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隆科多对着托合齐冷笑一声,对德亨和卓克陀达道:“走,舅玛法带你们去休息。关府门。”
  厚重的红漆大门在托合齐眼皮子底下慢慢合拢,将托合齐阴鸷的视线隔绝在外。
  康熙帝派来的这个周太医,和王太医一样,都是曾经医治过康熙帝疟疾的太医。
  加上一个专攻妇儿的赵香艾在旁提醒辅助,在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弘晖终于翕动眼皮子,唤了声:“额娘。”
  然后又沉沉睡去。
  四福晋欣喜若狂,干涩的眼睛也可以放肆的流出泪水,尽情的发泄这一天一夜的恐惧和不安了。
  新的一天开始,德亨和隆科多,也要开始迎接属于他们的麻烦了。
  第87章
  宵禁一结束, 托合齐就飞马奔向畅春园,跟他前后脚的,还有隆科多的“请罪”折子。
  昨夜, 康熙帝睡得极不踏实,一合眼就是些牛鬼蛇神的怪梦,半夜醒了两三回,干脆就不睡了, 叫了新充任的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王之枢来给他讲经听。
  深夜正在好眠的王之枢:啧,怪不得前辈升官升的这么快,原来是用命换来的。
  伴驾给皇帝讲书不仅耗学识,他还耗命呐!
  卯时一到,西洋自鸣钟自动报时,王之枢停住声音,听睁开眼睛的康熙帝示下。
  康熙帝看了眼外头早已破晓的日光, 唤道:“魏珠。”
  梁九功进来, 回禀道:“皇上,魏珠还在园门等消息。”
  康熙帝“啊”了一声, 道:“是朕等着急了,才开宵禁,报消息还得等些时候。”
  梁九功:“是。”
  康熙帝又无奈道:“老四还在外疏浚河道,他的嫡子却在京中得了疟疾……希望朕派的太医能去的及时。”
  疟疾是前期潜伏后期爆发突然又猛烈的疫病,有那身子骨弱的,都等不到救治, 几个呼吸就……
  弘晖的身子骨应该没那么弱吧?
  可是没有这个孩子身子骨弱的传言呐, 他倒是听说这孩子时不时的就和那个德亨出去玩耍, 这样欢实, 身子骨应该很强健才是。
  希望他能挺过来。
  老四不在家,难为四福晋了。
  康熙帝百思不得其解:“京城重地,贝勒府也不是什么污秽之地,弘晖这孩子怎么就得了疟疾呢?”
  疟疾主要靠蚊虫叮咬得病,他可不信贝勒府是有机会滋生能够传播疟疾的蚊虫的地方。
  梁九功也纳闷,猜测道:“许是弘晖阿哥闲不住,出府游玩的时候被蚊虫叮咬了吧?”
  一直在低头装鹌鹑的王之枢突然道:“这个,微臣许能猜测一二,只是不知准不准。”
  康熙帝在地上踱着步活动腿脚,听到这话就砖头对王之枢道:“说来听听?”
  文人、尤其是汉臣说话就是这样,有七八分把握的事情,非得说成两三分,若是说不准,或者有了纰漏,就跟他无关了。
  甚是狡猾。
  王之枢道:“微臣若未记错,四贝勒府应该在永定门内东侧,那边城墙跟下有一个聚水排水的大坑,这种大坑,内城四个角各有一个,另辅小坑不等,这大坑势低,功用是暂时存聚城内积水、民用污水等,或下渗或流排到外金水河……”
  梁九功道:“您说的这些,咱们都知道,这跟弘晖阿哥的疟疾有什么关联呢?”
  少废话,说重点!
  王之枢看了眼康熙帝,觉着铺垫的差不多了,就说重点,道:“今春八门之外灾民聚众祈食,很有些灾民,通过八门城门,进入到内城,他们受步兵衙门管束,只在内城边缘乞讨,但风餐露宿,吃喝拉撒都在城墙根下,这……污秽之物都抛在这些大坑小坑当中,天气疏朗清寒之时倒也无妨,如今炎炎盛夏,又加雨水滋养,这蚊虫,自是比往年要更毒辣几分。”
  王之枢说的委婉了。
  其实是这些灾民在城内捕捉猫狗雀鸟等牲畜为食,宰杀之后的尸体杂物等都抛在了那些个大坑中,更甚至,有些没有挨过病痛死去的灾民,也是抛尸在那里,然后等待步兵衙门的人去收尸。
  康熙帝脸色顿时阴沉如水,王之枢没有说出口的话,他都猜到了。
  梁九功急忙道:“老奴记得,每年春末夏初之时,工部都会派人去清理这些大坑,好预防夏涝,您是说,今年工部…懈怠,没有去清理这些大坑吗?”
  王之枢低头苦笑道:“您说笑了,这些大坑岂止是今年没有清理,据臣所知,去年、乃至前年,这些大坑就没有彻底清理过了。”
  梁九功倒吸一口凉气,问到:“王侍讲如何知道的这般清楚?”
  王之枢:“臣家就住在宣武门外菜市口,这两年每到盛夏,受大坑之苦深矣。”
  王之枢是汉臣,汉臣一般都会居住在南城靠近城门的片区,就是为了进城上班能少走一些路。
  当初购买宅子的时候,王之枢运气爆棚抢到了宣武门外的民宅,现在确是深受其扰。
  苦不堪言。
  这也是他方才为什么敢不在皇帝询问的情况下开口说话的最大因由。
  若是能解决这个大坑问题就最好了,谁家还没有孩子了?
  这可是疟疾啊!
  皇孙有皇帝派去的太医贴身诊治,他们家的孩子可没这样好的就医条件。
  梁九功看了眼面色不辨喜怒的皇帝,深深低下了头,心道,工部这是流年不利啊,第三次了,今年工部已经是第三次出问题了。
  这大坑三年没清理,前两年没出问题一来是雨水不多,侥天之幸,二来,去年和前年也没灾民进城霍霍?
  这不,今年就厚积薄发,来了个大的。
  康熙帝:“宣工部尚书史温达。”
  梁九功躬身应道:“是。”
  梁九功和一个通报的小太监撞了脸,他脚步不停,听见小太监跪报:“太子等众皇子给皇上请安来了……”
  梁九功出了澹宁居,抬头就发现太子和直郡王以及被点名随驾西巡避暑的众皇子们已经在围房这边等着皇上召见。
  梁九功只是朝众皇子那边看了一眼,脚步都没停一下就去安排人宣工部尚书来见驾去了。
  从梁九功那一眼以及他的神色,胤礽心道应该是又出事了,只不知道,这个“事”儿,会不会又是和他有关。
  只是在心里打了个转儿,胤礽不再等小太监来回话,自己抬脚朝正殿走去。
  直郡王胤禔亦是抬脚跟上。
  大哥可以去和太子较劲,似是胤禩、胤祥、胤禵这等年少皇子,可就不敢跟上去了,胤禑胤禄兄弟两个更是噤若寒蝉的站在角落里,既没有跟上,也没有和胤禩等兄弟站在一起。
  胤禩等都是今年点名随驾去热河避暑的,原本定的是今天启程,所以他们昨天就到了畅春园,行装也都打点好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临时出了什么事儿,会不会影响皇父的行程。
  圣踪何等神秘威严,所以昨晚四福晋来畅春园求救之事,胤禩等皇子皆不知。
  自也是不知道,某人胆大包天的闯祸了。
  太子和大阿哥刚进去没一会,小太监来报:“皇上请众位阿哥去见驾。”
  胤禩等稍整衣裳,结伴去了澹宁居。
  托合齐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他是步军统领,有不经宣可见圣驾的资格,所以,隆科多的请罪折子送去了内阁,托合齐却是直接来到了澹宁居。
  澹宁居内,新上任才两个多月的工部满尚书、原左都御史就是那个当朝以福顺与民争利案涉及宗室辅国公德亨,应由宗人府受理案件而不是他们督察院,最后与宗人府同理福顺案件的那个左都御史史温达跪在地上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冒苦水:
  天王菩萨,他到底是接手了怎样一个工部啊!
  史温达接手工部的时候已经是三月末,京城已经是初夏了。
  之前工部以河工艰难为由侵欺钱粮,数目重大,牵连甚广,以至工部满汉尚书、满汉左右侍郎全都折戟,覆巢之下被摔碎的蛋卵更是不知凡几,是以史温达接手的几乎是一个全新但又腐烂的工部。
  光理清这里面的烂账、分辨忠奸、填补底层官员空缺、以及维持整个工部运作不停摆就耗费了史温达几乎全部的精力,他这两个月差不多吃睡都在工部,哪里还能去想什么清理大坑的事情?
  这不,果然出事了!
  康熙帝也知道史温达的难处,所以,他让史温达站起来回话。
  史温达抹了把额头的细汗,道:“谢皇上。”
  拾起帽子起身,躬腰站到了皇子们的对立边列。
  托合齐就是这个时候请见的,带他来的,就是天不亮就等在畅春园牌楼处的魏珠。
  托合齐风尘仆仆,憔悴不已,看着一夜没睡的样子。
  这也正常,他干的就是统领京城治安的活计,昨晚康熙帝还特地批了条子给领班侍卫和周太医去敲城门,托合齐若是一夜好眠精神抖擞的样子,康熙帝才会怀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