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事实证明,他不累,且乐在其中。或许是离了京,天地开阔,裴彧比在京中还更放肆些许。
昨儿个来了月事,她还松了口气。
终于能歇一歇了。
“哪里的话,太子妃娘娘随殿下一道出巡,也是为了百姓和大周,如此辛苦,叫人心中感动。”
赵夫人见她对自己和颜悦色,心里越发放心。闲聊了会儿,终于进入正题:“这些时日,我家那口子总是日夜不安,害怕有何处怠慢了殿下与娘娘。昨日还与我道,他怎么也没想到手底下的人竟敢以次充好,换了石料木材……犯下等那塌天大祸,幸而有殿下前来,否则还不知要被蒙蔽到什么时候。”
明蕴之盖上茶碗,温声道:“彭大人日理万机,这等细枝末节的事顾及不到也是常事,不必因此归因到自己身上。殿下知晓彭大人的辛苦,并未怪罪。”
“殿下宽仁,娘娘亦是心慈。”
赵夫人放了心,又换着法子试探几句,探了口风,知晓这一步没走错,彻底松快下来。
她道:“过几日便是我颖川此地的花灯节,与上元灯会不同,豫州的花灯节乃有祈春迎福之意,娘娘若是得空,花灯节那日,可愿与我等同乐?”
花灯节……
明蕴之没怎么犹豫,应了下来。
送走赵夫人,明蕴之让人将这个消息说与了姚玉珠和綦舒。
前者自是欢喜,满口应下,后者窝在屋中闭门不出,说什么也懒得出门。明蕴之也不会去劝她,自顾自回了屋,继续躺着。
颖川的问题多,却并不算难,几人在此停留许久,她隐隐有着预感,觉得裴彧还另有安排。
但见裴彧心中有数,她便也不再忧心。事关前朝,她只做好自己应做的就行了。
昨日,知晓兄长去了扬州,对外称是为扬州牧贺寿。她想了想,倒也没怎么意外,父亲和扬州牧是故交,六十大寿这等日子让兄长亲自走一趟,也算合适。
躺了会儿,青芜来道:“娘娘,秋朔又送来了些颜料,说上回的品质不错,今又换了家铺子,请娘娘过目,挑选一番。”
“又送来了?”明蕴之扬眉,“拿来我瞧瞧。”
她坐起身,没心思再躺着了。
……既然要去花灯节,那亲自做盏灯笼,想想也不错。
-
“娘娘,殿下回来了。”
青竹掀开帘子,轻声道。
明蕴之应了一声,将桌上研开的颜料掩在纸下,那些画好的花样子盖在干净的宣纸上,瞧着没什么异常。
这动作全然出于本能,等她回过神的时候,已经掩好了。
她有想过这样遮掩的必要性,裴彧应当不是那等斤斤计较之人,便是知晓她曾有欺瞒,其实也不算大事。
但藏都藏了,明蕴之按在纸上,道:“殿下今日回来得晚。”
裴彧“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她手边的桌上,“看了几个卷宗,耽搁了时辰。可用过膳了?”
明蕴之唇瓣一抿:“用过了。”
裴彧看她一眼,便知这话并不实在。她每回来月事那几日都没什么力气,用得也少,似今日这幅情状,应是没吃几口的模样。
换了衣裳,随意用了些晚膳,让人也煮了红糖圆子来,看着她喝下热腾腾的甜水。确认她不会夜半饿肚子了,裴彧才作罢。
等一切事罢,男人便坐在明蕴之身侧,问道:
“方才在做什么?”
明蕴之提了花灯的事,裴彧想了起来。
上一世,因着郑文宏的死,他没参与那盛大的花灯节。但郡守府懂事,为宅子中添了不少花灯,各式各样的都有。
裴彧又让人将其保存妥帖,一一送回东宫去。
次月,明蕴之送来的信中比往日多了几句,他便知,她是喜欢的。
如今能亲眼所见,应当会更欢喜。
明蕴之继续坐在桌前,展示道:“剪一些做灯笼的贴花。”
裴彧:“从前倒是没见过你做这些。”
明蕴之笑意清浅:“宫中的灯会看来看去都一样,没什么意思。”
她在益州时,见过民间热热闹闹的灯会,便再也看不进那肃穆有余,喜庆不足的宫灯了。
案几上铺着宣纸和细纱,剪刀放于一侧,其下还有些碎纸屑。明蕴之一手摁纸,一手执剪,不过片刻,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便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瞧,”她心情不错,“便是这样。”
裴彧眸光轻动,接过她手中的鸳鸯。
“鸳鸯……”
指尖抚着脆弱的纸片:“听闻此地花灯节,亦有有情男女祈求姻缘美满和顺,倒是灵验得很。”
明蕴之长指轻顿。
一声轻响,那鸳鸯被她无意识中拽得裂开,撕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她面上笑意敛了许多,温声道:“年轻娘子郎君才求这些,妾身已然成婚,没什么好求的了。这是帮玉珠做的,她不大会剪纸。”
她的睫毛轻颤,唇角却始终平稳,不带一丝波动。
明蕴之:“妾身的还未做好,改日再给殿下瞧。”
裴彧低低应声,没再说话。
一时间,屋中只有剪刀嚓嚓碎开纸片的声音。她偶有垂首,在纸面上做下标记,每当此时,裴彧便配合地移开视线,只作不觉。
她于灯下剪花,如春夜里的一场幽梦。
梦易醒,裴彧不敢惊扰,只垂眸瞧着那被灯光打落的睫毛 ,长睫在眼下投下斜斜的影,像是半扇沉睡的蝶羽。
她指尖纤白,掌心微微泛红,动作细致又轻盈。
鸳鸯、并蒂莲、比翼鸟……
无数夫妻同心的纸花从她手中而生,却无一因着他们两人。
裴彧目光微挪:“花灯节那日,官员休沐,官署应当无人。”
明蕴之轻轻抿唇,指尖在光滑的纸面上滑动,应了一声,却并无更多表示。
掌中的手持无端变得灼热,似能烧心般被他捻动着,烛火微晃一瞬,裴彧才道:“五弟妹有五弟作陪,怕是顾不上你。”
“我……陪你同去,如何?”
他甚少说出这样的话。身为太子,大多数时候都由旁人揣测着他的意思,但眼前人不同,她分明明白,却会装傻。
明蕴之颔首:“好啊,人多热闹,”
那张裂开了的鸳鸯如针般刺痛着男人的眼瞳,裴彧取来张纸,学着她的模样轻轻剪动。
两人间的距离始终隔着半臂的距离。不知坐了多久,裴彧放下剪刀,露出手心的纸花。
明蕴之:“殿下剪了什么?”
“兰,”裴彧道:“瞧瞧?”
明蕴之只看了一眼,忍不住笑开:
“哪里是兰,这是蒜叶。”
裴彧:“你将那盆兰花赠与我的时候,就是这般模样。”
明蕴之反驳:“哪有啊,明明——”
……
两人的目光在无形中交接,盈着浅淡笑意的眼眸触及那深邃的瞳。笑意后知后觉地凝在了眸中,唇角一寸寸放缓,继而换作那惯有的温柔笑意。
裴彧抬手,意图触碰到那张柔软丰盈的脸颊。
他要如何才能留住那片刻真切?
明蕴之恰在此时抬眼,不动声色地站了起身,将手中的贴花放进了匣中。
“青芜,”她轻声唤道:“这些送去给齐王妃瞧瞧,看看喜不喜欢。花灯节还有几日,她若是想学,我可以教她。”
“是。”
青芜抱着那匣子离开。明蕴之亦活动了动手腕,道:“妾身先去沐浴。今日不方便,妾身便去侧间睡了,殿下早些歇息吧。”
语气温婉,十分贴心。
在榻上,他们抵死缠绵,情|欲交融,宛若连理枝。让他偶尔也会生出某种荒谬的错觉……好似他们彼此深爱,难分你我。
可只要离开了那一方天地,t他们便是这世上至亲至疏的,表面夫妻。任意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将她越推越远。
裴彧坐在原地,盯着那被刻意掩起的颜料许久,喉头微动。
她不走、不争、不闹,却也永远不会爱他。
越是靠近,越能觉察到她那层柔软外壳下,无比坚硬的心防。
患得患失是一种凌迟。
裴彧早已千疮百孔。
第57章 第 57 章 “迷了路的兔子,可是要……
第57章
明蕴之做了个梦。
梦里, 她不知因何走在冰天雪地里,抱着一个可怜的小暖炉,身上潮潮黏黏, 小腹也胀鼓鼓地难受。
冰凉的双足总寻不到落点,她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踩在云上。
不知因何, 那小暖炉被人从手中抽走了似的,怀中忽地空了下来,她伸手去捉,却被什么束缚着塞回了身前,周身被热烘烘的暖炉包围,冰雪融化。
明蕴之恍恍惚惚地想,这汤婆子还当真暖和。
全身上下好似被包裹在温热的泉眼里,她舒服地蹭了蹭, 张开手环住那温暖的来源。
昨儿个来了月事,她还松了口气。
终于能歇一歇了。
“哪里的话,太子妃娘娘随殿下一道出巡,也是为了百姓和大周,如此辛苦,叫人心中感动。”
赵夫人见她对自己和颜悦色,心里越发放心。闲聊了会儿,终于进入正题:“这些时日,我家那口子总是日夜不安,害怕有何处怠慢了殿下与娘娘。昨日还与我道,他怎么也没想到手底下的人竟敢以次充好,换了石料木材……犯下等那塌天大祸,幸而有殿下前来,否则还不知要被蒙蔽到什么时候。”
明蕴之盖上茶碗,温声道:“彭大人日理万机,这等细枝末节的事顾及不到也是常事,不必因此归因到自己身上。殿下知晓彭大人的辛苦,并未怪罪。”
“殿下宽仁,娘娘亦是心慈。”
赵夫人放了心,又换着法子试探几句,探了口风,知晓这一步没走错,彻底松快下来。
她道:“过几日便是我颖川此地的花灯节,与上元灯会不同,豫州的花灯节乃有祈春迎福之意,娘娘若是得空,花灯节那日,可愿与我等同乐?”
花灯节……
明蕴之没怎么犹豫,应了下来。
送走赵夫人,明蕴之让人将这个消息说与了姚玉珠和綦舒。
前者自是欢喜,满口应下,后者窝在屋中闭门不出,说什么也懒得出门。明蕴之也不会去劝她,自顾自回了屋,继续躺着。
颖川的问题多,却并不算难,几人在此停留许久,她隐隐有着预感,觉得裴彧还另有安排。
但见裴彧心中有数,她便也不再忧心。事关前朝,她只做好自己应做的就行了。
昨日,知晓兄长去了扬州,对外称是为扬州牧贺寿。她想了想,倒也没怎么意外,父亲和扬州牧是故交,六十大寿这等日子让兄长亲自走一趟,也算合适。
躺了会儿,青芜来道:“娘娘,秋朔又送来了些颜料,说上回的品质不错,今又换了家铺子,请娘娘过目,挑选一番。”
“又送来了?”明蕴之扬眉,“拿来我瞧瞧。”
她坐起身,没心思再躺着了。
……既然要去花灯节,那亲自做盏灯笼,想想也不错。
-
“娘娘,殿下回来了。”
青竹掀开帘子,轻声道。
明蕴之应了一声,将桌上研开的颜料掩在纸下,那些画好的花样子盖在干净的宣纸上,瞧着没什么异常。
这动作全然出于本能,等她回过神的时候,已经掩好了。
她有想过这样遮掩的必要性,裴彧应当不是那等斤斤计较之人,便是知晓她曾有欺瞒,其实也不算大事。
但藏都藏了,明蕴之按在纸上,道:“殿下今日回来得晚。”
裴彧“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她手边的桌上,“看了几个卷宗,耽搁了时辰。可用过膳了?”
明蕴之唇瓣一抿:“用过了。”
裴彧看她一眼,便知这话并不实在。她每回来月事那几日都没什么力气,用得也少,似今日这幅情状,应是没吃几口的模样。
换了衣裳,随意用了些晚膳,让人也煮了红糖圆子来,看着她喝下热腾腾的甜水。确认她不会夜半饿肚子了,裴彧才作罢。
等一切事罢,男人便坐在明蕴之身侧,问道:
“方才在做什么?”
明蕴之提了花灯的事,裴彧想了起来。
上一世,因着郑文宏的死,他没参与那盛大的花灯节。但郡守府懂事,为宅子中添了不少花灯,各式各样的都有。
裴彧又让人将其保存妥帖,一一送回东宫去。
次月,明蕴之送来的信中比往日多了几句,他便知,她是喜欢的。
如今能亲眼所见,应当会更欢喜。
明蕴之继续坐在桌前,展示道:“剪一些做灯笼的贴花。”
裴彧:“从前倒是没见过你做这些。”
明蕴之笑意清浅:“宫中的灯会看来看去都一样,没什么意思。”
她在益州时,见过民间热热闹闹的灯会,便再也看不进那肃穆有余,喜庆不足的宫灯了。
案几上铺着宣纸和细纱,剪刀放于一侧,其下还有些碎纸屑。明蕴之一手摁纸,一手执剪,不过片刻,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便出现在了两人眼前。
“瞧,”她心情不错,“便是这样。”
裴彧眸光轻动,接过她手中的鸳鸯。
“鸳鸯……”
指尖抚着脆弱的纸片:“听闻此地花灯节,亦有有情男女祈求姻缘美满和顺,倒是灵验得很。”
明蕴之长指轻顿。
一声轻响,那鸳鸯被她无意识中拽得裂开,撕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她面上笑意敛了许多,温声道:“年轻娘子郎君才求这些,妾身已然成婚,没什么好求的了。这是帮玉珠做的,她不大会剪纸。”
她的睫毛轻颤,唇角却始终平稳,不带一丝波动。
明蕴之:“妾身的还未做好,改日再给殿下瞧。”
裴彧低低应声,没再说话。
一时间,屋中只有剪刀嚓嚓碎开纸片的声音。她偶有垂首,在纸面上做下标记,每当此时,裴彧便配合地移开视线,只作不觉。
她于灯下剪花,如春夜里的一场幽梦。
梦易醒,裴彧不敢惊扰,只垂眸瞧着那被灯光打落的睫毛 ,长睫在眼下投下斜斜的影,像是半扇沉睡的蝶羽。
她指尖纤白,掌心微微泛红,动作细致又轻盈。
鸳鸯、并蒂莲、比翼鸟……
无数夫妻同心的纸花从她手中而生,却无一因着他们两人。
裴彧目光微挪:“花灯节那日,官员休沐,官署应当无人。”
明蕴之轻轻抿唇,指尖在光滑的纸面上滑动,应了一声,却并无更多表示。
掌中的手持无端变得灼热,似能烧心般被他捻动着,烛火微晃一瞬,裴彧才道:“五弟妹有五弟作陪,怕是顾不上你。”
“我……陪你同去,如何?”
他甚少说出这样的话。身为太子,大多数时候都由旁人揣测着他的意思,但眼前人不同,她分明明白,却会装傻。
明蕴之颔首:“好啊,人多热闹,”
那张裂开了的鸳鸯如针般刺痛着男人的眼瞳,裴彧取来张纸,学着她的模样轻轻剪动。
两人间的距离始终隔着半臂的距离。不知坐了多久,裴彧放下剪刀,露出手心的纸花。
明蕴之:“殿下剪了什么?”
“兰,”裴彧道:“瞧瞧?”
明蕴之只看了一眼,忍不住笑开:
“哪里是兰,这是蒜叶。”
裴彧:“你将那盆兰花赠与我的时候,就是这般模样。”
明蕴之反驳:“哪有啊,明明——”
……
两人的目光在无形中交接,盈着浅淡笑意的眼眸触及那深邃的瞳。笑意后知后觉地凝在了眸中,唇角一寸寸放缓,继而换作那惯有的温柔笑意。
裴彧抬手,意图触碰到那张柔软丰盈的脸颊。
他要如何才能留住那片刻真切?
明蕴之恰在此时抬眼,不动声色地站了起身,将手中的贴花放进了匣中。
“青芜,”她轻声唤道:“这些送去给齐王妃瞧瞧,看看喜不喜欢。花灯节还有几日,她若是想学,我可以教她。”
“是。”
青芜抱着那匣子离开。明蕴之亦活动了动手腕,道:“妾身先去沐浴。今日不方便,妾身便去侧间睡了,殿下早些歇息吧。”
语气温婉,十分贴心。
在榻上,他们抵死缠绵,情|欲交融,宛若连理枝。让他偶尔也会生出某种荒谬的错觉……好似他们彼此深爱,难分你我。
可只要离开了那一方天地,t他们便是这世上至亲至疏的,表面夫妻。任意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将她越推越远。
裴彧坐在原地,盯着那被刻意掩起的颜料许久,喉头微动。
她不走、不争、不闹,却也永远不会爱他。
越是靠近,越能觉察到她那层柔软外壳下,无比坚硬的心防。
患得患失是一种凌迟。
裴彧早已千疮百孔。
第57章 第 57 章 “迷了路的兔子,可是要……
第57章
明蕴之做了个梦。
梦里, 她不知因何走在冰天雪地里,抱着一个可怜的小暖炉,身上潮潮黏黏, 小腹也胀鼓鼓地难受。
冰凉的双足总寻不到落点,她深一脚浅一脚,仿佛踩在云上。
不知因何, 那小暖炉被人从手中抽走了似的,怀中忽地空了下来,她伸手去捉,却被什么束缚着塞回了身前,周身被热烘烘的暖炉包围,冰雪融化。
明蕴之恍恍惚惚地想,这汤婆子还当真暖和。
全身上下好似被包裹在温热的泉眼里,她舒服地蹭了蹭, 张开手环住那温暖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