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明蕴之很放心她,只是做姐姐的忍不住唠叨。
  她想起裴彧无端的咳嗽,倒是上了心:“不若再为你加件衣裳,这几日天寒了,容易着凉。”
  含之忍不住掀起衣袖,给姐姐看:“阿姐,再厚下去,便要过冬了!别念叨我啦。”
  从前在家中和姐姐接触并不算多,她也是头一回单独和姐姐同住。这几日在东宫,关切的话听了一箩筐。
  “人总是这样,关心则乱。”
  明蕴之无奈道:“阿姐如今牵挂的人不多,你又在我眼前,我不念叨你还能念叨谁?”
  “姐夫啊!”
  含之小声道:“阿姐怎的不盯着姐夫穿衣吃饭,昨日咳嗽的分明是姐夫嘛。”
  “他比你年长了十岁,这么大的人若还要人时时盯着穿衣裳,那才惹人笑话。”
  和自家妹妹说话,倒也没那么多顾忌,明蕴之淡声道:“东宫不缺人,病了有太医,饿了有小厨房,冷了热了,自有管衣裳的宫人为他添衣减衣。数十个人伺候一两个人,哪会出岔子。倒是你,小小年纪主意大,我若不盯着,你今日是否要穿那件薄纱裙?”
  含之缩了缩脖子,没了声音。
  正说着话,裴彧自殿外进来,不知是否听着了姐妹二人的话语,面色淡淡,看不出喜怒。
  “可收拾好了?”
  昨日夜里,裴彧罕见没缠着她要,就是搂着她睡了一夜。不知是因着受凉咳嗽,还是因为什么朝中之事。
  他昨日回来得那样早,明蕴之心中便猜测,或许是有什么缘故。今日一看,这个时辰连朝会都没去,猜测越发笃定,她沉了嗓音:“殿下不去上朝么?”
  “风寒,告了假,”裴彧眸色浅淡:“父皇恩准孤暂歇几日。”
  明蕴之忍不住问:“可说了何时回去?”
  “养病,自然是病好了再回。”
  明蕴之心中一沉。
  按着含之肩头的手无意识重了几分,含之正梳妆,抬头问:“阿姐?”
  她笑了笑,站直了身子:“无事,你继续。”
  “殿下的风寒,可需要太医来瞧瞧?”
  二人心知肚明这风寒究竟有无,又是否严重到不能上朝的地步。裴彧:“太子妃不必忧心,你……”
  他看了看她鬓边的珠钗,抬手,将稍有歪斜的发钗轻轻扶正:“不必担忧孤。”
  距离近了不少,淡淡的沉香飘了过来,又倏然拉开。
  男人声音低沉,仿佛絮语般。
  明蕴之垂了垂首,轻轻扶着那被动过的发钗,没话找话道:“那殿下,要同妾身一道赴宴么?”
  裴琦的生辰,康王府办得盛大,请帖数日前便下了来。
  “不了。”
  裴彧:“早些回来,孤等着你。”
  明蕴之晃了晃神。
  这话,许久以前她常与裴彧说。
  不论裴彧要去何处,她都懂事地不曾挽留,只是温婉道:“殿下早些回来,妾身在临华殿,等着殿下。”
  此番两厢对调,这声音传入耳中,竟听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真像是夫妻之间,不舍临别时才会有的对话。
  她转过身去,催促道:“含之,好了没有?”
  含之:“好了好了……阿姐。”
  她站起身,规规矩矩地在姐夫面前行了礼,随着姐姐出宫去。
  上了车,明蕴之坐在车中,自嘲地笑笑。
  裴彧平日里行事稳重,又心有城府,本就不是她该担心的,想必他一早备好了后手,不必太过忧心。
  就是不知他今日这番,与那几个王爷可有干系?如若当真是有,她今日在康王府,还需得谨慎行事,不能落人口舌。
  “阿姐在想什么?”
  含之见她眉头轻蹙,问道。
  “无事……你听,”明蕴之掀开车帘,瞧了瞧车外街景:“外头真是热闹,比宫中多了好多人气。”
  马车行经繁华之处,街边孩童嬉闹着唱些歌谣,仔细听来,曲调和前几日意外听得的也差不多。
  姐妹俩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没过一会儿,便到了康王府。
  裴琦生辰,主角儿自然是她。见了明蕴之,她欢喜地蹦了上来:“二伯母!”
  明蕴之驱开愁绪,笑开了眼:“琦儿生辰,可有什么想要的?”
  裴琦穿得像个福娃娃似的,白嫩嫩的笑脸上带着粉嘟嘟的红润,乖巧道:“二伯母送的,琦儿都喜欢。”
  乌黑的眸子里晶亮着,明蕴之看出她其实还有想法,憋笑着让青芜将礼物拿了出来:“裴吃在宫中,但琦儿看看这个,二伯母亲手做的,可还喜欢?”
  “……喜欢!”
  裴琦双眼一亮,抱着兔子笑了起来:“琦儿最喜欢二伯母啦!”
  “别听她的。”
  康王妃声音拉长:“刚还说最喜欢我母家那位妹妹,她送了好几件时兴的衣裳,这丫头闹着立马就换上了。”
  几位夫人都笑了起来,明蕴之也笑着,一手拉着裴琦,一手带着含之往里头去。
  是个人如今都能看出,康王妃这几日心情不错。
  听闻那薛姨娘被送去了别院养胎,何时能回来,还能不能回来,都还有待商榷。后宅少了一个最大的烦心事,又有着这个先例,剩余的姨娘通房一个两个都得了警醒,康王妃自然过得顺心。
  还有,康王这几日在朝中似是得意得很,回来了也笑意满面,连带着对她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康王妃听了几句奉承,忍不住看向太子妃。
  今日送康王上朝前,听心腹来传了话,便知晓太子今日告了假,连朝会都没去。怎么太子妃还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坐怀不乱?
  她端坐着,看裴琦抱着布兔子一脸欢喜的模样,指尖动了动。
  “二嫂。”
  康王妃忽然出声:“这兔子琦儿很是喜欢,不若与我讲讲是如何做的?我也想做一个给她。”
  明蕴之抬眼看向她:“做法倒是简单,只是需得些时辰和眼力,弟妹若愿意学,我自然愿意教。”
  二人对视一眼,康王妃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端起茶杯。
  半刻钟后,明蕴之借口更衣,随着康王府的侍从去了后院。她刚坐下,康王妃便风风火火地进了屋子。
  “三弟妹要说什么?这般大费周章。”
  明蕴之随手抬起t茶杯上的盖子,撇了撇浮沫。
  “都下去。”
  康王妃横扫一眼,康王府的人都退了出去,青芜和青竹站在明蕴之身后,岿然不动。
  “去吧,”明蕴之轻声道:“去看看含之那边。”
  两人只能依言退了下去,眼里各自含着些不放心。也不怪她们多虑,实在是康王妃此前对自家娘娘根本算不上好,又在围场能当着康王的面打闹,她可是武将之女,会耍些功夫的。
  “是。”
  几人关上房门,杏眸轻轻抬起,道:“三弟妹,现下可以说了么?”
  康王妃坐在她对侧,轻哼一声。
  “那日你帮着我照顾琦儿,我也知晓围场那事我未受罚,有你在其中斡旋,投桃报李。”
  “我不喜欢欠人人情。此事说完,你就当没听过,你我之间的恩怨也一笔勾销。”
  “自然。”明蕴之颔首。
  她看向明蕴之那张艳若芙蕖的娇靥,道:“你就不好奇,太后娘娘究竟因何执意将那周氏女送入东宫?”
  “……为何?”
  明蕴之不想她竟会说这个,微微直了腰身。
  此事她问过周觅柔,也想过数次。周觅柔看起来文文弱弱,家世、容貌、性情均无特别之处,便是防备裴彧,也该送来个机敏之人套取消息。
  可周觅柔也不曾做过任何逾矩之事。她甚至还想,难不成真是太后娘娘善心大发,选了个女子为孙儿填充后宫?
  “此事,我也是前几日才知晓。”
  康王妃点了点桌面,目光扫过她:“不止你我,整个京城,知晓内情的人也没几个。”
  若非康王这几日春风得意,饮醉了酒说了些话,她也不会知晓此事。
  “二嫂没怎么出过宫,可听过几句童谣?”
  康王妃随口哼了哼:“十廿七,荧惑现,什么火什么雨的,乱七八糟。”
  “荧惑”主战,被视作灾星。
  明蕴之忽地一惊,想起来时路上大街小巷所听到的歌谣,未曾听明白的词,竟是这几句?
  十月二十七……
  裴彧的生辰。
  “太子殿下出生的时候,天降异象。当年父皇领兵,忽然被偷袭,那一战打得凶险,我军惨败。向来稳固的军营失了火,更远些的地方,又淹了堤坝。”
  明蕴之拧起眉头,旁的便罢了,十月末,该是自秋入冬,降水稀少,何处来的水淹堤坝?
  真是天降异象……?
  “所以逐渐有了传言,说太子殿下是……”
  康王妃话未说完,冷冷哼了一声:“要我说,那几日出生的又何止一个婴孩?难不成天底下所有那一日出生的人,都是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