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便是最爱挑事的康王,也不敢再出声。
  众人都亲眼看到场上的凶猛了,这一队又落后一球,临时上去就是必输的结局,自然不会有人想上去以身试险。
  “老大、老二、老三?”
  平宣帝看过几个儿子:“小五平日不是最闹腾了么?”
  齐王被点了一下,低下头去,不敢吱声。
  眼看着平宣帝的脸色逐渐凝固,裴彧轻叹一声,道:“父皇。”
  -
  太子殿下亲自上场,自然让人翘首以盼。
  他数年前领兵出征,武力自然无人质疑,只是临时替补,缺的还是最紧要的前锋,没人见过太子殿下打马球,一时猜测纷纷。
  平宣帝看着他,倒是没说什么:“能上便好,不必逞强。”
  “是。”
  裴彧看了明蕴之一眼,“孤去了。”
  明蕴之跟着他,为他披上甲胄,目光微垂,到底还是叮嘱了一声:“输赢都好。”
  ……
  双方打得激烈,仿佛战场厮杀一般,杀红了眼。
  一个极漂亮的进球。
  日头正盛,满场欢呼。平宣帝坐在上首,笑着赞道:“好球。这是哪家的男儿?”
  身旁的太监问过,回禀道:“回陛下,此人出自益州沈氏,行二……”
  皇后笑道:“难怪满场都喊着二郎。妾身瞧着,今儿个怕是有不少娘子,要动春心咯。”
  话未说完,场中再度高呼,惊呼更胜。
  原是场中,即将被另一队抢走的球,被裴彧一个反身,打回本场。下一刻,他自马上跃起,只一手牵住缰绳,大半身子探出,动作快到看不清是何时出的手,那马球便再度被打入球门。
  不出片刻,又扳回一分!
  “好!”
  平宣帝拊掌:“上一球,急;这一球,险,不分上下,都是好球。”
  许多声音响起在一处,接连两个好球,彻底点燃了众人的情绪,有几个年轻娘子格外奔放爽朗,不顾仪态挥舞着手帕,脸颊红红地唤着:“二郎!沈二郎!”
  “太子殿下!”
  “——二郎!”
  ——恍惚中,隐约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裴彧略微失神,目光落向观球席上。
  女子甚少露出这样轻快的神色,笑意满面,嫣红的唇瓣随着众人一道,轻呼着什么。
  二、郎。
  一瞬间的错神后,裴彧凝眸,将球打进球门,再得一球。
  不是在叫他。
  无论何时何地,她只会客气地,规矩地唤他一声“殿下”。
  她口中的二郎,另有其人。
  第32章 第 32 章 细嫩的指腹感受着刻痕的……
  第32章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娘娘。”
  沈怀璋看到眼前的身影时,笑意泛了上来:“娘娘等了多久?”
  “等倒是没等多久,就是瞧着沈家郎君从场上下来, 挂着一身香囊帕子,说不得过会儿宴上,便会得个圣上赐婚了。该好好想想, 送什么贺礼好呢?”
  “娘娘莫要打趣臣了。”沈怀璋叹道:“输了球,还要被笑话,命苦也。”
  “苦什么苦,玩笑话罢了。”
  明蕴之轻轻笑着,胸膛起伏:“方才那一球,看得人真是紧张。”
  她幼年爱热闹,大了却喜静,难得看一次马球赛, 心中仍旧有些激动。
  二人一路向前,明蕴之转头, 道:“青芜。”
  青芜将备好的贺礼呈上来, 是一套极漂亮的马鞍。
  紫檀木的器具, 又佐以西域的野驼绒为垫,远远瞧来,都觉得妥帖舒适。
  沈怀璋失笑:“输了球, 还有礼物?”
  “谁说只有胜者才能得到奖赏?我瞧怀璋兄今日打得极好, 这是应得的。”
  明蕴之神色清朗, 笑意盈盈。
  “既然如此, 那臣自然要收下。多谢娘娘。”
  沈怀璋身边的书童接过贺礼,送回帐中。
  二人站定,明蕴之道:“赵嬷嬷用了你的方子, 舒服不少,还要多谢你。”
  “嬷嬷当初也颇为照顾臣,都是应当的。”
  闲聊几句,明蕴之看了看天色,道:“晚宴该开始了,我先走一步。怀璋兄且收整收整,早些赴宴罢。”
  沈怀璋自是应声,站住脚步,目送她前去。
  因着那几只抛来的香囊,身上气味繁杂,他还得再回营梳洗一番。沈怀璋回过身,恰巧撞见一道平静而淡然的视线。
  沈怀璋拱手,遥遥行礼。
  “殿下。”
  裴彧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略微颔首,朝宴会的方向去了。
  -
  晚宴上,齐王仍旧激动:“二哥那一球你看到没有,接得真是漂亮!”
  “好了好了,”姚玉珠听得耳朵都要起茧:“这一晚上,都说多少回了?”
  宴会上热闹非凡,明日便该启程回京,要从自由开阔的猎场回到拘束的宅邸,众人皆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喝得欢腾。
  马球赛分了胜负,贵人们自是各自奖赏些小玩意儿添彩头。
  轮到明蕴之,她浅笑道:“英雄好汉自要有好酒相伴,今日这球打得好,尽显我朝将士英姿。便由我出银子,不论输赢,凡是今日上了场的将士,都有十坛‘神仙醉’。”
  有几个见识广的,说道:“神仙醉可是益州名酒,在益州无人不晓,只是咱们这儿少饮罢了!听闻这酒,香浓醇厚,连神仙闻了都能醉倒!”
  数十位将士高呼起来,满心期待。
  赵嬷嬷跟着赴宴,闻言眼眶一热。
  自家祖业便是酿酒的,孙儿继承了一番手艺,虽有“贵人”赏识,却知晓京城居大不易,只怕这生意做不起来。
  娘娘这一边是奖赏,一边是替他们酒坊打响名号啊!
  她心中感念,为娘娘夹了菜,附耳道:“娘娘如此,倒是让老身不知该如何……”
  “嬷嬷何必与我客气,太过生分。”
  明蕴之只当寻常:“再说,也是嬷嬷家中手艺好,我才敢将其赏出去不是?”
  赵嬷嬷应声,而后道:“娘娘给沈二送了礼,又赏了诸位将士,可给殿下备了什么没有?”
  明蕴之闻言一顿,反应过来。
  目光微微划过身侧,男人那道清隽的身影上。他脱下甲胄,换上常服,便少了许多英武的锐气。那股一直隐隐让人胆寒的沉冷,也不知何时散了许多。
  她摇摇头:“怀璋兄的礼,昨儿个便想好了。那些酒,亦是昨夜与嬷嬷说话时,心里就有了想法。可殿下今日上场,是在意料之外,哪里来得及准备。”
  赵嬷嬷:“殿下好歹赢了一场,娘娘是该表示些什么的。”
  明蕴之轻瞧一眼。
  从前宴席上总是淡淡的人,今日不知怎的,有些来者不拒的模样,谁敬酒都能举一举杯。
  好容易待到无人敬酒,她才开口:
  “妾身,也恭贺殿下。”
  明蕴之端起酒杯,眸光明亮:“妾身先饮尽此杯,祝贺殿下得胜。”
  细白修长的脖颈微扬,宽大的衣袖交叠一瞬,指尖露出那只青釉花口高足杯,雅致到赏心悦目的程度。
  裴彧抬眸瞧她一眼,饮了酒。
  女子笑意嫣然,喝罢,轻轻转首,继续用膳。
  ……只此两句,便没了下文。
  裴彧指尖摩挲着酒杯,末了,再倒上一杯填满。
  一口饮尽,醇香的佳酿在口中流转片刻,却尝不到半分滋味。
  ……
  将士们吃好喝好,热闹得很,平宣帝也被这热闹吸引,t抬手问了侍从,场下因何叫好。
  得知她这番招待,呵呵笑了几声:“什么好酒能入太子妃的眼,不知朕能否有这个口福?”
  明蕴之当即展颜:“父皇言重了,儿臣没什么别的本事,但好酒管够。”
  “本事嘛,定是有的,老二媳妇谦虚了。”
  平宣帝眯了眯眼,笑得温和:“病可好全了?”
  明蕴之:“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已然大好。”
  “这是好事。”
  平宣帝:“回宫后,从前如何,便还如何吧。”
  康王妃前几日大闹一场,又打又砸,康王现在脖子上还有几道刺眼的痕迹。
  一夜之间,文武百官几乎都知道了这桩笑话。明着不说,可谁心里不嘀咕?
  平宣帝自然也知晓了此事,大周以武立国,康王妃也是武将家的女儿,原本很有几分她欣赏的泼辣,有意栽培。谁知勇猛有余,沉稳不足,终究不能成大事。
  相比之下,从前觉得太过温善谨慎的老二媳妇,倒真是从未有损过皇家颜面。
  平宣帝金口玉言,他此话一出,便将事情定了下来。
  丽妃原本就因前几日的事丢了脸面,听了这话,讪讪地赔着笑。转过头,狠狠地瞪向康王妃。
  康王妃抱着裴琦用膳,目不斜视,好似这些与她都毫不相干,丝毫不在意手上的权柄不足一月便被收回。