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那妇人出身农家,声音浑厚有力:“早就跟他说了别得罪人别得罪人,偏一个劲儿地告状告状,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敢告状?像我们小时候一道玩的伙计,告状的人是要挨打的!”
“朝廷就需要这样的义气之士,来使吏治清明,百姓安乐的呢。郑大人心怀天下,有清正廉洁之风,该为表率。”
这是明蕴之,轻声细语,声音里带着些笑意:“夫人哪里是怨他,分明是担心他。既然担心郑大人,便更要好好顾惜身子,莫要让他在外面忧心才是。”
张氏的声音轻了些,重重地吸着鼻子:“娘娘,他真不会死?”
“真不会。”
明蕴之像是在做保证:“太子殿下会让他平平安安地和你们母子团圆,要相信殿下。”
裴彧站在门外,轻轻转动手持。
她对着旁人,倒是很信任他。
她对旁人,也比对着他耐心。
对姚玉珠是,对这个孕中妇人也是。分明只是个小官夫人,安置在此便是,她不嫌累不嫌麻烦,还亲自来看,甚至温声细语地哄。
他都没被她哄几次。
手持越转越快,丝毫没了静心之用。
张氏被劝住了,眼泪却一个劲儿地流。姚玉珠着急忙慌哄道:“别哭了呀,刚刚不是都与你讲明了吗,没事的。”
“我就是……就是委屈。”
那妇人又哭又笑:“跟着他,我真是没过过好日子,现在大着肚子,还要这么担惊受怕,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
她哭得伤心,呜呜咽咽。
明蕴之:“那你可曾想过与郑大人和离?”
那两个字从她口中吐出,显得尤为刺耳。裴彧的手指忽然停住,指节发青。
里面的声音也停了,张氏换上乡音,喃喃道:“俺们……俺们不兴这个。”
姚玉珠聪明,立马道:“是不兴这个,还是没想过?”
张氏:“……没想过。”
“那就是了。”
明蕴之道:“喝口牛乳,别饿着了自己。”
她继续说着:“嘴上说着过不下去,却没想过和离,其实心里也只是想继续和郑大人好好过,是不是?”
姚玉珠在里头哼哼笑着:“我见过的恩爱夫妻,嘴上都是这般嫌弃的,要说和离呀,两个人谁都不答应!我也有一个表姐,她好声好气地伺候着夫君,等到时机合适,不声不响地就写了和离书,直接送去官府盖了印。我们都意外得很,还以为她原本过得很好呢,哪知关系已经到了要和离的程度了。”
明蕴之接话:“还有这等事?是哪家夫人,现在如何?”
裴彧眸色沉沉。
……她竟还好奇起来了!
这种事,有什么可好奇的?
三个女人聊起家常来,便不觉得时间流逝。张氏被安抚好,妯娌二人结伴出来,外头无人。
姚玉珠问:“王爷回来没有?”
侍女答:“王爷早便回来了,在殿中洗了两回澡,让王妃亲自去闻,保证一点酒味儿都没有。”
姚玉珠“哎呀”一声,阿姐还在,怎么能说这个。
“谁要闻他,让他做梦去吧。”
她甩着帕子,嘴上这么说,脚步却比谁都要快。
明蕴之笑着摇摇头,等到回了屋子,才知裴彧也回来了。
她有些意外,目光落在男人身上:“殿下回来了?还以为殿下会去与郑大人议事。”
“不急于这一时。”
裴彧坐在桌边,声音淡淡:“他是因不敬之罪关入大牢,和万安渠无关。”
他现在被关在牢里,那些人怕他说出什么,想捞他出来让他闭嘴都难寻机会。先稳住不动,等他们自乱阵脚,先暴露为上。
上一世郑文宏血书上桩桩件件写了许多,却没几件真能让人落马的,证据对这些当官当久了的人而言,一条条列出来,不过是让他们再对准证据一条条销毁罢了。
罪名这种东西,贵精不贵多,分量足够的话,一条便够。
“怎么因为这个关他?”明蕴之有些稀奇:“不是说将他关一关,得个由头查人就行了么?”
裴彧解释了几句齐王今日的表现,明蕴之眨了眨眼,了然:
“耳濡目染,有这想法也正常。”
裴家人从上到下没几个不会唱戏的,想来齐王心痒痒很久了,终于找到机会,自然要过一过瘾。
裴彧:“耳濡目染……莫要听多了旁人之事,也影响到了自个儿。”
明蕴之:“嗯?殿下是指什么?”
裴彧敛眸。
“没什么。”
没什么,他告诉自己,闲话而已。本朝和离之事不算少,她能随口说出这两个字,也是为了宽慰张氏。
不可能是因为她自己想过。
她不会当真想过此事吧?
……
夜里,裴彧饿狼似的缠上来,昨夜才狠狠被折腾过的腰身再一次被按住,裴彧咬上她的耳垂,低声问道:“你可曾想过——”
她可曾想过,要与他和离?
是不想,不敢……还是不能?
如若他不是太子,如若她没有这样多的顾忌……
裴彧眸色暗沉,似能吞噬一切般笼罩着她。
他能将许多事牢牢把握在手心,唯独一个明蕴之,似风筝般隐在云层。极细的风筝线绷得僵直,几乎欲断,让他不敢拉紧,亦不甘放手。
他蓦然低笑,抬手拭去她额角的汗。
从未有过这么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生于皇家。
而她,是天子儿媳,皇储之妻,未来的国母。
是一同游行祭天,接受万民朝拜的太子妃。
今生今世,无论生死,她都只能是他的妻。
裴彧看着那雾蒙蒙的,显然还迷糊着的双眼,听她依稀呼唤道:“殿下?”
那声音不复白日的端庄温浅,带着细细的颤,显然情/动。
男人被她唤得心软,心头针扎似的发麻,不问了。
他揉着她的后颈,哑声道:“唤我什么?”
“……殿下?”
“还有么?”
裴彧循循善诱,像个极好的先生,耐心地等着她开窍。
而她是顽童,学不会似的,迟迟没有回答。等被逼急了,才闷声怨道:“殿下要做什么……”
风雨骤急。裴彧捂住她潋滟的双眼,鼻尖对上鼻尖:“蕴娘聪慧,不妨一猜?”
他轻而又轻地吻她,像是撩拨。
“一次猜对,就做一次。一直猜不对,就一直做下去……”
他细细碾磨着,无比缓慢:“蕴娘觉得呢?”
明蕴之在他的掌下闭上眼,全身上下难以抑制地颤抖着,泛起了难忍的红。
彻底失去意识之前,脑海中只想着一件事。
明日,绝不要和他同榻而眠了!
-
二月中,精致的马车终于到了扬州。
明含之戴上帷帽,从马车上下来。
她瘦了很多,风吹日晒的,哪怕是这等时节,娇嫩的肌肤也比从前粗糙了不少。但她很开心,一点也不嫌累。
明含之决定游历山水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扬州。江南山水,烟雨朦胧,出现在多少文人的诗里,她要亲眼见见才是。
可惜此时时节不对,草木尚未繁盛起来,她在扬州城中转了转,只能看着街景,心中哀愁。
看阿姐来信,他们此时可离京了?阿姐这会儿又在何处,可还安好?
等她逛完扬州,去寻阿姐也不错。
她坐在扬州最负盛名的酒楼里,住了下来。
入夜,她照旧给阿姐和阿娘写信。对阿姐,她说沿途见闻,让阿姐也见一见。对阿娘,她则说自己一切都好,万事顺遂……如果忽略她因爬山而磨破的足底的话。
信写完,她将其装入信封,正要将信交给随从,便听几个侍卫严肃道:“娘子请在屋中待着,此处有异动。”
明含之紧张起来,她一凝神,也听到了兵器碰撞之声。
她离京,姐夫给她派了好些个高手,一路都平平稳稳,没什么波折,今日终于要见识到所谓江湖了么?
她面上害怕点头,背地却悄悄开了窗户,往下看去。
这一看,可不得了。
底下缠斗的人身手极高,刀剑碰撞,打得有来有回,周遭的侍卫随从躺了一地,两人杀得激烈,明含之甚至能看见刀剑划过人身体时,喷洒而出的血液。
她t没见过这等场面,还是有些害怕,刚要关上窗户,便见底下人抬了抬头,露出了半张熟悉的脸来。
明含之关窗的动作停了,大惊。
“……阿兄?!”
第56章 第 56 章 患得患失是一种凌迟。……
第56章
含之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兄长。
她震惊到几乎呆滞, 双手扶在窗前维持着身子,呆呆地唤他。
明存之显然也发现了她,抬眸看了她一眼, 又继续投入与那灰衣男子的厮杀中。
“朝廷就需要这样的义气之士,来使吏治清明,百姓安乐的呢。郑大人心怀天下,有清正廉洁之风,该为表率。”
这是明蕴之,轻声细语,声音里带着些笑意:“夫人哪里是怨他,分明是担心他。既然担心郑大人,便更要好好顾惜身子,莫要让他在外面忧心才是。”
张氏的声音轻了些,重重地吸着鼻子:“娘娘,他真不会死?”
“真不会。”
明蕴之像是在做保证:“太子殿下会让他平平安安地和你们母子团圆,要相信殿下。”
裴彧站在门外,轻轻转动手持。
她对着旁人,倒是很信任他。
她对旁人,也比对着他耐心。
对姚玉珠是,对这个孕中妇人也是。分明只是个小官夫人,安置在此便是,她不嫌累不嫌麻烦,还亲自来看,甚至温声细语地哄。
他都没被她哄几次。
手持越转越快,丝毫没了静心之用。
张氏被劝住了,眼泪却一个劲儿地流。姚玉珠着急忙慌哄道:“别哭了呀,刚刚不是都与你讲明了吗,没事的。”
“我就是……就是委屈。”
那妇人又哭又笑:“跟着他,我真是没过过好日子,现在大着肚子,还要这么担惊受怕,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
她哭得伤心,呜呜咽咽。
明蕴之:“那你可曾想过与郑大人和离?”
那两个字从她口中吐出,显得尤为刺耳。裴彧的手指忽然停住,指节发青。
里面的声音也停了,张氏换上乡音,喃喃道:“俺们……俺们不兴这个。”
姚玉珠聪明,立马道:“是不兴这个,还是没想过?”
张氏:“……没想过。”
“那就是了。”
明蕴之道:“喝口牛乳,别饿着了自己。”
她继续说着:“嘴上说着过不下去,却没想过和离,其实心里也只是想继续和郑大人好好过,是不是?”
姚玉珠在里头哼哼笑着:“我见过的恩爱夫妻,嘴上都是这般嫌弃的,要说和离呀,两个人谁都不答应!我也有一个表姐,她好声好气地伺候着夫君,等到时机合适,不声不响地就写了和离书,直接送去官府盖了印。我们都意外得很,还以为她原本过得很好呢,哪知关系已经到了要和离的程度了。”
明蕴之接话:“还有这等事?是哪家夫人,现在如何?”
裴彧眸色沉沉。
……她竟还好奇起来了!
这种事,有什么可好奇的?
三个女人聊起家常来,便不觉得时间流逝。张氏被安抚好,妯娌二人结伴出来,外头无人。
姚玉珠问:“王爷回来没有?”
侍女答:“王爷早便回来了,在殿中洗了两回澡,让王妃亲自去闻,保证一点酒味儿都没有。”
姚玉珠“哎呀”一声,阿姐还在,怎么能说这个。
“谁要闻他,让他做梦去吧。”
她甩着帕子,嘴上这么说,脚步却比谁都要快。
明蕴之笑着摇摇头,等到回了屋子,才知裴彧也回来了。
她有些意外,目光落在男人身上:“殿下回来了?还以为殿下会去与郑大人议事。”
“不急于这一时。”
裴彧坐在桌边,声音淡淡:“他是因不敬之罪关入大牢,和万安渠无关。”
他现在被关在牢里,那些人怕他说出什么,想捞他出来让他闭嘴都难寻机会。先稳住不动,等他们自乱阵脚,先暴露为上。
上一世郑文宏血书上桩桩件件写了许多,却没几件真能让人落马的,证据对这些当官当久了的人而言,一条条列出来,不过是让他们再对准证据一条条销毁罢了。
罪名这种东西,贵精不贵多,分量足够的话,一条便够。
“怎么因为这个关他?”明蕴之有些稀奇:“不是说将他关一关,得个由头查人就行了么?”
裴彧解释了几句齐王今日的表现,明蕴之眨了眨眼,了然:
“耳濡目染,有这想法也正常。”
裴家人从上到下没几个不会唱戏的,想来齐王心痒痒很久了,终于找到机会,自然要过一过瘾。
裴彧:“耳濡目染……莫要听多了旁人之事,也影响到了自个儿。”
明蕴之:“嗯?殿下是指什么?”
裴彧敛眸。
“没什么。”
没什么,他告诉自己,闲话而已。本朝和离之事不算少,她能随口说出这两个字,也是为了宽慰张氏。
不可能是因为她自己想过。
她不会当真想过此事吧?
……
夜里,裴彧饿狼似的缠上来,昨夜才狠狠被折腾过的腰身再一次被按住,裴彧咬上她的耳垂,低声问道:“你可曾想过——”
她可曾想过,要与他和离?
是不想,不敢……还是不能?
如若他不是太子,如若她没有这样多的顾忌……
裴彧眸色暗沉,似能吞噬一切般笼罩着她。
他能将许多事牢牢把握在手心,唯独一个明蕴之,似风筝般隐在云层。极细的风筝线绷得僵直,几乎欲断,让他不敢拉紧,亦不甘放手。
他蓦然低笑,抬手拭去她额角的汗。
从未有过这么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生于皇家。
而她,是天子儿媳,皇储之妻,未来的国母。
是一同游行祭天,接受万民朝拜的太子妃。
今生今世,无论生死,她都只能是他的妻。
裴彧看着那雾蒙蒙的,显然还迷糊着的双眼,听她依稀呼唤道:“殿下?”
那声音不复白日的端庄温浅,带着细细的颤,显然情/动。
男人被她唤得心软,心头针扎似的发麻,不问了。
他揉着她的后颈,哑声道:“唤我什么?”
“……殿下?”
“还有么?”
裴彧循循善诱,像个极好的先生,耐心地等着她开窍。
而她是顽童,学不会似的,迟迟没有回答。等被逼急了,才闷声怨道:“殿下要做什么……”
风雨骤急。裴彧捂住她潋滟的双眼,鼻尖对上鼻尖:“蕴娘聪慧,不妨一猜?”
他轻而又轻地吻她,像是撩拨。
“一次猜对,就做一次。一直猜不对,就一直做下去……”
他细细碾磨着,无比缓慢:“蕴娘觉得呢?”
明蕴之在他的掌下闭上眼,全身上下难以抑制地颤抖着,泛起了难忍的红。
彻底失去意识之前,脑海中只想着一件事。
明日,绝不要和他同榻而眠了!
-
二月中,精致的马车终于到了扬州。
明含之戴上帷帽,从马车上下来。
她瘦了很多,风吹日晒的,哪怕是这等时节,娇嫩的肌肤也比从前粗糙了不少。但她很开心,一点也不嫌累。
明含之决定游历山水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扬州。江南山水,烟雨朦胧,出现在多少文人的诗里,她要亲眼见见才是。
可惜此时时节不对,草木尚未繁盛起来,她在扬州城中转了转,只能看着街景,心中哀愁。
看阿姐来信,他们此时可离京了?阿姐这会儿又在何处,可还安好?
等她逛完扬州,去寻阿姐也不错。
她坐在扬州最负盛名的酒楼里,住了下来。
入夜,她照旧给阿姐和阿娘写信。对阿姐,她说沿途见闻,让阿姐也见一见。对阿娘,她则说自己一切都好,万事顺遂……如果忽略她因爬山而磨破的足底的话。
信写完,她将其装入信封,正要将信交给随从,便听几个侍卫严肃道:“娘子请在屋中待着,此处有异动。”
明含之紧张起来,她一凝神,也听到了兵器碰撞之声。
她离京,姐夫给她派了好些个高手,一路都平平稳稳,没什么波折,今日终于要见识到所谓江湖了么?
她面上害怕点头,背地却悄悄开了窗户,往下看去。
这一看,可不得了。
底下缠斗的人身手极高,刀剑碰撞,打得有来有回,周遭的侍卫随从躺了一地,两人杀得激烈,明含之甚至能看见刀剑划过人身体时,喷洒而出的血液。
她t没见过这等场面,还是有些害怕,刚要关上窗户,便见底下人抬了抬头,露出了半张熟悉的脸来。
明含之关窗的动作停了,大惊。
“……阿兄?!”
第56章 第 56 章 患得患失是一种凌迟。……
第56章
含之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兄长。
她震惊到几乎呆滞, 双手扶在窗前维持着身子,呆呆地唤他。
明存之显然也发现了她,抬眸看了她一眼, 又继续投入与那灰衣男子的厮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