安定门来到了四贝勒府后的那个大坑旁。
仔细巡查过后,康熙帝下旨:“史温达,限你五日之内将京城所有大坑都清理出来,京城若是疟疾肆虐,朕拿你问罪。”
史温达忙应下:“臣领命。”
然后战战兢兢的去和已经赶到的左右侍郎们去商议如何清理这些蚊虫飞舞的大坑才能更安全更有效了。
总不能为了清理这些大坑,他们工部的人自己先得了疟疾吧?
还得要太医院协助才行,唉,听说那个小国公手里有金鸡纳霜神药,好歹他之前也是对他大舅松手过的,不知道他要是去讨要的话,会不会匀他一些出来?
正在史温达心里七想八想的时候,康熙帝已经来到了四贝勒府门前,着侍卫去敲门了。
疟疾是强传染病,但传染途径靠的是蚊虫叮咬,而不是呼吸、津液等近距离接触,所以,四福晋和赵香艾都不让德亨进入弘晖的卧室,但并不阻止他在外头院子里等着。
现在,康熙帝自是也能进入孙子的院子的。
四福晋带领奴才仆妇们在二门内跪迎康熙帝。
康熙帝见她发丝虽然一丝不苟带着明显新梳理过的痕迹但两鬓,竟隐隐见斑白之色,心下感佩同时,又有些怆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生母,他当年出痘的时候,比弘晖的年纪还要小,在他生死一线的时候,他的皇额娘,是不是也像四福晋一样,为他殚心竭虑忧思难眠一夜白头?
康熙帝瞥了一眼跪在人群中的两小只,怅然道:“平身吧。弘晖怎么样了?”
四福晋面露微笑:“刚才又醒了一回,已经会说话了,用了半碗米粥,吃了药,又重新睡下了。”
康熙帝:“好,能说话能进食就是好征兆,弘晖一定能好起来的,老四不在,你打理贝勒府,辛苦了。”
四福晋恭敬道:“儿媳不敢言苦,谢汗阿玛体恤。”
康熙帝见整个府邸挂满了艾草柏叶等熏赶蚊虫的药草,走过的道路上也撒着白色的石灰,一些花草树木有新拔除的痕迹,知道贝勒府已经最大限度的杜绝蚊虫进入。
以至于他自从进入贝勒府之后,都没有见到一只能飞的飞虫。
看那石灰的厚度,擅于攀爬的虫豸也不会太多。
康熙帝吩咐侍卫道:“从内务府调拨足量熏杀蚊虫的草药和石灰给贝勒府,务必确保府里不会有其他人再受蚊虫滋扰,传染疟疾。”
侍卫自是领命而去。
四福晋跪谢叩首,感激不尽。
贝勒府里的所有存货已经都被她用完了,康熙帝不赐下,她也会派奴才去购买,如今有赐下,自是最好。
远远看过弘晖之后,康熙帝来到了贝勒府正殿,让所有人退去偏殿:“德亨,你留下来。”
这个时候,有侍卫来报:“隆科多求见。”
康熙帝:“让他在外候着。”
众人鱼贯退下,卓克陀达磨磨蹭蹭一步三回头的跟着人群向外走,回首的眸子里是满满的担忧。
康熙帝看到了,开口道:“是大格格吧?你也留下。”
四福晋忙站到女儿前头,开口道:“汗阿玛,卓尔她……”
康熙帝不待她说完,就挥挥手,梁九功躬身来到四福晋面前,低头道:“四福晋,您请……”
四福晋只好眼含担忧的退下了。
卓克陀达深吸一口气,来到德亨身边,跪下,郑重行礼:“孙女卓克陀达叩拜汗玛法,汗玛法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亨也跟着跪下,叩首道:“辅国公德亨叩拜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帝没理德亨,而是吩咐梁九功道:“找个跪褥给大格格垫着。”
梁九功去找那个什么跪褥去了,德亨腹诽:您这多此一举给跪褥的行为,是赏还是罚呢?
就是垫着褥子,还不是跪着呢吗?
康熙帝面色温煦的问卓克陀达:“哪年生人?”
卓克陀达:“禀汗玛法,卓尔是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人。”
康熙帝:“康熙三十四年……再过一个月,就十二岁了,是个大姑娘了。”
卓尔笑吟吟回道:“是的呢,卓尔已经帮着嫡额娘打理府邸了。”
康熙帝对梁九功惊叹道:“已经帮着四福晋打理府邸了,真是个能干的格格。”
梁九功满脸陪笑,道:“是是是,大格格可是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